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第六百三十二章 经济火车头S系列手机

第六百三十二章 经济火车头S系列手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八月六日,智云集团总部。

    徐申学和智云集团高级副总裁,分管市场营销事务的季成河;智云集团高级副总裁,智能终端事业部总裁王林徒以及其他十多名智云集团的高级管理层一起,针对全新的S21系列手机的发布以及销售工作进行最后一次的战略会议。

    在会议上,王林徒向众人介绍了全新的S21系列手机!

    徐申学一边听着,一边看着手中的S21 Max,在他的手边还有同系列,但是屏幕尺寸更大的S21 Max Pro,以及性能稍微差一些的S21标准版以及S21 Pro。

    新一代的S21 Max系列手机,在外观主要特征上并没有什么改变,依旧是灵动胶囊全面屏幕加金属中框,然后再加上玻璃后盖板的整体设计。

    不过这个S21 Max的金属中框有些变化,其色泽和之前的机型有了变化。

    这个时候,王林徒也指着PPT上的S21手机图片讲解着:“我们今年在中框材料上进行了变化,S21标准版以及S21Pro版,继续沿用我们之前多代机型使用的L35铝合金材料,这种材料导热性能好,硬度可以达到一百六十五/HB,屈服度达到四百九十五MPA,拉伸强度则是达到了五百一十七。”

    “这款由我们旗下的安隆精密所研发的独家L35铝合金材料自从在S15系列手机上使用后,长期稳居手机最佳铝合金材料的首席!”

    “今年在标准版以及Pro机型上继续采用!”

    “而在今年的S21 Max以及S21Man Pro这两款机型上,我们则是采用了一种全新的钢铝复合材料GL21,这种材料在多种机械性能都比L35材料更加优秀,它耐磨性更好,抗弯能力更出色!”

    “同时还具备很不错的阳极氧化能力,可以获得多种不同的配色!”

    “成本上虽然比铝合金材料高一些,但是比不锈钢材料以及钛合金的材料更低,良率能够有很不错的保障,我们在大规模生产过程里能够保障百分之七十八的良率,这已经不比铝合金金属中框的良率低多少了!”

    “此外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这种材料也兼备了一定的导热性能!”

    “年初发布的A20手机上,我们在A20手机的旗舰版上,首次采用了钛合金材料,但是反馈并不良好,因为手机后盖板本身就采用玻璃材料,导热性能差一些,而金属中框的钛合金材料导热系数太低,再加上一些内部空间设计的不足,最终导致A20旗舰版的散热性能不佳,颇受用户诟病!”

    “而今年,我们在S21高端机型上采用了全新自研的钢铝复合材料,其强度虽然比钛合金和不锈钢材料差一些,但是在用户日常使用的时候,乃至常见跌落测试情况下的区别并不明显,但是却拥有更优秀的加工性能,更低的成本,更好的导热性能!”

    “尤其是其中的导热性能,是维持我们S系列手机强悍性能的必须要素!”

    “毕竟随着我们的手机性能持续发展,尤其是新一代的SOC芯片里的GPUUI及NPU的性能持续提升,执行本地AI运算的时候,其瞬时功耗比较高,如此也就对手机的散热提出了更好的要求!”

    “从散热角度来说,用铝合金金属中框是最好的,但是其硬度等性能的不足,已经不足以支撑旗舰机型的需求了,尤其是最近几年,很多手机厂商开始使用不锈钢,钛合金材料……这导致我们在宣传中落入了一定的下风!”

    “毕竟普通用户,可不会关心这些品牌的手机和我们S系里手机算力,尤其是NPU核心上的巨大差异,进而导致散热上的需求不同!”

    “他们只会说我们的手机使用的是铝合金……而他们的手机是钛合金!”

    “在这种市场情况下,再加上不同材料的性能差异化,我们进行了综合取舍,最终选择了这款安隆精密研发的钢铝复合材料,同时兼顾了导热性能和其他物理性能!”

    “而这还带来一个明显的好处,那就是这款GL21材料的成本并不会太高,大概只比L35材料提升百分之十。”

    徐申学一边听着,一边自行感受着这个GL21材料制作的金属中框,光看表面的话,这有点类似不锈钢,手感也比较类似,但是还会有比较明显的差异的。

    这个时候的王林徒继续道:“新的MAX机型除了在金属中框材料上做了比较大的变化外,在后盖玻璃上也进行了比较大的变化,其抗摔性能比前面几代手机使用的后盖玻璃更好。”

    “屏幕正面玻璃也如此,耐磨性能更出色!”

