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晋庭汉裔-> 第二十七章 渭水大战之四 第二十七章 渭水大战之四
- 当征西军司的骑军从北部绕袭而来时,刘羡其实刚刚上榻,还没有入睡。
每天只有当这个时候,没有旁人在,他的内心才会稍作安宁。然后他将脑海中关于战事的部份刨除出去,开始担忧北面那些正在远徙的乡亲们,心想他们此时过得如何呢?对自己有没有怨言呢?天气已经开始冷了,他们随身携带的秋衣够吗?冬日的棉衣呢?
其实这些事情他早就已经想过了,只是此时忍不住又在脑海中梳理一遍。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其实不只是书本,关于做事的经验与教训,其实也是一样的。在经历了不同的事以后,刘羡从过来人的角度来看,发现总有办法能做得更好。只是当时时间匆忙,自己未能察觉,但这种事后的总结是不能不进行的。只有这样,他才能节省思索的时间,用本能去迎接未知的挑战。
这无疑是有用的,听到西军骑兵大声喧嚣,如幽灵般突如其来,洪水般席卷向西军营垒时。刘羡顿时就回忆起了类似的大阵仗:郝散率军夜袭古木原,不就是这样的场景吗?当时孙秀直接弃军而逃,是刘羡和张光等人临时拉拢了一批军士,身先士卒地抵御,才将大局稳定下来,最后反败为胜。
故而刘羡也不着甲,披上了御寒的袍服,以最快地速度对身边的卫士下令道:“不要慌,先把旗帜打出来。”
此时负责护卫他的是诸葛延所负责的豪进营,他们闻言,一面打出安乐八字旗,一面在身边列阵,刘羡则毫无迟疑地穿越人群,迅速就登上了高台处,当众擂鼓。
刘羡本来就注重夜哨和纪律,虽然叫西军打了个措手不及,但渭北的基本防备还是有的。主要的问题,是除了几千守夜的将士以外,其余将士大部分在休息,他需要时间来让将士们重新列阵。为此,刘羡必须借助当众击鼓,来尽可能吸引敌军的注意力,同时以此来提高己方的士气。
果然,西军骑士见状,立刻调转目标,集中向刘羡高台处围攻而来。这正中刘羡下怀,枪戈如林簇拥间,清秋的夜风之中,数十名男子站在高台之上,赤着上身,把环绕的战鼓尽数擂响,商音清促,角音绵长。起初,是十步一鼓;随着西军越来越近,继而一步一鼓。
来袭的西军骑士见高台下人少,不禁欣喜欢呼,在前锋的带领下爆发道:“杀贼!”
而刘羡所部也争锋相对,同样回以高呼道:“立阵!”
毋须多言,诸葛延所部立刻列起了圆阵,如同一道铁壁一般,堵在了来袭的西军骑士面前。骑军在营垒之中冲锋,也到底比不过在平原上,所以最先冲撞上来的西军骑士们,仅仅是动摇了圆阵半分,很快攻势就被消弭了,他们只能下马近身力战。
而与此同时,周围的刘羡军士卒也都在鼓声下纷纷惊醒过来,得知有敌人在渭北夜袭,他们起初有些不可避免地慌乱,但眼见主帅在高台下,很快又镇静下来,开始在各级军官的指挥下,进行齐聚和反击。
不过远水解不了近渴,西军骑士第二波攻势已经近在眼前。
在第一波攻势被瓦解以后,西军立马派出了百名精锐前来闯阵。他们身披重甲,化作三道楔形箭头,硬生生往圆阵里凿了进去,哪怕面前是长槊或者刀刃,他们都当仁不让。
刀槊齐下,有数人瞬间身亡,但也有真勇士开出一条道路来。刘羡敲击着大鼓,听见台下有喧哗声,往下一望,见到有一名骑士手持大斧,在人群中挥舞如湍流,凡是靠近的长槊、长刀,都被他一刀斩断。
来者不是他人,正是刘聪之子刘粲。
他此次为司马颙任命为前军牙门,誓要取刘羡性命。哪怕面对两支刺过来的长槊,黑云压顶似的,他一刀推开,紧接着右手提斧往下一压,顿时又砍断了一人的脖子。旁人见正面杀他不过,便尽力去刺砍他的马。有一刀劈中马蹄,刘粲坐骑不稳,他当即就从马上跳下来,纷乱中落地,然后喘也不喘,又挥舞巨斧,将一人的手腕给劈断了。
