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1977大时代-> 第1422章 飞机上的按摩,山西四大名医弟子接机(月票加更)

第1422章 飞机上的按摩,山西四大名医弟子接机(月票加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时间转眼到了第二天,这天一大早刚晨练完,天上就下起了小雨。

    等吃过了早饭后,挂在门外的温度计显示只有五度。

    方言再次出门去给廖主任检查身体,廖主任告诉他,一会儿李冲邓财还有王风他们就到。

    到时候会直接到这里来报道,方言什么时候忙空了就把人带走。

    方言答应下来,然后就去医院里查房了。

    今天早上查房,方言顺便就把老陶叫上了,同时也给病房里的病人交待清楚,接下来的几天时间,自己要出差,是老陶过来给他们检查。

    如果身体有什么不舒服随时反应,这边已经制定了成熟的方案,给他们检查身体的各种状况。

    大部分人表现的还是挺好的,只有少部分病人表现的不太好,就比如说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马先生,他可知道自己的病也就方言能治,现在方言要出去,要是他身体有什么变化那可咋办?

    最后方言给他好一顿安抚,告诉他自己的徒弟还有师父都在京城留着,才把他安抚好。

    这边的事情搞定后,方言又去秘方研究所那边看了一下最近的工作安排,贺普仁现在把那边管理的井井有条,方言就算是离开后,也可以正常运转。

    而且自己也不是离开多久,出门几天时间就回来。

    接下来,方言又去找了赵锡武院长他们告别,听了听老前辈们的教诲,顺便商量了下这次需要带回来的各项消息。

    毕竟电报里面能够发回来的消息是有限的,方言出去一趟,还是要带一些详细的数据回来才行。

    最好是有关于推广这块儿,还有药物改良这块儿,以及病人反馈这块的。

    方言一一记下来,然后时间就差不多了。

    他回到廖主任的别墅,这会儿三个保镖,李冲,邓财,王风都已经到了,他们这次穿的是军装,手里提着个简易的挎包,见到方言后立马就对着他敬了个礼。

    方言上去和他们握手:

    “李冲同志,邓财同志,王风同志!”

    上次从香江回来后,就已经好几个月没见面了。

    这几个人明显因为训练,感觉又黑了一圈。

    他们和方言握手后,笑呵呵的回应道:

    “方言同志,又见面了!”

    “这次麻烦你们跟着跑一趟,路上多费心了。”方言对着他们说到。

    李冲挺直腰板:“方主任客气了,保护您的安全是我们的职责。廖主任已经交代过,全程听您安排。”

    邓财拎起脚边的行军包:“我们都收拾好了,随时能出发。”

    王风身材最高大,他瓮声瓮气的说道:

    “沿途的资料我们已经看过了,一定保证您的安全。”

    方言笑了笑说道:

    “那我就拜托各位了。”

    随后方言带上人和廖主任告别,带着他们吃了饭后,就和家里人告别,坐上廖主任安排去机场的车,一路朝着机场而去。

    飞机是下午四点起飞,是一辆客机,同行的还有其他的乘客。

    当然了这年头能够坐飞机的基本上都是相关的干部。

    方言他们就被安排到了这一架飞机。

    从首都国际机场飞太原武宿机场。

    今天的天气不太好,机场上湿漉漉的,天空还在下小雨,还好就是云层看起来不太厚。

    下午四点飞机引擎轰隆隆的启动,开始在跑道滑跑起来。

    引擎的轰鸣声也越来越响,从最初的低沉逐渐拔高,震得机舱微微发麻,客机在湿漉漉的跑道上缓缓滑行,雨丝打在舷窗上,留下一道道细长的水痕,窗外的机场设施、指挥塔台在雨幕中渐渐向后退去。

