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去趟乌城请专家 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去趟乌城请专家
- 李龙看着那个人在小溪边翻捡着石头,找了好一会儿,啥也没找到,然后就站了起来。
看着这人年纪不小,五十多岁的样子,李龙想了想,便提着枪大步走了下去。
说是上山容易下山难,但他胆子大,往下走的时候步子迈得很大,一会儿功夫就跑到了溪流边上。
李龙的动静很大,把那个人吓了一跳,他看着李龙背着枪,当场就不动了。
李龙走到那个人跟前,看这人应该就是今天进来的,便问道:
“你是哪里的?进山干什么来的?”
那个人并不像普通采药人那样碰到李龙会担心,他也看出来李龙不像是抢劫越货的人,说道:
“我是玛县人,你是干撒的?”
一口兰银官话,铁定是玛县无疑了,毕竟石城人要么说普通话,要么说豫省话,虽然只隔着一条玛河,方言却完全不一样。
“我是护林员。”李龙扬了扬枪,说道,“这里是林业队管辖范围。我问问你,你过来干啥?带火没有?现在林区严禁放火。”
在听李龙说是护林员后,那个人放松了下来,说道:“我是县一中的退休老师。进山过来看看能不能捡到蘑菇啥的。”
“拿铲子捡蘑菇?捡玉吧?”李龙笑了笑,“跑这么深的山,你是不是昨天就过来了?不然咋可能跑到这么远呢?体育老师吧?看你这身体素质不错啊。”
“呵呵。”那个人被揭破目的,有点尴尬的笑笑,“退休了么撒事情,听说山里面有大块子玉呢,就进来看看。放心,我肯定没有点火。再说了这六月份山里都是青草,那火咋们也放不起来么。”
李龙问火的事情就是个由头,听他这么一解释,也就过去了,接着问道:
“那进山捡玉的人多吧?看来说山里面有玉的消息传的怪广的呢。”
“就是说下的呢,前几天就听说了。其实以前就听说这山里面有玉呢,石城那边的退休工人不是找见一块大玉石嘛。现在又有一块,我们就想着别人运气这么好,我们说不定也行呢。”
“那有没有收获?”李龙问道。
“唉,哪那么容易呢。蘑菇倒是捡了一些,玉石根本就没见着。再说了,我们也是外行,光听说玉石长的样子,见过玉雕的东西,那真正的山里面的玉石也没见过。
其实先前在水里捡过几块,我看着就怪像玉石的,不过我们一起过来的人说那不是的……”
这人说着就说漏嘴了,等反应过来已经晚了。
“你们还是有组织的活动啊。”李龙说道,“一起过来的有多少人?晚上一块住的吗?”
“有七个人。”这个人既然已经说出来了,那也就没再瞒着,“都是朋友,关系不错的。反正闲下来也没啥事情,就约着一起进山。”
“七个人都没捡到吗?”李龙又问道。
“捡到一块,不过我们中懂行的那个说是有裂呢,不咋值钱。不过再咋们说,也比没捡着强吧。我今天跑的远一些,就想着看能不能捡到吧。”
李龙又问了一些细节问题,大致知道这些人虽然沿着路过来,但甚至上还是往西靠近玛河方向在找。毕竟那两块大玉石都是在玛河上游找到的。
在他们看来,玉石的源头应该就在玛河上游某座山上。进山的路虽然开的比较深,但距离玛河还有段距离,所以他们找到住的地方后,散开就是往西。
但也不会跑太远,担心迷路。
问完,李龙告诉他山里还是有野兽的,注意安全,然后就离开了。
这么一折腾,看时间也差不多要到吃中午饭了,李龙便拐向东北方向而去。
那个人看李龙离开后,长出了一口气,然后从兜里掏出拳头大小的一块青色石头,看了看,又高兴的装进了兜里。
他一直担心李龙会搜身呢。
李龙回到孟海那里,那边还没开饭,但杂碎汤的香气已经飘开了。
孟海正在指挥着村民干活,李龙就把那个河拦路的事情给他说了。
“要还有两公里多的话,明天我过去看看。”孟海说道,“修桥也不是不行,主要是需要水泥和钢筋。其他的材料这里就能搞到。
当然,如果是我们修的话,那就不能期待太好的。毕竟我们不是专业的。如果能从县里找两个专业的人来指导我们干活,倒是可以。”
李龙想着这件事情倒不是很急。两三公里的路,等修到的时候,孟海他们夏天的修路任务也差不多了,得回去准备忙着收麦了。
所以先商量着,大家都多想想办法。
李龙等着吃过中午饭,又在附近转了转,然后就回去了。
和孟海约定的时间还有几天,他打算先去一趟乌城。
去乌城之前,李龙从地窖里取出二十幅画来,想着先试试水。至于乌城哪里找裱画的人,那只有到了后再打听了。
有刘工在,有吴教授、罗教授,打听这件事情应该还是容易的。实在不行就开着吉普车逛呗。
当然去乌城也不光是裱画,还要去农学院问问水闸和修桥的事情。农学院有农田水利专业的,应该会有专业的人吧?
