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玄幻魔法 -> 三国之天下-> 第一七五节 冀州攻略(六) 第一七五节 冀州攻略(六)
- 幽州军连续几轮的打击使得,朱灵的部队迅速的败退。可是在这个不算宽也不算窄的山道上,袁军面对着幽州军那疯狂的骑兵部队,有的也就只有死亡和投降了。
朱灵的帅旗被幽州军的弓箭给射了下来,随着朱灵帅旗的陨落,久经训练的幽州骑兵同时大声喝道:“朱灵已死,跪地投降者免死!”
如雷的怒吼声,震荡在整个战场之上。残余的袁绍兵马,纷纷的跪地请求投降,战役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结束了,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但事实唯独在远处观敌?阵的周瑜却没有丝毫的意外,好像这一切都是情理之中似得,十分的满意。
这些年来,周瑜指挥的战役无数。唯有当初得朔方之战,兵马损失的最多。其后,还被动方剑所训斥了一顿,经过那次的教训后,周瑜处处留心学习,不是的向几位军师请教,他在学习如何在自己人员损失最小的情况下达到最大的目的。此次对付朱灵,他的办法就见效了,以零伤亡的损失做到了全歼敌军的目的,自己能不高兴吗?
其实在出征冀州之前,东方剑等人就各方面的问题做好的充足的准备,甚至还不惜打造了大量的攻城利器,做好了攻城的准备,可是谁都知道攻城战的人员伤亡还是要远远的大于野战当中的人员伤亡。为此,东方剑不知消耗了多少的脑细胞,最后还是周瑜提出了围点打援的计划,然后经过群策群力,这才有了一个完善的围城打援计划。
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按着计划进行的。如今的这个围城打援的计划,已经初见成效了。看来只要肯动脑,损失还是能减小的,只要避免攻城战,伤亡率就可以直线的下降。
作为军师的贾诩看着眼前的战果,心里也是十分的欣慰。这个大胆的计划,完全具有周瑜特有的谋略大胆、睿智、机敏以及出色的大局观,从这一战上可以看出周瑜已经完全具备了三军统帅的资格,当然这个计划也同时饱含着主公、自己和荀?等人很多的心血呀。其中心理战、引导战等用法,更是让人匪夷所思。而这一切,更是在出兵冀州之前甚至在攻打朔方的时候就已经制订好了的。
原本按照自己等人最初的计划是打算吸引袁绍主动出击,然后在利用幽州的防御优势,配合幽州的群众基础,把袁绍出击的人马全部消灭在幽州境内。可是,这样一来,就把战争的主动性完全交到了袁绍的手里,而且袁绍已经和董卓达成秘密协定,这样其中就有太多的变故和不确定的因素了。随着周瑜的不同意,这个计划也就被自己的主公给否定了。
随后,主公听从了周瑜的意见作出了主动出击冀州地战略方向。可如此一来,出征的兵马数量就是一个问题所在了,由于留给高顺等人镇守幽州的兵马有十万之众,在加上留在鲜卑草原的张辽和在朔方的黄忠所部,那么可以归主公调动的部队大约有二十余万。可是,大军出征之后,十万大军不可能将幽州全境照顾到,所以必须在各郡都留上一点兵马,好应付一些突发事件。故此,出征的部队,最多也就可动用二十万的兵力。
在这个基础上,为了减少部队的损失那么攻城战就肯定是打不了的了。没有防备能力的,能主动献城的那都好说。可是,像那些准备充足,防御完善的坚城。一般的攻防损失都在五对一。就算是由主公提议所新近制造的攻城利器再精良,那也是在三对一左右。但是,就算是一命换一命又如何?幽州的这二十万的人马根本就不够换的。而冀州算得上是坚城的则有渤海城、南皮城、平原城,信都城等等的好几座,而袁绍的总的兵马人数更有五十万之多,虽说他将大部分都调往了汝南可是,留在冀州的也有十几万之众。
故而,在主动出击的同时,面前的周公瑾又提出了尽量避免攻城战的战略构思。可是,就算是不作攻城战,袁绍的几十万回援大军也是自己很难对付的。虽说在决战的时候,袁绍肯定不可能将急忙回援筋疲力尽的兵马全部派出,他它必然会死守一些战略要地,为他的大军争取到足够的休整的时间,虽然以幽州兵马的强横实力一样可以赢得最后的胜利,可那也绝对是一个两败俱伤的局面,也就不可能在应付早就在惦记着幽州富庶的各路诸侯的攻击,尤其是董卓的攻击。
最后,大伙制定出了这个完善的计划,动用了安排在袁绍内部的内线人员,使其影响袁绍谋士的思路和判断。其中已经投靠主公的冀州当地豪族的功用,那也是功不可没。这是一场引导中的战斗,袁绍的一举一动,始终是按着自己等人的意思在行动。
