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 1330.练气八阶 1330.练气八阶
- 在三千名小女孩齐声唱着“马兰花开二十一”,快乐跳着皮筋中。
历时三天的那达慕大会落下了帷幕。
当然,只是主会场活动结束,其他业余比赛、民间交流,各旗各盟分会场那达慕要一直持续到八月中旬。
以跳皮筋作为闭幕式的最后一场演出。
这在历届那达慕大会上还是头一次。
但是没有任何人表露出异议,也没有任何人说不符合传统之类。
因为在马兰草大草原上,在马兰花盛开的地方,一群七八岁的小姑娘,穿着漂亮的花裙子,唱着“马兰花开”跳皮筋,真是太和谐了。
而且这也让人想起,在不甚遥远的六十年前,一首“马兰花开”,一首富有纪念意义的中国童谣,暗含第一颗原子弹的密语。
也暗含着马兰精神,写在罗布泊马兰基地纪念馆墙上的那行大字——“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这里的马兰草,正是源于书写出马兰精神的那片马兰草。
两株草,相隔万里,遥相呼应。
一代在罗布泊,见证着那群隐姓埋名的人,干出那件惊天动地的事。
见证着六十年前那惊天一爆,中国人挺直了腰杆子!
新的一代在另一片沙漠,同样干出一番惊天动地。
两代马兰草。
深深扎根,代代相传,守护着生长的土地,永不止息……
这几天的那达慕,除了精彩的比赛和壮观的开幕式,以及小道……跳皮筋一出,已经不算小道消息了,就跟明说了一样。
史上最豪横赌局,也是最豪横的酒局,确有其事。
赌注是一万两千多平方公里草原,以及一千小女孩跳皮筋。
这俩放在一起……特别合适。
谁敢说不合适,小心放丁小满挠你!
除此之外。
这几天还有两样东西引起很多关注。
一个是超级马兰草的生命力。
开幕式的时候,被五百多壮汉的大脚丫子,一千多匹马的马蹄子,轮番踩踏,当时都踩碎了,踩成泥的那片马兰草。
这才几天啊,才三天,已经星星点点又抽出了嫩芽。
想必过不多久,就又会恢复成一片草原。
中东那些,中亚那些,来的人都吓傻了,对骆一航这通围追堵截啊。
骆一航不胜其烦,统统甩给了王绍鹏。
骑大马,走前排,享受荣光,那是白享受的嘛,带他来就是干活的。
至于王绍鹏怎么谈,他自己决定。
但只有一条,超级马兰草是送给全人类的礼物,不卖钱,多少钱也不卖,只作为赠品送给好朋友。
至于怎么样才是好朋友,自己琢磨。
另一个,则是在草原边缘,有个大深坑。
旁边立着个牌子,写着在这里第一个观察到今年的第一场沙尘暴。
下面还有行小字,写着在此地取走一株超级马兰草,于马兰基地纪念馆收藏并展出。
这个坑,就是取走那株草留下的的。
好深的一个坑啊。
有好事者跳进去,整个人都进去咯,脑袋顶离着坑口还有二十多公分呢。
这坑怕不是得有两米。
岂止两米啊,是两米多,这些天有土有沙子落进去,还填上不少嘞。
一株草的根系竟然有两米长,太吓人了,难怪能在沙漠里长这么好。
也难怪一千多匹马加上五百多壮汉都踩不死。
地下部分才是本体,地上面的草叶跟花,只相当于头发。
……伤心了,连根草都有那么茂密的头发。
而你,我的朋友,你的头顶为什么凉凉的,是因为天气热吗?
在那个坑边上,这片草原还伸出去一个尖尖,伸进沙漠里。
草叶比别的短,且窄,且嫩。
明显是新种下去的。
而且就是用的马兰草的种子种的。
为什么知道?
因为猫猫头的人每天会带着一箱子种子去那边发。
不管是谁有兴趣,都可以领五粒种子,撒进沙漠里。
当场就要撒掉,不能带走。
更不能晚上偷着来捡。
阿拉善盟这边自发的组织人,二十四小时看着呢。
因为猫猫头的人过来的时间不定,发完就走。
弄得跟随机刷新的NPC似的。
吸引力好多人,每天没事就去转一圈。
只要遇上了,赶紧排队去领,亲手洒在光秃秃的沙漠里。
然后每天都去看,看看发芽没有。
哪有那么快啊,最早的才洒下去三天,超级马兰草是先长根,七八天后才发芽呢。
不过没关系,那达慕大会主会场虽然只开三天,但后续还有那么多活动呢,要开一个月,总能等到发芽的。
您说没假了?必须要回去继续当牛马?
