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大明宫首辅-> 第28章 深山避灾祸

第28章 深山避灾祸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兰花儿看了看大家说“算我遇到了好人家吧,读书人都是知书达礼顾颜面的,总不想亏待了下人让外人说闲话。你们不晓得,就在西家那位李家大院里,里面的丫头比我惨多了,稍微有一些做不好就挨打。主子不高兴了,就拿她们出气,有时还赖她们偷了家中东西把人给打了个半死。做人家的奴才,命比什么都苦。”

    听了她的话女人们面面相觑,有一个道:“你说的事是真的呀,吓死人了这样的主子我就是死也不会侍候”

    “咦,说的倒轻巧,到了人家还由的你吗?好事坏事都是命中注定的。”

    “哼,让我去还不一定去呢。”

    “主子是好是坏脸上又没写字,在说了,你家四五个女孩子,你娘你爹拿什么养活啊。你大姐十岁的时候不就送给了人家当童养媳,你二姐十五岁早早嫁了人,你三姐不还是进了城当了要饭的丫头!”

    “都不容易,兰花儿,你这次回家,过了年不回去了吧?”

    “过了年还得回去,叶家小娘子怀了身孕得有人照顾!”

    说到这里,突然听到另一个溶洞里传来一个孩子的哭声。

    兰花儿转头看了过去,声音是从上方传来的,她问道:“怎么一回事,孩子怎么了?”

    魏大嫂看了看她叹了口气,说:“那一家人够苦的,自打出村上了山后,孩子就犯了病。没钱吃药担误了几天,这几天病情是越来越严重了,看来是没救了。”

    “是么,请郎中看过孩子的病情了没有?”

    兰花儿急切的问。

    魏大嫂点了下头:“山下这么乱,谁敢去找郎中啊。在说了,自从村子进了倭寇,那个老郎中也不知跑哪里了,找都找不到还看什么病。孩子真可怜,小病拖成了大病,要是在这样下去怕是没救了。”

    兰花儿感到事态严重,忙站起身来,魏大嫂一把拉住了她:“妹子,你要去哪里?”

    “我去看看孩子的病。”

    “啊,你又不是大夫,又不懂什么医药去了有何用呢。还是别去了,听别人说啊,那个孩子可能是得了什么伤风,怕是会传染。”

    “不一定,听这孩子的哭声很亮又脆应该不是什么大病。让我瞧瞧去,没准还能治好。”

    兰花儿拿了自已的行李包跑了过去,魏大嫂怕她出什么竟外,拉起自已的孩子小壮壮也跟着跑了过去。

    溶洞就在上方不到一米高的斜坡,里面正好能容纳一家五口人,一个小男孩躺在柴草铺上,一个小女孩坐在一边没吭不响傻乎乎的望着洞外的人群!

    一男一女二个大人跪在孩子身前不停的流泪,兰花儿走进来,轻轻的问道:“孩子这是怎么了?”

    “孩子生病了,好几天了不见痊癒。家里就这么一个男孩要是没了以后可怎么办哪!”

    孩子母亲把起头来:“你就是咱村的兰花儿吧,什么时候回来的啊?”

    “昨天到的家,真没想到寨子里发生了这么大的一件事!”

    兰花儿放下手里的行李包:“孩子让我看看吧”

    父亲听了看了看兰花一眼犹豫的不肯挪身:“你给孩子看病,这行吗?”

    兰花儿一笑:“怎么不行,怎么着也得让我试试啊。”

    站在洞口的魏大嫂说道:“孩子都这样了,就让兰花儿看看吧。”

    孩子父亲这才挪动身子闪到了一边!

    兰花儿摸住孩子的手,又摸了一下孩子的脑门问道:“小兄弟,你哪里不舒服啊?快给姐姐说说。”

    “就是头点痛,还有就是说话的时候透不过气。”

    小男孩说着话又咳嗽了几下,兰花儿又抓过孩子的手听了一下脉动,过了一会她对孩子父母道:“小兄弟不是什么大病,吃几种药就会很快好起来的!”

    “谢谢你啊,兰姑娘。可是,可是,现在去哪里找郎中抓药呢!家中的粮食都吃完了,又没什么存钱,也没什么可以典当的东西,这个咋办哪!孩子的命好苦啊,要不是村里的人接挤着,照顾着,俺家怕是早就饿死了。”

    兰花儿笑了笑,打开自已的行李包取出几两银子来说:“婶子大叔,别难过了。我这里还有几两存银,东家给的佣工钱,拿去给孩子抓药买点粮食吃吧!”

