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文豪1983-> 第8章 豪华轿车 第8章 豪华轿车
- 原来,沃森来华后一系列对智力的吹捧,促使民间重新燃起了对“少年天才”的渴望。
智力被拔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出版界自然也投其所好,想办法编纂出一些“沃森教授精选”的智力测试题。这些题大部分都不具备真正科学价值,却很能提供情绪价值。
因为受测者往往能够拿到较高得分,使得他们相信自己是智力高超的天才。
翌日,余切去灯市口和西单的图书街转了一圈,买回来好几本书,一套今年的卷子。
卷子是根据高考生的回忆手写的“枪版”,可以用来给考生估分。历来高考结束后,命题组会在第二年给出简略答案,考生当然等不及官方答案,因此会在考完试后一段时间内,根据记忆写下题目,找高手做出来充当“参考答案”。
而那些书都是近两个月出版的“智力测试题”,里面包罗万象,既有对常识的考察,也有大量简单运算。
只见到这些测试题的上面,竟然都有“沃森”的名字。有的甚至作者都是“詹姆斯沃森”,书腰上还写着“1962年诺奖学者沃森著作”。
再看看上面的照片——这不是美国影星马龙白兰度吗?
宽肩膀,大背头,穿着考究的西装,宽阔的下巴……
这是饰演一代教父的男影星!
沃森可不长这样啊。沃森是一个瘦麻杆,女人缘很不好。他做梦都想长成教父那样。
余切随便找了一套题测下来,发现自己竟然得了满分。
这当然不可能了。
那余切岂不是古往今来,人类世界最聪明的人?他之所以得到满分,是因为试卷只能有这么多分。
如果能有三百分,四百分,那他不就能超过爱因斯坦,超过上一个世界最聪明人类,德国文学家歌德?
这题有问题!
他回去把测试卷拿给张俪做,他自己负责做今年的高考数学、英文卷。
两小时后,两人互相给对方阅卷。结果都得了高分。
张俪这边智力得分超过150,妥妥的天才无疑。但她显然不可能有那么高。
余切说:“这题过于简单了。我做过詹姆斯沃森出的卷子,比这个难得多。”
张俪道:“这上面的题涉及到的题目又有图画,又有逻辑、词汇……肯定是有章法的,不可能胡编乱造。但也确实太简单了,我也不相信我那么聪明!”
既不是胡编乱造,又确实货不对板……
余切一拍大腿,一下子想明白了:市面上流行的是给幼儿用的测试卷,连中学生、小学生都不用了。
根据人类不同的年龄段,智力测试卷有不同的测题组,分为成人组、少儿组和幼儿组。
由于人的词汇能力、逻辑判断能力等在发育过程中会有明显的进步,因此任何一个大人放在幼儿组当中,都是神童中的神童。
这些题也是同样的道理。
接着,张俪又根据余切做出来的考卷答案来给自己判分。
只见到她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失分点,极为谨慎的给分,最终算下来后轻叫了一声!
“怎么了?”
张俪抬起头,愤愤道:“数学英语都考得比预料的好!我怕是报低了。”
张俪报的是广播电视学院,也就是后来的传媒大学。她擅长交际,如今丈夫又是文化领域的一座高峰,自然会往这个方向去报考志愿。
“你报的是新闻系,对不对?”
“对。广播电视学院王牌专业不多,新闻系的就业面广,出来进报社,做传媒,搞公司都可以。”
张俪苦恼道:“报低了……早知道,应该冲一冲更好的学校。”
她相当难过,站起来绕着房间兜圈。苦兮兮的趴在椅子上,抬头望着余切,感觉像丢了多少钱一样。
余切捏了捏张俪的脸,心里却想到另一件事情:
张俪报了新闻系,以后搞文化领域……岂不是走了陈小旭的老路,那陈小旭将来又怎么办呢?
