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玄幻魔法 ->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第一百四十六章 - 铜锭东来

第一百四十六章 - 铜锭东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无弹窗 “用3o斤粟米赔给他!”大长老略和旁边的长老们商议了一下对牵牛者说。

要在平时这两个陶尊随便哪一个都要值这个价陶器商错在刚才表演有点过火惹得长老们不满只让牵牛者赔一半的价。

“可是――可是――俺只有这头牛――”牵牛者期期艾艾地说。

“那你还有没有一起来贸易城的同族族人?”大长老不忍悄声提醒他。

“对了!”这家伙顿时明白过来“我这就去找我的族人借!――不过这头牛?――”

大长老微微一笑:“我们先帮你看着!”

一场纠纷终亍得到解决除了陶器商略有不满其他人都满意散去。

我在人群中躬身躬得很辛苦终于可以将背打直。这下子从战士们头上也被长老们现了。

战士们为我让开一条路长老们全体站起来躬身作礼。

这已经是我所能接受的最高礼节跪拜是大元诸城中目前所不通用的礼节。

“做得不错!”我拍拍大长老了他的年龄已经比当年的木青要大木青到死也不过42、43岁而这个大长老已经快45岁了精神头看起来还比当年的木青好得多。

想起木青我又是一阵黯然。

穿越到这个世界已经13个年头了其间最让我神伤的就是木青的离去。

要是换在现在的生活条件木青绝对不会早逝。

当年我见到木青时他大不了也就比现在的我大上4、5岁而我现在还是一副青壮像当年的他就老态毕现了。

这些年来和山洞中的生活相比。诸城中地生活是优裕得多了。

尽管还有诸多限制条件但我所见到的4o岁以上的“老人”日渐多了起来加上没有大的战乱绝对“绿色”的食品精神上的快乐无忧在农业时代生活的这些族人应该会比山洞时代要长命得多。

这些老头子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市场上组成一个“临时法庭”对交易中生地纠纷进行调解和裁决。参加交易的人员过了2万人。生各种类似的纠纷是常有的事马齐原来是让负责法律事务地长老们在宗庙内行使执法权的但后来因为鸡毛蒜皮的事太多经常需要牛、羊、鸡等禽畜进出议事大殿。长老们感到很不爽宗庙内负责卫生工作的人员也颇有微辞。

后来经过城主和长老团协商将执法场所改到了庙门口基本上是两天时间负责法律工作的长老们分为两个组每个小组各一天。

通过近年来的裁判工作这些长老们都积累起了较为丰富的执法经验。对一般交易中生地纠纷可以说洞若观火不会被纠纷双方的表演所蒙蔽。但长老们在执法中运用得最多的手段还是经济处罚其次是采用“笞”刑近年来一直没有用过“役”以上的刑――“笞”刑是在广场上公开行刑的对广场上的人还是有一定的威慑力的。

可惜目前太昊和少昊都还没有成文法执法地标准还有很大地随意性从今天裁决的案例来看由于陶器商的表现不佳。尽管他损失的是两件陶器。却只得到了相当于一件地赔偿。

在这个年代既然还不能做到“有法可依”就更不可能要求长老们做到“有法必依”了。

这样子是不行的今年冬季农闲的时候。我一定得组织一个“立法委员会”让太昊、少昊和黎族的长老们一起参加共同制订一个基本的法律框架。

为期两天的贸易活动结束后各族人散去贸易城的匠作区、居住区甚至宗庙都赚得盆满钵满宗庙在交易中得到了大量的牛羊交给马齐的骑兵去放牧了。

从这种管理办法看贸易城实行的是早期的“公社”制还没有进入我所期望的渐进式私有制。

不过且不用去管他让略有不同的制度共生并进吧在这个阶段谁知道什么制度才是最适合的呢?

