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虎枭-> 第五十四章 隐患难解

第五十四章 隐患难解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孙翊这才发现自己在一间密闭的小屋里,四周一片漆黑,孙翊大惊失色,转身敲门,“开门!快开门!”

    身后侧门紧闭,无论孙翊怎么敲门,门外丝毫没有回应。

    “狗日的,等我出去一定要把你们千刀万剐!”

    孙翊开始暴躁起来,他后退几步,深深吸一口气,用肩膀猛地向门撞去,不料腿忽然一软,孙翊一个踉跄撞在门上,滑倒在门下。

    他的头开始一阵阵发晕,力量迅速消失,孙翊大骇,这才意识到自己中招了。

    他连忙屏住呼吸,捏紧拳头拼命砸门,可砸门的力道越来越弱,最后他软软倒下,晕厥了过去。

    他被迷香熏倒了。

    孙翊被抓住了,他的亲兵也统统被干掉,一个不留,当天晚上,徐琨把军队交给了孙权,孙翊所有的梦想都在这一夜烟消云散。

    当晚发生的一切,吴夫人却丝毫不知情,她以为三子孙翊还在会稽郡,却不知道昨晚儿子就在她身边,距离她只有五十步。

    至于吴侯之印,其实并不重要,孙权要等朝廷册封,他才能成为真正新吴侯,这个时候就算他拿到吴侯之印,意义也不大。

    其实没人会在意他是否有吴侯之印,就像没有员工会在意总经理是否有董事会授权证书一样。

    次日,孙权下令封孙翊为吴郡太守,当然这只是做给他母亲看的,实际上孙翊暂时被软禁起来了,等孙权彻底掌控了大权后才会被放出来。

    张纮一气之下病倒,他压根就不知道儿子已被张昭收买,几天后张纮直接辞职去了许昌,去朝廷做官去了,曹操已经多次邀请他。

    孙翊毕竟只有十七岁,头脑简单,比较容易对付,但另一个孙贲就不容易对付了。

    当听说孙翊被封吴郡太守后,孙贲立刻率军撤退回丹阳郡,他随即给孙权写了一封信,先是轻描淡写解释了自己出兵的理由,理由是他担心孙翊年少冲动,所以他准备来吴县调解,既然兄弟已经握手言和,他也就放心了。

    在这封信的最后,孙贲正式提出自己的和解条件,要求孙权封前庐江太守李术为九江郡太守,如果孙权封李术为太守,他便可以让次子孙安来吴县读书。

    官房内,孙策把孙贲的信递给了张昭,“军师看看最后,孙贲提出的和解条件。”

    张昭眉头一皱,“这个李术曾是刘表的下属,吴侯当初发现李术和刘表有勾结,便将他罢免了,听说他现在是孙贲的幕僚,让他为九江太守,江东风险很大啊!”

    孙权负手走了几步道:“我现在需要坐稳吴侯之位,需要先稳住孙贲,不如先答应他,让李术暂时为九江郡太守,一年后再找个借口罢免他。”

    张昭理解孙权的心情,孙贲毕竟是江东军二号人物,在江东军有很多下属,包括程普,黄盖,韩当之类的元老,孙权骨子里很忌惮他。

    所以孙权急于和孙贲达成妥协,既然孙贲肯把儿子送来吴县读书,孙权当然求之不得。

    只是李术太危险了,孙贲让他出任九江郡必然有意图。

    沉思良久,张昭终于点点头道:“可以答应孙贲,但一定要派人盯住李术,防止他搞鬼。”

    次日孙权下令,封庐江郡前太守李术为九江郡太守。

    不久,孙贲次子孙安从秣陵县前来吴县读书了。

    至此,孙权总算解决了孙家内部争权,但同时也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那就是李术。

    ………

    秣陵县的长江边,孙贲送幕僚李术前往九江郡上任。

    江边亭子里,孙贲让所有人退下,这才对李术缓缓道:“先生马上北上了,我这里就给先生交个底,周瑜率两万军撤退到京口,但寿春还有太史慈统领的一万精兵,他手下大将夏杰和刘湛是我的人,先生可以和他们联系。