没关系,请关注XXX账号,每天定时更新现场照片,还有小视频哦~~
老支书巴图朝鲁村里唯一的年轻人蒙毅飞,给自己弄了个副业。
短短几天功夫,给自己积累三万粉了,等那达慕大会结束后,没准能到十万粉。
到时候也是小网红一名,开直播带货卖特产顺理成章,美滋滋~~
毕竟今年那达慕大会,预计接待游客将达到八十万人。
——
不过骆一航并没有待足全程。
考察(修炼)、挖标本,当特邀嘉宾,谈了场大买卖,还喝了场大酒。
出来时间不短了。
家里还一摊子事呢。
所以骆一航在闭幕式结束后,就带着两只玩野了的小祖宗,丁小满和小小满返回了天汉。
罗少安和罗庆财他们还能再待两天,这次给的假多,他们要给薄志鸿参加的业余比赛加油助威,顺便还得当NPC到大坑边上发种子呢。
最后剩的几百斤,这趟全带过来了。
反正再过两三个月,第二批种子又有了,没必要再留着。
从阿拉善盟“一个奇迹”草原这里到天汉,全程1100公里,理论上讲,朝发夕至。
反正以骆一航的精力,中途除了加油,都没必要进服务区。
但是,骆一航这一趟却走了两天。
骆一航是看完闭幕式的第二天走的。
早晨八点出发,下午六点多就到了宝鸡,已经走了九百六十多公里。
但就在这时,都到家门口了。
骆一航突发感应。
不对!
赶紧打方向盘找出口下了高速,直奔太白县。
骆一航也没有目的,哪儿偏往哪儿走,见山就进山。
从国道转省道再进乡道、村道,最后没有道。
幸亏骆一航的东风猛士底盘高,越野强,没路也能开。
咣当咣当一路蹦着来到一座大山脚下,荒山野岭,荒郊野外方圆十里没有人烟的地方。
这座山应该属于秦岭太白山系,不属于森林公园,也不是保护区。
骆一航跟森林公安交情多好啊,秦岭里面大大小小的保护区域划在哪儿都门清。
这片地方不在区域内,上面肯定没有隐藏的摄像头。
有也不管了。
骆一航赶紧下车,带着两只猫匆匆钻进大山。
运转功法,宛若灵猿,嗖嗖嗖上了山。
运气不错,在半山腰找见一个山洞。
里面没住着熊。
有熊也给它轰出来。
忍不住了。
留下两只猫在洞口护法。
骆一航闪身进洞,随手布下一座聚灵阵,木化玉的,功效开最大。
骆一航跌坐其间,合上双目。
再睁眼,夕阳西下。
已经是第二天傍晚。
一天一夜间,骆一航突了个破。
临时突破,一个聚灵阵,即便是玉符阵,也差点扛不住。
这还是尽量找了灵气相对浓郁的太白山呢。
地球真是太贫瘠了。
好在,终于给闯过去了。
骆一航此时已是练气八阶超级大高手,独断万古!
端的是此子恐怖如斯,乃有大帝之资。
实话,练气八阶已经是练气期高级阶段,再升两级就该筹备筑基了……
感觉到主人醒了。
丁小满和小小满蹭的蹿进洞内。
但是刚进来,刚喵了一声,就一声。
马上捂着鼻子蹭的又蹿出去了,比进来时候还快。
啥情况?
骆一航提鼻子一闻。
哎呀自己身上这个臭啊。
一身的污渍,油泥厚厚的结了一层,都硬了,动下胳膊呼呼掉灰。
每次突破,都会伴随着洗精伐髓,从身体里洗出污秽。
这次洗出来的格外多。
不愧是练气八阶,高级阶段就是强。
骆一航心念一动,身上沾着的污秽自动脱落,团成团飞出洞口,远远的甩进树林,回归大地。
重新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又是大帅哥一个。
就跟去东北澡堂子搓了个澡一样。
骆一航心里美滋滋,高级了就是不一样啊。
清洁咒这种修仙新手大礼包中的法术,施放的时候不用掐诀念咒了,默念都不用,心念一动自然使出。
就跟小学五年级再算十以内加减法,不用掰手指头一样。
超牛的好吧。
——
把自己收拾一新。
骆一航走出山洞。
挥手招来两大护法,顺便救醒躺地下装死的一窝刺猬;摘下吓得挂树上的一只斑羚,这玩意怎么上去的?