胜利的果实,总是使人高兴的。周瑜、贾诩都心满意足的准备着招待袁绍第二波援兵的到来。
可袁绍的渤海城那里,却又一次的经受了考验。
幽州大营修筑好了之后,虽然从来没有进行过攻城的行动。可是,劝降的喊话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而且每当夜晚来临的时候,更是有大量的宣传单、劝降书,随着弩箭射入了城里,弄得渤海城里人心惶惶。而现在,朱灵的人头更在幽州大营前面挑起来了。渤海城中的压力更大了,骚乱也更大了,一场暴风雨在酝酿。
要知道,虽然东方剑的兵马大多数都已经不在这些营帐当中,可是这绵延几十里的大营,那也绝不是空营一座。淳于琼和周昂他们也不是傻子,当然不会看错了。
虽说,东方剑的兵马没在这里,但是别忘了幽州还有修路大军呢,那可也是不少于二十万的数目,这些修路大军可都是战俘,各个都是身经百战的战士。东方剑可从来都是要求部队打到哪,这后续的道路就要修到哪的,此时的幽州大营正好给这些修路的工程队用。而且,除了这些工程队之外,还有隶属于幽州商会的大量的商人也住在这里,随时等待着东方剑军队缴获到的战俘和物资以及战马之后,就地进行买卖。
这些人,熙熙攘攘的,再加上那些俘虏,当然就不下三十多万了,而淳于琼他们远在渤海城里当然也不可能分得清楚了。而且,在淳于琼他们这些当代将军的观念里,小兵就是杂役,杂役就是小兵。二者是没什么区别的,都得听自己的命令活着。谁知道幽州军的系统里,工程大队是隶属于后勤部的,从来都是和兵部分开的,各自独立核算,互不统属的。所以,淳于琼他们也没看错,只是制度不同,导致的观念也就不同,而此时的效果也就不同了。
渤海城在骚乱,而袁绍的第二路大军也快到了周瑜的伏击地点了。
这第二路的大军由张颌所率领从汝南急忙调回冀州的疲惫之军,人数有十万之众,以崔琰为军师,浩浩荡荡的前进着,但是从他们的行军态度上就可以看出这是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疲军。
虽说朱灵的第一路大军已经被周瑜全歼了,没有一个漏网之鱼。可是,此时身为谋士而且又是多谋多疑的崔琰已经感到有点不对了。三路大军分头出兵,要求是首尾呼应,这朱灵身为第一路的大军,离自己也就是三五天的路程,身为大将的应该知道每天都给自己这第二路报告进程的。这都好几天了,怎么一点的消息都没有呢?而且,按着路程推算,现在朱灵应该已经带着大军和淳于琼他们会合了。那就更应该给自己这第二路的大军报告一下战况,以及幽州军队的动向了,难道这第一路的大军已经遭到了什么不测了?
崔琰把自己的猜测告知了张颌。
张颌也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可是现在这一切都是猜测,也没什么真凭实据,一切只能以小心为上。以后张颌的这十万大军慢腾腾的行进的更谨慎了,派出去的探马也更多,更远了,他这么早一是为了防止幽州军的突袭以及什么不测的事情,二来呢就是为了给自己这只疲军一足够的时间进行休息及修正。
付出总有回报,还是那道山坡,张颌的探马已经发现了山坡后面十余里有敌军兵马的动向。
按着探马的报告,以及朱灵当初的汇报。崔琰推算:幽州十几万大军,除去用于围困渤海城的兵马,此时用于拦截援兵的兵马,最多也就在三万到五万之间。幽州主力不可能抽调出一半以上的人手在这里堵截。否则的话,淳于琼他们也不是一些庸才,肯定会对他们进行分而食之的。那样的话,这支伏兵的后方就太不稳定了。孤军深入,必然灭亡。至于朱灵也肯定是因为大意,中了他们的埋伏,突袭,这才全军覆没,没有了消息的。
可惜!崔琰虽然多谋,可他哪里想得到淳于琼、周昂他们已经被东方剑的那些个俘虏大军修路队给吓住了。根本就不敢外出,而他得到的情报又以错误的情报居多。
于是崔琰分析完了之后。张颌还是大为认可的,认为事实就应该是这样。于是,针对这一点,崔琰建议张颌转过这个小山坡之后,先不要忙于前进,整合好队形,摆出攻击阵势,一举击溃敌军。
崔琰计划的挺好,而袁军执行的也不错。敌军也看见了,就在那两个土坡.之侧。可是,就是这两个土坡的地形,就有点出乎张颌的意料之外了。身为在冀州土生土长的人的张颌和朱灵一样,也对这一块的地形是比较熟悉的,甚至是更加熟悉。
转过先前的那到小山之后,那就应该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大道,怎么会突然出来两个不大不小的土坡矗立在道路的两侧呢?