    “这,这,兰花,你的钱俺怎么能要呢。这是一年辛苦赚下来的钱,俺不能要!”

    兰花儿拉住大婶的手,说:“这钱我也用不着了,家里父母都不在了,我一个女孩子家也用不了那么多。在说,小兄弟还这么小,也不能就这样让他没了活路啊!拿着吧,孩子的性命要紧,等咱们赶跑了倭寇回了村安顿下来后生活会好起来的!”

    “你娘的事也知道了?”

    大婶还是没接兰花递过来的银子:“侄女啊,说实在的,俺家的东西全被那帮倭寇抢光了!他们一上岸就直奔寨子,拦也拦不住,村子的好些人还被杀死了!”

    兰花儿点了下头:“回到咱村子以后,整个寨子没有一个人,后来才遇到回寨探风的魏大嫂。是她领我到了俺娘坟前。”

    “兰花儿啊,回来就好,家还是家啊。快过年了,这年却过不好了”

    大婶说到这里气恨的骂了句:“那些天杀的倭贼,为什么要跑到寨子祸害我们。”

    兰花儿把银子放到孩子枕头边,起身道:“这山里阴冷潮湿,孩子住在这里也不是办法。还是下山回寨子吧,在说了,那倭贼也不在了!对了,大婶子,我下山进寨子找些萝卜去,顺便在去山上找一些草药,不能耽误了孩子病情!”

    魏大嫂看了她一眼说:“你需要什么尽管说,大嫂子帮你找,你走了这么长的路,好好休息吧。”

    兰花儿听了一笑:“这也行,你找一些红萝卜,冰片和蜂蜜来。”

    魏大嫂笑了笑:“就这些呀,我家里就有,后屋的坡地上种了好多都放在地洞里防冻呢。呵呵,我下山进寨子去取,你在这等我啊。”

    说完话看了一眼自已的孩子小壮壮:“你在这里陪姑姑玩,娘回家拿些萝卜去。”

    小壮壮嗯嗯了二声,魏大嫂刚走了几步又停住回转过身:“兰花儿,还有什么需要带来的吗?”

    想不到魏大嫂还如此细心,兰花儿想了想:“这样吧,如果家里有石臼和干净的白布就一块带过来吧。”

    魏大嫂也不明白她要这些干什么点头答应了,她急急忙忙出了洞下了山。

    兰花儿看到魏大嫂走了这才松开孩子的手站起身来:“天冷,给孩子熬一碗热姜汤来驱驱寒气!”

    孩子母亲半信半疑的看了看她:“你刚才的方子行吗?孩子都这样了,我看就算了吧!”

    “这都是土方法,只能试试效果了!我在叶府家里的时候,少奶奶有个头痛发热什么的都用这方子,还别说真有用。”

    “真的呀,那太好了,看来我孩子有救了!”

    孩子父亲喜上眉梢:“我家里还有一些做菜用来调味的生姜,我回去取了来。”

    兰花儿对他点了下头:“快去吧,顺便看一下村里情况。咱们不能老躲在山上,这里风寒大,人最容易生病,还是回到家里暖和又能避寒!”

    孩子父亲点了下头:“说的是呀,那我走了。”

    说完话,孩子父亲拿起靠在洞壁上的一根扁担出了溶洞!

    兰花儿找了一把干柴点起火堆,用木条支起一个架子把一个瓦罐吊在火上烧热水。

    躺在柴草铺上的孩子睁开眼有气无力的说:“娘,我想喝水。”

    听了他的话,大婶子回过头来瞪了孩子一眼:“哪有水给你喝呀,你在睡一会吧!”

    兰花儿给大婶子使了个眼色:“婶子,可不能这样说孩子呀。”

    话头一转又对孩子道:“小兄弟,这水一会就烧开了,等一会吧。”

    孩子听话的嗯了一声又闭上了眼睛!

    还没睡一会又咳嗽起来,他说自已的嗓子发痒,一痒就想咳。

    咳了一会孩子不吱声了,小脸红红的冒了汗!

    直到中午时分,孩子的父亲才拿了扁担走了来,他把一小袋生姜放到兰花儿眼前的地上:“家里就这些了,全让我给带来了。”

    “遇到我家魏大嫂子了吗?”

    “没有,我家在东边,她家在村子不边。”

    男人摇了下头:“哪能赶巧碰上啊!”

