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状元郎-> 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阳嘉集 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阳嘉集
- 九月初五一大早,那首魔性的《二郎酒神曲》,便响彻整个太平镇。
今天是召开二郎酒订货会的日子。把订货会放在九月,是有讲究的,一来天渐渐凉了,到了喝白酒的季节了;二来,商人们也会在这个时间屯货,好在年根儿大赚一笔;三来,随着枯水期到来,赤水河又能勉强通航了。
综合种种因素,老板娘把日子定在了今天,还斥资包下了镇上最大的酒楼——鸿运楼!
从昨晚一打烊,她就带人入场布置,忙活了整整一个通宵,天快亮才完工。
回铺子迷瞪了不到一个时辰,她便起来梳洗打扮,又神采奕奕地出现在了鸿运楼。
“弟妹怎么不多歇会?”苏有金也早早就来盯着了,他得防着有人捣乱。
不过没穿他的总旗官袍,而是戴顶崭新的黑绸六合一统帽。身上那件青绸直裰熨帖平整,绸缎特有的柔光在朝阳下顺着衣褶流淌,虽然不是什么上好的料子,但这个年月却没几个人能穿。
因为朝廷规定,商人百姓再有钱也不可以穿绸裹缎。这年月还不到礼崩乐坏的地步,没几个人敢公然违反禁令。所以大伯这身打扮,明白无误地表明了自己的官员身份。
“睡不着就早点过来盯着了。”老板娘哑着嗓子答一句,目光却不由自主,落在了正在写字的苏有才身上。
苏老二虽然不能穿绸裹缎,但卖相确实比大伯强多了。只见他头戴黑纱网巾,内穿松江布的湖绿色道袍,外罩藏青色搭护,老板娘给他搭的这一身可不比大伯那身便宜。
正所谓人靠衣装,愈发显得有才兄面白如玉,气质不凡,既有二十多小伙子的俊朗,又有成熟男人的韵味。
感受到熟悉的炽热目光,苏有才回头与老板娘对视一眼,绽出迷人的微笑,然后提起如椽大笔,在右侧红色洒金立板上写下雄浑有力的榜书:
‘重阳赏菊!’
“二哥这字是真给劲儿。”这样的日子自然少不了老三这货凑热闹,论长相有马跟有才是一挂的,打扮得也人模狗样。
但他举止略显轻浮,嘻嘻哈哈没个正形,只讨小姑娘喜欢,没法像稳重忧郁会作诗的苏有才,还能让少妇怀春……
“就是不像订货会呀,感觉像是文人聚会?”他打量着苏有才的大作,信口发表见解。
“急什么?”苏有才又走到另一侧的洒金红纸前,再写下四个大字:
‘二郎嘉集。’
“二郎嘉集!二郎酒嘉宾集会!哈哈,这回就好了!”在创造情绪价值这块,小叔还是有独到之处的。“而且嘉集佳绩!二郎酒首开佳绩,好彩头!”
“呵呵。”苏有才这才搁下笔,问道:“老三你怎么跑来了?”
“这话说的,家里头啥事儿我落下过?”苏有马笑道:“而且我今天可是贵宾!”
说着他从袖中掏出一份烫金的请帖,展示给苏有才道:“今天对本公子说话客气点儿!”
“还客气儿,我给你来一身点儿!”苏有才攥着大笔,作势欲甩。
“使不得,没带替换衣裳。”苏有马嘻嘻哈哈逃进了酒楼,不禁目瞪口呆。
只见大厅中,高高矮矮悬起串串彩球,彩球以篾为骨,以各色彩纱为皮,如珠如霞,连绵不断。上头还贴着好些与酒有关的名句,诸如: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之类。
彩灯诗句与桌上各色菊花交相辉映,让整个会场显得十分高雅。
“老板娘布置得真棒啊。”苏有马对大伯赞叹不已。“我在县里都没见过,这么上档次的场所!”
“你去过什么场所?”大伯一把抓住重点。
“我哪有钱啊,最多过过眼瘾。”苏有马马上岔开话题道:“你说咱俩的老婆,咋没这品味呢?”
“抱怨你老婆就行了,别捎上你大嫂。”大伯白他一眼道:“长嫂比母,那是你半个妈!”
“哈哈就是,谁敢在背后蛐蛐嬢嬢,我们可不让!”秋哥儿的笑声在二楼响起。
小叔抬头看去,只见苏录端着花盆,在那里忙活。
苏满苏泰也出现在他身边。春哥儿还是那么玉树临风、卓尔不群,但多了几份温润……也可能是让顽皮的学生,磨得没了脾气。
夏哥儿清减了一圈,眼睛就显得大了。人还是那么沉稳,但当了几个月的二掌作,让他多了几分自信,看上去也更成熟了。
但要说变化还是秋哥儿最大。一年功夫,他从头到脚都换了个人。个子长高了,已经到夏哥儿耳朵了,整个人的气质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既有春哥的华茂春松,又有夏哥的成熟稳重,还有他们不曾拥有的自信飞扬、荣曜秋菊!
