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提早布局 ,视野要放更广阔一些

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提早布局 ,视野要放更广阔一些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把吕德海和陶胜利两个人送到县里之后,李龙问两个人的去处。吕德海已经吃过饭了,就给李龙说直接去汽车站,他要乘汽车回家。

    现在县里已经有通往六户地的班车,虽然一天就一趟,但回去还算方便。

    陶胜利说他要先找个地方住下,买一些日用品,吃个饭再离开。

    李龙先把吕德海送到了汽车站,然后把车开到县招待所。

    “李老板,你知道不知道哪里有能把这砂金换成钱的?”陶胜利说道,“这县里能不能换我也不知道。”

    李龙自己也不知道。他虽然弄到了不少狗头金、金疙瘩以及这回的砂金,但并没有拿出去换过,都当收藏品了。

    而且好像现在黄金制品私人不允许买卖的,至少在玛县这样的小县城是没办法卖的。

    李龙把实情给陶胜利说了,陶胜利有些为难,他给李龙说道:

    “李老板,你看你能不能把我这个砂金给收了?我知道砂金肯定不比店里卖的黄金,我也不要多,我知道你这个人很好,你出价给我收了怎么样?我现在身上一点钱都没有了……”

    李龙便问道:

    “那你换多少砂金?如果就裤腰里这些,我倒是能给你换一些。”

    砂金含金量虽然达不到九成,但七八成肯定是有的。所以如果按现在的黄金价格一半,李龙肯定有得赚。

    李龙先前把陶胜利的砂金拿出来分一小半给波拉提,主要是不能波拉提白放人。他也相信陶胜利不傻,不出一点血就让别人放人,李龙欠了人情,他自己呢?

    至少眼下看起来是公平的,陶胜利也能想明白这一点。

    他把那个留给自己的布包拿出来说道:

    “就这些吧,你看值多少钱,你出个价,我不还价。”

    嘿,李龙乐了,这是架着自己还是信任自己啊。

    他接过那个布包掂了掂,这个布包总共的重量一百克左右,把布的重量除掉——这是老式麻布,还是挺重的,除皮的话,能有个七八十克吧。

    撕开缝着的线口,李龙倒出来一点儿,这砂金的颜色赤黄,和吕有才留下来的砂金颜色差不多,很漂亮。

    这时候国内黄金的收购价应该是在三十块钱左右,砂金有个提炼的过程,李龙想了想,从吉普车里取出自己装钱的黑色人造皮包,数出八张一百块钱递了过去:

    “这是八百块钱,就当我收你砂金的钱了。”

    “这钱……”陶胜利一直在山里,并不清楚现在百元钞票已经发行出来了,他有点不敢接。

    “走,去银行。”李龙笑笑,“这是新出来的一百块钱,还有五十的呢。咱们去银行,你可以把这些一百块钱的换成零钱来用。”

    李龙开着吉普车把陶胜利送到了银行,他让陶胜利进去换钱,自己就在外面等着。

    一会儿陶胜利从里面出来,手里捏着的钱就变成了一厚沓,看来他也是喜欢拿着十块的大团结。

    “走,送你去招待所,剩下的买东西、收拾你自己的头发什么的,看你自己了。”李龙说道。

    陶胜利满口的感谢,一直等李龙把他放到了招待所,等李龙开着吉普车离开,他还冲着吉普车招着手。

    他很清楚,不是李龙,现在自己已经被关进了林业队的黑屋子了。

    陶胜利并没有立刻进招待所,他还有些犹豫。

    其实他挖到的砂金并没有全部带在身上,还有一部分在山里藏着。

    只是当时他根本没有机会去取,也不可能去取。

    现在自己自由了,那要不要去取呢?

    李龙并不知道陶胜利的想法,他看看时间还早,便先去了供销社。

    去了六户地,又和吕德海聊了聊,李龙觉得自己光依靠上一世的记忆,有些东西似乎并不一定准确。

    所以他想从李向前这里了解更多的信息,看能不能纠正自己的偏差。

    李向前正在办公室里看着报纸,李龙吉普车进院子的时候他听到了。

    “坐。”看着李龙敲门,李向前指了指沙发,“自己倒茶,你这回过来有啥事情?”

    “主任,看你说了,好像我没事就不能来一样。”李龙笑着给自己倒了水,喝了一口说道。

    “你自己说,你哪回过来没事?”李向前瞪了他一眼,“你现在比我都忙啊。”

    “人嘛,总得给自己找点事情做嘛。”李龙笑笑,辩解了一句,“主任,我找你是打听件事情,你知道不知道咱们县现在棉花的种植面积有多少?”

