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第六百二十一章 短剧的文化输出 第六百二十一章 短剧的文化输出
- 国内某个景区里,一群游客看着远处天空中飞行的一架无人机在发呆!
“这个就是网上说的X14无人机?”
“不是说这个飞机是军用飞机吗?怎么在景区里也能看见啊?”
“我之前还在网上看到过视频,国外拿来打仗用呢,说是比直升机好使!”
有人看到前方正在飞行的大型无人机X14,很多人都疑惑了……
X14无人机,其实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小僵科技几年前就已经发布并销售,后续也陆续能够从网上的各种视频里看到X14无人机出现在各国的一些军事演习甚至实战当中。
甚至连老美就在西亚那片用这东西用来给前线据点运输物资,安全又快速。
而在国内,其实也装备了不少X14无人机的自用版本。
X14无人机,被一些军事爱好者誉为,解决补给线最后三十公里的最佳解决方案!
不像地面车辆那样速度慢、需要局限在固定路线上行走,容易被伏击,更容易被自杀式无人机攻击。
也不像是传统运输直升机那样,目标大、价值高,而且还需要飞行员……更关键的是直升机号称可以采用树梢高度,但是受限于低空环境的复杂气流变化以及飞行员的技术和体能,无法长时间维持低空高速飞行。
而X14无人机可以,它对起降的场地要求很简单,甚至比轻型直升机的起降要求还要更低一些,然后可以长时间维持超低空高速飞行。
而速度上,能够以一百多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这个速度可比地面车辆快多了。
飞的又快、飞的又矮……而且还不用担心被击落后损失宝贵的飞行员……这是无人机,不需要飞行员的。
然后载重有个三百多公斤也算凑合,续航一两百公里足够了。
这些特性,让X14无人机在军事运输领域里发挥出来了非常独特的价值……其实不仅仅是物资运输,在必要时候进行人员运输也是可以的。
三百多公斤的载重,可以搭载好几个全副武装的士兵了。
此外也能够在必要时候,代替传统的运输直升机或车辆,用来紧急运输伤员撤离。
所以X14无人机面世以来,在民用领域里销量一般般,只是在一些特殊领域,比如复杂地形地区里的物流运输里得到少量应用,更多的都卖给海外各国的军队了……当然,卖给那些军队也无所谓,甚至价格还要更高呢。
X14无人机这种东西,是没有一个固定价格的,千万一架说的只是常规商用的采购价格,而且还是裸机价格。
如果是卖给海外,然后还要提供机载软件的开放性接口让他们进行改装,比如换上他们自己的通讯模块,解除飞行高度,危险飞行动作限制之类的……这价格还要再翻几倍。
X14无人机民用的少,不过并不意味着没有。
在国外其实也有不少,尤其是一些没有太多空域限制的国家或地区里,X14无人机也是很有市场的,有些有钱人甚至把它代替直升机,作为上下班的代替呢……如住在郊外豪宅,但是在市中心上班,上班的地方还有直升机停机坪的群体,也有部分人使用。
国内的话,个人购买并使用,就比较麻烦且复杂了,这涉及到一个管理问题……
目前比较成功的是,小僵科技为X14无人机的货运型号,争取到了在没有民航航线、非敏感空域、沿途没有大量建筑或人、使用空域高度低于三百米的固定航线的政策。
个人想要买来,想要和开车一样随时飞,暂时是不可能的。
这样的话,X14无人机的使用场景,就出现在了一些山区里的一些固定货物运输、此外也有一些物流企业也尝试在物流转运里使用……但是使用规模都不大,属于探索性质。
如今,这些游客们在这个景区里所看到的X14无人机,就是这种,在景区里固定航线飞行,为景区内的山峰上的商店运输货物。
X14无人机这种大型垂直起降多旋翼电动无人机,想要实现大规模的民用商业化还是非常困难的。
不过好在各地的军事订单不少,而且军事订单往往都要求开放一些软件接口,因此价格还更高,利润也更高……不开放软件接口让他们自己替换通讯系统的话,他们也不敢用啊。
相对于X14这种无人机的民用商业化困难,小僵科技的其他遥控型的中小型无人机的市场就要好得多。
个人消费级航拍无人机,全球各地的爱好者,自媒体从业人员等都大量购买,用来随行拍摄,环绕拍摄,高空拍摄都可以。
工业级航拍无人机,则是专门供给一些专业的摄影人员,用来拍摄高质量的画面,如今全球各地的很多影视剧剧组,或者是一些赛事转播都大规模使用,其使用起来性价比非常高,比直升机拍摄可便宜太多了,同时也可以代替那些大型的摇臂摄像模式。
除了专业航拍无人机外,小僵科技还有另外两大产品线。
其一是农业以及工业无人机,主要用于农业领域里的农药喷洒,施肥、用于复杂地区的货物吊装……比如某个工程要在山顶上搞个巨大的电信塔,在无法通行车辆的情况下,传统方式是利用骡马托运,成本高,时间长……而现在,则是可以直接用无人机进行吊运,快得很。