在原时空,张俪是一个成功的房地产商人,而陈小旭却是个传媒大亨。
唉,不管了。
我早已经改变了许多事情。
这一时期报考志愿都是考前来报考的,因此考生趋于求稳,常常有能上一流大学的分数,结果却上了二三流学校的情况。
不求稳的人,就像之前的余切一样,年年复读。
余切转而安慰她:“广播电视大学也不错,很多央台的人都在那里学习。学校不在好,而在于对得上你的志向。”
“可是……”张俪挺难过,“我的志向是做生意啊!只是我要做文化领域的生意……我早知道成绩能再好那么多,就报考财政金融学院,或者是冲一冲人大。”
也是这个道理。
慢着!
余切忽然想起来,再过两年,广播学院就要独立出来一个新系——广告学。历史上,广播电视学院的广告系十分辉煌,一批传媒领域的知名人士都出自此系。
央台后来的台长,凤凰台的总裁……九十年代后的这些俊秀,都出自这个广告系。
广播电视学院的广告系虽然成立的不算早,却凭借着坐落于京城,发展得飞快。广告系成立的那一年,许多考生还不愿意来报考,以至于收分很低,不久后就成为最受欢迎的专业,数年都位居转入专业人数的数量之首。
想到这里,余切道:“你报考的这个学校大有作为,不要看轻自己将来的母校了。”
张俪听见余切的语气很认真,也不好再抱怨了,而是说:“我最近有些患得患失,思想上很焦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有时候感觉我都不像我。”
思想上焦虑?
现在学也要考上了,以后的用度也不用愁,到底还焦虑什么?
“我看你啊,是欠学习了。一让你轻松下来了,你反而浑身不舒服。”
正巧,桌上全是没做完的测试题。余切道:“我们换个地方,再来好好抽查你的学习情况。”
“又查?还查?”
张俪拗不过他,不一会儿,黄花梨木大床上,又响起一应一和的声音。
只听得余切道:
“有一户人家,五个人,晚上要过一个独木桥。但是他们只有一盏灯,这盏灯只能用三十秒,而他们都要过桥!这五个人过桥时间如下……”
“余哥哥,你……你别考我了,先关灯。关……关灯……”
“为什么要关灯?我看不清楚字了。”
“大白天也开灯吗?”
“就是白天开灯,才有感觉。”
——
八月下旬,余切的《乡村教师》越来越受欢迎。
这一同时有中英双语,在美国发表后也有不错的反馈。
克拉克曾质疑沃森和余切的关系,现在詹姆斯沃森到处拿着《乡村教师》的稿件宣称:在针对中国乡村教育的事情上,我和余达成了共识,我们的关系非常好。
他是从爱国的角度来谈的,而我是从实事求是的角度来谈论——中国人的智力确实更高。
算起来,这和《地铁》中所体现的价值观是类似的。在人类的延续问题前,其余的都是细枝末节。但这故事又不像《地铁》那么残酷。
作为一篇应对于乡村教育的短篇,余切在其中体现出童话般的温情。
《京城文艺》的李铎在评论中认为他状态回来了:“在拿到塞万提斯奖,又在欧美游学数月后,余切开始进入到新的创作期。”
“可以想到,他在之后会有新一轮作品的井喷期。作家往往也需要良好的状态,才能写出好文章,塞万提斯奖激发了余切的进取心。”
鉴于在国内,已经很少有人再来批评余切,或是对余切的某些文章提出异议。
于是这种在创作上的冲动,很多都源自于余切自身的“不满足”,他不断给自己设下新目标。
历史上很多作家都会受到场外因素的巨大影响。
例如鲁迅在三十年代时,碰到波及全世界的经济大萧条,使他一度感受到生计相当困难,他写了五六篇稿子都被封杀了,一分钱也拿不到,鲁迅心力交瘁,没有写的心情了。
隔壁的茅盾因理论水平比较好,还能炒股,他热情洋溢的书写沪市在大萧条下的惨状,指出红色才是希望。而鲁迅未能系统的学过这方面理论,他只能在自己日记中不断吐槽。