“真好。”苏有马不禁赞叹道:“我苏家兴旺了。”
“你才知道啊。”苏有金得意大笑道:“我们早就知道了!”
“大哥又挤摈我……”苏有马苦笑道。自己缺席了最重要的一段,现在看来好大的损失啊……
~~
卯时中,苏氏族人男女齐上阵,挑着两万斤二郎酒,浩浩荡荡从二郎滩赶来了!
今天可是决定苏记酒坊,乃至全族命运的日子!
几个月来,全族上下一心,全力酿制二郎酒。苏大吉不光一分工钱不发,还赊着各家各户的高粱、麦子没给钱。全族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榨干了最后一滴,才酿出了四万斤酒!
但酒香也怕巷子深。把酒酿得再好,卖不出去也没用!到底能不能让酒坊起死回生,就看今天了!
其实哪怕这时节,赤水河也并非全都无法通航,至少太平镇上下游几十里,小心一点还是可以行船的,不然镇上也形不成码头集市了。
二郎滩至太平镇河段属于一般险滩,这时节已经勉强可以跑船了,但是得加钱。
族人们一是为了省钱,二是生怕寄托他们全部希望的二郎酒,有一丁点闪失,于是决定用扁担挑到镇上来!
好在酒厂没活的时候,他们都去山里背盐谋生,男子一担一百二三,女子一担也能七八十斤。两百来人愣是挑了十里地,把这两万斤酒给挑来了镇上!
而且愣是一坛都没打碎。
苏泰也挑了两百斤过来,但比他们早到半个时辰。他现在是酒坊的二把手,得先来对齐下……那啥颗粒度。
见到大部队赶来,他赶忙指挥着族人们,将酒坛子整齐码放在酒店门前。
那里早扎好了两座结实的木架,酒坛子一摆上去,就变成了两座蔚为壮观的酒山!
族人们无不挂心今天的结果,但他们很自觉不会进去会场,只杵着扁担在外头虎视眈眈保护那两座‘酒山’。
苏氏三老也随族人联袂而至。
苏大祥、苏大吉把苏大成夹在中间,笑呵呵地走进会场。
老头子是被老族长和大掌作拉来的,都到门口了,还一脸的不情愿,嘟囔道:“我来添什么乱,又帮不上什么忙。”
“人家马千户特意邀请你,你不来合适吗?”苏大吉紧攥着老爷子的胳膊,生怕他跑掉一般。
“这可是你儿孙张罗的盛会,你不亲眼看看,不觉得遗憾吗?”老族长也抓着他另一只胳膊。
这倔老头自从被解职后,还是头一回离开二郎滩呢。不这么抓着他,他真有可能调头跑回去……
“唉……”老爷子长叹一声道:“看是当然想看了,但是也不想让人看见老子。”
“那是为啥?你又不是没出阁的大小姐,还害羞撒?”苏大吉调笑道。
“唉,你明知故问。姓马的当年还跟老子争副千户,结果人家已经是千户了。还有当年老子那帮手下,也都一个个的成了人物。老子却沦为平头百姓,见他们干啥?让老子奉承他们呀?”老爷子没好气道。
“哈哈,六哥想多了,如今别人羡慕你还来不及呢。”苏大吉却大笑着摇头。
“是啊,二十以前靠父祖,六十以后看儿孙。”苏大祥也笑道:“你儿孙争气,比什么都强。”
说罢,两人便将苏大成硬拉进去。
~~
辰时中,各路宾客循着魔性的《二郎酒神曲》,陆续登门了。
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被现场的盛况震撼到了!
只见酒楼前,立起三丈高的青竹竿,悬一面巨大的红绸带斗酒旗,上书四个大字——二郎佳酿。
底下还有四个小字——卢昭业题!
一般人可能不知道卢昭业是谁,但这些走南闯北的商人们,哪个不知道卢知县的名讳?
在书院先生们眼里,卢昭业不算什么。但对商人们来说,那可是决定他们生死的老父母啊!
“没想到二郎酒这么有实力,居然还能请县太爷题名。”商人们仰望着那面酒旗,顿时感觉从前小觑了东道主。
再看店门口,‘重阳赏菊’、‘二郎嘉集’的招牌两侧,各扎一彩棚,棚中酒坛堆积如山。坛身缠青竹篾,都贴着‘二郎佳酿’的红纸!
几百上千坛组成的酒山,冲击力十足!令人顿感进入了酒的天地……
道两旁除了那些捧着酒坛,吟唱酒神歌的汉子,还多了两排迎宾的少女。纤手捧着白瓷杯,笑语吟吟向宾客们敬迎客酒。
客商们哪见过这架势?顿时生出被奉为上宾的强烈感觉,那叫一个受宠若惊,一时间手都不知道该往哪放。
原本还打算来看个热闹的,这下也彻底不敢小觑二郎酒了!
“看来高低得订两坛,不然对不起人家,这么热情的接待啊。”乍一来到这种高大上的环境,客商们连交头接耳都不敢太大声。
他们自己都没察觉到,不知不觉中,已经被二郎酒先声夺人的气势震慑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