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文豪1983-> 第7章 我也是聪明人 第7章 我也是聪明人
- 马尔克斯实质是个日子人,而余切才是务实的理想主义者。
和马尔克斯在中,往往塑造出的“双重人格”角色一样,马尔克斯这个人也展现出“双面性”。
他私下是一个健谈的人,和很多人关系不错,在卡门的“作家队伍”当中,马尔克斯受到很多人喜欢。
然而,在公开场合马尔克斯极度孤僻,拒绝谈论自我,也很少鲜明的表态。
来中国后,表达“这个地方就是希望”是马尔克斯近年来难得的表态。他和古巴的领导人关系很好,但是在大多数人支持卡斯特罗的时候,马尔克斯反对这个人。
当古巴发生了“帕迪利亚事件”后,许多作家开始反对卡斯特罗,甚至一起写了联名信,在上面签字,而马尔克斯却拒绝签字,他认为反对的风险太大,古巴刺杀他的可能性比智利还大。
因此他打死不敢签字,最后反而和卡斯特罗关系变得很亲密。
这让马尔克斯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独善其身的人。他在一定程度上会权衡利弊,显得很市侩,很小市民。
而余切则正相反,当他发现一个事情里面全是漩涡,迷影重重。他会听取别人的意见,有时正面对抗,有时主动融入进去,软性的使得事情往他有利的方向去变化,并最终发挥他的影响力。
然后,当事情完结的时候,余切会让某一个人或者势力付出代价,并且奖赏他的朋友。
余切不会被钱所收买!
卡门只能觉得非常可惜了。
如今,卡门为了马尔克斯的出版,经常往返于巴塞罗那和中国,而马尔克斯干脆不回去了,他在中国旅行了两个月。
当马尔克斯和他的助理回到沪市时,卡门在那里等着马尔克斯。
然后问他:“加博,你在中国两个月了,你把整个长江沿线的许多城市都走遍了,现在你学到了什么?”
我学到了什么?
马尔克斯道:“我学到了中国很大,真的很大!我所走过的地方,也不过是一条江上的部分城市,我没有看到的地方还有很多。”
“你知道万县吗?”马尔克斯意犹未尽,“我没有来之前,以为那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小地方,来了后却发现那里有数百万人,近三万平方公里,我看到他们有军工厂,有自己的地域文化和方言,历史上这里有过一种巨大的史前老虎……像万县这种地方还很多。”
“你很喜欢那里吗?”
“我当然喜欢了。如果我的家乡阿拉卡塔卡有这么大,我会更有底气一些。”
“你写《迷宫中的将军》,是因为你怀念逝去的大哥伦比亚吗?”
“也许是的。”马尔克斯说。“在某种程度上,我想成为一个中国人。”
卡门相当震撼,问他为什么?
马尔克斯道:“如果余切是一个哥伦比亚人,他不会有现在这么大的影响力。因为当他真正想要发表一些改变世界的话题时:那些风险并不是哥伦比亚这个国家所能承担的。”
卡门恍然大悟:“怪不得你要写《迷宫中的将军》,怪不得你怀念玻利瓦尔。原来你心中也有一个大哥伦比亚的梦想。”
这话说的,谁不希望自己国家更强大?
随后,卡门询问马尔克斯新书写的如何。
“我还在搜罗资料当中。我写书一向很慢,我想我需要两年来写完这一本书。”马尔克斯说。
“我要求余切替你翻译新书,他答应了。”
马尔克斯却问道:“卡门,真的是你要求他的吗?”
卡门一时无话可说,只能糊弄道:“我在其中也起到了一些建设性的作用。”
“卡门,我希望你能和余切彻底重归于好。这对我们所有人都好。”
“你知道的,这不能都怪我。余切的性格太刚硬了,他寸步不让,不肯顾全大局……我曾经帮过他。”
帮过他?
是指哪一件事情?
当余切在追查聂鲁达案的时候,鼓动旗下的拉美作家都来替余切发声?
