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其他类型 -> 帝姐武则天-> 第四十章 改朝换代 第四十章 改朝换代
- 武媚娘的心咯噔了一下,双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药碗摔碎在地上。她立刻双膝着地:“皇上,媚娘不敢!媚娘只是一介女流,只愿永远陪伴在皇上身边,做皇上的女人。自古以来都是男尊女卑,媚娘生死皇上的人,死是皇上的鬼!”
太宗看着眼前吓得发抖的武媚娘,真觉得她跟心目中那个毒辣的“女主武王”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既然生是朕的人,死是朕的鬼。”太宗咽了一口气,“你就自己捡个碗骗自我了断吧!”
“皇上……”武媚娘的眼里噙满了泪水,她不甘心,不甘心自己的人生没有经历过繁华就慢慢地褪色,她才二十多岁,不甘心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她还有很多很多的人生理想没有完成,她要做太子的女人,做他的妃子,乃至皇后……她不想死。
李治听到碗掉在地上的声音,连忙走出来看个究竟。待到他到达的时候,武媚娘已经跪在地上了。太子听到了太宗要她死。
“父皇!”太子跪在地上求饶,“父皇,您不能杀她!”刚一说完,他便后悔自己没有好好把持自己。
“为什么?”太宗问。
李治有点儿慌了,可是聪明的他立刻想到了应对的方案:“父皇,您现在身体欠佳,需要有个女人在您的身边照料您。”
看着羞得满脸通红的李治,太宗便知道,他刚才听到的片殿内的吱嘎声绝对不是他的幻想。他是个即将踏入鬼门关的人,已经不在乎自己的女人是否给自己戴绿帽子。像武媚娘这么妖娆丰腴有精明的女子,治儿喜欢也只不过是一个男人正常的反应。只是,他希望这种状况不要持续太久,他希望儿子只是一时兴起,而不是真正动了情。
“也好。反正,她没有生育儿女,等到朕死后,她也是要被送到感业寺去的。”太宗自我安慰道。
李治和武媚娘都不由得叹了口气。只要先把命保住了,就没有什么值得可怕的,武媚娘想。
晚膳过后,武媚娘告辞回承庆殿休息,武媚娘告诉太宗和太子,明日清晨她还会来。而太子则留在长生殿的偏殿,好随时在太宗需要的时候照料。
太宗把太子叫到床前:“治儿,等朕死了以后,你一定要杀了武媚娘!这个女人不是省油的灯,你一定要答应朕!”
看着父皇咬牙切齿的样子,李治只好勉为其难答应。只是他知道,他虽然答应了,但必定做不到。
次日清早,太宗病得更加厉害。所有的太医都聚集在这沉痛哀怨的长生殿,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也在,李治的眼圈红红的。
“皇上。”长孙无忌的心里十分沉重,他曾经眼看着自己的妹妹长孙皇后死去,如今又要目睹太宗离开。他又一次看着自己的侄子哭得像个泪人儿,心里格外心疼,也暗暗庆幸太子是个仁义孝顺的好人。
“长孙大人。”太宗虚弱极了,把他召到自己的身边,“待到朕死后,一定要把武媚娘这个狐狸精送到感业寺,永远都不要让她出来,或许她就是那个‘女主武王’。”
“是。”长孙无忌是个忠臣,既然太宗这么说,那就一定有她的道理。自打狮子骢事件过后,长孙无忌就不喜欢武媚娘这个女人,认定她是一个爱出风头而又诡计多端的女人,只怕太宗被她魅惑。后来,让长孙无忌感到欣慰的是,太宗慧眼识人,并没有被武媚娘魅惑。
“如果武媚娘做了什么错事,长孙无忌,你要记得,一定要杀了她,千万不能饶恕。”
“是!”长孙无忌答应。
“还有……朕要命你和褚遂良担任顾命大臣。治儿尚且比较年幼,不懂如何处理朝中大事。朕要你们两个辅助他,帮他成就……成就千秋大业。”太宗的语气越来越沉重,众人的心也随之越来越沉。
褚遂良看了一眼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冲褚遂良点点头。而后,两人不约而同地跪拜:“是!臣等必定不辱皇上使命,全心全意辅佐太子。”
太宗满意地笑了,该办的事情都已经办完,他已经没有任何遗憾。即便就这样死去,他也觉得已经满足了。该牵挂的或者不该牵挂的,都已经不再重要,眼下最让他期待的是死神的到来,他甚至希望这一刻能够早点儿来临,这样他就能快一点儿和他心爱的女人团聚。
武媚娘还没有用过早膳,便匆匆地往长生殿跑。长生殿离她住的承庆殿有一段距离,并不是那么快就容易到达的,武媚娘估算了一下,从承庆殿到长生殿,需要走大约一炷香的时间。武媚娘从承庆殿出发的时候,天还没有完全亮,而走到长生殿的时候,天边已经豁然开朗了。长生殿里,所有的人都跪着,从门口的宫女太监,到屋内的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还有离太宗最近的太子李治。屋内发出阵阵啜泣声。这一切让武媚娘的心里七上八下的,尽管有心理准备,但她还是很害怕那一刻的到来。
随后,屋内传来了长长的一声:“先皇驾崩——”
武媚娘既希望又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作为太子的女人,她当然希望有这一天。只有太子继位,她的人生之路才会往前迈。然而她也担心,一旦太子继位,没有生养儿女的她或许就会被送入感业寺出家为尼,那么,她的一生会比在宫中等待衰老死亡更加恐怖。眼下太子尚未继位,定是没法顾及她。于是,武媚娘只好讪讪地,跟所有的人一样,跪下,双手合十,叩头。
太宗的丧事进行得很顺利。李治的脸上写满了忧伤,他难过得肝肠寸断。在他的生命里,经历了母后长孙氏的去世,又遇上了父皇驾崩,失去了大人的庇护,是时候要做一个真正顶天立地的男人了。
丧事过后,长孙无忌告诉太子,为了稳固大局,他必须马上登基。
于是,李治立刻登基,是为唐高宗,时年二十二岁,改国号永徽,新帝大赦天下。
大唐的历史终于翻开了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