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一统-> 第九章 赵云?没听说过

第九章 赵云?没听说过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廖化很高兴,因为他刚刚打下了一座县城。望书阁尤其是当他带人占据了县里的粮仓跟武库之后,发现了相当多的粮食跟军械之后,心情就更好了。

命人关闭了四门,廖化就来到了南门之上,这样,他就可以第一时间迎接大头领进城!提起大头领,廖化忍不住在心里赞叹:真人杰也!

当初天公将军病逝,地公将军、人公将军相继战死,他本来以为黄巾军就这样完了的。后来黑山军势大,他便跟裴元绍携黄巾残部来投,可惜经过大半年的征战,黑山军竟然向朝廷乞降了。气愤之下,他拉着裴元绍来找于笃,没想到还真找对了。

不管是火烧连营还是智取赵县,都体现了大头领的用兵如神。跟着这样的头领,他廖化心甘情愿。

正想着,就见南方尘土飞扬,廖化眼尖,一眼就看见了驶在队伍侧翼的于笃,心中感叹:不愧是大头领,这么快就把官军给收拾了。连忙令城门后的贼兵打开城门,恭迎大头领进城,却浑然没有发觉黑山贼们乱哄哄的恍若逃命。

进了城,于笃连忙令人关闭城门,接着便拉着一头雾水的廖化上了城墙。

廖化这才知道,原来官军早已勾结好了,在前面埋伏,就等黑山贼钻进包围圈束手待毙。没想到他们算计大头领,大头领也在算计他们。只是不知道老裴怎么样了。

没有等多久,见看见南面又飞扬起滚滚的黄沙。

“弓箭手准备”。

好在官军的骑兵将领知道进城的话只有死路一条,在城外耀武扬威的转了一圈后,便驻马等候。

“啊,老裴,怎么伤的这么重?!”

在城下见到裴元绍,于笃大吃一惊:裴元绍几乎成了血人,就连面颊都被划开,外翻的血肉不时抽搐着,显得格外狰狞。

伸手摸了摸脸颊,裴元绍狠狠的吐了口吐沫:“没事,都是外面那些兔崽子的”。

经过裴元绍的讲述,于笃才知道自己竟无意间躲过一劫。从自己的交战地点再往南约莫二十里地,不知道是赵国的还是常山郡的数千大军正等着自己自投罗网。

见裴元绍并没有受严重的伤,于笃便放心了,便令他带兵搜罗全城的药铺。只要是有用的药,都给他分门别类的带回来。

踩在城墙的台阶上,面对着密密麻麻坐在地上的四千多贼寇,于笃擎起钢刀,用力的在城墙上敲了敲。

“弟兄们,来的时候我就大家伙说了,打破城池,狂欢三天。现在,我们做到了,整座县城都在我们的脚下!”

“嗷~嗷~”

刚刚经历的生死大战的贼寇们,闻言顿时血气上涌,一个个脸红脖子粗的大嚎。

于笃举了举手,示意大家安静。

“去吧,纵情的享乐吧,这座城现在是你们的!”

“嗷~嗷~”,贼寇们嚎叫着扑向一座座朱门大院。

东城跟南城历来是官绅居住区,那一座座平时高高在上的朱门大户,顿时响起了呼天抢地的哀嚎。

于笃静静的站在城墙后的台阶上,目光深邃,平静的如同古井。仿佛感觉的到了什么,于笃转头一看,发现廖化正搓着手在旁边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

于笃扯了扯嘴角:“去吧”,说完,才蓦然发现,自己的嗓音竟然如此的低沉沙哑。

“嘿嘿”,廖化搓了搓手,陪笑道:“那大头领,我先去了,嘿嘿”。

迈步上了城墙,双手扶住冰冷的箭垛,于笃失神的望着远方。

一丝冰冷落在脸上,惊醒了沉思中的于笃,抬头一看,竟飘飘摇摇的下起了雪。伸出手去,接住了一朵飘零的雪花。心中就如这天地,冰冷一片:这雪下的可真不是时候啊。

身后响起急促的脚步声:“少爷,我刚去城里大户家给你寻了件披风”。

身后,于氐根双手捧着一件黑色的大氅,正担心的望着自己。于笃心中一暖,接过来披在身上。忽然想起个问题,便问道:“根子,少爷我有没有表字啊?”

“有的,当初老太爷希望少爷明德博学求是笃行,就给少爷起了个字叫明德”

“明德吗?”于笃微微一愣,接着就摇头苦笑。

“大头领,你去休息吧,这里俺来看着就行”,却是头上裹着纱布的裴元绍。

于笃点点头,今天确实累了:“怎么样,不要紧吧?”

