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世子稳重点-> 第八百四十六章 整合势力

第八百四十六章 整合势力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古往今来那么多皇帝无所作为,心性好一些的最多当个守成之君,心性暴虐一点的索性当个昏君暴君。

    如今赵孝骞坐到这个位置上,多少有些理解昏君暴君了。

    有时候帝王是真心想做点功绩出来的,可挡不住下面的朝臣玩心眼儿,任何光明正大的事情从他们的脑子转了一圈儿,就变成了斗争的工具,杀敌的武器。

    至于事情的初衷,能否给天下苍生带来积极的意义和利益,他们管不着,先把政敌弄死再说。

    赵孝骞也遇到了这种情况。

    朝堂党争,已经激烈到了这个程度,就算前几任帝王故意让朝中形成两个阵营,以帝王平衡术来掌控朝局,如今的局面也有点过分了。

    过犹不及。

    现在赵孝骞能做的,是给新旧两党降温,同时不能任由官员下放这件事,变成两党互相攻讦的武器,这已耽误了赵孝骞的大事。

    只是要给两党降温,现在还不到火候,也没有合适的理由干预。

    散朝后,赵孝骞沉着脸,一言不发地进了大庆殿的后殿更衣,郑春和依旧小心地为他换上宽松舒适的便服,为他摘下了双长翅帽。

    “老郑,半个时辰后,召皇城司甄庆来福宁殿见朕。”

    “奴婢遵旨。”

    赵孝骞停顿片刻,突然道:“我父王这几日在做什么?”

    从登基大典以后,赵颢基本不见人影了,他是宗亲皇族,本来是不能参与朝政的,所以朝会上基本不会露面,如今皇位已到了自己儿子头上,赵颢更是高枕无忧了。

    可以想象,最近几日这位活爹该是多么的快乐。

    郑春和迟疑了一下,道:“楚王殿下这几日未曾进宫,奴婢实在不知殿下在宫外干了什么……”

    赵孝骞叹了口气,道:“他干的事,朕基本能猜到……”

    于是赵孝骞又问道:“太后这几日都在宫里?”

    郑春和的表情顿时浮上古怪之色,迟疑半晌,低声道:“自官家登基后,太后出宫好像……有些频繁了,每次对宫人说是回娘家省亲,可短短几日频繁省亲,这个……兴许是太后最近特别思念亲人吧。”

    郑春和或许知道答案,也或许不知道,总之,表现出来的一定不能知道,宫闱里刀光剑影,尤其是在天子身边服侍,郑春和很多年前就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赵孝骞又叹了口气,他自然是很清楚答案的。

    这对男女恋奸情热,赵孝骞不便说什么,可如此频繁地幽会,不怕搞出事来么?

    万万没想到啊,自己这个皇帝当得干干净净洁白无瑕,从登基到现在,任何女人都没宠幸过,结果被亲爹把宫闱搞乱了……

    “老郑,半个时辰后,请我父王来福宁殿一趟,我有事见他。”赵孝骞吩咐道。

    郑春和自然应是。

    半个时辰后,福宁殿内,甄庆和赵颢同时来到殿门外。

    郑春和站在殿外等候已久,见二人到来,郑春和朝赵颢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将二人请进殿内。

    进殿后,二人看到坐在桌案后批阅奏疏的赵孝骞,甄庆二话不说行礼,赵颢没有任何犹豫,也跟着行礼。

    赵孝骞急忙站起来,托住赵颢的胳膊,道:“父王给孩儿行礼,我会折寿的,您也不希望看到我英年早逝吧?”

    赵颢咧嘴一笑:“‘君臣父子’,‘君臣’在‘父子’之前,我见了你自然首先要行臣礼的,这是规矩,本王可不想被那些嘴官们说三道四,太聒噪了。”

    此时已是午间,赵孝骞也不端什么皇帝架子,命郑春和送来午膳,三人坐在殿内同食。

    宫里吃饭规矩太大,甄庆手足无措地站着,对皇帝赐宴千恩万谢,最后才战战兢兢地坐下,手脚没处放的样子,这顿饭莫说吃饱,他能吃出滋味来算不错了。

    赵颢倒是随意了许多,毕竟是亲儿子面前,哪怕亲儿子当了皇帝,父子感情没有半点变质,依旧跟以前一样。

    郑春和带着几名宫人送上午膳,唯独赵颢面前的却是一盆拌了香油的生菜,赵孝骞和甄庆面前的菜色倒是颇为丰盛。

    赵颢一看就炸了:“好不容易吃顿宫宴,这姓甄的小子有肉有菜,老夫却还是啃草,真把老夫当牛马了?咋,‘风吹草低见本王’呗?”

    甄庆吓得急忙站起来,陪笑道:“殿下,下官跟您换如何?”

    赵孝骞指了指甄庆,道:“不关你事,你坐下。”

    然后朝赵颢道:“爱吃吃,不吃饿着,自己啥身形,心里没数么?胖成您这样,至少折寿二十年,你每吃一顿素,体重减半斤,兴许就能换回一个月阳寿,你干不干?”

    赵颢一筷生菜塞进嘴里,恨恨地道:“干!为了多活几年,本王认了!”

