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玄幻魔法 ->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第二百九十三章 - 欧且新篇 第二百九十三章 - 欧且新篇
-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无弹窗 播种之后的两三天里我让战士们轮班守在稻田里。
不过按现在实际的状态应该称为“秧田”。
三天后嫩嫩的稻芽从湿泥中伸出来守田的战士向我报告了这个喜讯。
六天以后连我也不敢再去关心建房的进程或者新建的一座横式陶窑而是整天都在观察出秧的情况这一天我看到了这五分地里有一片薄薄的鹅黄色的绿意稻叶开始萌生这让我心中重新体会到当年第一批粟苗成长时的喜悦。
担心鸟类啄食种子的阶段已经过去但这样的嫩芽也得小心呵护半亩地的嫩芽经不起任何摧残也许一只老鼠的恶作剧就能让这半亩地变成光土。
接下来的时间里我还得让族人继续小心守护这片秧田。
半个月以后这些稻秧已经长到有我的一只手长了看上去有些挤我知道插秧的时候到了。
这将是历史上第一次插秧。
8亩地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工作量也有得瞧所以我还得培养几名插秧技术员。
我让太昊战士们和我一起编了几个粗糙的藤筐把稻秧小心地一束束拔起并把过于弱小的稻秧去掉合格的装到藤筐内均匀地把藤筐放到田坎上十多米远就放一个筐。
“看仔细了啊就这样”我把一小束稻秧拿起大约有七、八株的样子“每次就用这么多轻一点插到水下面的湿泥里注意不能插倒了。歪的也不好尽量扶正一点两束秧之间的距离大致相同就这样……”
六七个“学员”在田坎上小心地看着我的每一个动作我没有急于让他们动手而是独自插了近半亩地每一垄宽1米左右。插四排秧同一排地秧间距约2o厘米。
到这半亩地插完我站直腰长吁了一口气:这弯着腰干活可真不是闹着玩的!
比较起来。我宁可种两亩粟也比这活要轻松些。
战士们看出了我的辛苦也基本上看到了我的操作过程开始各拿一个藤筐按我分配的区域各自去插秧了。我在田边休息看到田里这群刚经过我培训的“农民”各自花样百出的插秧动作。以及插出来地结果对自己刚才培训和示范的成效沮丧得要命。
“都住手了!回来!都回来!”我大声吼叫很快七个新晋“稻农”在我面前站好。
“再看着!我插这一束秧是多少?6株到1o来株就多了哪能一下子插下去2o多株呢?还有这样子的一株株插也不行啊!等稻子黄了都插不完!看好了!我再做最后一次示范!”
我又插了两分多地“稻农”们在田坎上小心地看着我的每一个动作。我不仅要求他们在数量上完成我地任务还得在质量上达到我的要求。
两天后所有的插秧工作才基本在我的验收下完成。而最早插下去的秧苗则被我要求拔出来重新插过了。
“族长这东西可比粟难弄多了我们干嘛一定得种这个东西?”
“就是!收成不多又麻烦!”
“稻农”们已经完全搞懂了我的意图个别机灵的甚至猜到族长到江南来说不定就冲着这东西来地但这几天的辛苦。尤其是这种精细的种植方式还是让他们有了一些怨言。
同样作为主食。栗可比稻种植起来简单多了!
“我问你们这粟好吃还是稻米好吃?”
“那当然是稻米好吃了。”这帮馋虫咂咂嘴对前些天的那顿稻米饭还有些回味。
“那不就是了?!不是说稻的收成不好么?要是每年我们能收两次稻谷你们说那收成还会差么?”
这一点战士们都不敢轻易作答毕竟他们不知道后世的稻和粟收成情况。
一年种两季地话稻田的收成绝对是可观的。
只是与粟比较起来稻地种植更加耗费人力对种植的地形和土壤的要求也远比粟要高。只不过根据我这几年的经验在南方尤其是在这个世纪的南方粟绝对不是一种好的作物可以肯定地说一旦我的稻子种好了收成肯定会远过在北方的粟!
我们地南方之行一定会有一个完美的回报!
七月中旬才完成插秧地稻子怎么说也算是晚稻了吧不过根据我对这个世纪的天气认识秋天应该能够收获一季种植稻。
但只要插秧工作结束剩下的工作量并不大日常的田间管理与粟相差也并不多为了提高亩产我还专门施了几次灰肥但毕竟主要的工作精力力可以从田间移开了。
这时我们在欧且修筑的土坯房已经完成两间2o多名族人终于可以住进了熟悉的房子里并且开始自行制作一些简单的家具但这时战士们才再次感叹:平时对匠作区的家伙们很是有些看不起完全依靠自己制作所有工具时才知道技术饭也不是那么好吃的。
从此在土坯房门前就不时挤满了好奇的欧且人他们几乎在跟踪我的每一个举措从种稻子的过程他们应该已经明白太昊人是在种植小湖边生长了不知道多少年的那种结籽的草那可是给鸟的食物啊!这些太昊人要真吃了以后会不会变成跟鸟一样的东西?
经过艰难的沟通欧且长老把族人的疑问告诉了我引来太昊战士们的几天暴笑。
等我们把“土做的山洞”造好又弓来欧且人的一阵惊诧。
不过有了上次的经验谁都不肯轻易评论这是太昊人的什么性质的举动。
但欧且人最容易接受也最欢迎的东西则是从“烧火的地坑”城取出的陶器这东西可是让欧且人第一次尝到了煮食的味道加上太昊盐那可比烤食味道好多了!
但太昊人竟然给每一个树棚和草棚里的欧且家庭都烧制了这样的陶器!
欧且村的村民沉浸在节日般的欢乐中。
而这时我们的战士却已经开始折木为弓开始为欧且人示范简单的弓箭制作和使用方式了。
这一次远行我们都没有带弓毕竟考虑到在江面上使用弓箭的机会很少不过现在却有可能制作一些简单的弓箭用以改善欧且人的狩猎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