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侦探推理 -> 我在大宋当提刑-> 第一卷 狸猫换太子 第十六章 洗澡遇险

第一卷 狸猫换太子 第十六章 洗澡遇险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天色渐暗,各自散去。

    杨宗谨和李迪同乘一辆马车,回去李府。

    “明天你有什么计划吗?”李迪问道。

    “上午去勘验寇珠的尸身,下午去秦怀志的家查看。”杨宗谨回道。

    “听说你上午在江边遇到刺客,抓住了吗?”李迪又问道。

    “没有。小婿还没来得及和凌宠他们沟通此事,一直在忙秦怀志的事情。”

    “那你真的打算一边救八贤王,一边救秦祈?”

    “这是当然的事情。”

    李迪看杨宗谨的态度坚决,也不再问了。

    翁婿此后一路无话,到了李府门口。

    李迪先下了车,杨宗谨随后下车。

    “今夜好好的休息,明天还要忙很多事。”李迪说完,径自去了内院。

    杨宗谨目送着李迪的离开,心静如水。

    “公子,你回来了。”李兴见到杨宗谨,立马迎了过来。

    “给我打盆水,我要好好的洗个澡。”杨宗谨吩咐道。

    “是。”李兴应了一声。

    一间房子里,大木桶里冒着热气,使得整个房间云雾缭绕。

    杨宗谨坐在浴桶里,心思已经飞去千里之外,想起了秦怀志本身的疑点。

    秦怀志作为大顺珠宝行的大老板,却为何坚持过清贫的生活。

    这背后难道有不可告人的原因?

    还有杀人的针。

    在检查秦怀志心脏的时候发现,这根针是插在逝者骨头上。如果是用内力发出的银针,那么很可能震伤内脏。然而事实是秦怀志因心脏血管破裂而亡,而破裂的地方只是那根针造成。

    难道真如江湖传闻那样,唐门的暴雨梨花针之类的暗器,利用机关发射,一针毙命?

    杨宗谨正在思考,忽然听到门外传来一人的脚步声。

    “谁呀?”杨宗谨问道。

    “小的是李府下人,想问公子需不需要添水?”外面人回道。

    杨宗谨此刻心思全在推理,没做多想,只道:“不用了。我洗的很舒服,你先下去吧。”

    那人应了一声“是”,却没有传来刚才那样的脚步声。

    杨宗谨眼睛一睁,心叫不好。正要起身,忽然被人摁住头部,然后往热水里摁。

    咕噜噜……咕噜噜……

    杨宗谨只觉得自己口耳眼鼻都被热水挤压着,更重要的是喘不过气来。四周的热水,仿佛是蒸笼一样要把他蒸熟。

    “救命……”杨宗谨拼命往上挤,刚露出水面叫了一声,又被摁了下去。

    杨宗谨双手胡乱抓着浴桶边缘,全力反抗。

    全然没有用。

    一双大手仿佛是一座山压在杨宗谨的头顶,让他根本抬不起头。

    救命……救命……

    杨宗谨在心里叫着,感觉死亡离自己如此之近。

    这下彻底的玩完了。

    麻蛋,好不甘心。

    就在危急时刻,忽然耳边传来一声“公子!”就被人从热水里拎了出来,睁眼一看是李兴。再看好像有人被抓住,随后昏了过去。

    醒来时,外面漆黑一片。

    杨宗谨发现自己躺在自己房间的床上,床边凳子上坐着李迪。

    “你终于醒了。”李迪松了口气道,“如果李兴再发现晚一点点,你就被人害死在浴桶里。”

    “抓住他了吗?”杨宗谨忙问道。

    李迪冷声道:“抓住了。不过对方声称是为了自己老婆,要找你算账。”

    “老婆?算账?”杨宗谨此刻脑子一片浆糊,不懂岳父话里的意思。

    李迪没好气道:“你还好意思问!要害你的人叫王二,是汴梁城外五十里泗水村的村民,他说你……欺负他老婆!他终于找了个机会溜进李府,想要找你报仇。”

    杨宗谨此刻脑子清醒不少,为自己申辩道:“李府戒备森严,他一个庄稼人怎么可能轻易进的来。”

    “我也是这样想,否则你不会躺在这里,而是睡在地上。”李迪道。

    “什么时候的事情?”杨宗谨忙问道。

    “据说是一个月前。”李迪笑道。

    “一个月前啊,岳父大人是最了解小婿,对不对?”杨宗谨也笑了。

    “确实,不然你就该睡在外面,而不是里面。”李迪笑道。

    李迪岂是愚笨之辈,那可是从状元混到宰相的老狐狸。王二的两句话,不仅没有说明问题,反而露出了诸多破绽。

    次日一早,杨宗谨终于缓过劲儿,在李兴的伺候下早早的起床。

    穿戴整齐后,来到前厅。

    见到李迪以及被押在正中的王二,忙上前向李迪行礼问安,然后坐在厅内一侧。

    李迪道:“王二,杨宗谨现在就在你面前,你们可以当庭对质。”

    王二没好气道:“哼!杨宗谨是你女婿,你自然偏袒与他。我请求中间人来评判此事,而不是你们这样私自审问。”

    思维清晰,有来历!

