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混在墨西哥当警察-> 第741章:“政治就是内斗!内斗才是政治!” 第741章:“政治就是内斗!内斗才是政治!”
- 1996年2月10日,加拿大渥太华,国会山。
哥特式拱顶下,每一位议员的席位都坐满了人,旁听席上也挤满了神色紧张的记者和官员。
今天,让·克雷蒂将在这里,寻求议会授权,采取他上任以来最激进的军事行动,批准海军对玛基亚斯海豹岛附近海域实施封锁,并授权在必要时,配合美军对在该区域活动的墨西哥舰队进行威慑性炮击。
这对加拿大来说不容易咯。
毕竟,多久没干仗了?
干一下!
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的厉害。
克雷蒂站在发言席上,面容憔悴,但眼神坚定。他花了近二十分钟,用沉痛而恳切的语调,阐述了当前国家面临的“前所未有的侵略行为”,强调了“蒙特利尔”号沉没的耻辱,以及玛基亚斯海豹岛被占对加拿大主权和战略安全的“致命威胁”。
他引经据典,呼吁团结。
“先生们,女士们,同胞们!”
克雷蒂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大厅的每个角落,“当我们的士兵沉入冰冷的海底,当我们的国旗在属于我们的领土上被强行扯下,退缩与犹豫,就是对牺牲者的背叛,就是对国家未来的犯罪,我们不能,也绝不会,向这种赤裸裸的武力讹诈低头,我恳请议会,授权政府采取一切必要手段,捍卫我们的主权,夺回我们的岛屿,让世界看到,加拿大捍卫自身尊严的决心,坚不可摧。”
他发言结束时,执政党席位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许多议员面色潮红,用力挥舞着拳头,克雷蒂回到自己的座位,微微松了口气,他相信,在“蒙特利尔”号事件激起的民愤浪潮下,即便有反对声音,他的提案也应当能够通过。
议长敲下木槌,宣布开始投票。
电子计票屏上的数字开始跳动。
赞成票稳步上升,但反对票的增长速度,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克雷蒂脸上的自信渐渐凝固,他身体前倾,难以置信地看着屏幕,他身边的幕僚也开始交头接耳,脸色变得难看。
当最终数字定格时——
赞成:135票
反对:148票
大厅里先是陷入了一片死寂,仿佛所有人都被这个结果扼住了喉咙。
随即,“嗡”的一声,如同炸开的蜂巢,巨大的喧哗声瞬间爆发出来!
“什么?!”
“这不可能!”
执政党议员们纷纷站起,大声质疑,反对党席位则爆发出混杂着胜利欢呼和尖锐口哨的声音。
克雷蒂猛地扭头,目光看向对面席位最前排的帕特里克,帕特里克没有像他的同僚那样欢呼,他只是稳稳地坐在那里,双臂抱胸,迎接着克雷蒂的目光,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操!奥马利,你的反对党在干什么?你怎么突然反悔了。”有执政党的议员跳出来大声质问道。
旁人的声音也是越来越大。
就在这片混乱达到顶点的时刻,反对党席位中,一个身影猛地站了起来。是帕特里克最铁杆的盟友之一,也是马前卒,以言辞犀利、作风彪悍著称的议员,马库斯·霍尔。
霍尔手里拎着一个厚重的黑色公文包,他并没有走向发言席,而是在所有人惊愕的注视下,一步踏上了自己面前的橡木议事桌,皮鞋踩在光洁的桌面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安静!!”他发出一声怒吼,压过了现场的嘈杂。
所有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
“授权?!授权给你这个出卖国家利益的小丑吗?!克雷蒂!”霍尔的声音通过胸腔的共鸣,洪亮而充满穿透力,他伸手指向脸色难看的总理先生,“你不配坐在那个位置上!你不配代表加拿大!你和你华盛顿的主子,早就把我们国家的灵魂给卖了!”
说着,他“啪”地一声打开公文包的卡扣,从里面掏出一大迭文件,用尽全身力气,猛地向空中一抛!
雪白的纸张如同被惊起的鸽群,又如同祭奠的纸钱,在庄严的议会大厅空中纷纷扬扬地飘洒下来。
“看看吧!你们都看看!”
霍尔站在桌子上,如同一个煽动叛乱的狂徒,他抓起几张飘落的纸,大声念道,“克雷蒂总理的私人助理,在‘蒙特利尔’号事件发生后,秘密会见了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游说代表,而就在三天后,政府就推动通过了那份争议巨大的、采购美国F-35战斗机的意向书,将我们自己的航空航天产业弃之不顾!”
