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玄幻魔法 -> 带着空间去抗日-> 第014章 不抵抗 第014章 不抵抗
- 夜里刚睡下不久,破庙里摸进了一大一小两个人。一个满脸是血的军阀装扮的人抱着一个四五岁的孩童。
“什么人?”凤父很警惕,那军人也不逊色。凤父手中握着匕首蓄势待发。那人手中是手枪也不是吃素的。栖桐在一旁,将凤母和杜老爷子护在身后,手中的针也准备好了,随时准备协助凤父。从他的军装看是东北军,但是武器?日式的!如果是日本人的话,他们就麻烦了!有可能不只他一个人,这个时期的日本人不会单独行动,他们必定有援军。必须干掉他,然后悄无声息地离开。那孩子?再看了眼孩子,好像是生病了,j□j着热,看来是中国的孩子。军人护着孩子护的紧,也许真不是日本人。希望自己多虑了。
凤父皱着眉头,他倒是没有栖桐想的那么多,只知道他穿的和那些所谓的大帅差不多,这么狼狈了还趾高气昂的,气不打一出来,“逃难的人!因为军人不对外,只知道内讧,只能流离失所的老百姓!你又是什么人?”
那军人很显然没想到凤父会这么说,愣了一下,生硬地回答,“我是什么人,你不需要知道!”他与凤父对视了很久的,见对自己都没有威胁,他们那女老少都有,看来他们说的是真的,真是逃难出来的。别看他们是贫民百姓,但是凤父的气势不弱,不是手无寸铁、任人宰割之辈。还有那下一刻就能飞出的匕首,他可不能保证自己的枪比它快。何况自己的怀里还有小少爷。他的安全大过一切。估量敌我,彼此也都占不到彼此便宜。决定和平相处,放下了枪,在破庙里火堆的另一方,收拾了个地方,照顾那孩子,孩子的安危大过一切。
父看那军人放下武器,也收起了匕首。但是丝毫没有放松警惕。那是个真正的军人,不是因为身上的血迹,而是浑身透着的杀伐之气。从那军人进来时起,凤母和杜老爷子都警觉到了,纷纷迅速起身。躲在香案的侧面。山路常遇到野兽,大家已经商量好了,栖桐护着他们,迅速躲好,不要给凤父后顾之忧。见气氛缓和了,他们才出来。这夜恐怕又是个不眠夜吧。
那军人料理完孩子,打量起这间破庙,对面那家人夫妻俩带着一老一小,看衣服虽有破旧,仍能看出上好的质地,家境不一般。男人孔武有力,女人看不清样貌。(栖桐特意让凤母不要打理,方便他们进城,自己也是一身短褂长裤,皮袄打扮)老人看起来不是出身乡野,饱读诗书的学究模样,一举一动都很讲究。那孩子,这个男孩子打扮的小姑娘也不简单,她刚才拉开的架势他看到清楚,应该也是练家子。他们动作迅速,分工明确,看来是经常遇到这种事情。再看生着的火旁架着锅,屋子里弥漫着饭菜的香气。逃难的吗?!不过准备的很充分,有食物和棉被。军人忽然想起了什么,双手一握拳,“兄弟,帮个忙,能不能赏口汤喝,这孩子一天没吃东西了。”要东西都不显得卑微,不舍军人气概。
凤父犹豫了下,“好!”虽然打定主意不和这大兵有什么接触,但是孩子是无罪的。这边栖桐已经着手热汤了。她可不能让母亲接触这大兵。谁也不知道这大兵是什么来历,什么品性。母亲那二十初的俊俏可人模样,栖桐害怕引起麻烦。她忘了自己也是豆蔻年华了。哪怕她自认为自己身怀绝技,一身皮袄,男孩子状,雌雄莫辩。绝代风华不是年龄和性别能掩饰的住的。递了两碗热汤过去,还给了两个热馒头、包子。看着那满是血污、破烂不堪的军装,还有那腰间的枪,“你是东北军?”
“是!”双手接过食物,几乎是下意识的回答,见小姑娘还盯着自己的枪,出乎常理地解释道,“东北军不全是德国配置,南部十四式的枪身虽然重,但是稳定性强,排级以上都有配备。”解释完了,连军人自己都不敢相信,能跟这小姑娘说这么多,但是看见小姑娘放心状,心里也舒服了很多。这一家人对他还是很警觉的吧。
栖桐听到军人的解释,点头要回去凤母那边,转眼看见那孩子脸不自然的潮红,“他发烧了!”怪不得进门的时候隐隐地听到他喊热。也不是栖桐圣母,此刻的军人不同刚才的剑拔弩张,从他身上没有闻出,对他们有危险的气息,近处观察,却让她感觉莫名地熟悉。自己上辈子无母子缘的长子是在战祸中病死的吧。
军人抚了抚孩子满是汗水的头发,“我知道,但是没有办法!天亮后,我会尽快会奉天,希望他能坚持住。晚上这段路不适合行走”军人满是愧疚。前面他们会经过日军驻地,然后通过他们和日军默认的无人管交接地区,才能到达他们的地盘。晚上,他这一身,真的过不去。自言自语似的,喃喃地说,“一定要坚持住啊!”