第二天吃过早饭,送明明昊昊到了四队后,李龙开着车就去了乌城。
途经北庭的时候李龙也没停,一直到乌城后,看时间差不多吃中午饭了,便把车开到了农学院附近,找地方吃了中午饭,然后去往里面找吴教授。
吴教授在上课,李龙就去找罗教授,罗教授倒是在,看到李龙挺高兴的。
李龙给两位教授带了一些肉干,这也算是自己这边的特产了。
“牛肉干?羊肉干?”罗教授问李龙。虽然好久没见,但他和李龙不客气,拿起一个打开纸皮包装问道:“你们自己做的?”
“嗯,自己做的,我搞了个肉干加工作坊,给口里供货,用的是上好的牛羊肉,味道怎么样?”
“挺好挺好。”罗教授一边吃一边说道,“往口里供货?你这生意做的不错嘛。”
“哈哈,就是想到哪做到哪。”李龙谦虚的笑笑,“反正自己想着干呗。”
“你谦虚了。”罗教授又拿起一个肉干,指着他说道,“最近就在忙这个?”
“不是不是。”李龙摆了摆手,“这个有人负责呢。我最近在修通往山里的路,现在碰到个难题,想过来找个专家请教一下。”
“啥难题,说来听听。”罗教授一听来了兴趣,“就算我帮不上忙,应该会找到能帮忙的人。”
“两件事情,不,应该说是三件事情。”李龙和罗教授也不客气,“一个,是我们修路的时候遇到了河,要修桥。我们施工队伍没这方面的经验,看能不能找到相关的专家请教一下。
第二个呢,就是我们村南面不是有小海子,就逮鱼的那个地方,年年洪水冲着,北面坝太容易垮掉了。所以我打算在北面对着苇湖的位置开个闸门,这事没干过,想请专家给个建议。”
“那第三个呢?”罗教授脸色就不太好看了,两个问题,他一个也没能解决,只能联系人,毕竟都不是他的专业。
“第三个就是我从燕京买了一些字画,想找个能裱画的地方,乌城我也不熟悉,不知道哪里有这样的专业店。”
“嘿,这第三个我能帮上忙。”罗教授笑了,“我知道哪有店,我给你说一下位置,你呆会儿就能过去。”
李龙很高兴,三件事情解决一件了。
其实这是最主要的,另外两件事情,县里就能解决,过来问一下只不过是顺带的事情。
“如果你修桥和修闸门的事情不急的话,我建议你把具体的情况写出来,我找人问一下,问清楚后你留个电话,到时我给你打过去。你还在不在供销社了?在的话我就打到供销社找你。”
“打到我收购站吧。”李龙说道,“我把收购站的号码留给你。”
李龙接过罗教授递过来的纸笔写了起来。
桥和闸门的事情挺简单,李龙不光写出来具体的情况,还画了草图,上面有一些概略的数据,比如水深、坝高等等。
等了一会儿没看到吴教授回来,李龙就告辞了,他离开的时候把送给吴教授的肉干交托给罗教授,让罗教授帮着给了。
下午快下班的时候吴教授才回来,罗教授把东西交给她的时候,她有些遗憾的说道:
“唉,早知道我就早点回来了,还想问问小李关于打瓜种植的事情呢。”
李龙这两年因为要往口里卖打瓜籽,对目前的打瓜行情知道的不少,吴教授觉得通过他能多了解一些农业方面的实际情况。
从李龙这里了解到的,和调研得到的数据还是不完全一样的。
“没事,我这里有他收购站的电话。”罗教授把电话报给了吴教授,“你要有什么事情,到时直接给他打就行了。”
吴教授记下了李龙的电话,拿着肉干回去了。
罗教授却在想着自己从哪里能打听到帮李龙解决这两个难题的人。
李龙出了学院,开着吉普车去了罗教授所说的那书画店。
这个书画店主营的除了裱画,还有写字画画的工具,比如毛笔、墨、宣纸等等。
店里面就一个老人在,正在裱一条书法作品。
李龙看着那字写的龙飞凤舞的挺漂亮,就在边上等着。
说是老人,其实也就是五六十岁的样子,留着胡子,挺有点艺术人士的气息。
李龙看着他不紧不慢的在那里工作,感觉挺好的。这个人动作熟练,旁边的工具随手拿过来使用,丝毫没有停滞,很快,一副书法作品就裱好了。
这时候那个人材看到李龙,问道:
“同志你好,有事吗?”
“我想裱几幅画。”李龙问道,“能不能做?”