    “同时新一代的OLED屏幕,也针对我们的全新屏下超声波指纹识别模块进行了优化!”

    “今年,我们将会在MAX以及MAX Pro机型上同时搭载3D人脸识别模块以及屏下超声波指纹识别模块,彻底解决手机缺乏重要的正面解锁场景:在不看手机的时候进行解锁!”

    王林徒说的时候,演示屏幕里也出现了演示画面:一个人坐在办公桌上,手机来了信息后,他侧头看了眼,然后伸手在屏幕靠下的区域轻轻一按,手机随机解锁。

    王林徒继续道:“一直以来,我们的S系列手机为了确保绝对的安全性,在解锁方案上受到的限制是比较大的,早期使用电容按压指纹解锁方案,后来在S15 Max开始使用3D人脸识别方案。”

    “使用3D人脸识别方案后,虽然手机拿起来后,一定角度下看向手机的时候进行解锁的时候非常方便,然而按压指纹时代的不需要看手机,直接按压解锁的优势就没有了!”

    “我们又无法使用屏下光电指纹解锁技术,其安全性不足以作为支付级的解锁方案!”

    “后来我们持续投入力量在屏下超声波解锁方案里进行研发,虽然前几年也研发出来了可用的技术方案,不过在成本,体积,安全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对于其他厂商而言兴许是可以使用了,但是我们的S系列手机是无法接受这种不足的。”

    “因此万金科技最近几年一直在屏下超声波指纹解锁技术路线上持续推进,并逐步成熟商用!”

    “今年年初,第三代屏下超声波解锁方案被应用在A20系列手机上,反响还不错,后续我们继续改进,进一步缩小了体积以及提升了安全性,尤其是在活体检测上进行了比较大的技术推进!”

    “改进后的第四代屏下超声波技术方案,将会在MAX以及MAX Pro这两款高端机型里进行应用,和3D人脸识别模块一起,共同构筑满足所有使用场景的解锁需求!”

    “我们的第四代的屏下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具有非常优秀的活体检测功能,不仅仅通过声波本身进行活体检测,同时还通过我们的AI核心,实时感应并分析指定屏幕区域上的生物电,两者的生物特征相互匹配后才能解锁!”

    “我们的技术团队尝试了市面上目前几乎所有的破解方式,暂时并没有找到可以骗过我们新一代屏下超声波指纹技术的方式……从安全角度上来说,它是足以成为内我们的S系列手机的支付级别的解锁方案!”

    “当然,为了避免未知风险,我们暂时并不开放屏下超声波模式为支付级别模式,只限于手机解锁以及常规解锁使用!”

    “同时,这也是为了持续打造我们的3D人脸识别技术,最当下仅有的支付级别解锁模式的市场策略!”

    这年头的手机,基本上已经是清一色的全面屏手机了,其解锁方案也是各不相同,而目前公认满足支付级别需求的解锁方案,只有3D人脸识别以及电容按压式指纹解锁。

    而屏下光电以及屏下超声波这两个技术,目前业界的态度是不足以作为支付级别的解锁方案。

    智云集团是在S20系列手机上使用3D人脸识别,在A20手机上开始使用屏下超声波加侧面指纹。

    SX/SXL这个去库存机型上,新款的S20SX也使用3D人脸识别,不过还有一些还在部分新兴市场销售的旧款SX手机,依旧使用按压指纹。

    在新云品牌上则是采用更便宜的屏下光电加侧面指纹……不过虽然新云手机比较便宜,但是始终都没有应用2D人脸识别去糊弄人……2D人脸识别随便用个照片都能解锁,实在没有安全性可言。

    新云品牌虽然主打中低端,和智云品牌进行了切割,但是好歹也是智云集团旗下的产品,不可能去做这种事的…虽然新云品牌手机的用户也没几个会注重安全性!

    但是用户不注重安全性,不代表厂商就能不在乎安全性!

    所以,新云品牌使用屏下光电识别,这已经是智云集团旗下产品的底线了……

    而其他公司的话,水果使用3D人脸识别,部分旧机型还在使用指纹识别……

    华威也开始旗舰级里使用3D人脸识别,然后他们还会加个按压指纹,屏下光电指纹协助使用。

    四星则是在旗舰级里使用一些屏下超声波技术,但是也在其他一些机型里使用屏下光电。

    然后大米和OV,还有威酷电子以及其他一些二三线厂商,中高端机型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屏下光电,其中有的机型会加一些侧面或背面电容按压指纹识别。

    而低端机型为了节约成本,连屏下光电都没有,就一个侧面指纹,然后给你弄个2D人脸识别。

    还别说,用2D人脸识别解锁特别方便……方便到什么程度?这么说吧,用和机主长得差不多的人的照片去解锁,也是有可能解开的!

