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第六百二十八章 水果造车,库克奔赴深城

第六百二十八章 水果造车,库克奔赴深城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太平洋对岸,水果总部。

    库克和水果公司的几个高管正在围看前方的一辆造型颇有科幻感,有些类似轿跑一样的四轮四门轿车。

    眼前的这辆的轿车,正是水果公司耗时多年打造的智能电动车!

    库克更是围着这车转了好几圈,然后还上车坐着,不仅仅是驾驶位,副驾驶以及后排座位他都亲自一一体验。

    在库克之后,公司的其他高管也陆续上车体验顺。

    水果公司的一区高管如此重视这辆车,实乃这款车乃是水果公司最近几年来精心打造,也是耗资极为庞大的核心项目。

    水果公司很早就说要搞智能电动车了,但是早期的时候有所犹豫……毕竟水果公司做硬件,一向来吸引掌控供应链以及核心零部件的。

    做个手机,他们都自己设计SOC,现在的笔记本电脑也推出了他们自己的M1系列CPU,其他的一些核心零部件大多也有非常强的掌控力。

    水果公司的智能终端供应链,也是属于地球上能够名列前排的供应链了,就连早期的智云集团的供应链建设,其实也大幅度参考了水果公司的供应链体系,只不过智云集团的供应链体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很快就超越了水果公司的供应链。

    智云集团遍布全球的供应链体系,是依托于全球卫星通讯网络、直接深入到各供应链厂商的大量传感器终端,国内以及各国的大量经销商销售体系,自有以及合作物流公司的运输体系,最终打造出来了一张覆盖全球,高度智能化的供应链网络。

    这个供应链网络,承担着智云集团的所有产品的生产、运输、销售……不仅仅是产品的产品,也包括零部件甚至一些原材料的运转。

    这种级别的供应链网络,是目前的水果公司眼红无比的……其实他们也反过来学着智云集团的供应链体系持续改进更新他们的供应链网络呢。

    同样搭建了全球的卫星通讯网络以及遍布全球的感应器,销售体系,只不过规模要比智云集团的供应链网络小很多,先进程度也差一些,卫星网络也要租用……他们旗下可没有卫星通讯公司,使用的乃是马斯克旗下的太空探索公司的星链网络。

    作为一家高度重视供应链的企业,而库克本身也是极为擅长供应链事务的高管,他们对供应链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

    然而……

    在智能电动车这一块上,他们在供应链里话语权就太低了。

    如智能电动车的智能两个字……这就需要辅助驾驶技术,就算搞不来L4级别的自动驾驶驾驶,他们也是想要开发L3级别的辅助驾驶的,这其实也是水果公司这几年里大规模采购APO系列显卡,自行搞人工智能技术的缘故之一。

    有很多人猜测水果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里的投入,是为了搞一些大型生成AI之类,搞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助理,就如同Yun AI或GTAI一样。

    但实际上,水果公司搞人工智能的目的,其实和智云集团搞人工智能的目的高度雷同:他们之所以花费巨资搞人工智能,是为了打造智能电动车,虚拟设备以及智能机器人。

    只不过,水果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里的技术推进比较缓慢,别说跟上智云集团的步伐了,就连谷狗公司的人工智能技术都比不上。

    自己研发底层的核心算法进度缓慢,所以水果公司就开始了两条腿走路……一边自研核心算法,一边直接用智云集团开源的大数据模型进行训练。

    智云集团为了卖各类算力芯片,尤其是APO系列显卡,可是先后开源了十多种人工智能算法。

    除了GTAI这种大型生成式AI外,还有用于机械臂等各种领域的模型,甚至连用于辅驾驶领域的模型其实都公布了一个……只不过其技术水平略微差一些。

    而水果公司呢,就是用这个智云集团开源的辅助驾驶的算法,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进,优化,然后用来训练。

    讲道理,因为使用的算法是开源的算法,所以倒是不用担心被卡脖子……这算法的代码人家智云集团直接开放免费下载,是个人都能下载研究或使用,包括用于商业领域。

    甚至,智云集团在开源的时候,都不要求其他使用了这些开源算法的企业或个人,也要公布授权他们自己的改进研究成果……传统开源的话,一般都要求其他人在开源程序上的改进或优化,也要进行公布并开源的。

    但是智云集团在开源的这些人工智能算法上,并不要求其他人或企业公布根据开源算法的成果……

    说白了,这其实都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开源,而是智云集团直接把一堆早期技术水平的人工智能算法,直接免费公布,准许任何人或企业研究乃至商用。

    当然,智云集团自然不是来做慈善的……所有的这些算法,都只能运行在智云集团的YCUA框架内,意思就是,只能运行在智云集团的算力芯片上。

    这一切,都是智云集团为了卖算力芯片而已!

