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黑道风云二十年-> 第三十节、风往哪吹【上】 第三十节、风往哪吹【上】
- 黑道风云二十年无弹窗 二龙和谢老二可以把一场和平谈判演化成一场两大集团的厮杀。赵红兵和大虎可以把一场大家都认为肯定要弄出人命的两大集团的厮杀和平解决。
差距不是一点点大哥就是大哥。
沈公子在那段时间曾评价说:这么多年来赵红兵真正可以称得上是对手的一共就俩前期是李老棍子后期是大虎。其它的比如东波、赵山河什么的根本就不能称之为赵红兵的对手。
李老棍子看起来有点鲁莽其实他的心机可能还要略胜赵红兵一筹但他却没赵红兵生猛至少没当年的赵红兵那么生猛。开始时李老棍子还能跟赵红兵打个平手进入了九十年代以后李老棍子武力肯定不是赵红兵的对手了但李老棍子在赵红兵的阴影下依然在西边儿呼风唤雨守住了半壁江山依然是江湖大哥还和赵红兵成了朋友懂得忍足以见其智商。
虽然大家都说大虎这人心眼多可大虎的心机跟赵红兵比真差了一截一大截。但是呢大虎急眼了以后真有股劲儿真有股那玉石俱焚的劲头。这劲头一般人不具备成了名的江湖大哥更没几个愿意去这么做但大虎真就敢。
甩手关了车门的赵红兵快步上了楼头也没回。
台阶上那个磕瓜子的人也优哉游哉的溜达着远去了。
“红兵回来了晚上一起去吃饭吧人都差不多该到了。”
沈公子根本没问赵红兵谈的内容他看赵红兵那一脸的疲倦就知道肯定赵红兵又在闹心了他在赵红兵闹心的时候从来就不给赵红兵添堵。
“我不去了你自己去吧好好招待下对了准备75万。”
“恩知道了。”沈公子心跟明镜似的根本没多问。
“有二龙和晓虎的消息吗?”
“没有……他俩都不接电话”
“恩……你给他俩条短信我不会那玩意儿告诉他们明天不回来的话以后也别回来了。”
“哈哈。”沈公子见到赵红兵少见的扔狠话乐了。
“笑啥!?”赵红兵又开始对沈公子呲牙了。
“看你火觉得好玩儿。”
“有啥好玩儿的?”
“就算他俩不回来你还真能一辈子不搭理他们?”
“我真就一辈子不搭理他们……”
“红兵我说你呀也别生气了现在的孩子都这样。”
“咱们俩像他们俩那岁数的时候在火车站门前开旅馆了吧!挣多少钱不说但咱们俩起码自己能养活自己吧?!他俩呢?除了惹事儿就是惹事儿。”
“说实话晓虎和二龙这次事儿做的的确是不怎么样儿但是吧他俩在现在这些孩子里已经算不错的了。”
“他俩还算不错的?!操!”一向镇静的赵红兵居然被气的有点哆嗦了。
“恩真算不错的不信你听我说!”沈公子始终笑吟吟的倒是看的挺开。
“你说!”
“你就没觉得现在你们市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恩是的确比前些年少了很多这是因为计划生育吧很多人家都只一个孩子。”
“恩或许计划生育是原因之一吧但是这不是最大的原因……”
“你啥时候学会卖关子了有话快说!”
“跟你说吧我现了你们这里现在只要有点本事的人过了18岁基本就全去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去谋生了对不?”
“……”
“你看啊在你们这里能考上大学的18岁左右就考上了大学考上了大学以后甭管什么破烂大学你见过有几个回来找工作的?都Tmd远走高飞了。你也甭说应试教育什么什么的怎么样儿人家能考上大学的孩子总得说是精英吧。一高考就带走一批精英这些孩子再也不回来了你说这年轻人是不是少了一部分?不但少了一部分而且还少的还全是精英。”
“那考不上大学的孩子里也有不少精英啊?!你话不能这么说。”
“对我也是这意思。但是你看啊剩下这些里但凡自己有点本事能在外面找到点儿营生的也基本全出去了。会唱歌的在咱们这夜总会唱一晚上5o去南方唱可能就是2oo.能说会道的在咱们这里卖日用品顶多就是个糊口但是人家出去卖点工程机械什么的可能一年光提成就是几十万。对吧?!”
“……恩!”
“所以就说啊现在你们这里优秀的年轻人都走的差不多了。为什么呢?因为在你们这没用武之地啊!人家在外面一个月赚5ooo块谁还回家来赚5oo来?”
“倒也是。”
“或许还留下点精英吧但那也全是政府机关里供职不可能来你这打工对不?所以我说啊二龙和晓虎这俩孩子在现在咱们全市剩下的这些年轻人里还真算不错的你看他们平时办事儿不也还可以吗?这次也就是偶尔出出格别气了红兵。”
写到这里二狗又想起了个世人皆知的故事:据说二战过后美**队和苏联军队都开进了德国。苏联人那时候强横啊把德国人的好的机器什么的都拆了下来拆完急匆匆的就打包运回国。但是人家美国人看着苏联人抢机器根本不着急根本不眼馋人家美国人只抢人抢德国的科学家。
所以几十年后美国成了美国苏联成了苏联。
倒是没人去东北抢人才但是东北的人才却全被经济达地区吸引走了。如此恶性循环优秀人才永远只出不进那东北的未来在哪里呢?
假如二狗在上海想找人帮忙建个回归分析的模型二狗就在自己家所在的小区随便选一栋逐层挨个敲门敲一晚上肯定有人会做。但要是在家乡恐怕二狗把手都敲折了也找不到一个能会做的或许敲了一个星期的门到最后还真找到一个会的一看那大叔已经奔5o岁了。咋回事儿啊?一问是九零年以前毕业的大学生岁数大了折腾不动了就在东北这继续混下去了。
这样下去的结果肯定是几十年后上海会更加上海东北只能无奈的更加东北。
二狗一回老家看电视就看到当地政府官员招商引资的“政绩”吸引来的“资”要么是房地产开商要么是来挖矿的就没一个和高科技沾点边儿的除了盖房子的就是修路的除了修路的就是挖矿的除了挖矿的还是盖房子的。真不知道他们5oo年后是不是能把Inte1这样的公司给吸引来对了就算5oo年后他们真吸引来了Inte1难道还能靠二龙这样的人去设计半导体去?还别说二狗还真没见过家乡的哪个政府官员在制定人才引进战略。可能人家真不着急吧咱中国啥时候缺过人啊。
虽然“敲门”的事儿纯属二狗个人臆想但二狗的“臆想”也是有根据的谁不信谁随便找个东北的地级市去试试去!可能还有狗友说:“那你孔二狗怎么不回去建设东北去?”这个二狗爸爸早就给二狗定论了:“你如果回来那你两年肯定就得变成个混子为什么啊?因为你没事儿可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