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的我没有追求-> 015 讨老婆也讨嫁妆

015 讨老婆也讨嫁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忙着开店的当口,因为“十字坡”现在口碑起来,大车司机为了躲“油耗子”,会掐点在这里过夜,于是“大车铺”的营业额每天都在涨。

    别看住一晚上就十块十五块,住下就一定会有消费,一些土特产,有些脑子灵光的镇上能人,就拿到“十字坡”来代售。

    也有租柜台的,一个月两百块的柜台费,在穷乡僻壤也绝对不算低了。

    除此之外,香烟的销量奇高,张大象也没有去跟人合伙搞串货,直接将周围三个村的八家小卖部收了过来。

    很多不好卖的烟,这会儿其实也好卖,因为张大象这边临时停靠吃个快餐,是白送一根散好的廉价烟。

    廉价归廉价,但吃饭的师傅们,在饭后来一支,着实有一种捡到了大便宜的感觉。

    人气旺了之后,本家那些退伍之后还没有安顿好的年轻人,不管是什么辈分,都是统一先去祠堂报备,再来“十字坡”帮忙。

    帮忙的形式当然不可能只是为了“看场子”,这种营生,会被祠堂的老头儿们打断腿,得学手艺和技术。

    既然讲到了这个份上,张大象也没有客气,直接跟爷爷一辈的人开了口,直接在边上开个汽修站。

    其实张大象还想开加油站,但投资要两千多万,这个数目,那就必须在祠堂开大会了,思来想去,索性等等再说。

    不过开加油站的地皮,已经跟“吴家滩”那边的两个村谈妥了,在两个村的交界处,地价照着现在的行情来,不会漫天要价,但承诺会从两个村里面也招人做事。

    张大象开的工资并不高,但不拖欠,也不压工资,定死了每个月的十号发工资,实际操作上相当于预支工资之后再上班。

    入职赶上了十号,那就直接十号发你一个月的工资,要是人跑路,那就是张大象亏一个月的工钱。

    这一手让老头子们都是觉得奇葩,感觉上就是每个月都有一笔流动资金白白浪费。

    但已经成为正式工的婶娘嫂嫂们在夫家还有娘家,都说找地方上班还是要找有自家人照顾的……

    好名声立竿见影,老头子们担心的张大象吃亏情况,也没有发生。

    其实从利润最大化的角度来看,确实是应该听老头子们的,或者说学别人一样搞个压工资,一个月的工资放在银行吃利息那就不少了。

    不过,张大象实在是瞧不上这点儿好处,有这闲工夫,让人抓紧时间干活才是正经。

    拿他当凯子的员工或许以后会有,现在是绝无可能。

    毕竟,他一条等身长棍,打得“十字坡”宛若避风港一般安静,不是所有人眼都会跟狗眼一样。

    “阿大,那个老周来了。”

    正在帮忙晒菜干的张大淼系着围裙急匆匆地过来,手里还拿了一瓶冰汽水,喝了个爽之后,少年兴奋地说道,“我还以为老周贪了一百块钱不来了呢。”

    “他又不是戆卵,就为了一百块钱?”

    将绘图板上的罩布一扯,盖住了还没画完的图纸,张大象出去洗了个手,然后问道,“老周之前说的冷库,过两天你跟我去看一下。”

    “听他讲是今天来的阿嫂家的,是不是真的?”

    “里面牵扯乱七八糟,算是跟她家有点关系,但又关系不大,不过呢,正好借机弄点牛羊肉来这里。”

    “老周吹牛逼说是啥股份不清不楚,我也没听懂。”

    “他自己也晓得不多,我前几天让阿公去帮忙打听过了,现在也理清得七七八八。”

    “小阿公不是说帮你再寻两房娘子吗?”

    “你听他个老头子吹牛逼,我靠他等到猴年马月?”

    跟小老弟边走边说,顺便大逆不道编排一下自己亲爷爷,不多时,到了外面的一间办公室中,老周正吹电风扇,见张大象过来,赶紧起身笑道:“象十二,人过来了,娘儿两个在北门立交桥的旅馆先住着,我刚……”

    “一路辛苦。”

    直接递了五张票子过去,张大象对老周做的介绍很满意,主要是能趁机用低成本方式在最短时间中搞到一个冷库,以及一条来自智利和阿根廷的牛羊肉门路。

    老周的朋友姓桑,别看是从河东道东北角安边县出来的,可桑家也是个横跨数州的大家族。

    当然了,既然他朋友都拉起了钢卷,显然不可能是什么豪门大户之子,只是桑家的一份子。

    在河北北道漳水港,桑家前几年集资搞了个肉类贸易公司,显然是要大干一场的,可惜运气太差,国内一波补贴潮,居然贴上了牛肉。

    之后桑家内部资金链跟不上,漳水港保税区工厂也就黄了,连带着外地置办的一些产业,也停工停产。

    其中就有暨阳市所在的一个内陆港仓库,这个仓库是冷冻仓库群中的一个,大部分都是公家和大型副食品公司的,老周的朋友以前主要就是跑本家企业的物流单。

    这也是为什么敢贷二十多万的底气,论谁想有靠山就有底气,还能黄了不成?

    桑家集资的方式跟张大象在张市村的路数差不多,都是本家以及亲朋好友,关起门来划分股份,并且拆分出来多个海港和内陆港的份额。

    老周的朋友在暨阳市这里的冷冻库,有个百分之五的股份,也算是个小老板了,加上自己开大车,一进一出既开源又节流。

    魄力和眼力都很好,奈何时运不济。

    人死了,还把娘儿两个连累上。

    不过,也不是一家的事情,安边县桑家大院周围至少有百十来户跟这个情况差不多。

    可能还要糟糕一些,毕竟是活着被堵门追债。

    “那……是先去北门立交桥?”

    跟张大象没有客气,老周赶紧将钱收起来,抬头又说道,“象十二,我跟我这个嫂嫂还有侄女,是将你的情况讲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她们也是有数的,知道您是大善人……”

    “先不聊大善人的事情,老周,我问你,‘金桑叶仓储’的冷冻库,一共多少股东,都有谁?”

    “啊?”

    老周愣了一下。

    “我讨老婆,难道就要个人吗?肯定也是想要弄点嫁妆的。”

    “……”

    这一瞬间,老周觉得桑家侄女要是嫁过来填房,那估摸着不一定会受气。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