    很多公司都是拿着这些免费公开的算法进行优化,改进研究,然后用于商业用途的。

    水果公司也不例外!

    而且他们的优化改进成果还算不错,大笔资金砸下去,挖了无数人才,费尽心思之后其训练出来的辅助驾驶模型,性能上已经能够达到L2+的级别了。

    在算法领域里,是不用担心被卡脖子的……问题是,运行这个算法,就需要采购智云集团旗下的PX系列中大型终端算力芯片。

    尽管智云集团的算力芯片,号称是全球敞开了卖,但是不管怎么样,都要看徐申学的脸色啊!

    而其他核心零部件上,成本大头的动力电池也不好弄……目前地球上技术最先进的动力电池,首选是海蓝汽车旗下的固态电池,其次是宁代电池那边半固态电池,这个技术来源其实也是海蓝汽车。

    水果公司做产品,要么就做最顶级的产品,也只要最顶级的零配件,所以只考虑这两种动力电池,其他什么传统液态锂电池,它们是不会考虑的……太低端。

    其中的宁代电池里的半固态电池好办,除了通用和福特这两家早年出力推动海蓝汽车在美销售百分百关税的公司外,其他公司都能敞开了采购,水果公司也不例外。

    而固态电池,徐申学早已经对外界承诺过,最迟明年,海蓝汽车集团的旗下的固态电池,就会有部分产能对外供应……只是到时候外销的产能不会太多,不仅仅价格会很贵,也需要抢产能。

    其实水果公司也联系了松下以及LG化学,向他求购半固态电池,乃至合作搞固态电池……但是难度很大。

    半固态电池都还好,他们这两家咬咬牙,也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搞出来并量产。

    但是固态电池……尤其是海蓝汽车的那种连锂金属都不需要的混合氧化聚合物固态电池,他们真心搞不出来!

    他们现在连这个海神电池系统的技术原理都还没搞明白,也没搞清楚这个电池用的正负极材料到底是个啥啊……人家海蓝汽车集团,甚至都没有申请过这种材料的专利,更别说公布什么技术路线了。

    其他公司的研究人员,连这个固态电池的正负极材料到底是个啥都还没搞清楚,谈何仿制这个非锂金属固态电池啊。

    而传统三大技术路线里的锂金属固态电池,研究起来也是困难重重,想要实现商业化量产极为困难。

    ——————

    智能电动车里最核心的两个零部件,算力芯片以及动力电池,水果公司都得对外采购,而且是只能向徐申学的公司采购……这必然会导致不小的供应链风险,并且会极大的压缩毛利率。

    成本大头的动力电池都要采购,这成本可就不好控制了。

    而其他零部件上,则是依赖性没那么强,电机方面他们收购了一家公司自研,搞的也挺不错的。

    刹车系统这些子系统,也可以采购博世等企业的零部件,别说水果公司了,其实特斯拉,海蓝汽车的刹车系统以及很多子系统,都是采购的这些汽车零配件巨头的零配件。

    很少会去自研的……不是搞不了,而是没必要。

    至于车身,座椅,玻璃,轮胎等普通零部件这些就更没啥问题了。

    唯一的问题是:没办法掌控供应链……人家这些汽车零配件跨国巨头虽然卖货,但是水果可拿捏不了它们。

    所以放眼整个智能电动车项目的供应链里,水果公司能够自主或者掌控的核心零配件数量很少。

    这也是早期水果公司很犹豫,不太愿意搞智能电动车的主要原因之一。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汽车这个东西,毛利率太低……水果公司已经习惯了做硬件产品动不动就是百分之四五十的毛利率。

    但是这种高毛利率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在几千,万把块的智能终端领域里可以做到,但是在汽车领域里就很难了……因为汽车本身的售价就很贵,高毛利率下汽车的售价就会太贵,一贵销量就低。

    这其实也是智云集团自己不做智能电动车业务的原因之一……如果要搞毛利率,单纯做高端车型的话,销量太低,没啥意义……如果价格卖得便宜一些,毛利率就不行,而且太便宜伤害品牌。

    当然,这也有智云集团本身就持有一部分海蓝汽车集团股份的缘故,而且还持有威酷电子集团股份,威酷电子集团也是有电动车业务的。

    最终,在徐申学的战略规划里,智云集团就没做智能电动车业务,而是一门心思做智能机器人,虚拟业务以及卖算力芯片这三大新核心业务。

    然而,智云集团有的选,可以挑挑拣拣……但是水果公司已经没有了挑挑拣拣的资格!