    “这个?我不知道。”李向前摇了摇头,“棉麻收获是县棉麻公司的事情,我们供销社不管这个的。”

    李龙略有些失望,这玩意儿难道还要自己去棉麻公司问吗?不好问啊。

    “不过我这里有一份县里去年的统计公报。”李向前想了想说,“你可以看看,应该有你要的东西。”

    说着他站起来,到老式的木头办公柜里翻了翻,找出一份文件来。

    去年的统计公报,县统计局统计出来后,会给各单位发一份,农林牧副渔各行业的数据这上面都有。

    李龙接过那份文件看了起来。

    李向前笑了笑,回到办公桌那里,继续干自己的事情。

    李龙很快就翻到了棉麻那一项。

    八六年,玛县的棉花产量在两百多吨,没有写具体的棉花种植面积,但李龙知道这时候大部分棉田是陆地棉,少部分种的是薄膜棉,产量最多也就在一百多公斤。

    以此类推,那么全县棉花的种植面积差不多也就是在两三千亩的样子。

    要说多其实不多的,毕竟现在一个乡的耕地都有十万亩左右了。

    但是眼下玛县的农业种植完全是以粮食为主的,农民的公粮任务差不多在百分之十左右,也就是说种五亩地差不多要交半亩地的粮食作为公粮。

    完粮任务是必须要完成的,剩下的还要管一大家子人吃饭,然后才是副业种植。

    这时候农民普遍的还没有拿钱顶公粮的概念,再加上曾经有过那么一段时间吃不饱吃不好的经历,所以种粮成了自发的主动行为。

    之后才是种棉、种打瓜。

    公报里简单的提了提,全县棉花种植,北五岔、六户地占的比较多,其他乡镇是零星种植,然后就是兵团农场。

    目前的归属,农八师的这些团场,和农六师的农场名义上还是“借用”玛县的地,也就是说这地盘是玛县的,自治区那边划归兵团使用。

    再过三四十年,兵团各师建市,这些地方才算正式归兵团。

    两万多亩,但是上面有一个增速,李龙看着这棉花种植的增速是非常快的。

    也就是说,虽然棉花的种植目前就局限在这两个乡,但是这几年因为种棉花赚钱比较多,每年增速都在百分之二三十。

    他清楚等过两年,棉花的种植范围扩大到其他乡之后,那增速就更快了。

    “你找这个棉花种植面积干啥?”等李龙把文件交还给李向前,李向前问道。

    “我猜以后咱们县里棉花的种植会扩大到耕地面积一半以上。”李龙半开玩笑的说道,“我在想着是不是要搞一个专门针对棉花的机器。”

    李向前是知道李龙和奎屯那边的农机厂合作搞几个机器的,特别是这个清雪机,今年是好好的赚了一笔钱。

    所以他觉得李龙的思路没问题,就是对李龙现在说的这个存疑。

    “一半以上?怎么可能嘛。”李向前说,“咱们是农业县没错,但主要的耕地还是以种粮食为主。这粮食是大头,怎么可能一半都种棉花?”

    “我是说以后。以后啊,新技术、新种子应用,咱们的粮食产量会比现在多很多。”吹牛嘛,李龙肯定是会的,他半开玩笑半分析着:

    “到时一亩地打的粮食是现在三四亩地打的那么多,到时就不需要那么多地种粮食了,那农民就得想着种什么赚钱。你看别的都算了,这棉花肯定是缺不了的,衣食住行,头一个就是衣,这做衣服用的啥?主要不还是棉花?”

    “有道理。”李向前笑了,“那你准备搞什么?”

    “打药机嘛。”李龙说实话,“现在咱们种的其他作物,都不怎么怕虫。你看,麦子怕倒伏,油葵怕扎根不深,玉米是地不好收的就不多,还怕旱。

    只有这个棉花,因为长起来后叶子挨着叶子,最后就是那些传染非常快的害虫。像什么红蜘蛛、蚜虫、棉铃虫等等……”

    “我说你小子懂的还不少嘛。”李向前笑了,“你的意思就是生产这个打虫的机器?”

    “嗯,这回去了北面的六户地,那边种棉花的农民说打药是个麻烦活。我就想着如果棉花的种植面积足够多的话,就设计一种合适的打药机,小四轮拖拉机带的,能省不少事。”

    对于其他农作物来说,打药是个偶尔的活,但对于棉花来说,打药是真的常事。

    李龙隐约记得,上一世曾经有过那么一段时间,给棉花打药几乎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每家地头上都能看到各种药瓶子。

    因为每种虫子的防虫药都不一样,所以打起来麻烦,有些得掺着打,有些得单独打。

    有那么一段时间,四队周围虽然有不少的水库、沼泽,但夏天村里却没什么蚊子,连苍蝇都少。

    都让药打死掉了。

    甚至于再往后,刚开始推广无人机打药的时候,一股子药水从空中飘到李龙家的院子,他家的葡萄直接就缩了,当年半架葡萄没挂果!

    不打不行,不打的话,棉花叶子能让红蜘蛛吃完,棉桃能落光,那样的话,等的就是绝收。

    这些害虫传播的太快了。如果不控制的话,几天功夫,一块二三十亩的地就能传染遍!

