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91章 心动则乱 第91章 心动则乱
- 战争充满了不确定性,面对这种不确定性,优秀的将领往往会用鼻子嗅出战事的进展,从而最大程度的攫取收益。
显然,毌丘俭就是这样的人。
对于一支三万人的军队来说,内部整编以及做好回军准备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即使毌丘俭、朱异、石苞、蒲忠、司马师等人都是有能之人,依旧在滇池县消耗了十二日之久。这十二日间,毌丘俭等人也在为了进军做下重重准备,用金珠宝物与当地大姓和各县邑长交换军资及衣物。
在朱异带两万人离去之后,毌丘俭在滇池留下两千人驻守交通要道、把控后勤,而后率八千人进兵向北,经过十日的连续行军后抵达味县。
轻取而下。
味县是庲降都督府的驻地,城中属官和吏员多达数百人,经过石苞、司马师等人突击审讯,还是得到了一些有用的情报,随即来到毌丘俭处。
听过司马师汇报之后,毌丘俭眯眼说道:“看来我等此前在滇池所料为真,大军果然打至蜀地了,只是可叹这些蜀国官吏,直到今日还以为马忠等人只是暂时北上,随时会回返南中,不料竟是被其卖了。”
司马师在旁笑道:“将军在滇池盟誓安抚一方,彼辈在蜀军退走后改换门庭何其迅速,可见蜀国在南中只是空壳一般羁縻。若不诓骗,又如何能安众人之心?”
石苞也同时应和道:“若非将军卓识远见,大军必不能占有此地。此前在滇池县时,将军曾说攻下味县再定策略,属下建议将军继续北上。”
“属下附议。”司马师也一并拱手。
“哈哈哈哈。”毌丘俭抚须而笑,颇为自得:“从味县北上,经汉阳、平夷可至江阳郡的江阳县,这是昔日诸葛亮攻伐南中回军所经之路,马忠也是沿着此路北上。其间一千二百里,行军三十日可达。”
“诸位,听闻孙登部下留赞也率军随马忠一同北上,俨然有助战之意。既然如此,平夷城必然兵少不能久持。那孙登以平夷城为都城,在南中之地妄作一国,理当诛之。留千人镇守此地,明日继续北上攻略平夷!”
“遵令。”石苞、司马师、蒲忠三人齐齐应声。
而在毌丘俭从滇池北上味县的这二十余日内,蜀中局势也翻涌不停。
满宠率大军从江州行至垫江,逼退了蜀国军师将军杨仪部,并将大军沿涪水推进至西北一百三十里处的德阳城。
郭淮也没有拒绝满宠欲要指挥其军的要求,只是请满宠向白水关外的行在报备一番。
另一边吴班固守宕渠两月有余,凭借城池与卑衍抗衡,卑衍部暂时也未能将其攻下。
不过对于满宠来说,手上的兵力已经足够,以卑衍部暂时围城抵掉吴班部也并无不妥。
整个蜀中的局面,也演变成了广汉诸葛亮与德阳满宠之间的相持。
自此,整个东路军与北路军之间彻底连成一片,军情消息也得以互相传达开来。
十月二十日,白水关外,魏军大营。
“陛下,刘禅回信已经送到,请陛下预览。”侍中裴潜双手将刘禅书信呈上。
曹睿轻笑一声,侧脸朝着身旁侍立着的长子曹启说道:“启儿,给朕读一读这封书信。”
“儿臣遵旨。”曹启微微躬身,而后在帐中一众臣子的注视下走到裴潜身前,拱手致礼,接过绢制的书信展开,而后读道:
“大汉皇帝禅书与魏主足下台启,此番谨复前信,足下前语谬误甚多,朕一一驳论如下……”
曹睿面带笑意,看着曹启在众人面前朗声读诵。
北路军五万余人叩关白水,曹睿明白自己最大的作用便是凭着这个名头在此牵制蜀国君臣心神与兵力,故而反复遣使者往来白水关蜀营之中,与诸葛亮、刘禅书信往来。
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魏蜀两国虽为敌国,但也不曾做过互杀使者的事情,若要沟通,终究还是有门路可论的。
两军交战,信息的重要性甚至比粮草后勤更加重要。对于诸葛亮或者刘禅,能从信中只言片语获得魏军信息,这种机会是不会拒绝的。
一旦开始沟通,曹睿的皇帝名头和常胜战绩,便会在蜀国君臣的内心中不断放大,越来越牵扯心神。
这个套路,曹睿在太和九年冬天的广陵就已玩过不知多少次了。
“启儿,”曹睿伸手指了指曹启:“刘禅此信你已读完,当着诸位大臣的面,你从此信中可有所得?”
曹启转身朝着父亲躬身一礼,而后说道:“启禀父皇,儿臣愚钝不能尽善,却也以为刘禅此信所言属实怪异。”
“怎么个怪异法?”曹睿乐得与儿子玩这种话头上的游戏。
曹启道:“父皇前番书信质疑刘备登基的祥瑞和谶纬,这是对子疑父。儿臣若是刘禅,对这等言语直接骂回便好,又如何会像此信中一般细细解释?”
“哈哈哈哈。”曹睿拍了拍手,朝着帐中的一众臣子笑道:“方才启儿所言不错,刘禅这是自乱阵脚,徒增笑耳。既然此信能送出,朕大略揣度,诸葛亮此时已不在白水关中了。若诸葛亮在,如何能允刘禅信中的这种自轻姿态?”
卫臻在旁静静看着曹启面孔,脸上尽是笑意。在曹睿开口后收回了目光,而后拱手说道:
“陛下,大军在白水关处已经驻军两月,其间地理、交通已然明了,自上月起开始砸城,关墙也多有损坏。”
“臣以为可以对白水关发动总攻了,一则攻取关城占据形胜之地,二则以胜战激励将士。”
徐庶同时拱手:“臣附议。”
裴潜、王雄等四名侍中同时开口:“臣也附议。”
曹睿徐徐点头:“既然诸卿皆有此意,那就晓谕诸将,明日总攻。”
就在曹睿与众人议论明日作战方略之时,散骑侍郎卫瓘从帐外入内,手持木匣,躬身一礼:
“启禀陛下,满公军报已到,中书令臣将军报送与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