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第283章 陈井底的新声和新生

第283章 陈井底的新声和新生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兵贵神速。

    第二天钱进请了半天假。

    上午建筑大队正式成立,他作为带头大哥肯定要主持成立大会。

    晚上安顿好安果县来的一百零八将,他和王东回到泰山路筒子楼那两间简陋的办公室里。

    门口的牌子已经换了,《泰山路劳动突击队办公室》改成了《海滨市劳动突击总队办公室(暂)》。

    里面桌子上有一张市区内地图,上面用红蓝铅笔粗略标注了泰山路街道里的几栋楼,都归属于西关里那片区域。

    徐卫东指着标注的地方说:“从前天开始,咱的建筑队就过去了。”

    “街道向区里申请了水泥砖沙之类的材料,建筑队分开,同时从五家下手……”

    “光靠建筑队这点人手,修修补补个防水裂缝什么还行,搞楼顶重建这样的大工程不行!”钱进摇摇头,“而且怎么分散开了,一下子去了五家?”

    坐镇办公室的庞工兵解释说:“钱总队,没办法的事,家家告急,这个能哭那个能闹。”

    “我跟他们说了,咱建筑队不擅长盖楼补屋顶,集中力量办大事,一家一家来修。”

    “但不行啊,没有这个觉悟——我是说遭灾的这些人家,哪怕他们家里短时间内修不好,只要有人去帮忙维修他们就满意。”

    最后他摇摇头:“还是需要一支专业的建筑队,这是大活。”

    钱进说道:“我今天去安果县就是为了拉起一支建筑队来。”

    庞工兵挠挠头:“啊?你去安果县拉人了?”

    钱进诧异的问:“王东知道呀,他没跟你说?”

    庞工兵摇摇头,又急迫的问:“那你凑齐人了吗?”

    钱进看他态度有异,不答反问:“怎么了?”

    庞工兵嘿嘿一笑,不大好意思的解释说:“咱建筑队里不是有西坪生产大队的一批工匠吗?”

    “他们得知这次总队要组建建筑大队,跑来找你没找到,他们就找我协商,说是他们家乡还有一些好手艺人,问问能不能带过来。”

    钱进听后点点头:“行啊,带过来呀。”

    建筑工匠,他这里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回城知青太多,要解决他们的工作,必须得需要搞劳动密集型企业。

    女工进饭店进服装厂,男工最好就是进建筑队。

    钱进了解了一下,八十年代商品房就要出来了,另外这个年代还将诞生一大批的居民建筑:

    工人新村!

    所以建筑大队不会没活的,只要他们能盖楼建房子,那么以后生意少不了。

    建筑生意那利润可就厉害了。

    这样他早就想好了,找老工匠当师傅带知青进工地,从工人新村开始盖起,一步步打造出一支建筑铁军。

    之所以从工人新村入手,是因为工人新村跟日后的农村自建楼房很像,没有高楼大厦,最多四层楼,甚至是三层楼。

    普通的建筑工匠就能盖得了这样的楼房。

    此次的暴雪坍塌楼房修缮工作,只是开胃菜。

    从总队长口中得到确定答案,庞工兵挺高兴的,但又有些担心:“钱总队,他们想跟现在这些建筑工一样,进咱泰山路街道拿城里的户口。”

    钱进满口答应:“不就是个户口吗?能解决,问题是他们的人能行吗?”

    庞工兵不敢说,他打电话给居委会,把还在居委会里加班的老槐叫来了。

    老槐在居委会里制定接下来的施工计划,被叫来后有些手足无措。

    他是个不善言辞的人,即使肩负着帮父老乡亲找门路进城的重任,还是不知道怎么说,看到钱进就尴尬的笑。

    钱进主动问道:“你们西坪的好手艺人不是都已经录用到咱突击队里了吗?还有吗?”

