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穿越59,开局获得签到系统-> 第158章 巧遇

第158章 巧遇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广交会终于落下帷幕。

    展馆内喧嚣的人潮渐渐散去,只剩下各展团忙碌地收拾展品、整理文件。

    中国机械展团所在的区域却依然洋溢着一种疲惫却兴奋的气氛。

    团队成员们一边小心翼翼地打包着所剩无几的样品和几乎被翻烂的宣传资料,一边兴奋地低声讨论着这几天令人难以置信的成果。

    初步统计的意向订单金额远超预期,高精度齿轮、上海牌手表、特种刀具和精密加工件都成了抢手货,甚至连带来的几台用于对比检测的旧仪器都被眼光独到的客商高价订走。

    赵四正指挥王永革和陈继业清点最后一批合同意向书,确保一份不落。

    连日高强度的谈判和应酬让他声音沙哑,眼圈发黑,但精神却处于一种亢奋后的平静与满足之中。

    这次广交会,他们不仅为国家赚取了急需的外汇,更重要的是,用实实在在的产品质量,为中国制造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国际尊重和关注。

    就在他弯腰整理一个装满文件的木箱时,一个略带迟疑、带着明显东欧口音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用的是有些生硬但语法正确的英语:

    “请问……是赵明同志吗?”

    赵四直起身,转过头。

    只见一位穿着剪裁得体但款式略显陈旧的深色西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年纪约莫五十岁上下的外国友人站在不远处,脸上带着温和而又有些不确定的笑容。

    赵四觉得对方有些面熟,但一时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我是赵明。您是?”赵四用英语回应,保持着礼貌。

    对方听到确认,眼睛一亮,笑容加深了几分,快步上前,伸出手:“果然是你!赵明同志!你可能不记得我了。”

    “几年前,我在技术进修学校授课,不过我不是你们的授课老师,我是另一个班的老师安东尼。不过你们伊万诺夫老师,经常提起你,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记忆的闸门瞬间打开!赵四想起来了,那是他刚获得全市比武冠军,参加的一个短期进修班。在哪里呆了这么久,经常见到,怪不得会眼熟。没想到时隔数年,会在广州的展馆里重逢!

    “安东尼老师!您好!真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您!”赵四热情地握住对方的手,语气带着真诚的惊喜。

    他注意到安东尼胸前的证件是参展商代表,而非采购商。

    “我也很意外,更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重逢。”

    伊万诺夫感慨地摇摇头,目光扫过正在打包的展台,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赞赏,“赵,你们这次的展品,尤其是那些高精度齿轮和测量样板,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精度水平和工艺稳定性,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这几天,我悄悄来看了好几次。”

    “您过奖了,安东尼老师。我们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探索和改进。”

    赵四谦逊地回答,但心中了然,这位严谨的老师绝不会无故前来叙旧。

    安东尼点点头,随即压低了声音,示意赵四走到旁边一个相对安静的角落。

    他的表情变得略微严肃起来。

    “赵,我现在的身份,是我国一家国营机械设备进出口公司的技术顾问兼贸易代表。”

    他开门见山地说道,“这次来找你,除了叙旧,也确实有一些……”

    “嗯,或许可以称之为‘非正式’的商业咨询。”

    赵四心中一动,意识到重点来了。他不动声色地点点头:“您请讲。”

    安东尼斟酌了一下词语,继续说道:“你知道,近年来,国际形势……嗯,有些微妙的变化。”

    “我们国家在某些工业领域,特别是像高精度基础件、特种金属加工工具、以及一些……”

    “嗯,不那么引人注目但至关重要的技术装备方面,希望能拓展一些……多元化的供应渠道。”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意味深长地看着赵四。

    “绕过一些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和限制,直接与像你们这样,已经展现出扎实技术能力和可靠质量的生产方建立联系,是我们目前非常感兴趣的方向。”

    赵四立刻明白了对方的潜台词。

    由于中苏关系的变化,这些东欧国家希望减少对苏联技术体系和供应链的依赖,寻求与中国进行更直接、更务实的工业合作。

    他们看中的,正是中国在这次广交会上展现出的、在特定精密制造领域的突破性能力和相对独立的产业体系。

    “安东尼老师,您的意思我明白了。”

    赵四谨慎地回应,“我们确实在努力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也愿意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所有友好的国家和企业开展合作。”

    “不知道贵方具体对哪些产品或技术领域感兴趣?”

    伊万诺夫见赵四领会了他的意思,脸上露出放松的笑容:“具体的方向,我们可以慢慢谈。”

    “比如,你们展示的达到DIN 6级精度的齿轮系列,还有那些用于精密仪器的特殊合金样板和微型刀具,都是我们非常关注的。”

    “或许,我们可以先从一些小批量的、技术标准要求明确的试订单开始?”

    “如果合作顺利,后续在更广泛的领域,甚至……某些特定技术设备的联合研发或改进方面,都有深入探讨的可能。”

    他从西装内袋里掏出一张简洁的名片,递给赵四:“这是我的联系方式。广交会结束后,我会在广州停留几天。”

    “如果你们有兴趣,可以安排一次更详细的会谈。当然,这完全取决于你们的意愿和安排。”

    赵四接过名片,心中快速权衡。

    这是一个意料之外的机会,跳过了传统的官方渠道,更具灵活性和潜在效率。

    虽然存在一定的政治敏感性和不确定性,但其背后蕴含的技术交流可能性和市场潜力不容忽视。

    这或许正是“盘古计划”技术成果向外扩散、实现更大价值的一条新路径。

    “非常感谢您的信任和提议,安东尼老师。”

    赵四将名片小心收好,语气郑重,“我会尽快向国内汇报您的情况和合作意向。”

    “我相信,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原则下,我们双方一定能找到合作的共同点。”

    “很好!期待你的好消息。”伊万诺夫满意地点点头,再次与赵四握了握手。

    “赵,你和你团队的表现,让我对中国的工业未来充满了新的期待。保持联系!”

    送走安东尼,赵四站在原地,心中波澜起伏。

    广交会的成功已经令人振奋,而这突如其来的“巧遇”,又为未来打开了一扇充满想象空间的新窗户。

    东欧市场,技术合作,绕过壁垒……这些关键词在他脑海中盘旋。

    他下意识地集中精神,进行了此次广交会之行的最后一次签到。

    他期待着,系统能否为这新出现的契机提供一些指引。

    “叮!签到成功!检测到宿主触发新的国际技术合作契机,接触东欧工业体系接口。”

    “恭喜宿主获得【东欧地区工业体系概况与潜在合作领域分析报告(1963)】及【对东欧贸易实务与风险初步评估】。”

    一股关于东欧主要国家(如民主德国、捷克、波兰等)工业结构、技术优势与短板、潜在需求领域、以及当前对华贸易政策环境和常见风险点的信息流涌入脑海。

    这虽然不是详细的技术图纸,却是极其宝贵的战略情报,为他下一步评估和推进与安东尼代表的合作提供了重要的背景参考。

    赵四深吸一口气,将名片和脑海中新的信息仔细收好。

    广交会结束了,但新的征程似乎才刚刚开始。

    带着满载的订单、宝贵的经验和意想不到的新机遇,回去之后,还有更多的工作和挑战在等待着他和他的团队。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