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玄幻魔法 ->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第一百七十六章 - 由族肢离

第一百七十六章 - 由族肢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无弹窗 过山口向南不过2o里左右就看到了第一个由族村子。

这里应该就是姜由战胜由族的第一个村子吧被牛群踩坏的草屋还摆在那里无人理会。畜栏里没有一头牲畜连本应种上了黍手庄稼地里也生出了一片片的杂草让我们同行的族人都一阵唏嘘身为农业部族的人最明白错过农时的严重性对黍地里长出的杂草感觉大不相同。

不过!这里竟空无一人!村民都到哪里去了?

我回头看了一眼带路的黎族骑兵他知机地催马靠近我。

“这里的村民呢?”我指着田地中间的一堆草屋。

“都南迁了!按我们族长说的不愿意祭祀牛神的部族都得迁走不过好像迁走的部族并不多这里是最大的一个。”

不错长老会议上我也在场这的确是姜由的原话但没想到我所见到的第一个由族村子就这样走得空无一人数千亩黍地就这么浪费了!

“我们走吧!”

元方紧跟着我一行3o余骑掠过这个村子直奔下一个目标。

“不是姜氏!是太昊族长来了!”

一名参加过石头城长老会议的长老出现在我们到达的第二个村子路口上指挥族人打开篱笆墙上的木门。

若是姜由再来才不会理他们这么多上一次他来时就是让牛群围了村子才进村抓的俘虏。

但参加过会议的长老却从墨龙旗认出了太昊的标志知道一般的太吴骑兵队是不打墨龙旗出行的。到了近处认出是太吴族长亲临连忙开门不迭。

村中老小听闻是太昊族长亲临放下了此前的畏怯胆大地就敢在村长的大屋前趴在门边偷看太吴族长的形状――能让由族的百年大敌轻易溃败的肯定 神一般的存在!

“吾族鄙陋不知道太昊族长驾临有什么需要我和族人们做的?”村长忐忑不安地请示道。

“如此!战前由族长老曾道要用黍和太昊交换盐不知道为什么至今没有派族人带黍过来所以特意来看一下。想请由族诸部早日赴太昊换盐!”我来之前好不容易找好了这个借口由族地黍对我来说算得了什么?

“太昊盐?!”草屋中顿时哗然。

草屋外也是一片嘘声。

看来太昊的盐在这里已经深入人心连盐的名字都加上了前辍。

村长和长老互望一眼含义复杂让我不明所以。

“太昊族长不知此前由族所换的盐须以长老会分配能到我村的少之又少我们也想直接和太昊换盐只是不知道由族长老们是否允许。自大战之后由族多有搬迁者至今未能开一次长老会议所以未能前往太昊换盐。这个――”长老犹豫起来看了村长一眼才又继续道:“如果太昊的战士能将盐带过来――”

呵呵!没有达成一致的情况下看来各村对如何换盐都不敢擅自作主更无法对换来的盐如何在诸村间分配达成共识。

由族的组织性才被打乱除了春播正常进行以外其他需要长老会协调地事务看来已经陷入瘫痪。

不过如果太昊有所行动。却可以不受这个限制所以长老希望太昊的战士能将盐运到由族诸村来相信即使以后由族长老开会也不会因此而怪罪于太昊族。

“可以这件事以后由太昊骑兵来做只是换盐的价格会有所提高。将以3o斤黍换一斤盐。”

“噢!”

草屋内外出一阵欢叫看来价格绝不是问题由族人对太昊盐的需求是明确而旺盛的。

这个村子大约有5oo来人村外也有近三千亩地在由族诸村中算得中等大小对盐的需求量并不太大。若能得太昊支持每月来一名骑兵送盐足以满足村里的需求了。

此后每向南行到每一个新村时都有同样的状况出现。我大略数了一下百里之内。有近4o个村子没有迁走但也看到了2o余个村子变成了荒村让我痛心不已。

可惜的是由于长老会议没有召开多数村子都无法确定什么时候能和太昊交易盐。

回程的时候一个计划在我肚子里成型于是每个村子地里长出面对太昊骑兵的通知:“我们在由族村子间建一座城由族诸部均可以在城中交易也免去了诸部往返运输之苦但由于太昊距此太远族人跋涉艰难需要由族诸部族人参加建城此城建好之日凡参加建城的部族太昊将按参加建设的族人数量补偿一定的盐和粟米!”

由族还没有开长老会既是坏事也是好事我要来交易没有人可以阻止我要来建城同样也没有人会站出来反对各村基本上都支持 个举动可能有个别的长老可能会联想到石头城的宏伟坚固但太昊族予人地观感似乎要比姜由好上许多。

所以就算心里有点嘀咕却没有太大的反对声基本上就在一片附和中通过了这个建议。

因为有元方同行让我想起梅梅的父族这座新城理所当然地就被命名为“大方城”。

风余要是得知这个消息应该会松一口气了――不用他出一粒粟只要保证足够的盐供应就行了而盐在铜码头多得已经成了一个负担仓库的压力很大风舟几次催风余派更多的骑兵去运输盐了。

回到太昊城已经是4月16日我们在由族竟呆了十来天。

但此行地收获是巨大的由于有姜由的默许不用担心姜氏诸部会有什么反对意见我可以放心地执行在由族的建城计划了。

由族在山南经过数代地潜心耕种已经展到2oooo多人尽管有近三分之一的部族因为不愿意继续祭祀牛神而迁向了更远地南方仍有近14ooo人留下来几乎可以抵得上目前太昊城内的人口数量。

而且由族不需要再教化如何展农业他们百年来都在种植黍对农业的一些基本知识应该是熟知的一旦太昊更先进的农业技术流传过来一定能起到强大的示范作用。

在一个人口庞大的农业部族间传播农业社会的文明应该比白手起家要强上许多倍吧!

4月下旬一个浩浩荡荡的运盐骑兵队伍离开太昊城向由族进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