如此惊人的破坏力,连面前的豪进营精锐也胆寒了,不敢再与之硬拼。刘粲得以往前突进十数步,最终为诸葛延拦下,他眼见刘粲再冲就要靠近高台,突然从侧边绊了刘粲一脚,趁他立足未稳,紧接着一个飞扑过去,将他压倒在地上。
诸葛延想要趁机挥刀刺击,不料刘粲的背后像长了眼睛一般,瞬间就扔下自己的武器,向后将他的双手擒住,诸葛延只觉得对方的手犹如精钢一般,难以动摇。干脆就一张口,直接咬在了刘粲的脖子上,刘粲没料到还有这一招,吃痛之下,双手松力,这才让诸葛延赶紧脱身。
而刘粲失了武器,又失了坐骑,只能往回闯,沿路所有士卒拦他,竟然还是没有一合之敌。刘粲拳打脚踢,夺了两把环首刀,竟然又硬生生突出去了,让人叹为观止。
但这并不是结束,另一道西军骑士的冲锋从西南面开始了。
为首的乃是骑都尉赵染。他张弓驰射,虽身在马上,可箭矢却如同长了眼睛一般,几乎无箭不中。往往一箭先射中了百步外一人的眼睛,然后调转方向,一矢命中另一人怒吼的大嘴。旁人看了,几乎无不生出畏惧,议论说:“此人厉害,要躲着他走!”
只是这时,第一波援军已经整顿完毕,向他们所在处发起阻击。刘羡眼看他们招摇的白马旗帜,就知道是杨难敌所部。杨难敌所率羌人养精蓄锐,此时第一次参与厮杀,如野兽般发出嗜血的嚎叫,然后如滚滚洪流般,直接截断了赵染所在的骑军。
可赵染不退反进,他立功心切,对身边人说:“护卫我往前两百步,我必射杀刘羡!有此泼天功劳,何愁大事不成?”
他的自信感染了身边的亲兵,一众护卫便以刀划臂,以血抹面,道:“必护卫将军建功!”于是赵染所部两百余人,不顾侧面正遭受攻击,先是佯作后退,突然打了一个回马枪,继续向前逆流而进。
身前的守卒们见援军到来,本来松了一口气,却也没有想到,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敢进军。因此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因此又被赵染所部突进百来步。可与此同时,由刘沈率领的第二波援军也到了,他们补充进刘羡身边的圆阵,使得这道墙壁变得寸步难行。
赵染望向高台,心中暗自估量,眼下他与刘羡差不多有两百五十步,只要再往前五十步,他就有必中的把握。但眼下看来,已经是行不通了,他只能在这个范围内搏一把。
想到这,他决断极快,当即就从箭袋中抽出一根特制的白羽穿甲箭,眯起眼向高台处瞄准。他瞄准的时候,刘羡身上突然泛起一阵恶寒,汗毛都竖起来了。他往台下四顾,还未发现赵染,身旁的堂兄刘恪则拉住他说:“怀冲,援军既来,还是快些……”
话音未落,耳边唿哨声响起,两人都是下意识地一抖,然后刘恪就头一沉,身子歪斜着栽倒在刘羡身上。刘羡大惊,只见刘恪后颈正中之处中了一箭,箭头贯入脑中,已经气绝。
也就在此时,赵染发现自己失手,他嗟叹之下,眼见身边的敌人越来越多,后面的西军却没有赶上,不禁心中暗恨:“这群废物,若是护我前进,我必得手,何至于此?”但他知道,自己已没有第二箭的机会,保命要紧,当即策马返回,不再留恋。
刘羡将堂兄的尸身放在台上,继而扫视局势,发现敌军的攻势已经落潮,转而变成了僵持阶段。虽然西军不断有骑军在往刘羡所在的高台处靠拢,可随着各方援军的抵达,高台左右已经形成了足够的人数优势。加上营垒之中,西军骑军的优势施展不开,正在一步一步地为刘羡所部挤压出去。
在这个过程中,刘羡也能够判断出来,敌军的指挥并没有放弃进攻,他的正面攻势减弱了,可却似乎在往两端继续新的攻势。
不能继续与敌军缠斗了,刘羡心想。虽然渭北的形势还处在能够处理的阶段,但渭南的形势才是他担忧的,若是渭北这边迟迟分不出胜负,恐怕渭南三营的士卒受到影响,继而被迫撤回,丢掉了渭桥,那即使这边能够最终击退敌军,大局上还是自己输了。