    一旦先生起兵,九江郡南面的盗匪许乾会起兵响应,另外,广陵郡的盗匪张多也会起兵响应,这两人其实都是我的人,两人估计有一万军队,只要先生替我拿下广陵郡,我保证封先生为军师,绝不食言。”

    很显然,孙贲夺不了江东之权,他便准备去江北发展了,占据江北三郡,自立为淮侯。

    孙权不肯封他兼任九江郡太守,孙贲便只得退而求其次,让李术出任九江郡太守,他在后背指挥。

    李术捋须沉思片刻道:“如果太史慈不肯离开九江郡,怎么办?”

    孙贲淡淡道:“先生先在九江郡站稳脚跟,反正孙策的灵棚要安置九九八十一天,两个月后,我会给孙权建议,让各地大将都回吴郡吊孝故主,以太史慈和孙策的交情,他一定会回吴县吊孝,那时你的机会就来了。”

    李术欣然道:“我保证不会让将军失望!”

    李术上船走了,孙贲的长子孙安有些担心道:“以前吴侯曾说这个李术和刘表有勾结,父亲真的相信他吗?”

    孙贲冷笑道:“我就怕他不肯造反,只要他造反,他的手下都是我的人,我灭他还不容易吧!让他辛辛苦苦造反一场,最后给我做嫁衣。”

    孙安心中暗暗叹息,父亲总是把事情想得太好,当初父亲和吴郡八大世家联手换主,以为自己能取代孙策为江东之主,最后却给孙权做了嫁衣。

    现在又想利用李术,但李术此人城府很深,父亲未必能控制得住啊!

    心中虽然担忧,但孙安又不敢多说,只得把一堆疑虑压在心中。

    .........

    一晃到了二月初,甘宁夺取豫章郡已经有一个月了。

    甘宁到豫章郡各地巡视了一圈,又回到了南昌县,他现在深刻地体会到,庐陵郡僮芝才是他必须要先解决的大敌。

    本来庐江郡就是豫章郡的一部分,和豫章郡关联极深,很多官员都是出身庐陵郡。

    甘宁终于理解了当初孙贲为什么要先解决庐陵郡,再解决柴桑,实在是庐陵郡僮芝对南昌的威胁要比当时的自己大得多。

    甘宁当即定下了拿下庐陵郡的计划……..

    在甘宁的诸多手下中,杨玄仅次于鲁肃的谋士,之前他出任幕僚参军,拿下豫章郡后,甘宁封他为豫章郡郡司马兼南昌县令。

    郡司马主管军事,由于军队被甘宁掌控,豫章郡郡司马实际上是个虚职,杨玄的真正职务是南昌县令。

    杨玄曾是袁术帐下第一谋士,不过在三国众多谋士中,杨玄只能算中等偏上,历史上,袁术死后杨玄在江东为官,基本上就没有了记载。

    这段时间杨玄也忙得头昏脑胀,各种杂事堆积如山,光未审未判的案子就有一百多个。

    这天上午,县主簿李征拿着一只卷宗袋匆匆来到杨玄的官房。

    “杨司马,我发现一件重要之事!”

    杨玄正坐在一堆卷宗里翻阅,他叹口气道:“重要之事太多了,再多一件也无妨,说吧!”

    李征走进来道:“之前孙辅怀疑城内有僮芝奸细,满城搜查,抓了一千多人,司马知道这件事吗?”

    杨玄点点头,“我知道此事,然后呢?”

    “一千多人审问了一天一夜,甘将军拿下南昌县后所有人都放了,刚才卑职在清理几箱审问记录时,发现一个专门的卷宗袋,袋中的东西司马可能感兴趣。”

    李征将手中卷宗袋递给杨玄,杨玄取出卷宗袋中的审问记录,只看了几行,眼睛一下子瞪大了。

    “这是真的吗?”

    “我也不知道,只是觉得应该告诉司马。”

    杨玄跳起来,一阵风地向外走去,“我去找主公!”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