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其他类型 -> “楚剧皇后”张巧珍传-> 从姊归回来的小美女

从姊归回来的小美女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soduge.搜读阁小说阅读网第2节  “姊归小美女”不是别人,她姓杨,叫群芳,就是日后名震楚天的张巧珍。按生肖预测学看,那年属鸡。其性格:自尊心极强,喜爱热闹场合,希望自己是众人注目的焦点……  一、  张巧珍,女,1945年2月26日生,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剧院省楚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党员、湖北省政协常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省戏剧家协会理事、省楚剧学会副主席、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湖北地方剧种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享受国务院津贴的特殊贡献专家,是湖北戏曲舞台上的四库书-人物。  其实,她本不叫张巧珍,也不是武汉人。而叫杨群芳,乃汉川县人氏也。  汉川,因汉水横穿境内而得名。《汉川县志》载:“县境历史上系古云梦泽的组成部分,历经汉江延伸淤积,逐步形成广阔的冲积平原。”它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水阔鱼跃,稻香荷碧,景色如画,意境天成。故素有“江汉明珠”和“鱼米之乡”之美誉。  汉川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汉川建县于北周武帝保定元年(公元561年)。乌龟山遗址出土大批文物,经专家论证:为西周时期和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层,距今约4ooo余年,化石距今约1o万年之久。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汉川山青水秀,地灵人杰,楚文化滋养了历代****人物,孕育出众多艺术生命。他们虽非顶天立地,气贯长虹,叱咤四库书-的帝王将相。却也为人民创造了丰功伟绩,留下了巨大的物质、精神文明财富。不妨略举几例:清代著名画家黄石,毕生致力于诗画。所著《汊湖渔子画稿》全册72幅,《渔樵图》,在上海刊行。《牛马驴图》手稿计97幅等著述,由湖北省博物馆珍藏。他主张“师人不如师造化”、“用法不为法缚,求理不为理拘”和“步骤在规矩之中,超脱乎规矩之外”艺术观,至今仍有鲜活生命力。又如水利、医学专家田宗汉,清朝咸丰年贡生,投笔从戎,先后撰写《汉水源委考》、《汉川图记征实》,绘制了湖北第一张县域平面图《汉川县舆图》。《湖北汉水全图》为湖北最早的专著。田亦精于医事,著有医书8种,汇编为《医寄》。其中《医寄伏阴论》被编入中华书局印行的《珍本医书集成》。再如近代京剧艺术大师汪桂芬,出身梨园世家。工老生,兼习老旦。汪在宗程长庚的基础上,形成雄劲沉郁自成一格的“汪派”风格,与谭鑫培、孙菊仙并称为中国京剧界老生“后三杰”。代表作有《文昭关》、《捉放曹》、《群英会》等戏。还有当代著名剧作家、导演、戏剧理论家;中国文联委员、中国剧协理事、历任中国评剧院院长、兼任北京戏曲研究所所长、《戏剧评论》主编的胡沙和曾创作《读书郎》、《我爱你塞北的雪》等群众至今传唱歌曲的著名音乐家宋杨等等名人……  二、  1945年8月15日,农历乙酉年,日本天皇发表投降诏书,宣布33o万军人放下武器无条件投降。但黎明前的汉川上空更是阴霾笼罩,三股巨大的云团,张牙舞爪地对峙、交错、厮杀、呑噬着,直搅得周天翻江倒海,风雨如磐。时逢新民主主义时期,敌冦疯狂挣扎,国、共两党和其它势力几度出现多种政权并存、博弈的局面。兵荒马乱,水患连年,天灾**,茫茫泽国,民不聊生。  脉旺镇,因地脉旺盛而得名。为汉川三大古镇之一。脉旺镇曾为沔阳县治,交通便利,商贾云集,古有“小汉口”之称。而后却渐趋一片萧条景象。