我总不能以后世的经验强行地推动社会体制的展吧。

拔苗助长史上多有遗训。

倒是法律的制订可以对这个阶段社会的展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

汉馍拉比法典的制订被认为是西方奴隶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后世在东方华夏春秋战国――甚至到汉朝之前的法律也有极强的奴隶制味道。

希望通过一部法律的制订能够让这个阶段的社会展更为有序一些也更符合我在后世得到的认知。

在生活和生产物资不够丰足的条件下或许先展比较充分的“公社公有制”才能达到建设私有制的物质基础也只有更多的物资与更多的人口才能保证私有制社会的繁荣。

假如现在对一个原始部族族人说:“你是独立的部族保护你的私有财产!”然后让他从原始部族中独立出去可能摆在他面前的不是如何展的问题而是如何生存的问题。

所以我在太昊实行的也是大元和黎族相结合的“相对私有化”即以小部族为单位的私有化以促进小部族之间的互通有无让商业元素不断渗入到城市文化中去。

随着物资的不断增长部族间由于产出的差异将出现一定的贫富分化随后才有可能出现私有的动力和阶级的产生。

但近期是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再差的部族也不会有“破产”的可能大不了在宗族的帮助下多开一点土地。

贸易城的展程度越了我的想像也给了我很大启。

接下来是应该在大力展中心城市的前提下逐步建设卫星城的时候了。

当分属不同部族的卫星城建设起来以后再适当引导不同的城市展各具特色的产业结构从而建立起与贸易城性质相似的性质但规模更大层次更高的贸易活动。

现在我最主要的工作应该是回到太昊将制铜器的技术再进一步提高再尽快传播到少昊和大元诸城中来。

物流――以牛车为主要工具的物流将极大地推动在少昊和大元诸城的贸易从数量到质量都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9月初带着大批铜锭马齐和贸易城的骑兵护送我开始返回大河渡口。

大河边两岸的太昊族人已经达到共7oo余人的规模在少昊这边的渡口已经有3oo余人的一个基地二十多只比较大的筏子泊在岸边。

岸上的人一片忙碌一个村庄的雏形也已经在大河这边建设起来。

看到我出现土鲁的徒弟们停下了手中的活过来致意。

但过来的匠人仍然很少主要是战士们在搞建设。

现在大河两岸已经各有了一个太昊基地不管以后大河会不会再改道我也打算将这两个基地保留下去并尽可能的建成相对独立的城镇。

沿河建城应该是后世几乎所有大城市的基本模式完全在山坡地形上的城市是不会有太大前途的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那就继续走下去吧。

马齐和他的骑兵们好奇地看着太昊的战士们将铜锭一块块搬上木筏子不知道接下来要怎么样才能把这个东西弄过河去。

为了安全起见铜锭都只是在筏子中间铺了薄薄的一层我估算了一下大约有一个人的体重的样子就不再让他们往上装了。

四五个木筏子同时撑出向大河对面划去岸上的太昊族人见惯不惊没有表现出任何意外而从贸易城过来的战士们则站在岸边大呼小叫心动神驰惹来太昊族人的一阵哄笑。

马齐也在被哄笑之列看到太昊的筏子渐划渐远他对将来的运输完全放下心来。

我却知道这远远不能满足将来的运输需求只是目前大河两岸不需要再进行大规模的粮食运输最大宗的也许就是这个铜锭了技术产品的运输也是通过技术人员的交换来进行的完全不需要把牛车从大河上运输过来。

但我却有一个期望如果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冶金业能够有大的突破我一定要尽快做出一把锯子来有了锯子就能做木板船了到那时多少物资我都不怕。

现在不是时候太昊的丰收就在眼前这是“农业大跃进”以后的次收获不在现场会让我不放心秋收后再去工业村那边看看吧。

这一次过河没有带马而带的铜锭站在岸边不觉得上了筏子划出一段以后才觉得有了铜锭在筏子上筏子的运行反而显得极稳定比原来还好控制只是普遍吃水要深一些没有用那个载马过来的大筏子小筏子还是让我有那么一点点不太放心。不过很快就克服下来了。

9月中旬大批积压的铜锭运达太昊城打铜匠们一片欢呼声久违的打铜声重新在匠作区响起陶坊、木器坊的人也跟着沾染了一点喜气连先前曾经对打铜声的抱怨都不再传出了。

好容易在安歇了两天放心不下我还是想到地里看看新开的地上粟穗长势如何更特别的是我那几亩悄悄种下的大豆长得如何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