    人力时有穷尽,只有机械打药才是王道。

    只是目前县里种棉花的面积还不足以支撑起李龙搞的这个。

    不过他也想明白了,视野要扩大,他要和奎屯农机厂合作的话,目光就不能光放在玛县。其实最开始种棉花最多的,反倒是兵团。

    石城的农八师,奎屯那边的农七师的棉区面积一开始都比玛县要大的多。

    所以其实现在搞这个棉花的打药机,虽然略有点早,但也并没有早多少。

    是可以提前布局的。

    从李向前这里离开,李龙看看时间,然后就去接明明昊昊了。

    这个东西一时半会儿不是那么急,接娃娃才是正事。

    吕德海在汽车站买了票,等车来,他抱着大黑包上了车。

    司机看着他没把大黑包放在行李架上也没说什么。主要是这时候车上人也不多,没人按票坐,直接就是一个人坐两人位的那种。

    吕德海抱着黑包坐在后面,看着窗外一言不发。

    他脑海里正想着要把父亲的骨头埋在哪里。

    这时候农村还是土葬,基本上就是在自己村子里附近找一块地方,挖坑堆坟。

    这事情不好往外说,因为父亲是私自离开副业队淘金然后被人杀的,而目前得到的消息,杀父亲的人也死球掉了。

    一笔糊涂账。

    这事不好弄,他也不好去找村里。队里在父亲失踪后给了补偿的,他现在也不好再说什么,那就直接埋了吧。

    汽车开出站,往北而去。

    吕德海到家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山了。他提着包进院子,王香玉快步走过来,盯着他手里的黑包。

    吕德海示意进屋再说。毕竟这件事情不好宣扬。孩子已经回来了,吕德海让妻子带着孩子学习,他和母亲在主屋里打开包,看着里面的骨头。

    在确认了旧伤之后,王香玉捂着嘴哭了起来。

    “其实那山里是有金矿的。”吕德海等母亲恢复了情绪后说道,“我爸应该淘到不少砂金。如果不是当时我看到有一个淘金的直接被林业队给抓走了,我都想着抽空进山看看呢。”

    “可别!”王香玉脸色一变,说道,“现在咱们家能吃饱饭,那个李同志又给了两千块钱,这情况挺好的了,你可别再犯浑!”

    吕德海点点头,说知道了。

    他没提父亲砂金多少的事情。李龙能送钱过来,又把父亲的尸骨位置给指出来,这已经非常仁义了。换个不怎么讲究的人,根本不说,你又能怎么着?

    所以他都没想父亲留下来多少东西,那东西也算是罪魁祸首,甚至是耻辱,还是不要提了。

    把黑包放好,吃晚饭的时候,一家三个大人商量着尸骨埋的地方。

    最后确定,就埋在自家地头的荒地里,就当是守着自家的地了。

    然后就商量着,拿着那两千块钱买台拖拉机。吕德海说了,李龙那边答应给他弄一台收割机。

    “马上到割麦季了,等有了收割机,我也能开机子去割麦赚钱了。”吕德海一脸的振奋,“看看旁边那队里人家割麦多赚钱!不说多,一个麦季能赚一两千也行啊!”

    这时候六户地人均收入六百块钱,一个麦季要能赚两个人的纯收入,那可真不少了。

    李龙接了明明昊昊回了家之后,把孩子交给顾晓霞哄睡,他则少见的坐在了主卧的写字台前,开始写画起来。

    打药机他用过,知道其原理,主要的构件也清楚,所以要“设计”的话,其实挺简单的。

    后世他用的打药机有两种,一种直接就是个架子,下面两轮,上面架一个大塑料桶——那种竖卧着的桶,有一米二三长,五六十厘米宽的。

    桶后面有竖架,折迭的,展开后有三四米宽,这个架子上布有软管,软管分上下,尽头就是药水喷头。

    软管联接到桶里,桶里盛着药水,当然不光连接到桶里,还要连接到气泵气嘴那里。气泵自然是加压用的。人工喷雾器是左手不停的压动压柄把空气压到水罐里,右手控制开关和喷头。

    另外一种水罐直接装在拖拉机的车斗子里,相当于直接把车斗子改装成了打药机,和前一种的原理是差不多的。

    李龙要画打药机是用气泵来加压,喷嘴那里上下可以设计三排,而且那个架子可以上下调节,这样棉花多高,架子调多高,打药就更能喷对地方。

    水桶、水泵、控制开关,整体结构,李龙都画了出来。

    画出来后还要有大致的说明,这样至少复原的时候,好理解。

    李龙画的时候,顾晓霞走了过来,就站在他身后看着。

    “明明昊昊睡着了?”李龙停下了笔问道。

    “睡着了。”顾晓霞伸手慢慢给李龙捏着肩膀,“你这是准备设计什么?”

    “你看像什么?”李龙把自己画的东西拿起来给顾晓霞看。

    “像大号的喷雾器。”顾晓霞也是干过农活的,一下子就看出来了。

    “嗯,就是那个,小四轮带的。”

    “这干啥用?打药?地里干活,用不着吧?”顾晓霞对棉花地目前还一点都不了解。

    “给棉花打药的。”李龙解释着,“咱们队里没种棉花,不过北面兵团和乡镇不少都种棉花了。我觉得以后棉花应该会是主要的经济作物,所以先搞出来看看能不能用得上。”

    “你真厉害!”顾晓霞感叹着,“这才看了棉花地,就想出来这个了?”

    被自己的女人夸奖,李龙很开心,那点子骄傲升腾上来,他笑着说道:

    “我厉害的地方多着呢!”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