“做肯定能做,你要裱几幅?”那个人过去到旁边洗了手,拿毛巾一边擦手一边问道。
“二十幅字画。”李龙说道,“有大有小。”
“二十幅?这么多?这一时半会儿可弄不出来。而且我给你说小伙子,这价钱可不便宜。”那个人说道。
“行,我知道。”李龙笑了笑,“大约多少天你说个时间,到时我过来取。”
“我手头上也有些活,你这个还得往后排排。这样吧,十天,十天后你过来取怎么样?对了,你把东西拿出来我看看能不能裱,你有什么要求也说一下。”
李龙便赶紧把自己拿来的那些字画取出来。
他是用布包起来的,有些折痕,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这个我是外行,就想着看能不能把这个折痕给消除掉,另外就是这些字画大小不一,看你们行内人怎么弄,当然要求就是不能破坏画的原体。”
“那是当然。”那个人一一看着这些画,说道,“画保存的一般,有些潮了,如果再不装裱,过段时间可能就会破损。”
他这么说,李龙也不知道这是真实的,还是这个人为了生意才说的。
两世加起来见识的人多了,他也不可能从面相就看出来一个人怎么样。
所以这一次过来,他拿的字画,挑的都是后世听着不是那么出名的,觉得至少这样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你的这些字画,有做立轴的,也有做手卷的,还有做册页的。装裱的形式不一样,用的材料不一样,价钱也不一样。”那个人把字画一一看完后,拿过一个本子开始登记,边登记边给李龙说道:
“我这里的材料比较一般,这个你应该能理解,毕竟咱们这里想要搞到好材料也不容易。所以立轴一副五块钱,手卷四块,册页是按页算钱,一页一块,你看怎么样?”
不便宜。
以李龙买的这些画的价钱来算,是真不便宜。当然那些字画他是从文物商店买的,人家为了赚取外汇,本身就是把价格给降了的。
不然的话你在市面上以外汇的兑换价,怎么可能买到那么便宜的名家字画?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那边是燕京,大家的字画比较多,那时候还没兴起来。李龙相信现在那些东西放到燕京去,就已经不是原来的价了,肯定涨不少了。
所以相对而言,这个装裱的价格倒是可以接受。
“先付订金二十块钱,剩下的我这边做好再付。”这个人把每幅字画都登记完,让李龙签字,他这边也给李龙打了个收条,然后说道。
收条是收到字画的收条,附了名单,而二十块钱的订金,另外打条子。
还挺严谨。
办事这么严谨,李龙略微放下了心,拿了收条,便打算十天后过来取货。
太阳快落山了,李龙便又开车去了玉雕厂看刘工那边的情况。
刘工已经准备收工了,他正在把那个玻璃柜子往回收,看到李龙有些意外。
“刘工你好啊。”李龙把给刘工准备的肉干递了过去,“这是新做的,你尝尝。”
“谢谢啊,你又带这些好东西,”刘工乐呵呵的把肉干接过来,“上次那个玉雕,满意不满意?”
“满意,太满意了。”李龙笑着说道,“我那个朋友把玉雕拿回去到口里老家,直接就给祭拜上了。”
“祭拜这个?”刘工先前其实听李龙说过的,只是没想到人家还真的祭拜了。
想想自己雕出来的东西让别人给祭拜了,偏偏还不是佛像关公像这样的摆件,就挺神奇的。
“嗯,我那个朋友以前妻子生不出孩子,也不知道是两个人谁的毛病。在我家对着那个玉石拜了拜,后面就生了闺女,”李龙把贾天龙的事情给说了:
“那石头是别人送我的,没办法卖给他,就拜托您给雕一个。您雕的像极了,而且极有神韵,所以他拿回去就给拜上了。”
“现在还拜,是准备生个儿子?”刘工一边从抽屉里往外掏东西一边问道,“他那边重男轻女吧?”
这时候重男轻女是普遍现象,刘工倒也不觉得奇怪。
“是有这方面的思想。还有就是我这个朋友挺有钱的,要是没个后,他觉得自己赚的钱以后就便宜别人了。”
李龙不再说话,这时候刘工已经从抽屉里拿出几件好东西来。
让李龙有些意外的是,个头最大的,反倒是一件翠绿色的弥勒佛。他接过来看了看,就看出材质不是碧玉,而是翡翠。
“翡翠的啊。”李龙感叹着,它和碧玉不一样,似乎是更硬一些。这块料子看着真漂亮,绿绿的,虽然他对翡翠仅限于从短视频和里知道的几个术语,但不妨碍他认为这个料子,非常好。
“嗯,从厂子里要来的。”刘工乐呵呵的说道,“最近我这个店生意不错,效益挺好,所以能从厂子里要一些好料子过来。”
说着他压低了声音:
“我听了你的,有些料子我就雕了,有些我自己买下来存起来了。”
李龙乐了,刘工还是挺听劝的嘛。
上次和这次来的时间间隔不长,所以大料除了这个翡翠就没其他的,剩下的就是小料和原料。
李龙来的时候提了一包肉干,走的时候留下一沓钱,带走了一包玉。
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