这年二月,春寒料峭,一个寻常百姓家張灯结彩,鞭炮齐鸣,庆弄璋之喜。一个门庭显赫的杨姓家里,一反惯例威风凛凛的做派。往昔车水马龙人如潮,今天却是门前冷落车马稀。他们在冷冷清清中,轻轻悄悄地迎来了贵人临门的大喜事,一位娴静高雅的太太刘菊英,怀抱她的千金小姐首次从姊归县荣归故里。  提到姊归,人们不难想到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她便出生于南郡姊归县宝坪村(今湖北省兴山县昭君村)。她天生丽质,聪慧绝伦,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公元前36年,昭君被汉元帝选秀入京。元帝为保两国永修和好,选遣她与北匈奴单于缔结良缘。提到昭君,人们也不难想到落雁的成语典故:那是昭君出塞路上,她勒住马头频频回首故国,悲痛欲绝,不禁拨动琴弦,奏起悲伤哀婉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动听的琴声,看到美丽的女子,忘记摆动翅膀,纷纷坠落地下。可见昭君美貌非凡。故后人称姊归为“美女之乡”。  那年,杨家千金小姐刚满两岁,她圆月似的小脸,闪亮的大眼,鲜艳洋气的打扮深得大家喜爱。街坊邻里惊艳不止,纷纷笑称“姊归小美女”。令人们奇怪的是,她老爱啼哭,其声似含忧伤而刺耳欲聋。是嗔怪父亲忙于民国大事或无故缺席?还是置疑没有人家弄璋之喜那般的隆重?抑或是感到生不逢时,投不逢家,而不愿来到这冷寞、暗淡的人间?当然,也许是提前喊嗓,以作它日大哩……谁知道哩,瞎鼓捣罢了。  “姊归小美女”不是别人,她姓杨,叫群芳,就是日后名震楚天的张巧珍。按生肖预测学看,那年属鸡。其性格:自尊心极强,喜爱热闹场合,希望自己是众人注目的焦点……  1952年某天杨家的天空,太阳还是那个太阳,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一切依然旧景。光阴是个神通广大的魔术师。缤纷与凋零、繁华与惨淡、宠儿与弃子、座上宾与阶下囚,其地位的转换只在它的刹那之间。一个消息传来,顷刻颠覆、改变了小群芳一家所有人的命运。其父杨惠民一夜之间突然失踪,久久不归,杳无音信。原来他已被关进了人民政府的囹圄。原因很简单,因其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当过远安、姊归县县长和中华邮政武汉市邮政局主任。那时叫伪官吏、是反动派。所幸尚无命案,不属民愤极大非杀不可之类。要不,早就血债血还,灰飞烟灭的了。对于女儿和杨家来说,他除了制造灾难还是灾难,苟活与死亡有过之无不及,差不多一码子事。小群芳雨季孩提时的痛苦记忆里唯一的亲人──  那位一年四季穿着黑衣、脸色苍白的母亲。其实她并不是天生偏爱黑衣,过去也曾常穿大红花衣甚至穿绸摆缎。她出身虽一非名门闺秀,二非小家碧玉,乃药铺刘老板的掌上明珠,也属全县倾城之名媛—-刘菊英。年方及笄时,求亲者络绎不绝。此女心高气傲,一一拒之门外。偏偏将金子制成的丘比特之箭射给自已梦中的白马王子──张家的一位仪表堂堂的二少爷。此人虽出身大地主家庭,却倾向劳苦大众,早年投身革命,几经磨砺,逐渐成为黄埔军校同国民党年轻有为的军官。当她第一个女婴张庆珍出生的良辰吉日,惊闻恶耗:他在前线不幸吐血身亡,光荣殉职了。为此,坚强的少妇独伴孤灯,苦熬长夜,整整守寡13个冬夏。在亲、外人的撮合下,这才凑合地踏进高大的杨家门楼。名为县长的太太,实是小妾,充当传宗接代的工具。因为大老婆只生下两个黄毛丫头。偏偏她的肚子也不争气,以至倍受那般冷落。  接连两拨家破人亡,夫离人散,把这个善良的女人从短瞬的“天堂”,打入了永久的十八层地狱。难怪人间年复年,人复人的发出“自古红颜多薄命”慨叹,虽老调重弹,却是大多美人的逼真的写照。  据同治《汉川县志》记载,自元末兵燹以来,“川沔一带,烟火寂然,至明初仍是土旷赋悬,听客户插草立界。”“汉川农民困苦,多靠副业、渔业为生,衣著土布,食米麦,住草舍,兵荒水患,村落为墟。”百姓颠沛流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民间世代流传的《荒年歌》以“三棒鼓”的说唱艺术形式又流传了起来:  荒年歌,唱开口,十人听了九人愁;  天灾**连年有,受苦受难难出头。  