“还有这个!”
他又抓起另一张纸,“克雷蒂家族名下的一个信托基金,在上个月接收了一笔来自与白宫关系密切的美国‘战略资源基金会’的巨额‘捐款’,500万美元!而就在同期,我国在北美自贸协定的关键农产品条款上,对美国做出了重大让步,这是巧合吗?这是赤裸裸的利益输送,是卖国!”
“他和白宫那个小布殊,私下达成了什么肮脏的协议?用我们加拿大年轻人的鲜血,去为美国的霸权野心铺路?用我们国家的尊严,去换取他个人和他小圈子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他所谓的捍卫主权,根本就是一场戏,一场把他自己和美国军工复合体捆绑得更紧的戏!”
霍尔的声音如同重锤,一下下砸在寂静下来的大厅里,每一份飘落的纸张,仿佛都带着灼热的温度,烫伤了所有人的视线。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有
些是登贝莱提供的“精准弹药”,有些是反对党长期搜集但苦于没有时机抛出的黑料,此刻全部混杂在一起,如同集束炸弹般被投掷出来。
“胡说八道!这是诽谤!”克雷蒂气得浑身发抖,猛地站起来,指着霍尔怒吼。
“拿下他!把他赶下去!”执政党议员们群情激奋。
“让他说下去!”反对党议员则奋力阻挡。
秩序彻底失控了。
不知道是谁先推搡了一把,也不知道第一拳是谁打出的。
一个年轻的执政党议员试图冲上去把霍尔从桌子上拉下来,却被旁边一名反对党议员拦腰抱住,紧接着,就像点燃了炸药桶的引信——
“砰!”
一个墨水台飞了过去,砸在了一名议员的额头上,鲜血瞬间流了下来。
“打起来了!”
“保护议长!”
“你们这些叛徒!”
怒吼声、咒骂声、桌椅被撞倒的巨响、纸张被踩踏的碎裂声……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平日里道貌岸然的绅士们,此刻如同街头混混般扭打在一起,领带被扯断,西装被撕破,眼镜飞了出去,拳头和公文包在空中挥舞。
议长徒劳地敲打着木槌,声嘶力竭地喊着“秩序!秩序!”,但他的声音完全被淹没在这片混乱的浪潮之中。
电视直播镜头忠实地记录着这一切,将加拿大最高权力机构这前所未有的一幕,实时传播到了全国观众面前。
当帕特里克在反对党成员的护送下出来时,他对站在门口的记者举着拳头说,“加拿大不是美国的附庸,墨西哥和美国的战争,不应该牺牲任何一名车加拿大人!”
……
要说,政治就是内斗!
内斗才是政治。
两大党派各自掌控或影响的媒体机器便全速开动,舆论开始发飙啦~!
支持克雷蒂及执政党的主流报纸,如《环球邮报》等,次日头版头条赫然是《国会之耻:反对党为私利背叛国家!》,配图是马库斯·霍尔站在议事桌上抛洒文件的狂悖瞬间,以及议会内扭打的混乱场景,社论猛烈抨击帕特里克及其党派“在国难当头之际,将党派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其行为已构成对民主程序的严重亵渎和对国家安全的实质性破坏”。
然而,支持帕特里克的媒体阵营,尤其是几家影响力巨大的电视台和新兴的网络新闻平台,反击则更为直接。
《国家邮报》在头版用整版篇幅刊登了霍尔抛出的部分“黑料”细节,标题触目惊心:《克雷蒂的“秘密交易”:鲜血换来的美元?》。
报道不仅详细梳理了所谓“洛克希德游说”与“战略资源基金会捐款”的时间线与关联性,还“深度挖掘”了克雷蒂内阁中几位重要部长的“可疑”资产变动,以及其子女在美国名校就读并获得“神秘奖学金”的情况。
虽然没有确凿司法证据,但密集的“质疑”和“巧合”堆砌,足以在公众心中投下巨大的阴影。
甚至还有说,“克雷蒂参加过美国的小圣詹姆斯岛”,名单就在维克托的手里。
电视台更是火力全开。
黄金时段的辩论节目里,嘉宾们慷慨激昂,将克雷蒂描绘成“华盛顿安插在渥太华的傀儡”,将此次出兵提议称为“用加拿大青年的尸骨为美国火中取栗”。他们高呼:“自由民主,我们需要的是自由!”
反正闹得挺大。
太自由就是这样的,一点B事都得来回折腾,就像是美丽软,嘿,政府还能停摆,也是第一次听说吧,这么不负责任,那你直接无政府好了呢。
欧美政府的作用是干什么?