    最近这些年,水果公司的情况不算太好,这从其股价就能看的出来,现在的水果公司的市值,依旧在七八千亿美元里徘徊……一方面是智能终端业务被智云集团打压的比较狠,同时也面临着四星、威酷电子、华威这三家厂商的持续挑战。

    另外一方面的原因就是,现在智能终端市场整体进入了存量市场,甚至持续小幅度衰退……这意味着智能终端市场已经到顶了。

    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水果公司的未来基本上已经一眼能够望到头了……而一家失去未来、失去想象力的高科技企业,也就别指望能够获得多高的市盈率了,市盈率起不来,市值自然也起不来。

    水果公司这些年的颓势,也是和智云集团的持续竞争有巨大关系的!

    这从水果公司的核心产品,也就是水果手机的市场份额,营收以及利润这些都能看的出来。

    水果手机虽然迄今为止依旧占据着美国的主要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但是在海外市场:主要是欧洲,日韩,澳洲,加拿大等经济发达,人口也不少的主要高端手机市场里,则是常年被智云S系列手机压了一头。

    而营收上,水果公司的手机业务也远不如智云集团的手机业务……智云集团的一个S系列手机,在销量上可是一年两亿多台呢,而且平均售价比水果卖的还要更贵……

    双方的入门级手机售价其实差不多,都是在五千出头,但是智云S系列手机里的高端型号,也就是Max型号以及Max Pro这两个型号的销量非常高……其销售占比多年来都占据百分之五十以上。

    而水果那边则是要逊色不少,他们卖的最好的还是五千出头的入门型号,其次是六七千元的型号,在八九千元甚至上万元的机型里销量占比没有那么高。

    如果是欧洲等第三方市场里,单独计算超过八千元的手机销量的话,那么智云的S系列手机能够占据百分之七十左右的市场,水果的高端机型才占据了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市场而已。

    至于第三家……没有第三家!

    销量不如人,销售均价也不如人,这营收上自然也就差距比较大了。

    而利润的话,双方的高端手机业务毛利率倒是差不多,不同的机型,其毛利率大概在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六十左右……越贵的机型毛利率也就越高。

    冷知识,智云集团售价一万多的S系列Max Pro,其成本实际上并没有比售价八千块的S系列Max多多少……撑死了也就多个几百块,但是售价差好几千呢。

    而水果那边其实也都差不多。

    所以双方的各机型的毛利率其实比较类似,但是总毛利率差距就比较大了……还是那句话,智云集团的S系列手机里,高价机型卖的多,这些高价机型的毛利率更高,进而也提升了整个S系列手机的毛利率。

    营收差距大,整体毛利率还比不过,最后这利润自然也就差距比较大了。

    这都还没算上智云集团的A系列,SX/SXL以及独立品牌新云呢。

    如果比较双方的整体手机业务,那么差距就更大了。

    综合上述,多年来水果的手机业务常年被智云集团力压,一直都只能屈就世界老二的位置。

    如今世人一说起智能手机,大家都知道智云手机才是世界老大……而人们只会记住世界老大,谁管你世界老二是啥样的啊!

    也就是美国市场封闭,智云手机进不来,要不然水果的手机业务分分钟暴跌到一亿台年销量以下……看看每年从墨西哥走私进来的智云手机都得上百万台就知道了。

    光靠走私就能获得上百万台的销量,如果开放禁售……这年销量恐怕就要奔着两三千万台甚至更多去了!

    人家美国消费者,当年也是吃过细粮的,当年的S9以及S10,S11等几款早期智云S系列手机,在美国卖的很火爆的…为此至今念念不忘智云手机的人大有人在!