    滑行速度越来越快,风噪透过机身传来,夹杂着轮胎与跑道摩擦的沉闷声响。

    这航线上的飞机明显没有飞上海广州的好,乘坐体验更加的让人印象深刻。

    想到这里,方言下意识握紧了扶手,能清晰感受到机身的轻微震颤,座椅的推背感慢慢浮现,越来越明显。

    随着一声尖锐的破空声,引擎功率骤然拉满,推背感瞬间加重,身体被牢牢按在座椅上。

    机头缓缓抬起,视线里的跑道快速向后收缩、倾斜,最终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灰蒙蒙的天空和下方被雨水浸润的城郊田野。

    飞机冲破雨层时,机身有短暂的轻微颠簸,雨丝在舷窗外飞速划过,像被拉成了透明的丝线。

    几秒钟后,机身终于趋于平稳,轰鸣声渐渐变得平稳厚重,窗外的雨势小了许多,云层被远远抛在下方,透过稀薄的云隙,能隐约看到地面的河流、村庄像缩小的模型,静静铺展在大地之上。

    方言松开扶手,长舒了一口气。

    然后朝着主城区的方向看了一眼,发现只能看到一点点轮廓。

    看着窗外渐渐放晴的天际,心里默默盘算着,再过两个多小时,就能抵达太原,离灵石县又近了一步。

    这个时候一旁的一个老干部看向方言,眯了眯眼睛问道:

    “那个……小同志!”

    “嗯?”方言看向对方,问道:

    “老同志您有什么事?”

    方言认为是对方认出了自己,不过好像自己也没见过这位,结果看到对方冲着他竖起两根手指,比了个夹烟的手势。

    他压低声对着方言说道:

    “有烟吗?”

    方言一愣,这才想起来现在这年头的飞机里是没有禁烟的。

    他哭笑不得,自己确实走的时候带了两条烟,但是这会儿都在行李箱里塞着。

    而且他也没打算拿出来让老同志在飞机里面抽。

    他对着老同志说道:

    “我不抽烟。”

    老同志听到后,有些恼火的挠挠头,又看向其他人。

    邓财李冲他们也纷纷摇头。

    老同志表现的有些烦躁,又开始找更远一些的人,方言看到出来他好像是有点坐立不安,应该是上飞机升空后就开始的。

    接着老同志碰了几个钉子,脸上的烦躁更甚,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裤兜,坐立不安地在座位上挪了挪。

    频频转头看向周围,眼神里满是急切。

    方言看在眼里,然后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掏出一小包茶叶,起身递了过去:“老同志,您要是觉得坐得难受,尝尝这个,我带的明前龙井,泡着喝能解解乏。”

    老同志愣了愣,接过茶叶包:“哦?龙井?谢谢你啊小同志,我这老烟瘾犯了,不抽两口就浑身不得劲。”

    “您试试泡上,浓茶能提神,比抽烟舒坦。”方言笑着说道,“飞机上空气流通不好,抽烟也呛得慌,等下了飞机,您再抽也不迟。”

    旁边的乘务员正好推着水车过来,方言顺手要了个搪瓷缸子,帮老同志泡上茶。热水冲入茶叶,清香瞬间弥漫开来,老同志凑过去闻了闻,脸上的烦躁渐渐少了一些:“嗯,这茶是真香!小同志,你叫啥名字?去太原班办啥事儿?”

    “我叫方言,去太原转车去灵石县那边视察一个肝病防治的试点项目。”方言一边说一边回到自己座位。

    老同志捧着搪瓷缸子喝了两口后,表现的没有那么烦躁了,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说道:

    “哦……卫生这块儿的年轻干部……方言,这名字听着有点耳熟啊。”

    方言笑了笑说道:

    “那可能是在什么地方听过吧。”

    老同志又喝了一口说道:

    “嗯,应该是在什么地方听过……”

    接着他对着方言说道:

    “实不相瞒我这个人就是怕坐飞机,一上来脑子都快不能思考了,我有朋友就是坐飞机没的。”

    方言听到老同志这话,心里微微一怔,说道:

    “老同志,我能理解您的心情,坐飞机确实会让人心里不踏实,尤其是想起不好的事儿。我第一次坐飞机的时候,也攥着扶手不敢松,总觉得心里发慌。”

    老同志又大口的喝了两口茶水,说道:

    “茶叶还是不太行,我这心里还是慌的很。”

    方言想了想,说道:

    “那我给您按按头上的穴位?”