    “有的是。”老槐老老实实的说,“除了俺西坪生产大队,还有东洼、南岭那几个大队,他们都有好木匠、泥瓦匠啥的。”

    钱进问:“手艺呢?”

    “都是老把式,手艺好着呢,就是平时没活干,在家种地。”老槐说。

    他知道钱进重视人才,便努力打开了话匣子:

    “那个东洼的老张头,他那木匠活,榫卯做得严丝合缝,比我还好咧。”

    “还有东洼的李瓦匠,他砌墙有一手,又快又直,以前俺大队盖猪圈还是请的他来指挥。”

    “南岭有个王石匠,他打石头是一把好手,六五年六六年的时候,还去县里盖过小学呢,听说他当时还学了架子工,会搭架子。”

    钱进一听,确实有人才。

    这样他一拍桌子说:“老槐叔,明天你用居委会的电话给你们公社打电话,找你们大队长说一声,让他去把那些有好手艺的师傅给我请来。”

    “先别说肯定能给解决编制和户口的事,就说市里有活干,管吃管住,按工计酬,待遇从优!”

    他实在没时间去现场考察了,为了避免鱼龙混杂、鱼目混珠,只能把人叫过来考察。

    考察通过的他想办法给解决户口,无法通过的那只能哪里来的回哪里去了。

    “好——啊不,是!”老槐急忙应道。

    钱进问道:“不是?”

    老槐尴尬的说:“是是是!”

    第二天一早,他起床吃了饭后没有直接去昆仑山路的培训学校,而是先去城南的供销社招待所。

    红星公社铁匠陈井底所就职的那个招待所。

    钱进现在手上有了建筑大队,那还得有个信得过的人当大队长。

    他昨晚思来想去,就陈井底最合适!

    陈井底年轻有精力,且对他很钦佩,甚至可以说是对他忠心耿耿。

    另外他心灵手巧,虽然以前是干铁匠的,可他有家传的银匠手艺。

    再一个他进入招待所后一直在默默学习,电气水暖四大工程项目多少都会一些。

    去年过年的时候,陈井底来给他送礼,那时候两人聊天,钱进得知钱进对在招待所里什么都干,又学习了木工和泥瓦活。

    反正招待所里桌椅板凳、门窗墙壁的小修小补,全是他一手包办,干得又快又好。

    这样他就是一个全才了。

    当然他不是天才,这些活也就是能干,而不是精通。

    但钱进要的就是一个各行各业都懂一些的人,能够在宏观上起一个综合调控的作用。

    当人,这个人还必须得是他的心腹,必须得信得过!

    在这方面陈井底也不是特别合适,他性格比较内敛甚至懦弱,当大队长未必能撑起队伍来。

    钱进觉得这点不要紧,大柳树公社民兵大队的那位副大队长常住海开始辞职了,用不了几天就可以来他手下报到,那时候他就把常住海派过去给陈井底当副手。

    常住海肯定能镇得住局面、带得了队伍。

    他赶到招待所。

    这次招待所的女服务员可不敢慢待他了——当初陈井底刚进入招待所上班的时候,钱进有一次来找他,结果女服务员就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招呼他来着。

    现在他名气太大了,招待所这种地方的服务员要学习认识干部。

    钱进进门,两个正在唠嗑的女服务员见了立马站起来恭敬问好。

    而钱进根本没闲暇与她们打招呼,直接问:“陈井底呢?”

    “谁?哪位领导?”有个女服务员还拿起了顾客签名簿来查。

    钱进无奈:“你们后勤修理工师傅,就是那个哑巴。”

    一提哑巴,两人明白了,立马一起伸手指向后面:“在仓库里。”

    后院的小仓库里,陈井底正蹲在地上,用刨子仔细地刨着一块木板。

    他穿着干净的蓝色劳动布工装,袖口挽到肘部,露出结实的小臂。

    钱进过去拍他一下,他迅速起身拍了拍手和身上,然后看到是钱进,脸上露出兴奋而略带疑惑的笑容,急忙用手比划着打招呼。

    钱进也笑着点点头,拉过旁边一张小板凳坐下。

    他没有拐弯抹角,直接说:

    “陈师傅,元旦下大雪,市里头很多房子被雪压坏了,很多人没地方住。我受到市府领导的委托,想以劳动突击队的队员们为主体,组建一支建筑队去修房子。”

    “现在人手已经齐了,四五百个人吧,但是缺个领头的。我觉得你最合适,你手艺好,人实在,又是我的心腹,用你我放心,所以你愿意来吗?”