还有一家子野猪,被堵进河沟里正嚎呢。
看来这一天一宿,山上还挺热闹啊。
眼前这帮子倒霉蛋,八成只是路过,结果遇上俩小祖宗,被狠揍一顿。
这是没跑掉的,打跑的还不知道有多少。
“幸亏有你们在,真是太厉害了,真乖,真听话,守洞口守的真好。”
骆一航挠挠两个乖宝下巴,好一顿的夸。
又从兜里掏出两把虾干喂它们吃了垫垫肚子。
然后赶紧下山,逃离案发现场。
至于这些倒霉蛋,唉,只能算它们倒霉了……
下了山,找到车子。
骆一航先给丁小满和小小满弄吃的,它俩不吃生食,生生饿了一天一宿。
开罐罐,多开,一猫开八个。
今天不过了,只吃罐罐,一粒猫粮不掺。
两只猫是真饿了,埋头苦吃,风卷残云。
骆一航也翻出些干粮吃着。
边吃边琢磨。
到底是咋回事啊,这么突然。
虽说从青海离开的时候,距离突破也就只剩下一丝丝,比窗户纸还薄。
但已经稳定住了啊。
骆一航本想着这趟回家,借着满山聚灵阵,踏踏实实的一举给它冲开。
没想到半路就顶不住了。
还是被礼道经给催发的。
最近没干啥事啊。
曼苏尔那一千六百亿的买卖?
还没落实呢,不应该算。
一顿大酒?
那也没落实呢,明年种下去才给功德。
跳皮筋?
不至于,骆一航只是出了个点子,跟脚不在自己身上。
即便降下功德,也该降在程老他们那些“隐姓埋名人”身上。
那会是啥?
在这时候迎门踢了一脚,踹断那一根丝丝,把骆一航踹到这荒山野岭来,跟着急找厕所似的。
想不明白。
回去看看吧。
等两只猫吃饱了,舔着爪子洗好脸。
骆一航重新开车,重新一路蹦着回到村道、乡道……最后回到高速。
后面这段就快多了,一百多公里,一脚油门的事。
中途在留坝还停了一趟,在褒河边上找了下小店吃了顿石锅鱼。
这段时间在外面,除了牛就是羊,味道是都不错。
但吃多了也腻。
骆一航这个偏西南的胃真遭不住。
进了天汉地界,看见满处鱼庄,口水就止不住了。!
留坝、褒河、石锅鱼这三个词,在天汉人耳朵里听见,就代表一个词,“美滴很!”
留坝的石锅鱼,是用当地的碓窝,就是舂米、做糍粑的那个东西改造的锅做的。
只用褒河里现打上来的黑鱼、江团或者草鱼来做。
其中江团最美。
活鱼现杀现切,以保证鲜美。
汤底是用猪骨头熬的高汤。
再加入天麻、枸杞等多种药材,文火熬十几个小时才成。
底料是用天汉本地的花椒、秦椒、豆瓣酱,还有每家都不一样的秘制香料炒成的。
吃的时候把石锅放在火上烧热,烧的滚烫。
加底料爆炒,再加高汤煮沸。
上桌之后下鱼片。
白鱼红汤,肉香与药香融合,清甜回甘,麻辣鲜香,鱼片入口即化。
把鱼捞着吃完,再下些魔芋、红薯粉、黄豆芽,就着鱼汤再煮一锅。
配上烫烫的烤馍那么一吃。
哎呀那个美啊。
又美味又滋补,纯纯的汉味。
两条江团下肚。
外加两个烤馍。
肚子终于舒服了。
连日来被西北的牛羊塞得发闷的肠胃,被褒河的清水和汉味的鲜美彻底洗刷一遍。
这才是回家了啊。
掏手机拍了一张桌上只剩下一层汤底的石锅。
发个朋友圈。
骆一航起身出门,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