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华娱,我的金手指有点怪-> 第19章 复试开始

第19章 复试开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两日后。

    北电,表导楼,305教室。

    教室后方,七名考官在铺着墨绿色绒布的长桌后一字排开。

    居于中心的表演学院院长陈邑,正与身旁的副教授张晖、班主任王劲淞低声讨论着什么。

    长桌右侧,崔心琴老师与丈夫霍漩默契地交换了一个眼神。

    最左侧的“老少”组合则尤为引人注目——头发花白的资深教授刘诗滨身旁坐着因《人间四月天》声名鹊起的“国民文艺小生”黄垒。

    他穿着咖啡色毛衣,灰黑色卡其裤,此刻还算清秀的脸上满是不耐:

    “现在的学生真是浮躁,朗诵居然连重音都不进行设计,真不知道基本功怎么练的。”

    刘诗滨教授慢悠悠地端起茶杯,吹了吹气:“终究只是十多岁的孩子,能坚持到这里已经不错了。”

    张晖点头附和道:“时间还早,从今年的初试来看,有灵气的孩子还是不少的。”

    “也别太乐观。”

    崔心琴边写评语,边感慨道:“现在环境不比当年,影视圈子浮躁,新学生一学期课都没上完就想着签公司,再有灵气,沉不下心也是白费。”

    坐在中央的陈邑院长微微颔首,目光扫过手中下一轮考生的资料,缓声道:

    “时代在变,我们对学生的要求和管理也要跟上。”

    “这种事哪里是我们想管就管得了的?”

    王劲淞撇嘴道:“圈子资源就这么多,若真的来要人,我们还能不放吗?”

    僧多肉少是当今演艺圈常态,为了一个角色抢的头破血流的例子不知道有多少。

    他们终究只是老师,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有些事情只能点到为止。

    说到这里,教室的气氛有些沉闷,每个教授心里或多或少都有些无奈。

    陈邑缓声道:“璞玉需要耐心雕琢,只要认真,不怕出不来好结果。”

    刘诗滨呵呵一笑,带着老一辈艺术家的通透:“老陈,你这期望值可别太高喽。好苗子可遇不可求,咱们还是先把眼前这关把好。不过话说回来,垒子。”

    他转向黄垒,“你那个《似水年华》准备得怎么样了?听说本子是你自己攒的?”

    黄垒脸上露出了既兴奋又紧张的复杂表情,有自豪也有苦恼:

    “剧本还在磨,创业戏,讲年轻人的迷茫和选择。就是这投资......唉,现在市场都盯着大片,这种文艺题材,拉钱不容易。”

    陈邑鼓励道:“慢慢来就好,学校会支持你的。”

    黄垒认真点头。

    这也是他留在学校教书的原因,名望倒是其次,主要是看中了院校背后的人脉和资源。

    “说到项目......”

    一直旁听的霍漩对着院长陈邑道:“《天龙八部》是不是已经立项了?”

    陈邑认真点头,“对,还是张纪忠制片,听说早就谈好了版权,剧本都开始写了。”

    张晖有些惊讶:“《射雕》都还没制作完吧?怎么这么急?”

    “《笑傲江湖》大热,明眼人都知道武侠片赚钱,张制片自然不会错过当下这个风口。”

    黄垒淡淡评价,语气有那么一丝不屑。

    他打心底瞧不起武侠剧,觉得一点内涵都没有。

    王劲淞插话道:“这么急着拍,导演选好了?”

    “选好了,是周晓文。”

    陈邑笑着道,“他昨天还跟我说呢,过几天要来学校参加三试,想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好苗子。”

    黄垒哼了声,不屑道:“完全没有演戏经验,能是什么好苗子。”

    刘诗滨表情古怪的看了眼身旁的年轻人,终究没说什么。

    其余的几名教师态度不一,有赞同也有反对。

    霍漩却想起了初试的那个慵懒少年,笑着道;“或许还真有惊喜。”

    “哦?初试有你看好的人?”王劲淞好奇道。

    正当霍漩准备开口时,教室门被轻轻敲响,工作人员探头提醒:

    “各位老师,教授,第三组考生已就位。”

    谈话戛然而止。

    所有考官同时收敛了脸上闲聊的神色,恢复了专业而审慎的表情。

    教室门被完全推开。

    五道身影,四男一女,依次走了进来。

    霍漩的目光落在了最后进来的那个男生身上。

    他穿着简单的黑色立领毛衣和深色长裤,身形挺拔,不像其他考生那样下意识地挺直脊背,刻意展现精神面貌,反而带着一种自然的松弛感。

    霍漩将手中的考生资料翻到了对应的一页,嘴角几不可察地翘起。

    ……

    ……

    随着指引人员退出教室,复试正式开始。

    “各位老师好。”五人齐声问好。

    端坐中央的陈邑目光温和地扫过五人,点了点头,算是回应。

    他没有多余的废话,直接进入了流程:“开始吧,从左至右,一号考生开始,依次进行自我介绍和朗诵。”

    前面的考生立刻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开始了精心准备的展示。

    “各位老师好,我是一号考生王彭泽,来自湘省......”

    他的声音洪亮,带着一点刻意调整的戏剧腔调。

    考官们低头看着手中的资料,偶尔抬眼观察一下考生的表现,手中的笔不时记录下几句评语。

    顾晓站在最后,安静地听着,目光却不着痕迹地扫了下考官席最里侧的霍漩。

    虽然对方掩饰得极好,面部肌肉几乎没有动作,可他依然在刚进房间时感知到了一抹异样。

    在“灵视”加持下,对方瞳孔的聚焦和眼睑的抖动显眼至极。

    这老师对自己有印象?

    顾晓心里快速盘算着。

    是初试时自己那“敷衍”的小品留下了痕迹,还是别的什么?

    思绪流转间,很快轮到了四号考生。

    一位嗓音条件不错的女生,她选择了一首抒情诗,情感饱满,带上了一点哭腔。

    几位考官,尤其是女考官崔心琴,几不可见地蹙了蹙眉,笔尖在纸上不轻不重地点了点,留下了一个小小的三角符号。

    这是情绪错位的标记。

    演员需要先理解角色心理,情感逻辑,再将之内化后自然流露。

    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描述的是国破家亡、孤身漂泊的凄冷心境。

    用委屈,哭诉的情绪吟诵完全是不伦不类,流于表面。

    在女生情绪最为饱满的段落,中央的陈邑院长温和地抬手打断:

    “好的,可以了。下一位。”

    女生愣了一下,脸上闪过一丝无措,但还是很快鞠躬,退回了原位。

    “五号考生。”工作人员提示。

    顾晓上前一步,气场依旧是那份与考场紧绷氛围有些格格不入的松弛。

    “各位老师好,我是五号考生顾晓,考号0208127。”

    他没有停顿,直接开始了他的朗诵环节......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