    老同志听到方言提议按穴位,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怀疑:“按穴位?真管用?”

    不过方言看的出来,他还是希望有点作用的。

    “试试看,应该能缓解些。”方言语气笃定,给人一种安心的感觉。

    “那试试!”老同志点点头,这会儿他愿意尝试一下。

    方言他站起身,示意李冲他们让开点空间,自己则小心地跨出座位,走到老同志旁边的过道上,飞机的过道本就狭窄,方言只能微微躬身。

    “您闭眼放松,靠着椅背就好。”方言说着,伸出双手。

    他先是将拇指轻轻按在老同志额头发际线上的神庭穴,其余四指则虚按在两侧的太阳穴附近,指腹以非常柔和、缓慢的节奏开始做小幅度的环形揉按。

    “嘶……”老同志感受到额头上传来的温和压力,紧绷的头皮似乎舒展了一些,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轻微的叹息。

    方言的力道适中,他一边揉按神庭和太阳穴,一边轻声引导:

    “您试着呼吸慢一点,深一点……对,就是这样……把注意力放在额头这里。”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引擎的轰鸣,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平静。

    老同志脸上表情逐镇定。

    揉按了一会儿,方言的拇指沿着督脉轻轻上移,准确地落在了老同志头顶正中央的百会穴上。

    这里是诸阳之会,总督一身阳气,最能安神定志。

    他的指腹不再揉动,而是以一种沉稳、持续的力道按压下去,同时,他其余的手指则稳稳地托扶着老同志的头颅两侧,提供额外的支撑感。

    “嗯……”百会穴的按压让老同志感觉一股暖意和沉坠感从头顶向全身蔓延,原本焦躁不安的心绪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慢慢抚平。

    他不由自主地更放松地陷进了椅背里。

    方言的手指始终保持着温热和稳定的压力,在百会穴上停留了大约一分钟。

    他观察到老同志紧锁的眉头逐渐松开,呼吸也变得深长而均匀。

    接着,他的双手缓缓下移,来到老同志的后颈,拇指落在风池穴(位于颈后大筋两侧的凹陷处)上。

    这里能有效缓解紧张性头痛和安神助眠。

    方言用指腹以适中的力度进行揉按和点压。

    风池穴的刺激让老同志颈部僵硬的肌肉得到了舒缓,长途飞行带来的疲惫感此时也一股脑涌了上来。

    在方言沉稳、富有节奏的按压下,在引擎白噪音的包裹下,在那份被安抚下来的安全感中,老同志紧绷的神经彻底放松了。

    没过多久,轻微的、均匀的鼾声从他微张的嘴里传了出来——他睡着了。

    方言保持着动作又轻柔地按揉了片刻,直到确认老同志确实进入了熟睡状态,才缓缓收回了双手。

    老同志一起的秘书看到这一幕,露出惊讶的表情,这才一会儿居然把人给按睡着了。

    他好像说话,方言就对着他比了个噤声的手势。

    秘书看着老同志歪着头,在并不舒适的飞机座椅上发出安稳的鼾声,对着方言竖起大拇指。

    这会儿方言已经退回到自己的座位坐下。

    周围看到这一幕的人,都露出惊讶的神色,还有人转过头来对着他竖了大拇指,眼神里带着佩服。

    方言则轻轻对空乘招了招手,低声要了条毛毯。

    空乘会意,小心地将毯子盖在了熟睡的老同志身上。

    机舱内,引擎声依旧轰鸣,方言望向窗外,这时候已经离开京城上空,开始往山西方向飞了,下面的雨已经停了,四周云层逐渐稀薄。

    11月的北方早已秋收完毕,田里没有了庄稼的绿意,只剩下翻耕过的黄土地,像一块块不规则的土黄色补丁,整齐地拼接在大地上。

    上辈子方言也飞过这边的航线,当时看到地上更多的是绿色。

    现在这年头绿化还是没有二十一世纪工业时代的绿化好。

    方言记得著名的三北防护林工程正式启动还要等到十几天后,也就是11月25日才开始,这是国务院批准《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后,作为国家重大生态工程的大项目。