    建筑大队当大队长,管的人多拿的钱多名头好听,可是没有编制!

    陈井底现在是招待所的正式职工,享受的是招待所的正式福利。

    但钱进不担心他会拒绝自己,否则也不会来找陈井底了。

    这人讲义气。

    只是他得把话说清楚,不能仗着人家讲义气就独断专行把人弄走。

    陈井底是小时候声带受损不会说话,不是天生聋哑人,他能听懂人的话。

    于是听清钱进的话后,他吃惊的看向钱进,又比划着指向自己。

    钱进说道:“对,就是你,你去我手下当个大队长,给我管他几百号人。”

    “你别担心你管不了,但凡我来找你,肯定是觉得你能行。”

    “另外我实话实说,咱是自己人,你是我信得过的嫡系,队伍交给你,我放心!”

    听到后面的话,陈井底眼睛瞬间亮了一下,露出笑容、

    但随即又黯淡下去,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他拿起笔,快速的在纸上写字:

    “谢你看得起,但我哑巴,当队长不行,指挥不了人。”

    钱进摆摆手,笑道:“我要不是能解决你发声的这个问题,还会上门找你?”

    “你要是一直哑巴,我找你去当什么大队长?到时候你没法开展工作,光去受手下人的羞辱就行了。”

    他从随身携带的帆布包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书本大小的黑色塑料盒子。

    盒子打开,里面是个点烟器一样的东西。

    电子喉。

    钱进还是抗旱工作那会偶然在商城看到的这个东西,当时他考虑了陈井底的情况,猜测这东西可能适合陈井底使用,只是一直太忙,没机会见陈井底,把礼物送给他。

    现在展示出电子喉不要紧。

    他找医院耳鼻喉的大夫打听了一下,其实早在1858年首先有人提出人工喉的概念和设计,并称之为说话机。

    1873年奥地利医师比尔罗特在为一喉癌患者行全喉切除以后,设计了一个管状金属制发声装置为机械人工喉雏形。

    到目前已经经过100多年的改进了,人工喉在全球有了大发展。

    另外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生产也有些年头了,1957年便有人发明了人工喉。

    然后美帝国方面在1942年开始推出电子人工喉,也就是钱进现在拿出来的电子喉。

    电子喉出现后被认为是人工辅助发音的未来——机械人工喉的使用看起来比较不人道,很多公共场合不便使用。

    现在国外便有比较小巧的电子喉发售了,1959年的时候出现了可以放于口中的假牙型电子喉。

    这种电子喉可以藏在人上颌的义齿中,属于口内振动发生器。

    然后前些年出现了与钱进手里这种电子喉相仿的手持便携式电子喉。

    当然,现在国外的产品和他从商城买到的肯定不一样。

    商城里的这款电子喉厉害的很,主要是它搭载了八核芯片,处理频率和声音能力极强。

    半导体方面的差距,是这款电子喉和当下国际先进电子喉区别最大的地方。

    这电子喉的音频调节和音量调节都是八档。

    音量好说,现在的电子喉也能做到多档调节,可音频就太难了。

    而偏偏对于电子喉来说,音频识别又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地方。

    因为每个人说话的习惯语速不一样,需要不同的音频,甚至可以说,不同方言对音频要求也不一样,吴侬软语需要的频率高,川音需要的低。

    所以更丰富的音频识别能力,可以让人通过电子喉说话更清楚。

    “陈师傅,你看这个!”