    兰花儿没在说话,她把生姜用从山洞口流下的水洗干净放入已经快要烧开的水里面!

    煮了一会,兰花儿把姜汤用碗盛了端过去给孩子喝了。

    一碗汤下肚,孩子的气色好了许多,他坐起身子笑呵呵的看着兰花儿。

    兰花儿又望了一眼小壮壮和孩子的父母亲说:”

    这姜汤还剩了好多,大家把它喝了吧,暖暖身子驱驱寒气。

    ”

    孩了父母取了几个小土碗盛了汤!

    这个时候魏大嫂从外回来了,手里提着一个竹蓝子,里面放着石臼几个罗卜,还有一个装满蜂蜜的陶罐。

    这是她和丈夫进山采的蜂蜜,不舍得吃存放到了现在!

    她提着小竹蓝上了溶洞,对兰花儿说了声:“给你带来了。

    ”

    兰花儿对她一笑:“嫂子,麻烦你了,真的要好好谢谢你了,这么远的路让你跑了一趟!

    ”

    魏大嫂摇了下头:“这是哪里话,又不是外人,在说了,这里不是有病号吗?

    东西给你带来了,你看着办吧。

    ”

    兰花儿把萝卜洗净用刀子切碎包在白布里拧出汁来,然后把蜂蜜加入萝卜汁里泡着开水给孩子喂上了!

    孩子吃过萝卜汁后躺了下去,兰花儿又把冰片加入剩余的萝卜汁里调匀后扶住孩子的腰滴入右鼻孔。

    这样几天反复使用后,孩子的病情竟在痊愈了。

    孩子父母对此很是感激,走到哪里说到哪里,直夸兰花儿妙手回春是个神医。

    这让兰花儿很快在整个寨子出了名,就连那个族长和保甲长也过来探询。

    这个时候的兰花儿就在也坐不住了,她心想乡亲们不能就在这山上过年,可又怎么说服他们回寨子家里呢!

    在山洞里过了几天,寨子依然平安无事,魏大嫂每次回寨子取东西也说没遇到什么倭寇!

    可是好多村民还是放心不下,对兰花儿道:“还是呆在山上有保障,那倭寇不敢上山,只会进了寨子祸害一番。

    ”

    “还有几天就要过年了,尽管这里很安全,可怎么过年呢。

    这里风大,寒气也大,夜里冷的让人受不了,大家还是回家吧,置办一些年货过年。

    ”

    “我说丫头啊,这话说的轻巧,过年谁家不想过呢!

    可是,万一那倭寇在进了村,躲都来不及了!

    ”

    兰花儿见自已说服不了大家,只好去找魏大伯,他是村子里最有威望的老者!

    她走到洞外来到了那片松林空地里,几个老者还在,这次桌上多了些吃的!

    见了老者兰花儿先给他们施礼问好,魏大伯道:“兰姑娘是不是有事啊,如果有事就说吧!

    能帮的上,一定尽力而为。

    ”

    兰花儿走到桌子前停下:“还有几天就要过年了,这么冷的天村民们却不敢回家,这样呆在山里也不是个办法!

    ”

    一个老者笑了笑:“自从来了倭寇,村子里的人都被吓怕了,谁敢下山进寨子呢!

    只有晚上才敢有大着胆子的村民偷偷摸摸下山带来一些吃的,用的。

    ”

    “倭贼如此祸害,老伯和保长没有向官府报告吗?

    ”

    “报了好几次,都被那个伍巡按给压下来了。

    说不能惊扰了朝廷,说是皇上日理万机,没有闲功夫过问咱这小小海防一事!

    任知县呢,因为没有得到确切消息也不敢擅自派兵防卫,事情就这样被拖延下来了!

    ”

    兰花儿又问道:“倭寇侵犯海防,海口镇东卫指挥难道也没得到消息吗?

    ”

    魏大伯摇了下头:“唉,事情无从知道啊。

    咱们村里的一些年轻人组成了一个抗倭民团,现在又不知跑哪去了,人影子也不见。

    ”

    “怎么会是这样。

    ”

    兰花儿叹了一口气:“他们这样躲着也不是个办法呀!

    难道就打不过倭寇吗?

    ”

    魏老伯听了一笑:“就这几十个人,能保住小命就不错了。

    ”

    兰花儿听了一怔:“大伯,此话怎讲。

    ”

    一老者呵呵一笑:“兰姑娘,你不晓得呀。

    这一帮小伙子走到了一起,以为自已是石头,天不怕地不怕的刚出寨子口就被人家打的个落花流水,溃不成军。

    伤了几个不说,被人家追的到处跑,要不是村民们赶上,怕是就要被倭寇包饺子啦!