同时一些山区里的农产品收获以后,也可以用无人机进行吊运到公路上装车运输。
其二,则是用于治安、巡逻领域里的无人机,比如交通警察就很适合使用,无人机在公路上进行巡逻;此外也可以用来巡逻深林、河流,乃至一些执法部门也可以用来巡逻边境。
这种巡逻无人机除了搭载摄像头外,还搭载红外无人机,智能跟踪,高清图传等功能……功能上还是相当强大的。
顺带一提,这种治安巡逻无人机,也是海外很多国家喜欢采购改装后,用于军事化的无人机类型……因为续航比较长,而且搭配红外以及智能跟踪识别等功能,完全可以当成低配版的侦查无人机使用。
在很多局部冲突里,都能看见这种小僵科技的治安巡逻无人机的身影……甚至很多局部冲突地区所流传出来的一些交火视频画面,都是这些治安巡逻无人机所拍摄的。
小僵科技依靠消费级航拍无人机、工业级无人机、治安巡逻无人机这三大产品系列,牢牢占据了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的绝大部市场份额。
其他无人机厂商也有,但是他们的技术不行,成本也不行,所以动摇不了小僵科技的市场统治地位。
美国那边都喊了好几年要制裁小僵科技了,理由就是小僵科技的无人机窃取什么机密,影响安全之类的的……但是一直都没有成行。
甚至他们的军队都还采购了不少X14无人机呢……而各种小型小僵遥控无人机那就更多了。
当然,这些无人机都不是他们的军队直接采购的,这不符合规矩,他们手里的小僵无人机,都是向美国国内的企业租用的……租金那都是天价!
至于这租金谁赚走了……这也不是什么秘密,自然是史密斯专员赚走了。
小僵科技发展的比较好,徐申学也没有太操心,这公司的管理层都挺靠谱的,甚至多年一路走来都不需要徐申学操心,甚至都没有用太多的额外资源扶持……光靠他们自己,就一路做到了全球民用无人机巨头的宝座。
相对小僵科技让人省心,其他的一些公司或多或少都需要徐申学操心。
——————
从莞城返回后,徐申学先是回智海园陪了林雅娴等家人,然后也去了趟海边别墅看望席婉清。
最近一段时间席婉清没有去上班,在家里规规矩矩养胎,不过还是通过居家办公的方式处理一些工作,只是整体上的工作量非常轻松。
徐申学特地吩咐了新云科技那边的负责人,近期就不要给席婉清这边安排什么项目了,免得过于劳累。
只是席婉清本身也是个职场女性,虽然怀孕了,但是居家办公的工作量没多少,一天处理了工作后就觉得有些无聊,而她在深城这边虽然待了有些时间了,但是朋友也不算多。
都是以前工作上的一些同事,然后还有几个同样在深城工作的同学。
不方便出门到处玩,朋友又不多,所以,席婉清的平日就显得无聊,甚至迷上了刷短剧呢!
徐申学也是看她在刷短剧的时候,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短剧已经出现而且火起来了。
不过仔细想想正常,这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迅速崛起,乃至到现在的大规模成熟,4G网络乃至5G网络,还有非常方便,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的wifi,都让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极为快速。
而影视剧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巨大的影响。
以前是出现各种网络电影,网络电视剧,网络综艺等长视频影视剧……不过这种长视频节目,依旧是传统影视剧的延伸,只是播放平台从电视剧或电影院,转移到了电脑以及手机上而已。
但是这种长片,是不符合绝大部分人们的需求的……时长太长,人们没那么多空闲时间。
移动互联网,碎片化时间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这一点从手机游戏、手机阅读开始是如此,再到短视频崛起也是如此。
到了影视剧也不例外,大量时长只有几分钟,甚至一两分钟的短剧开始应运而生的……人们在碎片化时间里进行观看。
徐申学看到席婉清刷短剧的时候,也是不由得感叹,不知不觉中,自己又把自己给穿越回来了……眼前的场景和以前眼熟的很。
而稍微多看了两眼后,还发现席婉清刷的短剧APP,竟然还是林家二哥公司搞的!
这倒是让他有些好奇,他记得最近这几年,林雅娴的二哥是在玩网红经济,搞直播带货的啊,连以前的女团,明星经纪业务都不怎么玩了……近两年一门心思搞直播带货,做的也挺不错的,赚了不少钱,身家也有几十个亿了。
他这什么时候开始搞短剧了?
而且这短剧搞的也挺不错的,他陪着席婉清看了会,看着让人有点上头……这小子还真能折腾啊!
