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其他类型 -> 金瓶梅讲什么-> 郓哥智斗王婆 郓哥智斗王婆
- 西门庆从袖中又摸出一锭银子放在桌上,“干娘说的是哪里话,这都是该当的。”他端起王婆子递来的茶呷了一口,眼神却不住往内屋瞟,“不知金莲姑娘今日可在?”
王婆子把银子揣进怀里,凑近西门庆低声道:“我已经替你探过口风了,那金莲姑娘虽说嘴上还带着几分羞怯,心里却早已对大官人你有了意思。你且耐心等着,在我这小茶馆里稍等片刻,我这就去他家借个水瓢,顺便帮您通风报信。”
“谢谢干娘!您以后等您儿子王朝回来,我帮您儿子解决吃皇粮的工作,行吗?”
“哎哟,大官人呐,您可真是我王婆的再生父母啊!好了,好了,我这就去。”
说着,王婆子从后门来到潘金莲家。此时,潘金莲正在家里打饭,武大郎在家吃饭,听到有人叫门,连忙对莹儿说道:“莹儿,去看看是谁。”
莹儿跑过去一看,回来说道:“娘,是隔壁的王奶奶要借水瓢。”
潘金莲应道:“哦,王干娘啊,有...有水瓢,您尽管拿去。在家里坐一下,我给您送过去。”
王婆子在外面悄悄走进屋里,走到潘金莲近前,低声说道:“小娘子啊,没事儿,我的茶馆这会儿没人,我特地过来跟你说个事儿。那西门大官人对你可是一片真心,方才在我那里坐立不安,只盼着能见你一面呢。他说若是能得你垂青,往后定不会亏待了你。不如你随我去茶馆坐坐,就当散散心,也让他好遂了这份心意。”
王婆子在这儿待了片刻,拿着水瓢出门。而此刻的潘金莲则赶紧收拾碗筷,等王婆子一走,立刻上楼,给自己化了妆,换上一双极其鲜艳的新衣裳,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金莲对莹儿说道:“听我的话,好好在家里,我去坐一坐就回来。还有,我出去了,你不许过去跟别人说,尤其是不能让你家武大郎知道我去了哪里。要是他问起来,你就说我去隔壁家串门了,很快就回。”
莹儿虽有些疑惑,但还是乖乖点头应下:“娘,我知道了,我不会乱说的。”
潘金莲这才满意地点点头,理了理裙摆,快步走出家门,朝着王婆子的茶馆方向而去。她的脚步轻快,即将赴一场早已心驰神往的约会。
西门庆见到潘金莲立刻上前一把抱住潘金莲,那场面真是令人惊奇。王婆子皱着眉头:“哎呀呀,西门大官人,你看看这,哎呀,这也未免太过宠爱金莲了吧?快快先坐下,老身一会儿给你们俩人多腾点时间。”
潘金莲被西门庆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弄得脸颊绯红,却也并未挣扎,只微微垂下眼。西门庆紧紧抱着她,在她耳边低语:“我的小娘子,可想死我了,今日能得你应允相见,真是老天眷顾。”
王婆子见状,笑着摇了摇头:“大官人你等等,没有人给你抢,金莲啊,你昨天回去,你家武大没有说什么吧?”
潘金莲这才想起来,王婆还在这里,推开西门庆:“武大问干娘的衣服做得怎样?我说衣服做了一半,还没全做好,还得继续做。”
“说得对,说得对,金莲以后再来那就是给我帮忙了。行了,那个西门大官人,你稍等片刻,我呀!给你们二人弄点小酒,弄点小菜。”
说完,这王婆子连忙安排上酒菜,氛围特别融洽,西门大官人心情大好。二人交杯畅饮。西门庆定睛打量着潘金莲。不知为何,这个时候再看潘金莲,愈发觉得这女人长得娇嫩。小粉嫩的脸蛋上透出红白两道柳叶眉,长长的简直赛过了那天上的彩虹,尤其是潘金莲,里边的都透着她穿的衣服,显现出红色,甚至让男人觉得爱欲有加。
大官人实在也没有心思吃东西,放下手里的筷子:“你心里是怎么长的?你怎么长得这么漂亮?”
潘金莲羞涩的回答:“见笑了,大官人。”
西门庆眼瞅着潘金莲浑身燥热难耐,一把将这小潘搂在怀中。识趣的王婆子借故离开,西门庆反复研究着金莲,反而对潘金莲的脚上鞋产生了兴趣。
潘金莲的这只小脚穿着一个小绣鞋,西门庆把这女人的小脚拿在手中,不住地把玩,心中甚是欢喜。
潘金莲心想,既然都是自己人,窗户纸都已经捅破了,话还是要说明白的:“昨天忘记问你,你年高几何呀?”