听到有病患,杜老爷子坐不住了,他悬壶济世了一辈子,就算在逃难的路上也不能对一个孩子见死不救。杜老爷子打开自己的心爱之物,竟然又一套龙形底的金针和漂亮精致的火罐。给那孩子号了脉,施了针,又拔了罐。那孩子很显然舒服多了,安稳地睡下了。凤母要送来了一床被,被栖桐给接了过来,给凤母一个眼色,转递过去。“给孩子捂捂,发汗。”凤父看着家里的老小,无奈地摇了摇头,什么时候都忘不了他们的慈和善,但是他不能心软,为了他们的安全,他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兄弟从什么方向来?又是去哪啊?”
那军人也是聪明之极的人,知道凤父的顾虑。受到这一家人的帮助,态度不再生硬,“从北面来,去奉天。”
凤父点点头,快到目的地了。他是东北军,回到自己的大本营,应该没什么危险吧!“哦,我们同路。”
那孩子出了汗,烧退了,大家再次安顿下来,这次换两个大男人守夜。他们看似和平相处,实则……两人守着庙门的各一边,不过这样很好,很安全。
第二日,那一大一小跟着他们吃过了饭,一行人进了城。军人感觉到很惊奇,一顿汤饭,让自己迅速恢复了体力,他下意识地将这归咎为自己好长时间的没吃东西,昨天晚上,今天早上都进餐的原因。没有多想。那孩子也出乎平常的吃了很多。一个劲儿地说好吃。是因为太饿了,几天了头一次吃热食。在出发前,栖桐悄悄地留到最后,拉住了凤父,要下了手里的钱财扔进空间,只留下一二饭钱。栖桐太了解这个时代的兵了。进城门是道坎。一旦钱财外露,他们会有生命危险。这个军人他们不能依赖他。
“我们快点儿走吧!那边有日本人的驻军,我们得绕过哪里,一会儿的真空区势力也很复杂,我们要赶在晌午前通过哪里。”
大家心中一紧,当然明白军人的话的重要性,赶紧赶路。绕过日军驻地很顺利,当到达真空区的时候,他们竟然和日本军人碰了个照面。那日本军人正拖拉着几位年轻的姑娘,其中一个分明是清秀的男孩子,他们要干什么?!栖桐感觉自己的嗓子很干。不是自己想的那样!侠肝义胆的凤父的中的拳头已经握紧了。胡子土匪他都不能忍受,更何况这些外来的侵略者。
那群日本兵很显然也看见了他们。军人反应很快,将孩子送到栖桐怀里。(走路的时候,栖桐一直有意识地隔开凤母和大兵)操着一口流利的日语跟对方貌似军官的人交涉。对方看来也有所顾及。期间那男孩瞅准机会要逃跑,被日本兵连刺数刀,不断抽搐地倒地而亡。栖桐一家人也拉开架势,要和这群人拼个你死我活。僵持当即,一队东北军穿着、训练有素的人想他们的方向开来。
东北军纷纷上前,举枪,将日本军、栖桐一家、军人和那孩子团团围住,应该有一个排的兵力。日军的几个人显然没想到会遭遇这么多中**队,松开手中的妇女,举起枪,和东北军对峙。几名妇女抱头哭泣。有了男孩的先例,她们不敢逃了。
旁边军人吸引了所有的目光。他们的排长来到军人面前,敬礼,报告,“宋副官,你总算回来了,少帅急坏了!这是小少爷吧!”那人说着想上前接过孩子,被栖桐一个转身避开了。那人倒也机灵,没做停顿,马上说,“卑职,已经安排了车,马上送宋副官回府。”宋副官回首向凤家人颔首,“带上他们!”接过孩子,准备上车离去。
说着,大兵们已经将栖桐一家和日本兵隔离开来。一切太快了,上一刻他们还抱着必死的心思,下一刻他们得救了。一家四口都反应不过来,他们真的已经被救了。隔开了栖桐、凤父与日本兵对峙,留下了那些或磕头求他们救命的,或抱头歇斯底里哭泣的,还有那永远沉默的男孩!令人忽视不了的哭泣声,那些人怎么办?东北军的兵力是他们的十几倍,我们不用怕他们的。不需要迫不得已放弃他们。就算不打仗,是不是可以交涉一下。没有,什么都没有。只是他们一家得救了。她们也是我们的同胞。栖桐不知道该庆幸还是悲哀,拉着军人的胳膊,“是要放弃她们吗?为什么不救她们?抵抗难道这么难?”
宋副官没有回答栖桐的话,甩开她的手,绝尘而去,那排长好心地解释,“日军没有侵犯到我们,我们不能首先开枪!”
栖桐指着还不断流血的少年,“可是他们已经用刺刀了,他们抢掠我们的姐妹兄弟,这叫没侵犯我们?什么道理。”
“小朋友,慎言,这群日本兵,别看平日里都说日语,他们听的懂中国话。我们有我们的命令!”示意了手下,“带他们走!”呼呼啦啦,一大队人马,就撤离了,留下了几个柔弱百姓。你们不抵抗,连别人说话都不行了。什么道理。很好,真的很好!军人不救,百姓自救。她要救她们,无关民族大义,只是自己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