    在安全性上,突出的是一个‘有总比没有强’!

    上述诸多解锁方案里,各有优劣,但是没有任何一种能够覆盖所有的使用场景。

    包括智云集团主推的3D人脸识别技术……这东西安全性最好,一定正面角度下解锁速度极快,也最为方便……可以简单理解为看一眼就解锁!

    但是,在非注视条件下,或者正面角度不够的话,那么就没办法解锁了!

    这个缺陷在实际使用中,体现在:人们坐着,把手机放在桌面一侧的时候,在不侧身或拿起来手机的情况下,就没办法解锁!

    而这种使用场景的需求在工作学习的群体里,是非常频繁的……工作的时候手机放一边是常态,而工作的时候手机来信息了,如果能够用单手直接按压解锁,稍微看一眼信息就成为了一种强需求。

    此外也会有其他的一些使用场景……虽然不多,但是总会有。

    所以3D人脸识别并不能够覆盖所有的使用场景,它还需要一个正面按压解锁方案来作为补充!

    同时这个补充的解锁方案还必须足够安全……智云S系列手机一向来都高度强调安全性。

    现在,智云集团S21 Max以及S21 Max Pro的解决方案就是,采用第四代屏下超声波指纹解锁方案作为补充!

    徐申学对屏下超声波指纹解锁方案并不陌生,之前的A20系列手机就已经使用万金科技的第三代屏下超声波指纹解锁方案了。

    王林徒在上头解说的时候,徐申学也进行了使用,录入指纹后把手机息屏放在桌面上人,然后手指轻点屏幕,屏幕亮屏后屏幕下侧出现了一个指纹图标,手指放上去就顺利解锁了。

    然后他直接把手指放在了屏下超声波指纹采集区域里轻点,屏幕亮屏后手指放下轻按压,这一次过程更加快速……屏幕几乎在亮起之后就同步解锁。

    还挺方便的!

    王林徒这个时候,已经开始解说S21系列手机的其他特性,其中最为重要的应当属于S1203芯片了。

    这个芯片号称使用的是N4工艺……实际上N4工艺就是智云微电子五纳米工艺的低功耗工艺,也可以称之为第二代五纳米工艺。

    只不过为了宣传营销,特地使用了N4工艺的名称,对外宣传为等效四纳米工艺。

    所以智云微电子里的N4工艺和N5工艺之间的关系,有点类似十二纳米工艺和十四纳米工艺之间的关系。

    虽然性能更强了,但本质上来说依旧属于同一个工艺节点!

    智云微电子批量生产N4工艺的S1203,依旧是在五纳米工艺的晶圆厂里,并不需要更先进的半导体工厂。

    今年的S1203,对比去年的S1103,其CPU以及GPU领域的综合性能大概提升了百分之十五左右。

    但是在提供AI推力能力的NPU核心上,则是有着重大的性能提升,因为今年的S1203芯片,采用了双NPU核心。

    其目的非常简单,那就是进一步提升本地的AI算力,以满足更多的本地AI功能软件。

    比如本地相册的按照人物或物品类型进行整理分类的时候,在进行分析整理的时候就能更准确,更快……

    智云S系列手机里的相册管理模块,功能很多的,比如设定关键词为证件的时候,相册管理功能会把相册里所有包含各类证件或类似证件的照片分析出来,单独汇集到一个相册里。

    然后还会提供相册本地的一些基本的抠图,背景替换等功能,比如直接在相册里给照片上的人物,替换衣服颜色,替换背景等,而这些都是需要AI核心,也就是NPU核心来提供算力支持的。

    再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给本地的翻译模块,提供离线本地的翻译功能……智云的翻译模块,是直接接入了Yun AI的,可以进行本地翻译也可以进行离线翻译。

    其中的离线翻译是采用Yun AI,其人工智能翻译功能非常强悍,连俚语,网络热梗,方言,数字符号等乱七八糟的东西都能进行翻译。

    现在,智云S系列手机,则是想要进一步,把这个云人工智能翻译功能,做成本地离线人工智能翻译功能。

    图片处理或生成,语言翻译,再加上文本生成或修改,这也是目前Yun AI面向个人用户的时候,比较重要的三个功能,现在智云集团的S系列手机项目,则是逐步把这些功能进行本地化!

