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我在北美当地主-> 第61章 渔港 第61章 渔港
- 安娜科特斯港。
苏杰瑞轻车熟路来到码头。
刚推开车门,零下的寒风扑面而来,他打了个喷嚏,揉揉鼻子,赶紧把脸埋进厚实的羊毛围巾里,又麻利地戴上了手套。
今天的风确实不小,就像无数细小的冰刃,卷起细碎的冰晶和浪沫,刮在裸露的皮肤上,带来一阵阵轻微的刺痛感。
能看见远处海面上,有艘20多米长的老渔船,正在缓缓靠向泊位,船身随着波浪轻轻起伏,引擎的轰鸣声在风声中断断续续。
甲板上,几个穿着厚重防水服的渔民,此时正冒着严寒,动作麻利地从装满海水的活水舱里,捞出沉甸甸的渔获,熟练地将比目鱼和珍宝蟹分拣到不同的塑料筐里。
码头边上。
几位穿着羽绒服、踩着胶靴的海鲜收购商,早已等候多时,他们围着码头上堆积的渔筐,大喊报出价格,声音在风中有些变形,时不时伸出手指,翻检着筐里的螃蟹,捏捏蟹腿检查鲜活程度。
不远处,还有两名身上穿着制服,头戴保暖帽的渔业监督人员。
他们会随机抽查渔筐,蹲下身子扒开渔筐表层的海产,检查下层是否有不符合规格的幼蟹或者非配额物种,时不时用卡尺去测量珍宝蟹的背甲宽度,确保没有偷尺寸的情况发生。
跟阿拉斯加的帝王蟹产地差不多,当地基本上没人敢冒着罚款和取消捕捞配额的风险,大量携带不在配额内的海产品上岸,顶多留一些品相不好的海鲜,自己吃或者送人。
此刻。
一位皱纹深刻的黑人老渔民,正将两筐看起来活力十足的珍宝蟹,吃力地拖到船舷边,然后将它们统统倾倒回冰冷的海水里。
螃蟹在半空中划出弧线,“噗通”、“噗通”没入海水,迅速消失不见。
阿柔看着这一幕,心疼地咂了咂嘴,不自觉地裹紧了外套:
“看样子今年珍宝蟹产量很高,多到需要往海里面倒,这得值多少钱啊……肯定是超出他家的配额了吧。”
苏杰瑞双手插在羽绒服口袋里,嗤笑一声,当做趣事对阿柔说道: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你看那边。”
苏杰瑞微微侧头,用眼神示意阿柔,让她去看码头旁停靠的几艘崭新大渔船:
“都是大卫·唐斯家的船,他跟这边的渔业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表兄弟关系,多捞的海鲜就从来不往海里倒。”
“我听老冯叔说起过,他家的船经常大晚上借着夜色掩护,在3号码头那边偷偷卸货,卖象拔蚌和大马哈鱼、珍宝蟹,肯定有见不得光的销售渠道……咱们这种老实人家,学不来啊。”
阿柔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眉头微蹙。
这在当地太正常了,某些渔船的捕捞配额,总能莫名其妙地比其他渔船多出一大截,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从小到大,爸妈没少在家埋怨,讨论这方面的话题,阿柔对此习以为常,她更关心自家的事,只问道:
“又进入珍宝蟹捕捞季了,爸妈那边之前耽误了时间,也不知道赶回来以后,还来不来得及……”
在美国华盛顿州。
珍宝蟹捕捞季从每年12月1号开始,一直到次年9月15号才结束。
从12月到次年2月这段时间,一方面临近圣诞和新年,市场需求旺盛,另一方面,海底的珍宝蟹正处于换壳之后的“硬壳”期,肉质饱满,口味最佳,因此收购商们开出的价格,也比年中淡季要高出不少。
一旦错过了这两个多月的黄金窗口期,即使后面还能捕捞,收益也会大打折扣,直接会影响到福佑号和月亮鱼号这两艘渔船的收入。
而且从12月到次年2月这段时间内,海底的珍宝蟹会因为换壳而变得活跃,喜欢扎堆聚集在一起,要是错过它们聚集的这段时间,再想大量捕捞就比较麻烦了。
跟帝王蟹配额一样,每年的珍宝蟹捕捞量同样会设置一个上限,眼看其他渔船满载而归,已经捞到了足够多的份额,阿柔为爸妈担心,难免会有点着急。
早在白令海捕捞帝王蟹的期间,苏杰瑞就跟爸妈聊起过珍宝蟹的事情,此刻对妹妹解释说:
“放心,老郑叔他们这次这么急着赶回来,估计就是掐着点,怕错过珍宝蟹捕蟹季的黄金时间。一艘船要是捞满配额,也能赚个四五万美元,不比他们去远洋捕捞差。”
“时间上应该还来得及,毕竟旺季才刚开始一个多月,实在不行我就先顶两天,正好福佑号和月亮鱼号都回来了。去年我陪爸妈他们捕捞过珍宝蟹,流程都熟悉,临时找两个信得过的驾驶员,外加几个有经验的捕捞工帮帮忙就行。”
