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其他类型 -> 灵武天书-> 第73章 分道与线索 第73章 分道与线索
- 晨光刺眼,混合着未散的尘埃,映照着我们这群劫后余生者狼狈的身影。后山的崩塌渐止,只留下一个触目惊心的巨坑和弥漫的烟尘,埋葬了所有的疯狂与污秽。
坎水和离火正在全力抢救昏迷的巽风。他们用的是一种便携式生命维持装置和几支闪烁着幽蓝光芒的药剂,手法专业而迅捷。我们帮不上忙,只能在一旁警戒并抓紧时间恢复体力。
赵大雷检查着自己被触须勒得青紫的脚踝,骂骂咧咧。林筱默默擦拭着匕首,目光偶尔扫过那片废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后怕。南宫朔脸色苍白,靠在一块岩石上调息,刚才的连番施法对他消耗巨大。
我感受着体内近乎干涸的灵武之力,源眼带来的恢复效果在如此巨大的消耗下也显得杯水车薪。怀中的《灵武天书》传来温顺的暖意,缓慢滋养着我受损的经脉。
约莫半个小时后,坎水长舒一口气,抬手抹去额头的汗水。“队长生命体征暂时稳定了,但内腑受到能量反噬和爆炸冲击,需要立刻返回基地接受深度治疗。”
离火收起武器,看向我们,眼神复杂,少了之前的冰冷,多了几分审视和一丝难以言喻的……认可?他沉默地点了点头,算是道别。
“这次,合作还算顺利。”坎水站起身,语气恢复了平日的冷静分析,“虽然过程超出预期,但目标达成,污染源已确认被物理掩埋。关于‘归墟’在此地的活动数据,我们已记录。后会……或许有期。”
他们没有再多言,小心翼翼地抬起巽风,三人身影很快消失在茂密的山林中,如同从未出现过。
“这帮家伙,倒是干脆。”赵大雷啐了一口带血的唾沫。
“各有各的路。”我缓缓起身,感受着脚下大地深处那渐渐归于平复、却依旧带着一丝创伤痕迹的地脉。黑水寨的危机暂时解除,但代价巨大。
我们返回黑水寨。寨子里依旧死寂,但那股萦绕不散的阴冷煞气确实淡了许多。龙支书和少数几个胆大的村民战战兢兢地出来,看到我们活着回来,又看到后山那恐怖的巨坑,吓得面无人色。
我们没有多解释,只说是山体自然塌陷,让他们以后远离后山。至于那些被救下的、昏迷在石室中的村民,我们将其安置在寨口,龙支书自然会处理。
此地不宜久留。我们婉拒了龙支书形式上的挽留,迅速离开了这个被阴影笼罩太久的寨子。
沿着来路返回县城,步伐沉重。这一次,没有阿雅带路,但我们归心似箭,速度反而更快。
回到县城那家简陋的招待所,紧绷的神经才彻底放松下来。疲惫如同潮水般将我们淹没。我们足足休息了一整天,才勉强恢复了一些精神。
晚上,我们聚在房间里,开始整理此次行动的收获与疑问。
南宫朔首先拿出那个封存着黑色蛊虫的玉瓶,神色凝重:“这蛊虫极其恶毒,是混合了阴煞、怨念和某种活性毒素炼制而成,绝非寻常蛊术。我怀疑,这可能是‘归墟’组织结合了古老黑彝巫蛊与现代生物技术弄出来的东西。”
他又摊开笔记本,上面记录着他在洞窟石室内看到的那些诡异图案和符号:“这些符号,与之前见过的都有延续性,但更古老,更接近源头。结合鬼师的表现和那失控的能量池,我怀疑,‘归墟’在此地的目的,不仅仅是建立据点,更像是在进行某种……危险的实验。他们试图强行融合或操控多种不同性质的能量,包括地脉正气、阴煞死气,甚至可能还有别的。”
这个推断让我们心头沉重。一个掌握着古老邪术,还在进行禁忌能量实验的组织,其威胁程度远超想象。
“那个能量池,太可怕了。”林筱心有余悸,“感觉不像人造的,倒像是……一个被他们意外发现,然后试图利用,最终失控的天然险地。”
“有可能。”我沉吟道,“西南地脉复杂活跃,存在一些特殊的能量节点不足为奇。‘归墟’很可能找到了这样一个节点,并试图将其改造成他们的武器或能源,结果玩火自-焚。”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清理者”会如此重视此地,不惜与我们临时合作。那种失控的能量聚合体,确实是对“平衡”的巨大威胁。
“我们现在怎么办?”赵大雷问道,“端了他们一个窝点,算是捅了马蜂窝了吧?接下来他们肯定报复。”
“报复是必然的。”南宫朔推了推眼镜,“但这也是机会。他们在此地的实验被打断,重要据点被毁,必然会有后续动作。我们需要找到他们下一个可能的目标,或者,顺着现有的线索追查下去。”
现有的线索……我看向那个装着蛊虫的玉瓶,以及南宫朔笔记本上的符号。
“这只蛊虫,和这些符号,能带我们找到更多吗?”我问。
南宫朔点了点头:“我已经将符号拓片和蛊虫的部分分析数据传给了我那位研究古代金属和符文的朋友,以及另外几位民俗学和蛊术研究的专家。希望能有新的发现。另外……”
他顿了顿,看向我:“璟兄,你之前感应到的那个遥远的西南异常点,在黑水寨事件后,有什么变化吗?”
我闭上眼睛,凝神感应。片刻后,我睁开眼,摇了摇头:“感应依旧模糊,但似乎……稳定了一些?黑水寨这个点的混乱被清除后,那个遥远的点反而显得更清晰了,虽然依旧无法定位,但那种‘污染’的感觉似乎纯粹了许多。”
“看来,黑水寨可能只是一个分支或前哨。”南宫朔若有所思,“真正的核心,或许就在你感应的那个方向。我们需要更精确的坐标。”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留在县城休整,同时等待各方的反馈消息。我抓紧时间恢复力量,并尝试更深入地理解《灵武天书》中关于地脉感应和追踪的法门。
第三天,南宫朔接到了他那位研究古代金属的朋友的回复。看着通讯器上传来的信息,他的脸色变得异常严肃。
“有结果了?”我问道。
南宫朔抬起头,眼神锐利:“嗯。关于那柄匕首的‘阴铁’材质和符文,有了更精确的溯源。所有的线索,都指向同一个地方——”
他深吸一口气,一字一顿地说:
“滇南,哀牢山深处,一个在地图上不存在,只在极少数古老传闻中提及的苗族分支——‘守墟人’的传说之地。”
哀牢山!守墟人!
这两个词,如同钥匙,瞬间与我感应中那个遥远而模糊的异常点产生了某种共鸣!
那里,很可能就是“归墟”组织在西南真正的核心据点,也是所有谜团指向的终点!
目标,终于明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