还是在出版《美国精神病人》时,基于老出版人的经验来指点他?
这固然都是一种帮助,但由于后面带来的回报太大,使得再提起这种帮助,有一些显得不识时务了。
马尔克斯深深的看了卡门一眼:“我研究玻利瓦尔的历史时,发现这个人曾经缔造过辉煌帝国,但那帝国却在一夕之间崩塌。玻利瓦尔死的时候,所有被他解放过的共和国,都掉转过来辱骂他;他曾经拥有国库,死的时候却身无分文;他被赶出了自己帝国的首都,只能回到自己的祖国,然而连他的家乡也不欢迎他!”
“如今玻利瓦尔死了很多年,人们却重新开始怀念他,可是玻利瓦尔永远也看不到了……”
卡门感觉头皮发麻,她当然知道马尔克斯在暗示她。但她不想接,只能临时转换话题道:“我们是时候回中国的首都了,余切在那里。”
——
京城,燕大。
沃森在《科学美国人》的言论传到中国来。国内先是觉得十分抽象,一个美国人竟然为了中国乡村教育而出钱出力,继而看沃森的言论,似乎又有一些依据。
然后得知,受到他的鼓动,一些大型制药企业正在低调考虑向中国赞助——众人都被感动了。
詹姆斯沃森有事儿是真上啊。
这一操作是这样实现的:这些药企先是对国内的顶级大学进行科研上的合作,从中了解水平,随后培养出一批跟得上西方标准的人才,这些人会在之后成为国内相关行业的先驱者,拥有一定的话语权。
当时机成熟后,初步的产业投资就开始了。
和王安电脑公司进入大陆一样,前后历经两年的磋商,而最开始只起源于一次小小的电脑赞助。
虽然沃森现在有点声名狼藉,但他一有本事,二又无底线无条件的站队中国人。
你很难不喜欢沃森,即便你知道这个朋友是个坏蛋。
上层是第一次听说还有中国人智力普遍比其他民族高这一说法的,相当震惊。一些老干部想要再了解了解。
恰逢退休干部圈内有个“运筹与健康”的桥牌大赛,如今桥牌赛的氛围正浓。余切被喊去打桥牌,询问此事经过,结果他一来就看到聂伟平。
三月份,聂伟平在第二届中日擂台赛中连下五城,再次赢得擂台赛冠军。央台记者激动写下《世纪之战风云》,深情的赞美聂伟平“再次守住摇摇欲坠却坚不可摧的擂台”。
“哟,老聂,恭喜你赢了日本队。你打算什么时候做棋圣啊?”
聂伟平连忙摆手:“你别捧杀我了,我连队内的选手都下不过。”
聂伟平荣光之后就是抽象,他在国内比赛中输给了马小春,掉了链子。
“你为什么外战内行,内战外行呢?”余切问他。
聂伟平苦笑道:“国内卧虎藏龙,大家又都知道我的棋路,防着的,我下到后面就越来越下不过别人——他们的力量大,他们力大无穷。”
所谓“力量”,是一个围棋圈的俗语,就是运算量大的意思。
乔公就在对面打牌,他问聂伟平:“中国棋手的力量是不是普遍比日本的高?所以有以下克上的情况?”
这两届围棋赛,都出现了国内名气相对小的棋手,下得日本大棋手方寸大乱,甚至于连输几场的情况。
聂伟平思索一番,道:“日本这边近代围棋发展得更好,他们有一些独门秘籍,家学渊源比较丰厚……这方面我们不如他们。”
“但要让我们知道了他们的套路,进入纯粹的力量对拼,确实他们要差一些!往往要下得他们昏头昏脑!但我想,这也许和日本人的哲学有关,他们不喜欢下得不雅观的棋,总喜欢‘神之一手’,喜欢毕其功于一役,这是他们的薄弱点。”
“那这是不是代表日本人的智力比我们低呢?”这话不是乔公来问的,而是另一个干部。
聂伟平不好回答这个问题,那人又来问余切。
余切说:“我跟美国那边的学者聊过,他们认为日本人要低大概一到两分,但这不重要,不能产生什么质变。后天所起到的影响要更大。”
“那到什么样的程度,才能称得上有质的差别呢?”