    ”

    “啊,倭寇如此厉害。

    ”

    “人家手里有火炮有火枪,咱们手里有什么呢,就是一些顶门杠啊,锄头把什么的!

    人家的那火枪一碰就伤,一炸就死人啊。

    ”

    魏老伯道:“小伙子跑了没了影,可咱村的父老乡亲就遭难了!

    倭寇几百号人,追赶着村民杀进寨子里,折腾的鸡飞狗跳啊!

    天黑了以后,倭贼也就退了,没过几天,他们又进寨子讨要东西,不给就抢。

    抢了东西后就走了,谁料还没过一天,他们又来了,村民们可就不愿意了,就跟他们拼命,打死了几个倭寇!

    可是这倭寇死了人更不愿意了,他们进寨报复,放火烧房子,还强行把几个女人带了去给侮辱了!

    他们就这样来来去去折腾,把咱们的人都搞怕了!

    ”

    说到这里,魏老伯竟然伤心的掉下泪来。

    兰花儿看了看他:“你们赶快吃饭吧,我明天就去福清去报官。

    ”

    “什么,你要去报官。

    你一个小丫头去了,知县大人能相信你的话吗?

    不行,你一个女孩子去太危险了,在说了,咱们寨子里男人多的是。

    ”

    魏大伯一脸的惊讶连连摇头。

    兰花儿笑道:“请相信我吧,我和知县大人熟悉,他肯定会相信我的。

    在说了,现在任知县已经离开了,那个伍巡按也已经被查办了,现在的知县是姓柴的,和我家叶少爷是好朋友老交情。

    ”

    魏老伯啊了一声:“你刚才是说那个任知县不在咱福清了,那去了哪里?

    那个伍巡按又怎么会被查办了呢,快说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

    “是啊,是啊。

    你把事情讲明白了多好”

    几个老者不在吃饭全都围了过来。

    兰花儿坐下来看了看几位老者说:“好吧,我把我知道的全对你们说了吧!

    京城来了位徐尚书微服私访到了福州知府,这下把知府和伍巡按给逮了个正着,从府库里搜出的银子装了好几大马车。

    他们几个贪脏枉法全被革职查办流放到外地去了,徐尚书看任知县此人为官清正廉明就把他调到福州知府里去了!

    咱们福清的知县大人可是姓柴的秀才,他可是我家叶少爷的老相交。

    ”

    “这一年变化可真大的呀,这事儿俺们怎么就不知道呢?

    兰姑娘这样吧,你先回去,我们几个商量一下拿出一个决案来,然后写个书信呈送知县。

    ”

    “行,我先回家了。

    这几天倭寇肯定是不会来了,大伯你带大家回寨子吧。

    ”

    兰花儿说:“如果大家不放心,咱们就组织一个岗哨在围子上轮番值岗,若是发现了情况立刻回报,以祠堂里那个大钟响三下通知村子所有人上山。

    要是没了动静,在以三声小镙号响声告知大家进村安心休息。

    ”

    魏大伯几个老者听了兰花这一番话觉得可行都同意了下来。

    他们立刻进了山洞通知村民们下山回寨,村民们带着家当,拖儿带女,男女老少向山下走去。

    魏老伯几个老者和兰花儿走在一起商量着如何防卫倭寇,快到后寨入口时,兰花儿道:“这样吧,为了不担误时间,你们写好了信后就到村中的祠堂里找我。

    晚上天黑前我在那里等你们!

    ”

    魏老伯和几位老者点头应承下来。

    送别了魏老伯兰花儿又忙跑到家中寻了些纸钱跑到山坡父母的坟前拜了拜,她怎么也想不明白好好的父母亲会被倭寇杀死。

    魏大嫂也没多说其中的细节,让她很难知道真相!

    她跑回家里,才看到父母住的房间里还摆放着为自已准备的过年新衣服!

    一双针线纳的很绸密的鞋子放在衣柜上面,用一块黑布包着!

    鞋子里面有一张用颜料画的小人画,上面还歪歪斜斜画着一个小屋子,小屋子下面画了几个船形的元宝放在方形的柜子中!

    父母不会写字于是就画了这张图画想告诉她一些什么,兰花儿把纸捧在手里放到眼前看了看,嚎啕大哭。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