    李迪和杨宗谨对视一眼,问道:“你要说来为你和杨宗谨这桩公案做裁判?”

    王二道:“自然是朝廷里的丁相,他公正睿智,一定会为小人做主。”

    口气倒是不小。

    李迪叫道:“不行。你身为一介草民,遇事只能找到开封府而不是我大宋堂堂一朝宰相。”

    王二冷哼一声,叫道:“谁人不知府尊是你的同年,恐怕难以公平行事。”

    杨宗谨听明白了,这个人是有备而来。

    既然对方是有备而来,肯定有后手。

    这时,府外下人来报说:“丁相到府拜望。”

    丁谓到底是朝廷百官之首,如果不接待,有失礼数。如果接待,肯定是为王二之事出头。

    李迪拿捏不准,扭头看向杨宗谨,征求他的意见。

    杨宗谨心想,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点头同意出去迎接丁相,了解这桩扑朔迷离的公案。

    古代官宦人家在建筑方面有很高的要求,特别讲究尊卑有序。大门一般不开,只有在重大节日或场合才会选择性打开。

    丁谓已经到了李府前,在西角门落轿。

    李迪和杨宗谨出门迎接,远远的看见丁谓如一棵苍松挺拔伫立在门口,给人一种苍劲的感觉。

    “参见丁相。”

    “李相多礼了。”

    “卑职杨宗谨,参见丁相。”

    “请起。”

    地位不同,连回复的口气都不同。

    在李迪的引路下,丁谓从西角门走进李府。

    杨宗谨随行。

    丁谓道:“本相突然到访,没有打扰到李相吧?”

    李迪笑道:“哪里的话,丁相来的正是时候。有件事本不想麻烦丁相,既然丁相来了,就请做个见证。”

    “哦?”丁谓故作吃惊,“有什么事情还需要本相出面呢?”

    李迪便把王二的事情,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丁谓惊讶道:“竟有这等事!贤侄没有受伤吧。”上下打量一番杨宗谨。

    杨宗谨忙回道:“托丁相的福,要是再晚来一步,就见不到小侄。”

    丁谓一本正经的说道:“贤侄啊,不是本相要说你,有的时候行为需要检点。你看,这不就惹祸了吗?”

    好个丁谓,不声不响给我扣了一顶大帽子。

    杨宗谨苦笑道:“这事儿还有待调查,请丁相看在岳父面上替小侄做主。”说着话,跪拜在丁谓面前。

    丁谓忙扶起杨宗谨,说道:“少不得老夫出面,为贤侄排忧解难。”

    李迪道:“请。”眼神里闪烁着冷芒。

    “请。”丁谓皮笑肉不笑。

    杨宗谨笑而不语。

    来到前厅,李迪和丁谓一左一右端坐在正位。

    杨宗谨也没陪座,而是跪在厅中,与王二并排。

    丁谓先是看了眼李迪,在李迪的首肯之下,说道:“本相本是过府一叙,凑巧遇到此事。既然李相请本相做主,本相就要公正无私。”

    先让王二开口说话。

    王二还是老一套说词,杨宗谨在一个月前路过他家,瞅见他家老婆颇有姿色,于是登堂入室,意图非礼。幸亏乡里乡亲看见,这才没让杨宗谨得逞。但老婆因此得了失心疯,人事不知。

    既有人证,又有所谓的物证,一件杨宗谨曾经穿过的袍子的布料。

    据说杨宗谨有件衣服的确是少了一块,拿来比对果然一模一样。

    桩桩件件摆在丁谓面前,不容丁谓不信。

    丁谓看过之后,又向杨宗谨道:“物证在此,人证可以随时传唤,杨宗谨你有什么话说?”

    杨宗谨道:“这个王二根本是在装受害者!”

    “何出此言?”丁谓问道。

    “既然他说自己是庄稼汉,那么为什么手心没有一点老茧?”杨宗谨早注意到这一点,这才有底气。

    当然底气不止这一点。

    王二辩解道:“俺是樵夫,用的是柴刀。”

    “好,既然你说自己是樵夫。那么请问你丁相脚下脚踏是什么木料所做?”杨宗谨又问道。

    王二楞了一下,瞥了眼丁谓脚下的脚踏,一时语塞。

    半响后,王二瓮声瓮气的说道:“小人的山上没有这么名贵的木材,所以不认识这是什么材料。”

    “哈,牵强。”杨宗谨道,“我岳父一向节俭,他府上的脚踏全是寻常山木所制而成,不信你可以问。”

    王二不敢开口了,多说多错。

    丁谓皱眉道:“王二你到底是什么出身?”

    王二结巴半天,说不出口。

    杨宗谨笑道:“如果你自己觉得说不出口,我便替你回答好了。”

    众人的目光都不由得投向杨宗谨,看他怎么说。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