林家二哥那边一向来都和他父母关系不太行,也不太被林家大哥以及林雅娴这兄妹看得起……总觉得他年轻的时候是个花花公子,天天和女明星打交道。
后来被林家父母赶出去,连家业都不给他继承,然后他开始正式搞娱乐圈行业,搞明星经纪业务,涉足一些影视剧制作业务,搞了好多个女团呢……不过钱没赚多少,反而更被林家人看不起了。
再后来则是搞网红经济业务,玩网红带货,直播带货那一套,旗下有不少带货大主播,钱赚了不少……这个时候算是走上正轨。
现在开始搞短剧,而且看起来搞的还有声有色,搞的这个短剧平台APP里,其短剧也挺多的,一些短剧的播放量不低,看样子充值营收也不会少。
这人倒是挺会抓风口,短剧市场刚起来就杀进去,而且还做的挺不错的。
想了想,徐申学给益海科技那边的人发了个邮件,让他们注意短剧市场,探索短剧出海所带来的一些文化影响。
同样看个短剧,席婉清是看剧情……徐申学看到的是短剧这种新的文化载体模式,如果用来出海的话,能不能进行文化输出。
文化输出……这也是徐申学对益海科技的一个重要任务。
赚钱不赚钱什么的不要紧,先把文化给我输出出去,让其他世界各国的人对华夏产生一种繁华、发达、先进的认知……尤其是华夏的高科技产品。
说白了就是持续给海外各国的人进行洗脑,然后方便卖智云集团以及海蓝汽车等旗下企业的各种高科技消费产品,如智能终端、智能机器人、智能电动车。
为什么要搞这种文化输出?理由其实很简单:一家来自印度或非洲的高科技企业,他们生产的手机或其他高科技产品国内普通人会买吗?
光是听到非洲或印度这些词,直接就皱眉了好吧……这些地方,哪有什么高科技企业和高科技产品啊!
而不可否认的是,海外很多人在长期的信息茧房,西方媒体的抹黑宣传下,很多西方人,尤其是没啥见识的社会中低层人士依旧觉得华夏是个落后国家。
说起来华夏,脑子里浮现的还是华夏上个世纪的景象……其中不少画面,还是看国内电影看来的。
人家韩国人都知道拍摄影视剧的时候,只拍好的……在韩剧里,把韩国拍的跟天堂一样,然后带动美妆,电子消费产品的全面出海,还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韩国旅游。
而徐申学为了向海外卖货,这么多年来,持续向海外输出正面积极,发达、高科技的形象,每年可是耗费不少资金呢,可忍不了这些跳梁小丑的蹦跶。
旗下以及相关联的各种合作企业停止商业合作。
禁止向海外输送抹黑作品,这已经成为当下娱乐圈不成文的规矩了……从来没人这么说过,要求过,但是大家都知道不能这么干。
徐申学不管什么艺术创作自由,也不管他们个人对海外的奖项有多么向往,在徐申学看来,只要你妨碍我在国外卖货,你就是敌人!
对于敌人,那就是要无情的打击!
在文化输出这一块上,徐申学是认真的,以前玩过网文海外输出,但是效果不太行,折腾了几年后也没什么波澜,主要是中西文化上还是有巨大的差异的。
至于说扶持西方作者创作他们本土的网,这对徐申学而言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后来就专注于影视剧的文化输出,搞一些电视剧或者电影,这个效果倒是还不错,尤其是在亚洲地区里获得比较好的效果。
甚至还搞出来了什么智云年度广告大片之类的项目……每年智云集团旗下的市场营销部门,都会委托益海科技旗下的文娱事业部,制作一部面向全球市场的电视剧以及一部网络大电影。
然后进行全球投放……都不指望赚钱,只指望获得最大的传播力度,所以都是直接在跳动视频里免费播放,也会免费授权给海内外各大视频网站平台。
正儿八经的年度广告大片!
持续多年这么搞下来,效果还是有一些的,至少在不少国家里培养出来了一批接受或习惯看华夏影视剧的观众……当然,这种效果,其实也很难量化为实际上的带货收入。
而现在,徐申学看到这个短剧后,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向海外输出,让外国人也爱上看短剧,并且在看短剧的过程里,潜移默化的接收到一些关键信息:现代华夏的繁华以及发达,智云/海蓝等企业产品的先进。
说白了,还是带货!
只是带货方式是属于潜移默化,偏向于文化输出的层面!
而短剧这种类型的作品,就挺适合的……虽然‘土’,但是它受众广泛,并且其相当多一部分的受众,存在一定的认知能力低下……这意味着,这个群体容易被‘营销’。
试想一下,来自年轻帅气的霸道总裁,爱上一个扫地绝经阿姨的短剧里,总裁坐着顶级豪华轿车海蓝SLC,偶尔开着顶级超跑海蓝SR。
手里用的是智云S21 Man Pro以及一系列智云智能终端。
家里还有个定制版的旗舰型智能机器人女仆。
潜移默化之下,这营销效果也不会小的。
而且比电视剧,年度广告大片这种方式成本更低,效果更好,受众更广。
徐申学琢磨了后,觉得这个方式大有可为,席婉清还在刷短剧的时候,他就到楼上和益海科技的黄嘉年聊起短剧这个话题了。
他决定给海外各国的认知匮乏群体来上一场短剧震撼!
短剧本身赚钱不赚钱这不重要,他看重的是其文化输出以及背后的带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