甲戌旱灾世少有,万顷谷子粒无收;  磨破屁股车破手,一年辛苦付东流;  钱粮国课阎王债,地主恶霸比蛇毒。  梳子梳了蓖子蓖,刀刮水洗光骨头。  旱灾磨得人半死,乙亥洪涝更添愁;  钟祥倒了狮子口,劈头淹了古城楼;  大小湾子人烟稀,一夜冲得光光溜。  田地屋宇被冲毁,箱子柜子随水流;  庙里菩萨翻筋斗,毒蛇横行烏鸦啾;  水里死尸手拉手,鱼占鸟巢逐人肉。  黄陂安陆无干土,一片汪洋沔阳州;  荒年歌,唱破喉,唱得长江水倒流……  刘菊英的爱,歿了,心,死了,但人要活,不是自身,更不是自私,而是为了两个女儿。于是,她只好穿上那套黑衣,撇下女儿,沿街卖工为生。  黑衣少妇不管寒来暑往,不论白天黑夜,为人做洒扫庭除、缝补浆洗、大裁小剪、绣花织布、衲鞋底等等活。她忍饥挨饿,累死累活,从不叫苦;对“狗官太太”的笑骂,对横飞的冷眼唾沫,忍气吞声,从不抹一滴泪。她忍辱负重默默地活着,执意以一双纤细的手像女娲补天那样修补那残破的家,企图用她柔弱的肩膀去顶住业已坍塌的天。每当夜阑人静,在那昏暗的青油灯下,她一针一线的赶编毛衣。小群芳依在她身边帮点小忙。那夜,相依为命母女俩拉起了家常:  女:妈妈,歇会!  母:妈妈不累,芳儿。  女:您讲过,仙姑一夜织好多好多布,为什么不叫她帮您呢?  母:仙姑都睡了,你快睡觉觉吧。  女:妈妈,我要去念书。  母:念书?唉……  女:我要,我要!  小群芳拉着妈妈手哭闹起来。  母:芳儿,别哭,乖,听话,你还小,等妈妈赚了好多钱就送你去上学好不?  女:那,我还要听仙姑的故事。您讲,您讲!  刘菊英停了停,想起流传汉川妇孺皆知的“杜仙下凡”的神话故事,于是她边做活边讲了起来:  很早很早的时候呀,我们汉川有个灵芝山,山上有一姓卞的父子,勤扒苦做,种菜为生。儿子叫辅华,为人勤劳忠厚,只因家里太穷,久未成家。他们勤扒苦做,种了满园丝瓜。偏偏只活了一颗瓜秧,头年偏偏只跑藤长叶,第二年偏偏只开一朵花,第三年偏偏只结了一条丝瓜。那丝瓜呀又长又大。天天夜里还放出五颜六色的光,那光呀好看极了!他的父亲担心不吉利,总要拔掉,儿子坚决不许。有一天哪,来了个云游道人,不住地唱道:“好地气呀好地气……”父子再三请问后。道人对着他们的耳朵说了几句话后就不见了。他父子明白是神仙点化,就照道人说的做。等到中秋节半夜子时,辅华带着丝瓜上山,焚香祭拜,绕山三圈。突然,他见前面金光一闪,现出了一个大洞,辅华赶忙将大丝瓜放进洞里。只听轰隆一声巨响,洞中金光闪闪,烟腾雾绕,现出一道台阶,辅华顺着石阶走入洞底,天哪!一哈把他吓呆了。  女:是什么?是什么?  母:你猜猜?  女:是,是仙姑。  母:对!芳儿真聪明。这个叔叔把眼睛擦了擦,只见有一石床,床上坐着一位貌若天仙的姑娘,心里想只怕真的是仙姑下凡吧?吓得不敢上前。姑娘见了就叫道:“大哥,快来救我!”辅华怯怯地问:“大姐你?”姑娘低下头满脸羞红地答:“我姓杜名韫,家住在瑶池,因见大哥勤劳本份,想与你成就百年之好。便偷偷逃出瑶池,不料被王母发现,将我压在这山内。太白金星为了成全你我,就命地藏王将开山钥匙化作丝瓜,让你开洞救我。”辅华一听,大喜,急忙背着仙姑出了洞。  女:后来呢,后来呢?  母:第二天,这仙姑就和辅华叔叔成家了。从此,杜仙姑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不料,过了一年又被发现了,王母娘娘派天兵天将把杜仙姑又压在灵芝山下了。  “妈妈,我要当仙姑,我要……”小群芳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喃喃着。  刘菊英叹了口气,搖揺头,苦笑了。  三、  提起苦难童年,成名后的张巧珍一脸凝重。不无深情地回忆道:是啊,后来我们汉川的乡亲们思念杜仙姑,为感谢她的功德,将“灵芝山”改名为“仙女山”。现在快成了有名的旅游风景点了。这个故事也代代流传下来,记得那故事后面还有一首诗哩!好像是:  杜韫仙姑临汉川,  天道酬勤缔夙缘;  采摘灵芝医众患,  授歌教舞美名传……  接着,她不禁叹了口气说,那时见人家的孩子欢蹦乱跳的去上学念书,心里好羡慕啊!可我不能够呀,只有总缠着妈妈讲故事,现在看来,那段日子倒像是我的第一个学校,妈妈就是第一任老师。哪怕她们还曾把我丢弃了呢……搜读阁小说阅读网.soduge.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