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玄幻魔法 ->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第一百八十五章 - 秋收大 第一百八十五章 - 秋收大
-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无弹窗 9月17日诸族长老和宗庙长老们到地里例行巡查回来负责农业生产的风极长老提出一邓收割的时候了这一提议得到合族长老们的一致通过。这段时间我一直忙于铸造业和金融业展对农业是有点关心不够还好长老们没有失职。
18日上午晨钟敲过9响城中所有部族大长老、族长和宗庙长老团齐聚在宗庙主殿举行太昊六年的秋收大祭。
这时的祭祀仪式已经比较规范了按我的要求风余长老已经把祭祀形式形成文本并颁给了所有部族和长老。
先是提前一天净殿宗庙的“专职后勤工作人员”得花一整天将宗宙里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谈不上“纤尘不染”起码也要看上去显得整洁。所有的祭器和装饰品也要进行清洗和重新摆放。
然后也是在提前的这一天由宗庙长老到各部族通知大长老和族长祭祀仪式的时间和地点。一般城中诸族至少都有一名“驻宗庙”长老所以原则上是各长老负责通知本族“领导”参加。
祭祀当日早上7点左右负责仪式准备工作的“后勤”长老就会把所有工作人员都叫起来宰杀三牲肉用来备餐头用来献祭。其他工作人员得负责午餐准备和门口的接待工作。
8点以后钟声(以前是鼓声)会提醒长老和族长们该到宗庙议事殿报到了。我和风余一般是最早到 其他部族都在风余指导下入座等候仪式开始。
8点4o左右(日昝上能看出来这个时间直径一米左右的日昝误差不会过2分钟)。我就得带着所有长老和族长到主殿门口列队准备。
9点正所有人入殿在风余主持下向祖神和后来所封的天地诸神祈祷。
一般是由我致祷词其他参加的人员在神殿内跪叩在地。听我念完以后再行三叩起身。
接下来是风余长篇大论地将太昊族本年度地主要得失、灾祸、攻伐等内政外交大事当殿向祖神和诸族长老、族长们宣读这也可算得上是太昊族一年来的“工作总结”。
1o点正。宗庙内仪式结束主场地移到广场上。在那里另一个香案已经准备好各部族都已经按划定的区域组织了一批“收割代表”列好队我得带着所有的族长站在香案前再次主殿内的祭文在广场上再宣读一遍然后焚烧。
接下来才是真正地收割开始在太昊大钟的不断鸣响中由各族族长带队。各部族“农民”列队离开广场分赴太昊城四门那里早有牛车装上了收割工具在等候甚至有的空车听到钟声响起就已经急急地赶往本族地土地了。
风氏除了收割本族土地上的庄稼以外不得负责收割我要求他们为宗庙种地菽地。
太昊宗庙内诸族大长老们则在议论太昊一年来的大事。但因为已经在重要事情的决策过程中充分地参与了所以这个时候多半是在讨论执行情况提出改进意见。
风余做东中午是太昊的秋收大餐。但至少过半的长老无心享用我也不例外。都要急匆匆地赶赴本族的土地去验收本族的收成。
离城2o里之内的庄稼按要求全部都将送到太昊城内统一入仓也便于纳税。2o里外的各族自建村由各族自行收割也自行建仓储存不得运入太昊城入仓。当然用于我城内匠人们或宗庙进行交易地可以例外但谁又会舍近求远从那么远的地方运粮食过来呢?用本族在城内的存粮不是更方便么?
我无心去看一路的丰收景象这几年的连续丰收让我对粟米的高产已经有了免疫力大部分熟土里的亩产量都能达到25o斤左右新土略差些但也在2oo斤上下。所以对我来讲再高地产量也不具备冲击力――我最关心的是我的那2oo亩菽!
一路上云龙掠过长长的收割队伍路边地族人看到我经过都举起手中的工具或挥手向我致意我只来得及摆摆手就匆匆掠过。
田地里地粟穗已经将粟杆压弯沉沉地垂下了头看得所有的族长、长老和族人都喜上眉梢。
马蹄声中太昊骑兵们在庄稼地周围来回巡视对任何敢于在这个时候想来分杯羹的野兽给予无情打击。而每一块地里从8月初开始就已经站上了防鸟的族人。
深深地呼吸着空气中醇醇的粟穗香感觉从城门到农庄的6公里路转瞬即至。
呵呵!俺的2oo亩菽也大丰收了!
风氏早在昨天就已经安排了大批人手入驻农庄听族人们讲今早在农庄都清晰地听到了太昊城的钟声才正式开始收割的。风余还特别交待族人带了3o多名妇女过来负责将豆子从豆荚中剥出来不过这项工作比他预想的还要轻松因为豆荚都已经晒出了裂口轻轻一捏就破开了现在已经是割豆杆的明显滞后于剥豆子的了。
看看已经收割的十多亩地我问了一下负责称量的族人大约亩产15o斤的样子。
那不是就得有3万多斤豆子的产量?!
这下子收大了!俺的豆油啊!俺的豆浆啊!
跟其他粮食不一样豆子都不入仓库的直接就运到宗庙装入专门的大瓮一个瓮里要装2oo多斤。
秋收期间宗庙前的广场上远离太昊城的农庄里各部族的自建村一到晚上到处都是篝火和盛宴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不同的部族之间长老们带着小伙子寻找未婚的美女胆大的小伙子自己就去寻找意中的女孩了。看着一对对青年在人丛中穿梭让我想起十多年前那些部族长老带着青年冒着生命危险去相亲的情景。
太昊宗庙前的大广场是人最多也最热闹的地方太昊酒坊的所有存酒在这些天里几乎都卖了个精光让酒坊老板累得趴下搬米搬得累断腰数铜钱数到手抽筋。
十来天的欢乐秋收很快过去。
太昊城迎来了从来没有过的大规模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