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散文诗词 -> 引良宵-> 第22章 这是为他好 第22章 这是为他好
- 王澈不敢保证,程恬是否愿意跟他回那略显寒酸的老宅,也不愿让她去面对阿娘可能的不冷不热,话中带刺。
于是他暗暗叹了口气,找了个借口推辞道:“你嫂子……她前几日刚刚病了一场,身子才将养好,如今入暑,我怕她来回奔波辛苦,到时再看罢,你先回去,替我谢谢阿娘。”
王泓察言观色,知道兄长的难处,便不再多问,懂事地点点头,说道:“哎,那我就先回去了,大哥你忙。”
看着弟弟远去的背影,王澈站在原地,手里攥着包袱,心情复杂。
一边是血浓于水的亲情,一边是刚刚有所转机的夫妻之情。
可他甚至连一句“带你嫂子一起回去”的承诺,都不敢轻易对弟弟说出口。
他其实盼着程恬能与家人和睦相处,一家团圆。
可最终,王澈也只能在心里默默叹了口气。
王泓埋头走路,回到位于城南的老宅。
家里被阿娘打理得井井有条,小小的院落略显陈旧,但收拾得干净利落。
他一进门,就看见阿娘周大娘正坐在院中的小杌子上,就着天光缝补一件旧衣。
“阿娘,我回来了!”王泓扬声喊道。
周大娘抬起头,露出一张饱经风霜的脸,皱纹深深,头发花白。
她立刻放下手中的针线,身子微微向前倾,急切地问道:“见到你大哥了,他怎么样?人是胖了还是瘦了,瞧着可好?”
“见到了见到了!”王泓在阿娘旁边的石墩上坐下。
他先拿起石台上的葫芦瓢,从水缸里舀了半瓢凉水,咕咚咕咚喝了几口,用袖子一抹嘴,这才兴致勃勃地说道:“大哥好着呢,我看他精神头足得很,穿着官服可威风了,同僚们都跟他打招呼,瞧着人缘不错。”
周大娘听着,脸上不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她絮絮叨叨地说着:“澈儿从小就踏实肯干,人又本分,上官自然喜欢,唉,就是太老实了,我总怕他吃亏……”
她知道,金吾卫这差事表面风光,实际辛苦,每日风里来雨里去的,还要彻夜巡街,可得当心身子,要是身边有个知冷知热的人,仔细伺候着就好了……
就是他那媳妇,唉,到底是侯府里出来的小姐,金贵得很。
周大娘不满地问道:“你瞧见她没有?是不是又给你大哥脸色看了?”
这个“她”显然是指程恬。
王泓摇头,回道:“没有,我没找去家里,大哥说嫂子前阵子病了,才将养好,需要静养。”
周大娘听了,撇撇嘴,当即挑剔起来:“病什么病?我看就是她身子娇贵,受不得一点苦。整日里不声不响的,谁知道心里头藏着多少算计,我瞧她心思深得很呐!咱们这样的人家,娶个媳妇是要过日子的,不是请个菩萨回来供着!”
王泓不敢接这话茬,他心里觉得嫂子程恬挺好的。
侯府千金,肯嫁到他们家来,过着清贫日子,帮着大哥还债,从没听她抱怨过什么。
人家当了十几年小姐,有些架子、有些讲究,那也是正常的。
大哥每次回来,衣服总是干干净净,熨帖平整。
今天一看,人也比以前精神利索,带着笑,浑身透着股干劲,这难道不都是嫂子的功劳吗?
但王泓不敢反驳阿娘,只讷讷地重复道:“大哥……大哥瞧着挺好的。”
“好什么好!”周大娘的嗓门高了些,越说越气,“他们这都成婚一年多了,肚子里一点动静都没有,我这心里急得跟什么似的,人家隔壁老张家的媳妇,过门半年就怀上了!
“咱们家当初为了娶她,可是掏空了家底,还东拼西凑欠了那么多债,到现在你大哥的俸禄,大半都交给她打理。
“我原想着,高门小姐,总该知书达理,能帮衬着澈儿些,谁承想……哼,就是个不会下蛋的母鸡!白费了那么多钱财和心思!”
周大娘越想越懊悔。
她看不上程恬那副做派,每日需人伺候梳妆打扮,吃饭细嚼慢咽,走路一步三摇,看着就娇气,哪像是个能持家过日子的人?
一想到花了那么多钱,她这心里就一阵阵揪着疼。
再看程恬,嫁过来也没见带多少金山银山过来,反倒是澈儿处处贴补,她越想越觉得自己家亏大了。
周大娘挑剔着程恬的种种,其实内心深处,是觉得这个儿媳超出了她的掌控。
程恬的出身、教养,都让她这个婆母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仿佛自己在这个高门儿媳面前,永远矮了一头。
她眼神闪烁起来,压低声音对王泓道:
“泓儿,你说……娘要是给你大哥寻个妾室怎么样?找个身子骨结实、好生养的,只要能好好伺候你大哥,早点给咱们王家开枝散叶。到时候,有妾室在一旁比着,那程恬想必也不敢太放肆,总得收敛些脾气。”
这话把王泓吓了一跳。
他连忙摆手:“阿娘,这可不行,大哥和嫂子这才成婚多久,我看他们感情挺好的,您可别瞎掺和。再说了,这话要是传出去,不是让大哥为难吗?”
“为难?我这是为他好!”周大娘冷哼一声。
她又道:“他俩感情好能一年多没孩子?我看就是澈儿太老实,被她给拿捏住了,我得让她知道,谁才是这个家的主心骨。”
哪个男人不喜欢温柔体贴的漂亮女人?他现在是被那小娘子迷住了眼,等有了新人,自然就知道好歹了。
周大娘越想越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开始盘算着去哪里物色合适的人选,又该如何跟儿子开口。
她心里憋着一股气,总觉得儿子娶了这个媳妇后,心就偏了,不像以前那样事事听她的,她必须想办法压过程恬一头,证明自己在这个家里的地位。
而纳妾,在她看来,就是既能解决子嗣问题,又能挫挫程恬的锐气,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王泓听阿娘越说越离谱,不敢再待,寻了个借口溜去厨房,淘米做饭了。
院子里,只剩下周大娘一人,还在盘算着如何“帮”儿子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