    现在这会儿下方应该是河北涿州市空域。

    作为京南重镇,涿州的地标清晰可辨,京广铁路像一条银灰色丝带穿城而过,蒸汽机车冒着白烟缓缓行驶;城区边缘的国营棉纺厂烟囱正飘着淡灰色烟雾。

    李冲对着方言低声说道:“过了涿州就进山区了,这一片秋冬少雨,地面干得很。”

    方言看了一眼李冲,这位应该也是经常看地图的。

    接下来飞机继续向西,进入河北涞水县与易县上空,这里是太行山脉东段的起点,也是1978年尚未大规模绿化的典型区域。

    方言看到的是裸露的浅灰色山岩,因为空气干燥,能够看的很远,与他记忆中二十一世纪的“狼牙山风景区”截然不同。

    等到大约1小时后,航线进入山西灵丘县空域,这是晋冀两省的天然分界线。

    地面上出现了唐河河谷,11月的河水流量骤减,河床裸露,河谷两岸的梯田里种着耐寒的冬小麦,呈淡绿色条带。

    “这就是晋北的样子?”邓财凑过来问道。

    一旁的李冲点头:“过了灵丘,再往西就是五台山余脉,地貌就全是黄土高原了。”

    飞机穿越五台山余脉后,进入山西盂县空域,这里是太原的“东大门”,距离太原武宿机场约20分钟时,也到了晋中盆地核心区,地面景象从山地转为平原,汾河支流缠绕在田野间,厂区的红砖厂房排列整齐,烟囱里升起的浓烟在冷空气中扩散成淡蓝色云团。

    飞机开始降低高度时,方言看到武宿机场的简易跑道,这机场看起来像是临时搭建的一样,看起来相当的简陋,这会儿隔壁睡着的老同志感觉到降落,也醒了过来,惊讶的说道:

    “诶,我真睡着了?!”

    方言笑着说道:

    “我跟您说过有作用吧!”

    老同志听到方言这话,连连点头,对着他问道:

    “方同志,你啥时候回京城,要是时间近,咱们一块儿回去吧?我时间松,我等你!”

    老同志明显是爱上这种一觉睡到下飞机的感觉。

    方言说道:

    “三五天吧,我也不太确定。”

    说着老同志点点头:

    “那行,我给你个地址,你按照这个地址来,我在太原等你。”

    然后他就写了个地址给方言,上面是个政府部门的地址,还有这位的名字,张毅。

    方言也不知道他是啥职位,不过想了想还是答应了下来。

    接着飞机滑停在停机坪后,舱门缓缓打开,一股夹杂着煤烟味的冷空气涌了进来。

    1978年的太原武宿机场确实简陋,跑道是碎石铺设的,边缘还有工人正在用铁锹修补坑洼;停机坪上只停着 3架苏制伊尔- 14客机,机身喷涂着“华夏民航”的黑色宋体字,旁边的简易候机楼是红砖砌成的,屋顶插着一面红旗,楼前的空地上立着一块木牌,用红漆写着“欢迎各位同志”。

    方言一行人跟着人流走下飞机,远远就看到有人正举着写有“方言同志”的纸牌。

    方言率先挥了挥手,就直接带着李冲、邓财、王风快步走过去。

    那人连忙放下纸牌,迎上来紧紧握住方言的手,力道大得让方言都感觉对方好像是练过武的:

    “方主任!可把你们盼来了!电报里说今天下午到,我提前俩小时就过来等了,就怕错过。”

    “自我介绍下,我是萧汉玺,山西卫生部的干部。”

    方言听到这个名字微微一怔。

    萧汉玺,山西四大名医萧通吾的亲传弟子,完整继承了萧氏五世家传脉诀,是山西萧氏中医流派的核心延续者。

    来接待的这位,是本地中医天花板之一。

    PS:月票又多了100,所以更完这章还欠大家5000字。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