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我在北美当地主-> 第62章 满舱渔获! 第62章 满舱渔获!
- 十多分钟后,两艘渔船缓缓靠在泊位上,缆绳被抛上岸,牢牢系在系缆桩上,发出沉重的闷响。
船刚一停稳,搭好跳板,一位身材高大、皮肤黝黑、满脸络腮胡,脸上写满疲惫的中年男人,身上穿着一件沾着鱼鳞和盐渍的厚重防水服,脚步匆匆下了船。
他就是从苏杰瑞家租船的郑叔。
郑叔自己也有两艘渔船,不过都是二十多米长的老渔船,双方家里早在苏老爷子那一辈,就保持着不错的关系,有段时间两家人还是邻居,一起住在西雅图唐人街附近。
后来苏杰瑞的曾祖父买房搬走,郑叔和苏老爸他们,也经常能在码头见面,一来二去就有了半辈子的交情,大概就跟苏杰瑞和汤杰的情况类似。
“小瑞!阿柔!等急了吧!”
郑叔嗓门洪亮,带着渔民特有的豪爽,笑容灿烂大步走过来,伸出布满老茧和冻痕的大手,用力拍了拍苏杰瑞的肩膀:
“这趟运气不错,没白跑!船舱都差不多满了!”
苏杰瑞感受着郑叔手掌传来的力度,觉得跟这些常年干活的老渔民相比,就算自己年轻力壮,掰手腕也不一定能赢,开口笑道:
“郑叔,辛苦啦……”
“走,带你们看看货!趁着时间还早赶紧忙完,大家都想家了,着急回去休息呢!”
郑叔兴致很高,大手一挥,领着苏杰瑞和阿柔先走上福佑号的甲板。
甲板已经被初步清洗过,但依然弥漫着浓郁的海水与海产混合的腥臭气味,空气中还夹杂着柴油味,每个渔港都这样。
“这两个多月,可是把兄弟们累得够呛。”
郑叔指着冷库,示意船员打开厚重的舱门,一股更凛冽的寒气瞬间涌出。
“阿瑞啊,我们这次也险得很,中途总共遇到两次大风浪,还好你们家的两艘船结实,顺利扛过来了。”
语气略微得意,进入冷库之后,郑叔先指着角落里的一排排渔筐,满意道:
“月亮鱼号在北边公海顺道拖了几网,捞上来不少黑鳕鱼,个个都有十几磅重,肥得很!日料店叫它‘银鳕鱼’,价格比较高。”
“刚才我打电话问了‘大洋海鲜’的老板,陈老板说他待会儿来看货,直接开价,船上交货,每磅应该能卖到11.5美元!这价钱比去年强……”
看着一筐筐种类不同的海鲜,苏杰瑞在心里迅速盘算了一下。
他知道,这种品质的黑鳕鱼,一旦被批发商运到西海岸各地的超市里,价格立刻就能翻到25美元一磅左右,要是再精加工成鱼排,一磅卖到30美元以上也毫不稀奇。
苏杰瑞点点头,露出笑容对郑叔说:
“这价格确实不错,我爸妈他们昨天还在电话里说,郑叔你最辛苦,一天也不想歇着。”
冷库里的温度低,郑叔紧了紧领口,感慨道:
“哪里是不想,实在是不能啊……我大儿子明年结婚,小儿子明年也要考大学,还有希望被常春藤盟校录取,说不定还能去斯坦福,学那个什么……电脑编程。”
“我这个当爸的什么都帮不了他们,只好想办法多赚点钱啦,美国这助学贷款,利率高到吓人,有人直到四五十岁了还没还清呢,一想到这个我晚上都睡不踏实。”
“要说辛苦,你爸妈他们也一样,放着好日子不过,能出海的时候一天也没比我少,这都已经去白令海一个多月了吧?听说还救了5名遭遇海难的捕蟹工?他们真是福大命大,遇到你爸妈了,去那里捕捞帝王蟹真是拿命赚钱,好像每年都会出点意外……”
阿柔看了眼苏杰瑞,悄悄提醒说:
“当时我哥也在,只不过提前坐飞机回来了。那5名落难者就坐在漂流的集装箱上,是我哥眼睛好,正巧看见了他们,不然搜救的范围不对,再耽搁两天,那些人也许就被冻死、饿死了。”
“哦?阿瑞你发现的?那可真是积了大德了!”