张颌百思不得其解,可现在不是考虑这个的时候,既然已经发现幽州的兵马了,那就应该赶快把他们全歼了,立下这个首功一件。
由于张颌听了崔琰的计算估计自己的兵马要远远的超过了对方的部队。故而,张颌也没准备讨敌叫阵,鼓舞士气,呐喊一声就指挥兵马全线冲上,准备一战成功。
可是,就在这时,异变发生了。随着袁军大军的大举进攻前进,前方两个土坡之上的树木突然间倒了下来,山坡之上,几百驾发石车,已经蓄势待发。
随着一面绿旗的挥动,飞蝗般的碎石,铺天盖地的大了过来。张颌的大军惨遭了第一次的打击,跑在前面的部队在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下,畏缩了,同时也阻碍了后续部队的步伐。
一时间,袁绍大军凡是能活动的,全都向后退却了,落石地带再没有一个能活动的人,只剩下那些重伤之人在那里呻吟、哀号。
张颌身为大将临危不乱,大吼一声:““奋勇向前者赏,临敌后退者斩!弟兄们冲呀!冲过这段距离咱们就赢了。”
一干的亲兵把张颌的喊话迅速的传导了出去,手持大刀的督阵队也站了出来。
随着张颌的命令,第二批队以及上次溃败回来的部队再次的冲了上去。这些兵丁,一边冲着,一边大声的喊着。一时间,战场之上,到处都回荡着:“冲呀!冲过去我们就活了。”
随着这些话语的回荡,张颌的冲锋队自我催眠了,再次的振奋了士气,为了活命,他们再次的加快速度向前方冲了过去。
碎石不断的从空中砸了下来,前进的大军之中,不断的有人倒下。可能是看得多,也就已经麻木了。也可能是为了自己能够幸存下去而爆发了更大的活力,张颌的第二波冲锋队踩着同伴的尸体,快速的向前推进着。
落石地带过后,果然安全了。这些幸存下来的士兵怒吼一声,准备把同伴阵亡的悲伤,发泄在前方的敌军身上。可是,就在他们距离土坡还有两百步的时候,灾难再次的降临在了他们的头上。
数不清的箭雨,从山坡上面飞射下来。这些幸免于落石之难的勇士,每个人身上都被贯穿了数支利箭,无奈的倒在了土坡之前。
这回到好,没有后退的了。本次进攻的部队,全都阵亡在这两座土坡之前。
张颌的眉头也紧锁了起来。不好办呀。短短的时间内,两个万人队就这样的没了。这要是再冲下去,这得有多少的伤亡呀?
张颌回头看了崔琰一眼,二人的眼中都是充满了无奈。再大的伤亡也得打呀,本来主公就已经对自己二人的迟缓感到愤怒了。这要是自己等人在损失了两万的兵马之后,被面前的这点人马阻挡在这里动弹不得,主公袁绍肯定是不会放过自己二人的。而且,敌军拦路自己等人现在就算是想退回安营扎寨,恐怕人家也不见得允许呀。到时候,那自己兄弟带领的这些人马,注定就要被人击溃了。
崔琰此时正在静静的观察、思考当中。虽然崔琰不像张颌这样的熟悉这里的地形,可是崔琰从那两座山坡的形状看。怎么看,就怎么觉得这两座山坡不像是自然形成的。而且,敌军在山坡之上既安排了发石车,又准备了弓箭手,这准备也太充足了,不可能不防备自己的大军冲到近前的。就土坡旁边的那点部队,不可能那么少呀?而且突破的正面到现在也没士兵防守,这也不象话呀,这里肯定有阴谋,有陷阱。
崔琰这么一想,吓得汗都出来了。崔琰语带颤音的说道:“张将军且慢进攻,前面有陷阱。那土坡不像是自然生成的,咱们正面攻击绝对会伤亡惨重。”
张颌心中苦笑:还用什么陷阱,光是发石车和弓箭手这两个兵种配合形成的如此宽广的中远程打击的覆盖面,那就不是自己这些步兵所能逾越的。
张颌想是这么想的,可张颌还是不由自主地随着崔琰的话语,把目光投向了远处的山坡。
这张颌乃是学武之人,这目光可比崔琰敏锐地多,如今仔细一看之下,张颌大吃一惊,这两个土坡果然不是自然形成。只见这两个山坡正冲着自己的这一面,十分的陡峭,在现如今己方没有什么攀爬的攻城器具的情况下,就是自己的部队冒死冲到了山坡之下,恐怕也奈何不到山坡之上的敌军。只是徒增伤亡而已。
张颌满怀忧虑的看了一眼崔琰,显然在向他询问办法。
崔琰压低了声音说道:“强攻不得,咱们退吧。先立好了大营,再来商议如何攻打这里吧。”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一七五节 冀州攻略(六))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