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过去做财阀-> 第2223章 从月球到地球(第二更,求订阅)

第2223章 从月球到地球(第二更,求订阅)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前哨一号。

    这是人类在月球上设立的第一座永久基地。

    它位于陨石坑侧壁的熔岩管内,环境恶劣的月球上熔岩管上方上百米厚的月岩阻挡了,太空中无处不在的高能粒子,让人类得以在月球长期生存。

    不仅如此,熔岩管深处还存在着天然的水冰,这也为人类长期生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原因。

    有了水,不仅解决了基地饮用水的问题,而且也就有了氧气。

    在过去的几年间,这座熔岩管内的“充气城堡”在不断的扩建着,而在去年,靠着充气墙以及月岩填充的方式,终于实现了对熔岩管的封闭,虽然气闸门目前还不能进出车辆,但是熔岩管的封闭,却让基地外部的熔岩管有了“类地环境”。

    当穿着宇航服的张邦德走出基地时,借着熔岩管顶部的灯光,可以看到管内的地衣——那是用于释放氧气植物。

    现在前哨一号正在进行“地球化”实验,而这些实验已经进行了多年,南极的“生态圈二号”,先期完成了很多实验项目。

    “也许有一天,这座熔岩管,就是人类在星际移民的前哨站。”

    张邦德之所以会这么想,是因为这个熔岩管的深处超过3000米,最宽的地方足足有100多米,20多米高,理论上来说,仅仅只是这个熔岩管就可以容纳上千人。

    而根据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长期规划,未来这个熔岩管将会进行全方面的地球化改造,并且最终成为一个“类地管道”。

    他已经走进了气闸,在指挥中心的控制下,通过三道气闸,终于来到了“基地外”——那里距离洞口还有50米。

    那里可以完美的遮挡来自太空的有害辐射,让宇航员可以穿着轻型宇航服进行机械维护工作,这种舱外航天服,又轻又薄,与普通舱外航天服有天壤之别。它仅仅只有一定的防宇宙射线能力,只是用于在熔岩管内活动,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短时间走到月表,直接暴露宇宙辐射之中。

    几名穿着宇航服的工程师,正操纵着机械臂、吊机,围着“新希望1号矿车”。

    机械臂正将一个银白色的舱段缓缓吊向矿车尾部的接口——这是利用燃料箱的空舱,改造的舱室,因为其舱体对宇宙高能粒子有一定的防护能力,它一直被用作“月表观察站”。

    因为其有一定的自持能力,所以在这个特殊时期,才会被充分利用起来——被用来充当简易的“月表基地”。

    “角度偏左两度!”

    戴着头盔的工程师马鹏举扒着矿车边缘,手指在舱段与底盘的缝隙间比划。

    “这个舱段和驾驶舱是完全隔离的,气压表和循环阀都各走各的线路。”

    操作机械臂的来自英国的工程师汤姆斯盯着舱体侧面的校准刻度,操纵杆在掌心微微转动:

    “这没问题。”

    他看着舱段边缘的定位销对准底盘凹槽,按下固定按钮,一连串金属栓弹出的脆响在隧道里回荡。

    “两个独立舱室反而更安全,真的出了问题了密封层也能各自锁死。”

    他用锤子敲了敲观察舱的外壳,能够感觉出来,它比驾驶舱薄了很多,这只是一个在月球上因陋就简制造的观察舱而已。

    “再说这本来就是试验品,防辐射层很单薄,三两个月的没有问题,但真要是长期待着才要命。”

    月球表面的高能粒子是致命的,这是常识,要不然,他们也不会钻进山洞里。

    工程师们拿着扳手逐个检查固定螺栓,而张邦德则站在那里打量着这辆“房车”。

    这就是接下来他们的在月球的“家”了。

    经过两天的压力测试之后,这辆被戏称为“月球房车”的改装矿车终于亮起了运行灯,驾驶舱与试验舱的指示灯各自闪烁,像两盏被遗忘在荒原上的孤灯。

    第三天清晨,五名穿着白色宇航服的宇航员出现在气密舱前。

    他们的怀中都抱着火箭步枪,白色的火箭步枪的枪身泛着冷光,靴底的防滑纹路在月尘上印出整齐的脚印。

    在进入驾驶舱气密舱后,气密舱减压的嘶鸣声渐渐平息,厚重的舱门打开后,他们才进入驾驶生活舱,这里正常情况下只能呆四个人,但是现在却挤进去了五个人,虽然显得有些拥挤,但他们还是顺利的脱下了宇航服,这样一来车厢里的空间也就大了很多。

    随后,张邦德说道:

    “先检查武器,我们要去给俄国人准备‘欢迎仪式’了。”

    在驾驶员的操纵下矿车的轮胎碾过熔岩管底部的碎石,发出沙沙的声响,缓缓驶入月球表面的真空。

    在其驶出陨石坑后,就沿着路标——每隔五百米都有设有一个太阳能信号标,矿车只需要沿着这信号标行驶就可以了。

    一路上所有人都没有说话,他们知道,现在一切不过只是刚刚开始。

    远处的“新希望”矿场像一块被剖开的蓝宝石,裸露的矿脉闪烁着幽蓝,而这辆改装矿车正沿着预设轨迹,朝着预定警戒点驶去,车后扬起的月尘如同一条不断延伸的尾巴。

    至于那座“新希望”到底是人类的“新希望”还是毁灭,恐怕只有老天才知道。

    在距离地球38万公里之外的另一个星体上,人类将展开一次全面的对抗。

    而与此同时,苏联的登月飞船——月球开拓者号也正在向着月球驶来。

    此时,整个世界都在关注着“月球开拓者号”,尽管苏联方面没有说它会在什么位置降落,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它的目的地。

