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其他类型 -> 灵武天书-> 第63章 地脉的警示 第63章 地脉的警示
- 在靠山屯这座临时据点的日子,平静却并不轻松。
南宫朔几乎将自己关在房间里,除了等待那位专精古代金属冶炼和符文的朋友回信外,便是埋头在浩如烟海的古籍和地方志中,搜寻一切与西南苗疆、古老秘术,特别是与“归墟”、“阴铁”相关的蛛丝马迹。他的书桌上,堆满了泛黄的线装书和打印出来的资料,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和墨汁的味道。
赵大雷则负责外围的警戒和物资采购。他换上了当地农民的粗布衣服,每天扛着锄头早出晚归,有时带些山货回来,有时空手而归,将扮演一个归乡农人的角色做得惟妙惟肖,暗中却将村子周围数里内的地形、人员流动摸了个清清楚楚。
林筱除了协助赵大雷,更多的时间是在院子里,或是擦拭保养她那几支宝贝吹箭,或是闭目凝神,仿佛在聆听风带来的讯息。她偶尔会分享一些她族中流传的、关于西南群山深处那些不为人知的禁忌与传说,那些充满原始、神秘甚至血腥色彩的故事,让我们对即将可能面对的未知环境,多了几分心理准备。
而我,则将大部分时间用在巩固自身与《灵武天书》和源眼的联系上。盘膝坐在院中那棵老槐树下,意识沉入地脉的流转。我不再像之前那样盲目地大范围感知,而是更加精细地去“阅读”脚下这片土地的地脉韵律,试图理解其更深层的运行规则,同时也持续感应着西南方向那个模糊的异常点。
几天下来,那个异常点的感应依旧微弱而遥远,但其存在本身,就像一根刺,扎在我的感知中,提醒着远方的威胁。
然而,就在我们抵达靠山屯的第五天傍晚,一次例行的地脉感知中,我发现了新的情况。
并非来自遥远的西南,而是就在我们所在的这片区域,更准确地说,是在靠山屯依傍的这条山脉的某条细小支脉上,出现了一丝极其不显眼的“淤塞”感。
这种感觉非常轻微,就像是人体毛细血管中一个微小的血栓,对于整条大地主脉而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放在平时平和稳定的地脉网络中,这点细微的“不畅”就显得有些突兀。
我集中精神,将感知聚焦于那片区域。那“淤塞点”位于村子西北方向约十里外的一处山谷。地脉能量流经那里时,变得晦涩、迟滞,仿佛被某种粘稠、阴冷的东西所污染,虽然污染程度很轻,扩散范围也极小,但那种带着腐朽和死寂意味的特质,让我瞬间联想到了王家祖坟下的幽冥裂隙,以及孙副领队匕首上的邪异气息!
只是,此处的感觉要微弱得多,更像是……某种尝试性的渗透,或者一个尚未完全激活的“引子”?
我猛地睁开双眼,夕阳的余晖将小院染成一片橘红,但我的心却有些发冷。
“有发现?”一直守在旁边的林筱立刻察觉到了我的异样。
我点了点头,神色凝重:“就在附近,西北方向十里左右的山谷,地脉出现了一丝被污染的迹象,很微弱,但性质……很不好。”
听到我的话语,南宫朔和刚刚回来的赵大雷也立刻围了过来。
“性质不好?是‘归墟’那帮杂碎搞的鬼?”赵大雷眉头拧成了疙瘩。
“很像,但能量层级很低,像是一个……未完成的标记,或者一个试验点。”我将自己的感知详细描述了一遍。
南宫朔扶了扶眼镜,眼神锐利:“试验点?难道他们在测试污染地脉的方法?或者……那里是他们某个备用据点或物资中转站?”
“不管是什么,不能放任不管。”林筱语气坚决,“地脉是根本,哪怕只是细微的污染,长期积累也可能酿成大祸。而且,这里离我们太近了。”
我同意林筱的看法。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地脉的创伤必须尽早处理。
“我们去看看。”我站起身,“如果是未完成的标记或试验点,或许能发现一些线索,甚至可能找到阻止其进一步扩散的方法。如果是据点……那就摸清虚实。”
行动决定得很快。我们带上必要的装备,趁着夜色,再次潜入山林,向着那个出现地脉淤塞的山谷潜行而去。
十里山路对于如今的我们而言不算什么。一个多小时后,我们便抵达了那片山谷的入口。
月光被茂密的树冠切割得支离破碎,洒下斑驳的光点。山谷内静悄悄的,连虫鸣声都似乎比别处稀疏许多,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令人不适的腥腐气息,很淡,但确实存在。
我再次凝神感知,那地脉淤塞点的源头,就在山谷深处。
我们互相打了个手势,由林筱在前探路,我和赵大雷居中,南宫朔殿后,保持着警惕,悄无声息地向山谷内摸去。
随着深入,那股腥腐气息似乎浓郁了一丝,周围的植被也显得有些萎靡不振。走了约莫一里多地,前方出现了一片相对开阔的乱石滩,乱石滩的中央,似乎有一个坍塌了半边的废弃窝棚。
而我的感知明确无误地指出,地脉的淤塞点,就在那窝棚之下!
我们隐藏在乱石滩边缘的树林阴影中,仔细观察着那个窝棚。窝棚看起来废弃已久,结构腐朽,不像是有人居住的样子。
但就在我们观察之际,窝棚那黑洞洞的门口,似乎有什么东西,微微动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