裴元绍摇了摇大脑袋,往外面瞅了瞅:“特娘的,官军怎么没过来?”

“估计在外面扎营了吧”,说着,于笃心中一动:“老裴,把骑兵撒出去,务必把官军的规模、扎营的地点探出来”。

裴元绍目光一闪:“大头领,你是想……突围?”

“恩”,于笃点头:“咱们必须趁早突围,我观这场大雪,明天可能还会下,正好可以迷惑官军。否则官军把城一围,我们插翅难逃”。

裴元绍脸上狠狠抽动了几下,恶狠狠的道:“我亲自去办”。说完,急匆匆的离开,一会的功夫,就听见战马的嘶鸣。

“根子,派人去把军营跟武库里的军械都搬过来,另外,加派人手巡逻,城内的消息绝对不能走漏一点!”

大雪悠扬,天色渐暗,城墙上已经燃起了巨大的火堆。几个贼兵正就着火堆,一边翻烤着滋啦作响的烤肉,一边谈论着哪个妞带劲。

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城外响起裴元绍的大嗓门:“快开门”。

“大头领,我已经打听清楚了,官军约莫三千人,正在城南五里扎营,其他三面没有官军。”

“哦”于笃皱眉:“正在扎营?”

“不错,嘿嘿,这些兔崽子看样子是傍晚时分刚刚赶来,正顶着风雪安营扎寨呢”。

于笃踱着步子,来回转了几圈:“传令下去,今晚衣不解甲,明天拂晓,全军突围”。

“大头领,大头领~”

迷迷糊糊中,于笃感觉有人在叫自己,睁开眼,却是于氐根。于笃昨晚是在县衙睡的,连续多日的风餐露宿,乍一睡柔软的被褥,不想却睡过头了。

“几更天了?”

“回大头领,已经快五更天了,兄弟们正在吃饭,就等你了”。

翻身起床,在于氐根的帮助下穿上两层衣甲,又罩上一层皮甲,于笃拿起放在床头的钢刀:“走”。

“大头领,东西南三个城门已经给封死了,北门也堆满了沙袋,只等大军出城,就可以在外面封上”。

“好,出发”。

出了门,外面已经不下雪了,不过天还是阴沉沉的,看样子还没下够。

走在街上,城内静悄悄的,竟没有一户百姓家亮灯。

“这破天,终于放晴了”。

连夜离开赵县之后,于笃便率军一路疾驰,这已经是他们离开赵县的第三天。虽然天气放晴,积雪消散,不过他们最终没能摆脱后面的官军。就在刚才,押后的裴元绍派人来报告:后面发现了官军的斥候。

眼见临近中午,于笃便下令全军埋锅造饭――不能再吃干粮了,要不然不等官军追来,他们就要垮了。同时传令给裴元绍,叫他想法抓几个官军的斥候来。

“他奶奶的,大头领,你要的人”,裴元绍扔下一个被捆的像粽子般的官军,一屁股坐地上,舀了碗菜汤呼噜呼噜的喝起来―用肉跟菜熬的汤,倒是肉多菜少。

于笃慢条斯理的喝着汤,踢了踢旁边的廖化:“去,问问,官军有多少人,从哪来,领头的是谁,有什么计划?”

嘿嘿,廖化咧嘴一笑,抽出匕首蹲在汉军斥候的身边……

“大头领,问出来了,官军一共三千人,来自常山郡,由常山长史审配带领。据说中山国也接到命令,要剿灭我们,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常山长史审配?于笃闻言来到被折磨的不成人形的斥候身边:“你们军中可有一个叫赵云赵子龙的人?”

“快说”,廖化在旁边用力的跺在斥候的手上。

“啊”~官军斥候一声惨呼:“没……没有,我没听说过这个人”。

呼,于笃长长的吁了口气,没有就好。不过审配这个名字貌似有点熟悉,看来是个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那审配是谁?可带过兵?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

廖化作势欲踩,吓得官军斥候连忙大叫:“啊,别踩别踩,我说我说”。

原来这个审配审正南还真是个厉害人物,乃魏郡名士,从小就有大志向,饱读诗书,据说对兵法很有研究ghk,不到二十岁就被刺史韩馥辟为从事,后任常山长史。

听闻贼兵过境,便尽起常山三千郡兵来攻。请记住:(),望书阁努力提供最爽快的阅读体验![叁打不六点更G好H看K点康母:三国之江山一统最新首发就在三打不溜点更G好H看K点康亩]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