还要考虑到,己方的士兵大部分缺乏足够的训练,长久战斗下去,恐怕不是西军的对手。刘羡全身心地观察敌阵之后,发出命令,让高台之上的帅旗与台前两部的刘沈部与诸葛延部呼应挥舞,死地求生。刘羡打算采用一个大胆的战术,尽快解决这次战斗。
他下令道:“令刘沈部左右两翼后撤八十步,中军后撤四十步,促进西贼趋前作战,调动奇兵备战。”奇兵,其实就是还没有参加作战的部队,刘羡正好看到,皇甫澹所部也赶了上来,他挥动旗帜,示意皇甫澹部从侧翼包抄,直接将整个西军的尾部给兜住。
刘沈所部的奋武军缓缓分向左右,左右翼撤退的过程中,微微出现了混乱,刘羡为此不禁略微提心,只见重新恢复秩序,才又松了口气。
“令孟讨所部,以百鸟阵应敌,二十人一队,首尾相连,左右呼应,分散混入敌军阵中,不求杀敌,务必用精锐造成混乱。”
所谓百鸟阵,顾名思义,就是一种散兵阵型,如百鸟入林般以精锐渗透敌阵。这种阵法一般是不能用的,毕竟一个一个小队深入敌阵,长久坚持下来,一定会被敌军的优势兵力尽数消灭。可一旦有了策应的话,那就不一样了,顺利的话,正面可以达到打乱敌人部属、混淆敌人指挥的作用,为援军包抄提供极大的助力。
西军的指挥官也许看出来了刘羡的用意,也许没看出刘羡的用意。但总而言之,他们是以寡击众,除了斩首的策略以外,并没有更多的办法可选。打到眼下这个情形,刘羡在前面让开道路,他们只有往前冲,争取在被包抄前突破刘羡眼前的防御。
但此时刘羡军士气高涨,虽然这种士气是带着一些盲目,可想要一时间将其打消,却是比较困难的。当身边所有人都在舍生忘死的时候,死亡也就不那么可惧了,或者说,任何忧虑都烟消云散,好似一滴水回归到大海中。
刘羡此时唯一所不能确定的,就是皇甫澹所部能否完成包抄的任务。皇甫澹士人脾气,恐怕并不耐战,故而刘羡派出个亲兵,让他去鼓舞皇甫澹所部道:“去,转告皇甫将军,我军获胜的良机已经到了,若他能够逼垮对方,此战他当居首功!”
说罢,刘羡再度亲自擂鼓,鼓舞将士们的勇气,也是对于西军的挑衅。西军骑士眼见得刘羡就在眼前两百步的距离,可眼前的百鸟阵却极大地迟滞了他们的速度,也抵消了他们的冲击力。这使得剩下的这些距离,就好似天堑一般,再难以有寸进。
再僵持片刻,皇甫澹率三千余人从侧翼奋进迂回,已经与西军后部成功接战。西军的军官似乎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取胜的可能,于是两声长号过去,西军骑士顿时后撤,如落叶般退向涌入渭北营垒的缺口。而守军们哪里能就这么放他们回去,继而一拥而上,奋进迂回,想要更多地留下一些敌人。
随后战况的发展,并没有再出现变数。在全军上下的团结齐心之下,骑兵们在溃逃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混乱。皇甫澹所部骑兵不多,遭受不住所有骑兵的冲击,只截留下了千余人。但杨难敌见猎心奇,但领着麾下的骑兵,进行了第二次侧翼包围,又截留下了两千余人。最后刘沈又派一部分轻骑不断地咬住西军的尾巴,又咬死了千余人。
这场夜袭战从半夜一直打到了天明,太阳升起来的时候,这场刘羡并未预料到的袭击战正式宣告结束。
刘羡一边令人就地修复营垒,一边派人清理战场,安顿伤员。这一次双方真是杀红了眼,刘羡虽然竭力约束下属,但士卒们并没有留下多少俘虏,除了看上去非富即贵的人外,基本上遇到未死的西军伤员,统统补上一刀,割下头颅就算战功了。
用早膳的时候,计算出来这一战的战果,敌军总计伤亡近五千骑,己军伤亡则达四千余人。与此同时,西军在渭南进行的攻势,又一次停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