    钱进将盒子递过去:“这叫电子喉,你听说了吧?我之前出国去给咱的化肥厂打官司来着。”

    陈井底急忙竖起大拇指,他拿起自己写字的笔记本,翻到后面给他看。

    上面有剪报,全是钱进的报道。

    钱进找到关于自己去西德的报道后笑着点头,指着上面说:“这就是一款西德的进口电子喉,西德的科技力量你听说过吗?他们的机械很厉害。”

    陈井底点点头,但疑惑地看着这个奇怪的装置。

    钱进示意他坐下,然后拿起那个金属头,轻轻贴在陈井底的喉结下方,按照说明书那样调整好位置。

    他打开盒子上的开关,里面发出轻微的“嗡嗡”电流声。

    “陈师傅,你试着用力从喉咙里呼气,咳嗽几声,然后再冲我说喂、喂。”

    脖子上贴着个冰凉的东西,陈井底有些紧张,但还是按照钱进说的深吸一口气。

    顿时‘嗡嗡’的轻微电流音响起。

    芯片开始工作,开始调频。

    钱进鼓励他:“说,喂喂喂。”

    陈井底尝试着从喉咙里用力呼出气流,同时想象着要发出“喂喂喂”的声音。

    “嗡——喂喂喂……”一个机械感很浓的金属发音声响了起来。

    很不好听,如同破锣般,但声音相当清晰。

    陈井底猛地瞪大了眼睛。

    他往后退了一步瞪眼睛看电子喉,又伸手指向钱进。

    钱进冲他点点头:“你是小时候咽喉出问题了,所以不能说话,不是你没有发出声音的能力,简单的说,现在这个东西就是起到了正常人声带的作用,把你的声音给转换出来……”

    陈井底听不懂这些话。

    他只觉得难以置信!

    甚至他随后抽了自己一嘴巴子。

    声音又响又脆。

    钱进咋舌。

    这家伙是真心狠啊,抽自己是真用力啊,左侧脸颊明显发红了。

    显然很疼。

    但他很高兴。

    不是做梦!

    他看向那个盒子,喉咙里发出急促的“嗬嗬”声和含糊的发音声。

    钱进仔细听,大概能听出陈井底想说的话。

    陈井底不是完全不能说话,他肯定是小时候和青少年时期被人嘲笑的太多,导致他太自卑,索性不说话了,才成了沉默的哑巴。

    “来,再试一次,说出你最想说的话。”钱进教他自己控制开关和音量,又手把手的将这台电子喉给贴在他的咽喉处。

    陈井底再次深吸气,用尽全身力气,从喉咙深处挤压着气流慢慢说话:“我……不是……个……哑巴!”

    这一次声音虽然依旧机械感十足且沙哑刺耳,却清晰了许多,音量也大了!

    “成了!”钱进高兴地一拍大腿!

    陈井底却像被雷击中一样,僵在原地。

    他拿起这个小小的机器看,再次放到了咽喉处慢慢的说:

    “我不是个……哑巴!”

    声音依然机械感很重,这是没办法改的了,这是电子喉的特点。

    但陈井底压根不在乎这点。

    他就没想过自己还能够跟正常人一样说话,他就没想到自己还能摆脱哑巴的阴影!

    如今他却有了发出声音的能力。

    当即,一股巨大的狂喜如同火山般在他胸中爆发,从来都沉默寡言没有存在感的汉子,猛然跳了起来。

    跟一只老母鸡一样在仓库里拍打双臂又蹦又跳!

    钱进笑着看他激动的样子,心里很欣慰。

    兴奋蹦跳了得有一两分钟,陈井底才喘着粗气停下来,他双手死死握着电子喉,仿佛抓住自己的命运。

    他又使用了电子喉冲着钱进张开嘴,随着喉咙剧烈地耸动着,显然他想说什么,却因为此时激动到只能喘粗气而说不出话来。

    然后。

    他流泪了。

    大颗大颗滚烫的泪水,如同决堤的洪水,瞬间涌出眼眶顺着脸颊汹涌而下!