“实在忙不过来,还可以让爷爷出马,他老人家在海上漂了半辈子,经验没得说。不过毕竟年纪大了,在船上颠簸容易出意外,不到万不得已,最好还是别劳烦他了……”
就在这时候,一只冰凉的手,突然伸向苏杰瑞的后脖颈处。
苏杰瑞浑身一激灵,脖子猛地一缩,赶紧往前走了几步,转身才发现原来是好友汤杰。
汤杰似乎刚上岸,头发被风吹得乱糟糟的,身上散发着鱼腥味,发紫的嘴唇还因为干燥,起了一层泛白皱皮。
常年干体力活,终究没有那些白领、金领光鲜亮丽。
汤杰笑容满面,问道:
“你爸妈他们要回来了?这个点你们俩怎么会来码头,刚才在路边看见你的车,还以为只是同款。我家船上刚忙完,搬了几筐太平洋大比目鱼、岩鲽、沙鲽这些,午饭都没来得及吃,累死我了。”
苏杰瑞看了看汤杰的模样,无语道:
“白天累死累活,晚上把钱往酒吧送,至于吗?赶紧喝点温水暖暖身子吧,海上风那么大,也不知道把自己遮严实一点。”
“我爸妈他们还要几天才回来,郑叔他们之前租了我家的船,去远洋公海捞鱼去了,待会儿就到码头,我过来接货。”
“正好,你留在这帮帮忙,出门几个月了,最近码头是什么收购价格,我一点都不清楚……”
大家都挺忙的,苏杰瑞回来几天了,只见过汤杰一次。
汤杰正好没什么事情,也想看看去远洋能捞到什么,爽快回答说:
“行,那我去找一下我爸,让他待会儿自己开车回家,我坐你们的车一起回?还有啊,别在阿柔面前污蔑我,我什么时候整天泡酒吧了。”
苏杰瑞可不给他留面子,笑着用胳膊肘轻撞了他一下:
“切,前几天去聚会,里面推销酒水的姑娘,谁不专门过来跟你打声招呼……”
对于阿柔,只能说汤杰青春期那会儿,也动过一点点小心思,后来发现她看自己的眼神……就像在看什么二傻子似的……
火速就掐灭了那点不切实际的想法。
对于苏杰瑞当面揭短,汤杰丝毫不以为意,只揉了揉冻得发红的鼻子,继续问道:
“阿瑞你这几天忙什么呢?上次喝酒说要请吃饭,我等你电话等两三天了,饭呢?”
苏杰瑞含糊道:
“过段时间一起请,在荒郊野外生活那么多天,人都快要变傻了,还没彻底缓过来,先让我歇一歇。”
汤杰以为所谓的“一起请”,是指等大家放假都有空的时候。
而苏杰瑞所指的,则是顺利买下河狸牧场以后,到时再带朋友们庆祝热闹一下。
外面太冷,回到车里也没暖和到哪里去,空调的制暖效果聊胜于无,好在可以避避风。
汤杰和苏杰瑞东拉西扯,从“相亲之后姑娘为什么删我好友”,一直聊到“最近正在网上找合适的渔船”,东拉西扯一大堆。
聊起购买自己的渔船时候,汤杰精神抖擞,搓了搓冻僵的手,哈着白雾说:
“上次不是说要买船嘛,我这几天在网上可没少逛,合适的船不好找啊!”
“老船毛病多,维修是个无底洞,新船价格又吓死人。关键是还得搞清楚它的捕捞历史和配额情况。”
“有些船看着不错,但可能因为原船主违规,配额被冻结或者削减了,买过来就是个空壳,最后白花钱……”
说着。
汤杰掏出手机,屏幕在低温下反应有些迟钝,他用力划了几下,翻看收藏的页面:
“我看中两艘,一艘是52英尺(15.8米)的玻璃钢拖网船,船况还行,但它的珍宝蟹配额很少,主要靠季节性捕捞大比目鱼、大马哈鱼,还有一些虾。”
“另一艘旧了点,是条老木壳船,不过附带的底层鱼和珍宝蟹配额比较充足,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熬过下次船检。都得实地看了才知道。”
“唉,我跟我爸好说歹说,他只愿意支持我一点钱,剩下的让我自己去银行贷款。还说把养老钱都给了我,未来恐怕要去睡大街,和流浪汉抢地盘,我有那么不靠谱?自从开始去船上工作,都累瘦十几磅了……”
阿柔听他们絮絮叨叨,坐在狭窄的后排眯了会儿,她自己也不清楚究竟睡没睡着。
直到天色逐渐昏暗。
远处海平面上,终于出现了一个小黑点,随后是第二个。
随着黑点逐渐变大,两艘中型渔船的轮廓,慢慢变得清晰起来,它们正劈开灰色的海浪,笔直向安娜科特斯港驶来。
看见它们之后,苏杰瑞下车眯起眼睛,仔细辨认着船身的涂装和旗号。
“是福佑号和月亮鱼号!老郑叔他们回来了!”
见阿柔直接打开手机的相机功能,拉远焦放大看,汤杰佩服地竖起大拇指,夸赞道:“难怪你妹妹能考上麻省理工,脑子就是比我们好用。”
躺枪的苏杰瑞:
“……就你话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