郑叔眼睛立刻瞪大了,转向苏杰瑞,说完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继续夸赞道:
“妈祖娘娘保佑,难怪你爸之前耽搁了那么久,还顺利把帝王蟹配额捞满了。他们也提过,自从有你上渔船,捞鱼都变得轻松了不少,经常碰到大鱼群。你这孩子,是带点运气在身上的……”
苏杰瑞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笑了笑转移话题,接着清点这次的收获。
自从跟着爸妈出海拍摄捕鱼素材,他确实没少仗着天赋,拿“学习驾驶渔船”当做借口,帮家里渔船去追逐附近海里的鱼群。
可惜渔船存在配额以及禁捕期的限制,许多时候只能眼睁睁看着,即使这样,节省的燃油、时间成本、人工成本等等,也是一笔不小的盈余。
像去年寒假期间的珍宝蟹捕捞季,他们家两艘渔船的配额,反而赶在别人之前就捞满了。
正值北太平洋的严冬,海况恶劣,但同时也是某些高价值海产的黄金捕捞季。
除了显眼的黑鳕鱼,旁边还有几筐太平洋大比目鱼,早已冻得硬邦邦,它们扁平的躯体像巨大的灰色盾牌,皮肤粗糙,但下面的鱼肉雪白厚实。
另一侧,则是红纹岩鱼,它们色彩斑斓的外表现在已经黯淡,但紧实的肉质,是制作鱼排的上佳选择,价格也不便宜。
还有之前在君临号上捞到的太平洋真鳕鱼,这里多到一筐接着一筐码放整齐,但个头都没有前些天被虎鲸戏耍的那条真鳕鱼大。
像岩鲽、箭齿鲽、侧刺虾等等也有,数量都比较少,郑叔他们此行前往太平洋北部,靠近白令海那一片,主要就是冲着黑鳕鱼和太平洋真鳕鱼去的,这个季节码头的收购价正高。
在福佑号上参观完,接着又去比较新的“月亮鱼号”上,冷库里同样放着许多渔获,渔筐整齐摆放,鱼头也朝向一边,像是有什么强迫症似的。
按照事先的约定,郑叔他们此行借船捕捞,扣除燃料费、冰块费、饵料费、船员薪酬以及补给开支等等,净利润当中要给苏杰瑞爸妈35%,额外还有郑叔主动支付的5000美元渔船维护和折旧费。
钱的事情不需要苏杰瑞操心,福佑号和月亮鱼号靠岸的短短一会儿功夫,旁边码头上已经响起了收购商们的吆喝声。
郑叔听见了,显然归心似箭,他搓了搓被冻得通红的面庞,对苏杰瑞说:
“小瑞,咱们抓紧点?收购商们都等着呢,早点过磅清算,兄弟们也好早点拿到钱回家。这趟出去两个多月,老婆孩子都快不认得我了!”
“好,郑叔你来安排,我们正好跟着你学学。”
苏杰瑞是过来负责监督的,但这种事当然不能放在明面上说。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码头区域变得异常繁忙和喧闹。
“大洋海鲜”的陈老板,带着几个伙计率先登船,他显然是郑叔的老主顾,双方打了个招呼便直奔主题。
起重机的轰鸣声响起,粗壮的吊臂灵活转动,将一筐筐冻得硬邦邦的黑鳕鱼、太平洋大比目鱼、太平洋真鳕鱼从冰冷的船舱里吊运出来。
过磅的电子秤,就设在码头空地上,每当一个装满的渔筐被吊钩放下,都会有专人高声报出重量,阿柔还有郑叔的侄子,则负责拿着笔记本飞快记录。
“这筐黑鳕,个头均匀,品相一流!”
收购商陈老板扒开表层的冰块,仔细看了看鱼的鳃部和眼睛,满意地点点头,对郑叔比了个手势:
“就像电话里说的,11.5美元,这部分我全要了。”
几位白人、黑人收购商纷纷跑来验货,听到陈老板直接爆出最高价,纷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各自都不再开口了。
陈老板是这片码头实力最雄厚的买家之一,加上这个价格已接近市场高点,其他人便默契地将目光转向了其他渔获。
大家整天低头不见抬头见,自己砸别人的生意,别人就有可能来砸自己的生意,轻易不会干得罪人的事情。
郑叔咧嘴一笑,对陈老板说:
“就知道你识货!后面那些真鳕鱼和比目鱼,你也给个痛快价!”
苏杰瑞和阿柔没有插手具体的议价,但都站在一旁默默观察、学习。
汤杰更是看得两眼放光,用手肘碰了碰苏杰瑞,低声说:
“看见没,这就是实力!什么时候我的船回港,也能有这场面就好了……”
苏杰瑞无言以对,很想提醒一句这两艘渔船,都是自己家的。
清点、过磅、议价、装车……整个流程井然有序。
码头空地上,冷链运输车排起了队,发动机始终没有熄火,以确保冷藏系统持续运行。
除了价值最高的黑鳕鱼,被大洋海鲜的陈老板整体包圆之外,其他太平洋真鳕鱼、大比目鱼、岩鱼等等,也陆续被几家不同的收购商分走。
等到最后一筐渔获也被搬上货车,已经是晚上10点多钟,码头灯火通明。
郑叔终于拿着厚厚一叠单据和计算器,带着苏杰瑞和阿柔上船核算。
至于汤杰,早就等得不耐烦,坐熟人的车先回西雅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