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金融巨匠-> 第35章 基本面分析 第35章 基本面分析
- 夕阳的余温尚未散尽,维多利亚港的海风带来一丝咸湿的凉意。
施耐德穿着一身被汗水浸湿的运动服,额上束着发带,沿着海滨步道向林默跑来。
“晚上好,林默!”他在林默面前停下,擦了擦汗,露出爽朗的笑容,“傍晚跑步最能放松紧绷的神经,没想到会遇见你。”
林默正凭栏远眺维港的夜景,闻声转过头:“HI。这么巧!大热的天还在跑步,你可真有毅力!”
“傍晚慢跑能让我理清思路,”施耐德调整着呼吸说道,“特别是经过一天紧张的比赛后。”
“理解。”林默点头,“我遇到难题时,也喜欢去球场出出汗,换换脑子。”
“正是如此!”施耐德显得很愉快,随即切入正题,“你们团队今天的战术相当出色。这种精准的跟随策略,让我想起我们欧洲交易圈常说的‘追随鲸鱼’。”
“鲸鱼?”
“指的是那些能掀起波澜的大型机构资金。”施耐德解释道。
林默微微一笑:“所以你是德意智人。不过,你们秃鹫队今天的操作似乎相当克制,还在等待更好的时机?”
施耐德坦诚相告:“我们的交易规则要求信号必须经过二次确认,才会大举进场。你应该看得出来,我们是一支相当谨慎的队伍。”
“确实如此,”林默表示认同,“不仅谨慎,而且极富耐心,胜率相当惊人。”
施耐德“哈哈”一笑:“与云街那些家伙相比,我们确实显得保守。不过你们今天的交易充满了自信。说真的,林默,你之前整整一个月空仓观望,那份纪律性让我印象深刻。”
林默倚着栏杆,侧头看向施耐德:“主要是我对港股市场还不够熟悉。如果你了解华夏股市,就知道我们的交易环境有些独特之处。”
“有所了解。”施耐德点头,神色认真了些,“但看你们今天的表现,你本人应该尚未全力出击,交易规模却已经相当可观。林默,请容我提醒,目前仍是无量反弹,保持警惕或许更为稳妥。”
林默微微颔首,对这个德国对手的直率有些意外。
不过,他对市场有着不同的判断。
“施耐德,在我看来,底部特征已经相当明确。联邦国即将到来的降息预期会提振全球市场,但这并非最关键的因素。”
他停顿片刻,说出核心观点,“最重要的是,在这里,市场的反转往往不是因为有多少人抄底,而是因为——已经没有人愿意再割肉了!”
施耐德原本还在原地小步跑动,听到这句话突然停下,眼中闪过思索的神色。
“没有人愿意再割肉……相当犀利的见解!”他由衷赞叹。
“随口说说而已。”林默谦逊地摆摆手。
施耐德却郑重地摇头:“这绝非随口之言,你精准地道出了市场的本质。实际上,全世界的市场都逃不过人性二字。相比之下,我们那套交易体系,确实显得有些落伍了。正如我父亲所说……”
林默安静地等待着。
施耐德深吸一口气,语气变得沉重:“08年的金融海啸,重创了我们家族经营多年的传统对冲策略。更糟的是,我父亲——家族的掌舵人——在一次对欧元区危机的误判中,让基金蒙受了巨额损失。我这次来参赛,就是希望学习全球最前沿的交易理念,为家族寻找新的出路。”
林默听完,郑重地点头:“我的老师教导我,‘规则可变,人性永恒’。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不知不觉,暮色渐深,两人已走到施耐德下榻的酒店门口,暖黄的灯光已经亮起。
“我也如此坚信!”施耐德的神色重新变得坚定,“林默,我得回去复盘了。接下来的比赛,我会全力以赴。”
“再见。”
“赛场上见。”
林默也回到了酒店,这个晚上也够热闹的,韩数还在工作着,但是看着带了些疲惫。
“累了就休息休息!别太拼了老韩!”
“不行,我要把今天的交易在复盘一遍!”
“好吧!”
林默无聊便拿起了陈雅琪给他的那份港股生存攻略,要不今天和陈雅琪通话他甚至忘了这份文件了。他随意的翻阅着,希望能找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当翻到“江港交易所”这只股票时,林默不禁回想起前世,这可是一只未来的港股大牛股。它的属性和券商略有类似,也会随着行情的走暖而走高,随着行情的走冷而走低,和“人体经济学”中的“神经”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看到陈雅琪总结的基本面资料时,关于港交所上半年业绩的简练分析吸引了他的注意:
“期内股东应占溢利22.58亿元,较09年同期增长3.2%,每股盈利2.1元,派中期息1.89元。营业收入升约3.44%至34.54亿元。”
数据旁,是陈雅琪清秀的字迹所做的批注:
“核心驱动力:现货市场成交活跃及新股上市费大增。上半年日均成交额环比提升,上市费收入同比激增约30%,有效抵消了投资收益净额下滑的负面影响。”
林默微微点头。这份成绩单符合市场预期,看似增幅不大,内涵却值得玩味。他的手指轻轻划过另一行关键信息:
“夏佳立表示,有90只新股排队上市,叠加港股成交大增,推动股价表现。”
“90只新股排队……”林默轻声重复着这个数字,嘴角泛起一丝了然的微笑。这意味着未来持续的上市费收入,更是市场信心的鲜明旗帜。他脑海中的数据与前世模糊的记忆碎片开始重叠、印证——港交所的商业模式护城河极深,近乎垄断,其业绩是市场牛熊的天然晴雨表。
他继续往下看,资料中提及,2010年港股市场尽管走势反复,但日均成交金额约为691亿港元,较2009年的623亿港元增加了大约10%。
而进入下半年,市场热度明显攀升,仅十月份,日均成交就达到了978亿港元,甚至在十月末出现了单日成交额超1360亿港元的年度次高记录。
“成交额是一切的基础,”林默心想,“量比价先行,市场的血液正在重新沸腾。”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报告中关于有帮保险IPO的前瞻性分析上。陈雅琪特意用红笔标注:
“有帮保险计划上市,预计募资逾1590亿港元,有望创江港历来最大IPO纪录。其成功与否,将极大影响市场情绪与港交所短期业绩。”
这一刻,林默对港交所的“股性”有了更立体的感知。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券商股,更是市场生态的集大成者:交易费、上市费、结算费……市场的每一个心跳,都能转化为它财务报表上的数字。
他合上资料,走到窗边,俯瞰着夜幕下依旧灯火通明的维多利亚港。那片璀璨的灯火中,就有港交所的所在。
林默心里想着:港交所背后由新鲜血液(新股)、真金白银(成交额)和制度优势(垄断地位)共同推动的、更坚实的逻辑。”
这样的股票不就是既有业绩支撑,又有市场弹性的好股票啊!
林默激动的打开了电脑,自己开始复盘起了“江港交易所”的一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