哦哦,给史密斯专员赚钱用的。
就在这舆论鼎沸时,办公室内,让·克雷蒂疲惫地揉着太阳穴,面前的烟灰缸里堆满了烟蒂。
他刚刚结束了与党内核心成员的紧急会议,情况不容乐观,霍尔抛出的“黑料”虽然大多经不起严格司法推敲,但在政治上是致命的,尤其是在这敏感时刻,足以动摇中间派议员和民众的支持。
这时,私人电话响了起来。
克雷蒂深吸一口气,接了起来。
“让,我是乔治。”
小布殊的声音从大洋彼岸传来,“我看到了你们议会的新闻上帝,这简直是一场闹剧。帕特里克他到底想干什么?他之前不是最强硬的主战派吗?”
克雷蒂苦笑一声,声音沙哑:“乔治,我现在也摸不清他的路数。他和他的人像是疯了一样,不仅否决了授权,还抛出了一堆精心编织的谎言,把我说成了出卖国家利益的小丑。”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小布殊的语气带上了不满:“让,听着,我理解你国内的困难,但是,玛基亚斯岛上的墨西哥人不会因为你们的议会吵架就消失,我们的舰队正在北上,需要盟友坚定的支持,而不是临阵退缩,难道你就不能动用权力,强制推行吗?这是国家安全事务!”
克雷蒂闻言,脸上闪过一丝尴尬和无奈。
强制推行?在加拿大这套议会体系下,没有议会的授权,他怎么可能调动军队进行实质性的进攻行动?
怎么滴?
你以为他加拿大皇帝啊?
他耐着性子解释:“乔治,没有议会授权,我无法下令进行封锁以外的军事行动,而且,帕特里克那个混蛋,已经在酝酿对我发起不信任动议甚至弹劾程序了。我现在自身难保。”
他顿了顿,语气充满了疲惫:“加拿大现在的问题很严重,乔治,不仅仅是出兵不出兵的问题,是国家可能陷入宪政危机的问题,帕特里克抓住了民众对美国的一些复杂看法,他现在把自己包装成了国家独立的捍卫者。”
小布殊在电话那头沉默了更长时间,只能听到他沉重的呼吸声。
最终,他语气生硬地说:“好吧,让,我明白了。你先处理好你内部的麻烦。但是,时间不等人,我们希望加拿大能尽快做出符合我们共同利益的决定。”
挂断电话,小布殊将身体深深陷入总统办公椅中,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狗娘养的……”他低声咒骂了一句,不知道是在骂帕特里克,还是在骂这突如其来的变数。
他不是傻子。
帕特里克,一个以强硬,主战闻名的政治家,在关键时刻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不惜发动政治核弹攻击现任总理,这背后绝对不正常。
仅仅是党争或者理念变化?不可能如此剧烈和彻底。
“是谁说服了他?”小布殊喃喃自语,谁有能力,有动机,在这个节骨眼上,让加拿大的反对党领袖临阵倒戈,不惜引发国家内乱也要阻止加拿大参战?
答案几乎呼之欲出。
对谁有利?毫无疑问,对墨西哥的维克托最有利。一个无法出兵的加拿大,相当于卸掉了美国在北侧的一条臂膀。
墨西哥舰队面临的压力将骤减,他们可以更专注地对付来自南面的美军。
“维克托……”小布殊眯起了眼睛。
就在他沉浸在这种被孤立和算计的烦躁中时,办公室的门被“砰”地一声猛地撞开,甚至没有预先的敲门声。
小布殊愠怒地抬头,看到他的幕僚长卡尔·罗夫几乎是跌撞着冲了进来,呼吸急促,额头上全是细密的冷汗。
“卡尔?!”小布殊看到他这模样惊得站了起来,烟灰掉落在昂贵的地毯上也顾不上,“发生了什么事?是缅因湾?还是舰队……”
罗夫冲到他的办公桌前,双手重重地拍在红木桌面上,支撑着几乎要虚脱的身体,他张了张嘴,使劲喘气。
“说啊!到底怎么了?!”
罗夫猛地吸了一口气:
“伊利诺伊,布拉莫!那个狗娘养的布拉莫出兵了!”
“他越过州界,突袭了印第安纳州,他们的先头部队,至少两个装甲营,已经突破了国民警卫队在州界的第一道防线,正在向格里市和哈蒙德方向高速推进!上帝啊,他们甚至炮击了芝加哥远郊的居民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