    他先是站在钱进对面无声地掉眼泪,没有声音,仅仅是肩膀剧烈地抽动。

    后面,那压抑了二三十年的情感终于冲破了无声的牢笼,化作一声撕心裂肺的嚎啕大哭!

    哭着哭着他又笑了起来,又哭又笑,像个疯子。

    泪水混着鼻涕糊满了他的脸,他却浑然不觉。

    钱进默默地站在一旁,默默的将手绢递给他。

    他无法感同身受,但能理解这种情绪。

    过了好一会儿,陈井底的情绪才恢复正常。

    他抹了一把脸,用手绢仔细干净眼泪鼻涕,然后再看钱进的时候,红红的眼睛里,眼神很亮。

    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光芒!

    他拿起笔下意识的要写字,忽然看到自己手里的是电子喉而不是铅笔,又笑了起来:

    “钱总,我去!我去当队长!我陈井底……这辈子……给你当牛做马!”

    钱进笑道:“不用那么严重,以后你慢慢说话,这样反而更有领导的派头。”

    “至于这个机器,你不要让太多人清楚它是怎么回事,这东西其实是我偷偷带回来的,实际上人家西德还没有出售呢,是我通过关系从他们的实验室里拿出来一个试验品!”

    陈井底郑重的点头。

    他用手包裹住电子喉顶在咽喉下,慢慢说:“我让……他们……看不到。”

    钱进笑道:“对,另外我跟你说,你信我就行了,给我去当大队长,比在这招待所里有前途的多。”

    这是实话。

    随着私人旅馆、大型宾馆乃至星级酒店的诞生,这些国有招待所用不了多少年就被淘汰掉了。

    以前和如今骄横傲娇的服务员们,最终会被历史无情的送入垃圾堆里。

    陈井底说:“我懂……我信你……钱总,我跟你走!”

    “等等!”钱进拉住他笑道:“别急,先去跟招待所领导说个申请,还得办离职手续和交接工作呢。”

    “不过你要负责的工程很重要,我来负责跟你们招待所领导打招呼,你去写申请,最多今天中午就要去我的突击总队报道。”

    陈井底用力点点头,几乎是跑着冲出了仓库。

    上午。

    培训学校的操场上变得异常热闹。

    学校开起来快一年了,如今还是第一次被彻底使用。

    钱进来到学校很感慨。

    得亏是办了这么个学校,否则还真没办法安置这么多手下人。

    前两天被派出去的初始建筑队被召集回来了,今天建筑大队成立,要正儿八经举办个成立仪式。

    钱进甚至还从报社找了朋友过来写一篇报道——

    劳动突击总队将义务劳动为全市遭受暴雪侵袭的老破房子进行修缮。

    这是大事,肯定值得登上报纸。

    工匠们都来了,按照昨天的队伍列队站好。

    各条街道选出来的突击队队员也来了,都是二三十岁的壮劳力。

    根据钱进提出的要求,这些人必须都懂一些木工或者泥瓦工的活计,起码当初下乡的时候干过相关工作。

    人多且杂乱,操场上乱糟糟的。

    钱进招呼中队长们来开会,给他们互相做了介绍,然后也把即将上任的陈井底的情况介绍给他们。

    他现在有威信,中队长都信服他,所以开会的时候就是他讲话,其他人听话。

    会议内容很简单,就是让他们好好带队,别出什么幺蛾子。

    钱进正说的起劲,一辆黑色小轿车开到了门口。

    站在门口正跟人吹牛的徐卫东爬上去一看,蹭蹭蹭的跑过来激动的喊:

    “老、老大、老总咳咳,钱总,是韩总来了!韩总又来啦!”

    不用有人来通报。

    钱进看到这台车就知道是韩兆新来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