    赵孝骞笑了:“父王真乖,对了,听大夫说,房事也能减肥,不过不能过于频繁,父王看着办。”

    赵颢眉开眼笑:“这个好,这个本王喜欢。”

    然后,赵孝骞和甄庆就看见一头肥硕的牛马在欢快地啃草。

    赐宫宴当然不是纯粹为了吃饭,赵孝骞知道这顿饭甄庆一定吃得不痛快,宫宴里各种礼仪规矩森严,除了皇帝和皇帝他爹,没人能吃得尽兴。

    于是赵孝骞索性在宫宴上聊起了正事。

    “甄庆,皇城司的规模需要扩大,皇城司要招募大量的眼线密探,还有,大宋的各个地方官府,辽夏两国的境内,都必须有皇城司的秘密据点。”

    “朕要让皇城司形成一个周密的大网,只要朕想知道的消息,它就一定能给朕弄到。”

    甄庆急忙起身道:“臣领旨。”

    “眼下比较迫切的一件事,就是今日朝会上关于百名官员下放民间的事,皇城司调集人手,乔装监视这百名官员,真正起到监管官员和权力的作用。”

    “任何官员在地方上但有不法事,不得隐瞒,必须马上奏于朕。”

    真正英明的帝王,是不会寄希望于相信臣民善良的人性的。

    人性太不堪一击了,相信人性,不如相信法律和制度,世上唯有无懈可击的法律和制度,才能抑制住人性的黑暗,让每个人心中的魔鬼无法释放出来。

    所以百名官员下放,赵孝骞不可能傻乎乎地相信他们真能体察民间疾苦,真能与百姓同吃同住同耕作。

    可是如果在他们下放的地方之外,时刻有一双眼睛在死死地盯着他们呢?

    官员的一举一动,都在皇城司的监管之下,如同头顶时刻悬着一柄利剑,那么就能杜绝很大一部分官员心里的阴暗念头。

    新党旧党想要借由新政来互相攻讦,那么,一切以事实来说话,皇城司的秘密监视,会让他们知道故意挑事将会付出怎样的代价。

    从秦朝的黑冰台,到明朝的厂卫,自古以来充当皇帝耳目的特务组织没断绝过,赵孝骞现在能够理解它们存在的必要性了。

    所以,皇城司必须还要扩大,让它成为宋朝版的锦衣卫,刀柄只要握在皇帝手里,不要赐予它太夸张的权力,它对巩固皇权终究是利大于弊的。

    这顿宫宴,甄庆明显吃得没滋没味,身子时刻紧绷,保持如履薄冰的状态,只要赵孝骞问话,甄庆立马便站起来战战兢兢地回答。

    再看看旁边啃草都啃得无比欢快的牛马……

    搁下玉箸,赵孝骞突然道:“父王,您手下的那股势力,交给孩儿如何?”

    赵颢立马点头:“都给你,回头让甲大进宫,把他们全移交过去。”

    赵孝骞即位,赵颢满足了毕生的心愿,这股势力确实没必要握在自己手里了,既然亲儿子需要,那就给他。

    赵颢的一切都是儿子的,天经地义。

    赵孝骞高兴地笑了:“父王深明大义,回头孩儿亲自炖一只大蹄膀……”

    赵颢两眼一亮,还没说话,赵孝骞飞快接道:“……让您闻个痛快。”

    赵颢大怒,愤愤地指了指他:“你若不是皇帝,老夫真要……”

    甄庆一脸惊奇,看着父子俩相处的状态,不由会心一笑。

    赵孝骞接着道:“甄庆,稍后我会安排一批不错的人手,将他们划归皇城司,从此以后,皇城司分为两个部分,一明一暗。”

    “明面上以你为首,对皇城司的眼线密探有节制指挥之权,暗面上,一个叫甲大的女人将会对她手下的那批人节制指挥,你们二人皆为皇城司勾当公事,但彼此互不统属,互不干涉。”

    “你们只对朕负责,任何人无权插手皇城司事务,你与甲大二人,亦无统属听命的关系,是两条完全不相干的线,只有朕下令让你们联手办差时,你们才能合二为一,把事情办妥。”

    甄庆急忙躬身领旨。

    赵孝骞笑了笑,道:“对了,冰井务的刘单,朕曾答应过他,给他提个品阶,如今的刘单是都知,郑春和,回头你去宣旨,将刘单升为‘少监’,月俸也涨一涨,依旧执掌冰井务。”

    殿外的郑春和也躬身领旨。

    于是甄庆恭敬地告退。

    福宁殿内,赵颢笑着看向儿子,欣慰地道:“看你这皇帝,当真有模有样,兴许大宋在你手里,真能治下一座盛世江山呢,待老夫百年后,也能昂首挺胸去见列祖列宗了……”

    赵孝骞小心地道:“列祖列宗会不会把咱们父子当作篡位的乱臣贼子?父王见了他们,会不会被打死?”

    赵颢一惊,随即气愤地道:“杀人不过头点地,老夫都变成鬼了,还能咋死?”

    “我儿子治下了大宋的盛世江山,这是光耀门楣的功绩,凭啥打死我?大家都是鬼,总要讲道理的吧!”

    赵孝骞幽幽地道:“咱们篡位的事可以讲道理,可你勾搭兄嫂,搞乱宫闱,这事儿总没道理可讲吧?父王不如多练练肌肉,回头多少能抗点揍……”

    赵颢噗的一声,剧烈咳嗽起来,咳得面红耳赤。

    赵孝骞这位大孝子依旧幽幽地补刀:“江湖规矩,勾搭兄嫂是要受三刀六洞之刑的……父王这体型,得用一柄唐朝陌刀才能捅穿吧?”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