    本地化不仅仅是为了让用户能够在不联网的时候使用,其实也是为了节省云端的庞大算力资源……给用户提供这些基本的免费Yun AI人工智能服务,也是需要算力成本的。

    把一部分Yun AI的云服务进行本地算力替换,也就可以降低云服务的算力成本……这个算力成本乍一看似乎不多,但是考虑到那么多的手机存量,用户频繁的使用需求。

    尤其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用户习惯使用Yun AI的进行各种操作,未来Yun AI的云算力成本就会越来越高……现在智云集团这边就试图通过加强本地的AI核心算力,来代替运算力,进而节省云算力的成本。

    这就是智云集团在设计S1203芯片的时候,大幅度加强NPU核心,也就是AI核心的主要目的……提升用户本地使用AI功能的体验,支持更多的本地AI功能,同时还节省Yun AI的运算力成本。

    只不过这也就带来了手机更高的瞬时功耗以及散热问题……功耗增加,这个有固态电池来解决!

    固态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带来的不仅仅是更多的续航,其实更主要的还是能够为手机提供更大的电力支持,以支持手机更大的功耗。

    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大的功耗带来的散热问题,智云S系列手机采用了大量的手段加强散热,为此连其他厂商使用的钛合金中框都不用,而是改为使用钢铝复合材料,以确保金属中框的导热性能。

    而到后续,随着功耗的进一步提升,散热需求的进一步提升……智云集团S系列手机的工程师们,已经开始在后续几年的机型里考虑使用铝合金金属中框,并且考虑在后盖板上进行优化,比如同时使用玻璃和金属材料。

    随着手机内部的算力越大,功耗越大……散热问题也就越来越凸显,到时候手机散热就会成为一个非常考验手机工程师的问题。

    金属中框材料有变化,采用3D人脸识别加屏下超声波指纹的双重解锁方案,再加上本地AI算力的大幅度提升……这是今年S21 Max/S21 Max Pro对比去年同代机型的主要变化!

    这种变化表面看起来,其实并不大,至少外观上区别不大,到时候是否能够大幅度刺激用户们的换机心理其实也很难说,对于智云S系列手机用户而言,几年前买的智云S系列手机现在依旧能用,而新手机也没啥太大变化,换个毛线……

    不过采用了屏下超声波指纹技术加3D人脸识别技术的双重解锁方案后,有助于吸引部分其他手机品牌的中高端机型用户换购智云S21 Max/Max Pro机型。

    对此,季成河领导的市场营销部门,到时候将会针对这个双重解锁方案进行重点营销。

    同时再营销AI手机概念,强调手机强悍的本地AI算力等概念。

    争取让今年的S21系列手机稳住销量……是的,今年智云集团的S系列手机的目标不是什么增速,而是稳住销量!

    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总销量逐年下跌的当下里,对于销量庞大,而且还是主打高端市场的S系列手机而言,能够稳住销量就是胜利……至于增量就不奢求了。

    为了稳住S系列手机销量,智云集团的多个部门也是费尽了心思。

    就连徐申学自己,都需要在发布会上亲自为S21手机进行站台,乃至吹捧!

    徐申学在上头站台吹捧,季成河则是准备在不同场合里进行各种鼓吹,市场营销部门的各部门则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各种针对性的营销活动!

    不管如何,也要稳住S系列手机的销量,稳住S系列手机的营收以及利润。

    稳住了S系列手机的销量,才能够稳住整个智能终端的业务,才能够稳住附带一连串各种附带业务,包括软件以及互联网业务等。

    S系列手机虽然已经不是智云集团里最赚钱的单一产品,今年年初开始智云集团里最赚钱的单品已经变成了APO系列算力卡。

    但是对于整个智云集团而言,S系列手机依旧是最为重要的核心产品,没有之一!

    因为S系列手机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独的手机,它后头跟着一大堆业务呢。

    它对于智云集团而言,就像是一辆高速列车的火车头,拉着后面一大堆车厢呢。

    甚至不仅仅对于智云集团而言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火车头,哪怕是对于整个国内的消费电子产业链而言也是不可或缺的火车头。

    简单粗算,光是S系列手机自身的市场规模就在一万五千亿左右,而带动的供应链以及周边衍生的产业链其市场规模就更庞大了。

    这样的产品,没有人会忽视的,就连徐申学也必须高度重视起来。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