在这种情况下,鲁迅仍然在生活上比较讲究,他的生活完全“中产阶级化”。许广平在回忆录中实话实说:他买书花费不菲,且出手阔绰;他在新光大戏院看电影,总是跑到“花楼”上去看。
这代表鲁迅花了几倍的价格,就为了看电影时坐在上等位。
当鲁迅迟迟得不到稿酬时,鲁迅不得不在一两年内翻译二十多本国外著作,赚这些无风险的快钱,这大大的挤占了他用于思考的时间,使得鲁迅在长篇一道上始终没有建树。
余切比较注意这件事情,他从不被稿酬所绑架。相较于他的极高收入水平,他在生活上绝对谈不上奢靡。
八月末,张俪期待已久的录取通知书到了鼓楼大街,她欣喜若狂。为了庆祝老婆考上大学,成为正儿八经的知识分子,余切为家里面提前买了一辆桑塔纳。
余家也要有四个轮子的车了。
汽车是委托朋友艾风弄下来的,艾风是《经济日报》的编辑,他是文艺界中有名的轿车爱好者,一生都支持轿车私有化。
此时内地市场的“豪华轿车”充斥一批苏系轿车,再好一些的就是雪铁龙和日系车,桑塔纳在其中简直是鹤立鸡群,很受商人和地方政府欢迎,几乎不可能原价拿下来。
当桑塔纳开到余切家里面的时候,张俪也出来看。只见到这辆汽车落在巷口,线条硬朗,通体是哑黑色的漆光。又神秘又霸道。
张俪正要问:这是谁家的车?
余切就示意张俪再靠近一点,开玩笑道:“这是我的车,但是归根结底,也是你的车,张俪。”
张俪当场激动得叫了一声。
“谁能不激动呢!”艾风从车里面跳出来道:“诺,余教授,你家的桑塔纳到手了!京城这么多外国车,只有桑塔纳算是一辆正儿八经的车,它是一辆真正的好车!”
“好在什么地方?”余切问。
“好在它几乎是一辆进口车,95%的零件都从德国进口,你开上这车,和你在美国、在德国没有什么区别!”
艾风一边说,一边情不自禁绕着桑塔纳转圈:“也许你在美国在欧洲见识多了,不以为然,可是这一辆车,就是地方上的干部也想有一辆呢!何况你这还是一辆纯进口的桑塔纳!”
“桑塔纳引入沪市后,虽然国产化进行的很顺利,但不得不说小毛病也多了起来。致使87年的桑塔纳,还不如83年刚进来的那一批好使……国外流行收藏汽车,你这一辆车好好收藏,细心养护,指不定将来还能涨上去!这是绝版!”
余切毕竟是后世来的人,见惯了好车。
艾风说得再多,他也不觉得怎么稀奇。
说到底,桑塔纳是一辆平民车。只是在特殊年代成就了它的辉煌。
艾风见状,向他透露一个内幕:其实在沪市有一批真正的豪华轿车,奥迪100。这一车型在五年前才刚在德国问世,车身结构采用轻量化材料制成,风阻系数极低,是真正的世界级豪车。
全国大概有两三百辆。
余切吓了一跳:奥迪这么早就进入国内了?
奥迪不是一汽生产的吗?
唉~此奥迪非彼奥迪!但又确实是奥迪!
艾风摇头,又透露出新消息:上汽这边以CKD方式试生产了约两三百辆奥迪100,这些车的门把手采用桑塔纳样式,车尾是“沪市大众”标识。
虽然不是百分之百的奥迪100,但除了门把手和那个标,实际上就是那一辆车。
余切纳闷了:“照你所说,这种车怕是被炒到天价,你跟我说有什么用?我不会花大钱买一个明显炒作起来的东西。”
艾风说:“你写了《大撒把》,你那故事背景就是大众集团和国内政府的合作。他们一直都很感激你写了这样的故事……你把大众的车主塑造为像顾颜那样忠贞不二,总是有好运气的中国男人。”
“如果你愿意要,我想他们肯定会送给你的。沃森看了你的后,心甘情愿为你说话……这世界上岂止是一个詹姆斯沃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