西门庆手里把玩着绣鞋,仔细端详手工,听到潘金莲问才说:“今年我27岁,长你两岁。”
潘金莲看西门庆只看鞋子,一把拿过来:“那你家中现在有几位娘子呀?”
“娘子就一个,其他的几个女人没有一个能与你相比,她们简直是从天上到地下,”
“有几个孩子?”
“哎,昨天王婆子不是说了吗,我家就一个女儿已经出嫁,不会有什么牵挂。别再说这些没用的了,你看我今天给你带来的小点心。”
西门庆说着,拿出了清河县最好糕点铺制作的小点心,叼在嘴里送到了金莲的嘴边。
潘金莲咯咯一笑,嘴递了上去,两人就这样相拥相抱,互相喂食。这西门大官人接下来要与金莲有何举动呢?
西门庆与潘金莲在第二次见面时,彼此深感相见恨晚。潘金莲心中感叹:“这辈子为何遇见你如此艰难?而你遇见我,似乎也晚了些时日。”
此处省略五千字,种种情节,想必你已能自行脑补。第二次相会之后,潘金莲愈发觉得离不开西门庆。
原本,潘金莲对西门庆就怀有特别的好感。临别时,她轻声问道:“大官人,不知奴家下次何时能再见到您?”
西门庆回应道:“我也喜欢你,说实话,我更希望你能立刻成为我的女人。”
潘金莲无奈道:“既然明天你来,王婆子那儿倒是方便,大不了,我天天来找你,懂吗?”
西门庆安慰她:“放心吧,我不会忘你的。”于是,二人就此别过。王婆子心中窃喜,西门庆每次来访,收益颇丰,比开茶馆强多了。
自那日起,潘金莲每日都来王婆子家与西门庆相会,两人的感情日渐深厚,真可谓如胶似漆。然而,正如古语所言:“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不到半个月,邻里皆知此事。
但因男主人公是西门大官人,无人敢在武大郎面前多言,因此此事仅瞒着武大郎一人。然而,吃瓜群众的目光是锐利的,生怕这事儿闹不大。
话说清河县有个卖水果的少年,名叫郓哥,年约十五岁。他家中有个年迈的父亲,郓哥生得一张乖巧的脸庞,常在各大酒楼间穿梭,售卖新鲜果品。
这孩子机灵懂事,因而常得西门庆的打赏。西门庆喜爱吃他的雪梨,郓哥却多日未见这位大官人,心中疑惑:“西门大官人为何不见踪影?我的雪梨又该卖给谁呢?”
一日,郓哥决心将梨卖给西门庆,既能赚钱,又能得些打赏,心中颇为期待。然而,连跑几家酒楼都未见西门大官人。到了第四家酒楼,运哥忍不住开口询问:“老弟,你见过西门大官人吗?”
对方一头雾水:“你说什么?见过西门大官人?你在说什么呢?”
郓哥见对方不明所以,便换了个说法:“就是常来这几条街逛的那位西门庆大官人,出手阔绰得很,你可有印象?”
那酒楼伙计摸了摸后脑勺,想了半晌才道:“哦,你说的是他啊!这几日确实少见,我听说,他好像总往茶馆的老王那边去,说是找王婆子鬼混呢。”
郓哥听了这话,心想茶馆离这儿不远,王婆子的茶馆他也认得,不如去碰碰运气。于是谢过伙计,带着梨便往茶馆街走去。刚到王婆子茶馆门口,就见那门虚掩着,里面隐约传来男女的说笑声。
郓哥放轻脚步,凑到窗边,往里一瞧,只见西门庆正和一个妇人坐在桌旁,那妇人虽背对着他,身形却有些眼熟。
他正看得入神,冷不防王婆子从里屋出来,一眼看见了他,顿时沉下脸来:“哪里来的野小子,在此鬼鬼祟祟!”
郓哥被她一喝,吓得一哆嗦,连忙赔笑道:“王婆婆莫恼,我是来卖梨的,听说西门大官人在您这儿,便想进来问问他要不要。”
王婆子眼珠一转,心想这小子要是进去撞见了潘金莲,难免生出事端,便上前一把推开他:“去去去,大官人忙着呢,没空买你的梨!赶紧走,别在这儿碍事!”
郓哥被推得一个趔趄,心中老大不乐意,暗道:“明明听见里面有说有笑,怎就没空了?定是这婆子想独吞好处,不让我见大官人。”
他越想越气,索性放下梨,叉着腰道:“王婆子,您这话就不对了!西门大官人往日里最是照顾我生意,今日我特地送梨来,您怎能拦着不让见?”
王婆子见他不肯走,嗓门也高了起来:“我说不见就不见!你这小崽子再不走,我可要喊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