    更何况,虽然智云手机被禁止进入美国市场销售,但是墨西哥的走私团伙可不管什么禁令,每年都通过各种方式走私大量的智云S系列手机进来……然后还有一大堆美国人自己跑到临近的墨西哥,加拿大的边境城市的智云专卖店里购买智云手机。

    在当下的美国里,其实智云S系列手机的用户也不少的……为此,智云集团可是一直都保持着所谓的‘北美国际版’呢。

    美国人很多也爱国,而且也支持制裁智云集团这种核心竞争对手……但是他们也想要购买并使用智云S系列手机的自由!

    如果可以,他们更希望拿着智云S系列手机,在网络上发表支持制裁智云的言论!

    如此情况下,一旦放开智云手机的限售,鬼知道会出现什么情况……其他先不说,他们水果公司肯定是要遭到当头棒喝,不死也得重伤!

    因为手机业务整体被智云的手机业务力压一头,连带着其他智能终端产品的市场号召力也在日渐消退。

    早些年的时候,水果的平板电脑以及笔记本电脑还有,在销量上可是力压智云的同类竞品的,但是现在,在很多第三方市场里已经被智云反超了,这也拖来了水果公司的整体智能终端业务的颓势。

    智能终端业务不太行了,其他业务虽然也还在,但是也逐步下滑。

    之前搞出来的VR虚拟设备,也就是刚推出的时候卖出去一些,但是后来就销量不太行了……也不单纯是水果的问题,其他公司,包括谷狗,四星,威酷电子以及华威的VR对虚拟设备,都卖的不太行……消费者普遍不认可这种VR眼镜加传统键盘鼠标/摇杆的虚拟设备模式。

    还是那句话,有钱的消费者都去购买智云集团的VR眼镜加万向跑步机的虚拟设备去了……

    这两者的使用体验差距太大了……一个是能够一定程度上体验会到虚拟游戏,随心所欲的各种动作,毕竟这些动作都是人本身在活动,只是通过各种感应器搜集数据,然后投射到虚拟世界里而已。

    但是鼠标键盘摇杆的操控方式,和传统的PC游戏,主机游戏也没啥太大差别……就没办法随心所欲的动作。

    这就导致了两者之间的巨大体验差异,最终反馈到市场上,就是这一类VR眼镜加键盘鼠标操作模式的虚拟设备,有钱的消费者不认可。

    至于没钱的消费者,他们倒是想要,但是他们买不起!

    哪怕是威酷电子提出的VR虚拟设备,也要七八万一台呢,可不算便宜……

    VR虚拟设备整个行业都不行,水果公司对此也无可奈何!

    VR虚拟设备业务既然撑不起来,但是水果公司总归是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的……人家的董事会还指望着公司市值有朝一日涨到万亿美元呢。

    最终,水果公司就把下一阶段的新业务重心,压在了智能电动车上!

    其他的什么智能机器人,万向跑步机虚拟设备这些目前市场极好,潜力也巨大的业务,他们倒是想要搞,但是搞不来……

    这放眼全球的各大新潜力业务里,并且还是市场空间极大,拥有数千亿甚至万亿美元级别的新赛道,也就只剩下一个智能电动车!

    既然下了决心,水果公司搞智能电动车也是下了狠心的,持续的巨额投入下,还真让他们搞出来了眼前这款很不错的智能电动车。

    虽然和海蓝汽车的顶级产品还没法比……但是和特斯拉的电动车,和威酷电子的电动车比一比,那还是具有一定优势的。

    不过,水果公司是有野心的,他们想要做顶级的产品,哪怕是搞不来自动驾驶,但是固态电池还是想要的……至少要在高端旗舰车型里搭配固态电池。

    这高端的旗帜必须从一开始就竖立起来的,必须满足粉丝群体的优越感以及信心,也要给媒体充足的报道话题,如此才能够引导其全球范围内的大量忠实粉丝为了股东们的钱包买单!

    为此,库克在看过了自家的智能电动车初代原型车后,没有多久就亲自奔赴深城拜见海蓝汽车集团的CEO包永言!

    海蓝汽车集团明年销固态电池的产能是有限的,而库克亲自出马,必须确保能拿下其中部分产能额度。

    如此,水果的智能电动车,在明年发布上市的时候,其旗舰配置车型上才能够用上固态电池!

    水果的智能电动车的旗舰车型,必须是高端的……尤其是在L4级别自动驾驶甚至L3级别辅助驾驶都没有的情况下,其他领域都必须做到最好。

    所以固态电池必须要有……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