“我不知道。但我想,差个好几十……那就有质的区别了。这不是后天习惯可以改良的。”
众人正在思考,什么情况才可以低几十?然后都根据印象渐渐的有了自己心里的答案。
但是,大家都不说出来。
乔公打破沉默,问余切“那个美国人讲的有无道理?”
“有道理,但太绝对。可他讲的是中国人的好话,对我们也有利……我不愿意反驳他。”
“你说的也是,我们不去主动夸耀就行了。”
乔公一向打牌的时候不聊正事,很快大家又转向其他八卦。
有人提到了《乡村教师》这个,称赞这个既能给孩子看,也能给大人看。
乔公点点头:“我也看了这个故事。我很钦佩这样的老师。”
桥牌结束后,余切被留了一会儿,谈了一些事情。他出来后竟然又碰到聂伟平。
“老聂,你怎么还在这?”
“我上厕所去了,方便方便,你呢?”
“我也是。”
聂伟平一愣,正要说我可没看见你,忽然反应过来了,岔开话题道:“哦,可能我没注意。”
两人好久没聚,找了个地方吃饭。聂伟平有“聂二两”之称,很喜欢喝酒,喝起来也没轻没重。很快他醉得七倒八歪,说起了心里话:“你刚刚是不是被留下来谈事情了?”
“老聂……”
“没事,这不重要。我其实在想……你说我们之前那么帮助有的地方,最后却被反咬一口,这是不是和智力有关系?你比如说,有的动物一教就会,有的动物却无论如何都教不会,这和智力有关系吗?”
余切不知道老聂说的是什么地方。
因为历史上支援过的地方很多,而有些地方为什么没有带来积极影响,这里面有很复杂的因素。
然而,老聂的这番酒后吐真言,代表沃森此人的智力论,事实上也影响到了国内的人。一些历史事件被抽象为简单的智力差异,沃森这个人的言论天生具备煽动力,很容易被拿来传播。
老聂越说越激动,最后忿忿不平道:“我们早该把这些钱用来搞乡村教育。只要我们把自己照顾好,就算有个十八联军来搞我们,又如何呢?擂台赛也打不过我们的,让他们来吧!余切,你干得好!”
余切和老聂分道扬镳,让张俪来接自己。张俪打了一辆车过来,又打车回去,路上她忽然提到:
“我们可以买一辆车了。四个轮子的,我来买吧。”
一辆车好几万十几万,在这一时期是天价。夏利车十万块钱,桑塔纳18万,最便宜的菲亚特也要五万块钱。
余切自然有的是钱,可张俪说的却是她来买。
余切吓了一跳,酒意都清醒了:“你哪来的钱?”
“陈小旭给我寄的。”
“那不是陈小旭的钱吗?”
“她的钱就是我的钱,我的钱也是她的钱。”张俪霸气道。
原来,陈小旭拍摄《家春秋》时在沪市走穴,搞商演,高峰时期每天就有上千元入账。
《红楼梦》在六月份播出,虽然起初评价不好,收视率却相当爆炸,观众相当喜欢。而且评价在剧情转入中期后,渐渐也越来越好,陈小旭和张俪已经是很出名的影星。
否则,陈小旭也不会被邀请去演巴老的生涯代表作。
回家后,张俪又说:“我听说市面上已经出了高考的卷子,却没有答案,余哥哥,你来帮我写参考答案,让我来估分呗?”
“我这就弄。你看看你上广播学院(后来的传媒大学)有没有希望。”
张俪又问:“余哥哥,你有没有沃森教授的智力测试卷?现在那一套卷子已经炒成了天价,市面上有很多版本!”
“你拿这个卷子来干什么呢?”
“我也想知道我是不是一个聪明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