    ““月球开拓者号”是一座月表基地,它是“红色一号”的升级版,众所周知,因为月球表面恶劣的环境,所以各国月球基地往往都会选择在熔岩管内建造基地,而这次苏联发射的“月球开拓者”号,显然是为了争取在“新希望矿场”上的话语权……”

    巴黎,乔治五世大街路边的公寓客厅内,安德烈正在那里骑着塑料挖掘机玩,玩的很专注,自从爸爸把这个玩具送给他之后,挖掘机就成了他的最爱。

    而坐在沙发上的李奕涛眉头紧锁的看着电视新闻,而娜塔莎就坐在他的怀里,她将头枕靠在他的胸膛上,听着他的心跳,听着电视里的新闻,好一会,她才说道:

    “你说,如果他们之间发生冲突的话,会不会引起莫斯科和长安的战争?”

    摇了摇头,李奕涛说道:

    “我不知道……”

    然后他用力的将娜塔莎拥在怀里,轻声说道:

    “我只知道,无论如何,我都不会让你和安德烈离开,如果发生战争的话。”

    直到现在他都没有坦诚的说出自己的身份,他是“超市女王”斯坦娜的儿子,但他的父亲是长安的那位阁下。

    对于外界来说,这一直都是一个秘密。

    “嗯,”

    娜塔莎点了点头,说道:

    “我也不会离开你的,”

    自从几年前,在东柏林重逢后,他们就重新建立了联系,在娜塔莎到巴黎工作后,他们就像夫妻一样在一起同居,当然,对于外界来说,这是一个秘密。

    虽然在巴黎,KGB的活动很活跃,但是没有人会盯着国防部副部长的女儿,盯着她的私生活。毕竟,对于那些人来说,她才是莫斯科权贵圈的核心高层。

    “但是,明年,我就要回国了。”

    说话的时候,娜塔莎看着抱着自己的男人,轻声说道:

    “真不知道,回国之后,还能不能再见到你……”

    说话时她的语气低沉,带着浓浓的不舍,而李奕涛更加用力的抱着她,虽然没有说话,但是她仍然感受到了他的不舍。

    “我会经常去莫斯科,你知道的,我们在那里也开设了超市。到时候,我肯定需要经常过去的。”

    “那里和这里不一样的,”

    娜塔莎说着又转移了话题,看着电视说道:

    “再过几十个小时,“月球开拓者号”就会在月球着陆,到时候,他们之间的对抗可能就会变得非常激烈。

    上一次他们用的是工具。我敢说这一次他们肯定会使用武器的。”

    虽然并不是军人,但是因为出生在军人家庭,所以娜塔莎对自己的同胞是非常了解的。

    俄国是从来不吃亏的。

    既然已经死了人了,那么,接下来肯定是要报复的。他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向月球发射了火箭,除了报复之外,就再也没有其它的解释了。

    “你是说——这次他们很有可能会在月球上大打出手是吗?”

    李奕涛的眉头一锁,看着电视里的直播,语气变得有些凝重。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他永远只相信实力。”

    将整个人都缩在爱人的怀中,似乎是在寻找温暖的娜塔莎接着说道:

    “按照俄罗斯的对话方式,月球……已经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平静了。”

    “如果他们在月球上发生战争的话,那么……”

    战争会从月球蔓延到地球吗?

    李奕涛的心里一紧,他的神情中充满了担心。

    就这样抱着自己心爱的女人,看着电视里的新闻直播,他的内心是充满忧郁的,他担心未来的局势会给他们的生活造成影响。

    尤其是自己心爱的女人,如果她不是元帅的女儿,一切反而都好办了……可谁让她的父亲偏偏是元帅呢?

    这个时候骑着挖掘机的安德烈,一边滑动着一边来到父母的身边。冲着父亲说道。

    “爸爸,爸爸,我们一起玩吧。”

    在儿子的召唤下,李奕涛连忙收拾起内心的情绪,然后,露出笑容和儿子玩了起来,毕竟他每周只有一半的时间在这里,所以他总会尽量的陪儿子多玩一会儿,毕竟,也许明年之后就很难再有这样的机会了。

    在李奕涛和安德烈一起玩的时候,娜塔莎已经坐起身来,她笑盈盈的看着儿子和爱人。

    虽然电视机中传来的声音带着一种对未来的担心,但是对于他们一家三口来说,此时此刻才是最为重要。

    看着茶几上的照相机,娜塔莎随手拿起相机记录着爱人和孩子一起玩耍时的画面。

    而电视剧中仍然在播放着关于月球的新闻。

    “现在全世界应该都在关注着月球,关注着那个距离地球38万km的星体。

    也许,那里所发生的一切都将改变整个人类社会。”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