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玄幻魔法 -> 大明:逆天属性,我杀敌捡取长生-> 第314章 朱元璋:雄英是对的,宗室真的会拖垮大明! 第314章 朱元璋:雄英是对的,宗室真的会拖垮大明!
- 显然!
从此刻也可以看出来。
朱元璋的其他儿子与朱应,孰轻孰重了。
“标儿。”
“说到底,雄英是咱的嫡长孙,你是咱的嫡长子。”
“论重视,其他人自然是比不上的。”
“或许咱想要所有的子孙都衣食无忧,但你一脉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咱不可能舍弃雄英,更不可能的舍弃你。”朱元璋转过头,十分郑重的对着朱标说道。
这也表明了一个意图。
在外分封的那些藩王,或许是子孙,朱元璋想要恩泽,但还是要以朱标这一脉为主。
“那刚刚,为何爹你不挽留雄英?”朱标不解问道。
“咱也想要知道一个答案,这宗室供养之策究竟会不会让大明国运有影响,如果雄英说的是对的。”
“那他以后再施行什么有利于大明的国策,咱,相信他。”朱元璋正色回道。
显然。
召集大臣前来,朱元璋也是为了验证朱应所提宗室供养乃是祸国殃民之策是不是真的是如此。
“那如若雄英是错的呢?”朱标反问道。
“那日后咱就可以好好说教他,教导他。”朱元璋得意一笑。
显然。
对于这后者的结果,朱元璋还是比较期待的。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朱应就要在他面前老实下来了。
“爹,你还真的是老谋深算啊。”
听了这么多,朱标也是带着一种感慨的说道。
“你爹才不是老谋深算,雄英那小子才是。”
对于朱标这老谋深算的说法,朱元璋可不认同。
“此话又何从讲起?”朱标不解问道。
“从今天雄英来时,他就开始了对我们的试探,还有对未来的试探。”
“摆明了。”
“雄英今天来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无论是削藩,还是断宗室供养,又或者将他的能力展现出来,这些都是对咱的试探。”
“他想试探咱究竟是不是真的要将未来的皇帝位给他,更要试探他对大明施行国策,咱的态度究竟如何。”
“这些试探也是雄英在决定留不留在大明,究竟是在大明施展他的抱负,还是真的如他所言,去大明之外开创一国。”
“民间还真的是养人啊,雄英如此聪明,的确是有帝王之气。”朱元璋笑着说道,表现出了十分欣慰的样子。
显然。
今日朱应所表现出的意图。
自然是瞒不过朱元璋。
不过对于这种意图,朱元璋并未动怒,反而是欣慰。
至少。
自己孙子是真的有心,也有野心。
而非那种呆子!
“爹。”
“别的不说,如若这一次没有达到雄英所期望的,或许他真的会离开大明。”
“这些话,他是认真的。”朱标严肃的说道。
“恩。”朱元璋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
只是静静的在此等待着。
等待着最后朱应所宗室供养的答案。
而这时!
“皇上。”
“锦衣卫统领蒋瓛已经在外等待。”云奇恭敬道。
“宣。”
朱元璋道。
下一刻。
蒋瓛便快步走入了大殿内。
“臣参见皇上。”
“臣参见太子。”
蒋瓛恭敬跪在了地上。
“今日皇长孙处置吕本时,吕本似有后手,给咱去查。”
“别真的引起了什么乱象了。”朱元璋一抬手,随后没有任何废话,大声下令道。
“臣领旨。”蒋瓛恭敬领旨。
“去吧。”朱元璋也不多言。
蒋瓛也是恭敬退了下去。
“吕本。”
“究竟还会留下什么后手?”
朱元璋面带思虑,显然也是没有理透。
“吕家九族已亡,如今我们也只能详查了。”
“至于其他的,无需担忧。”朱标说道。
父子两人。
也没有在此事上过多的纠结,毕竟这一次,他们也被朱应忽然的上奏削藩,还有宗室供养给打乱了思绪了。
完全是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在等了一阵后。
“启奏皇上。”
“诸位大臣都已经到了,在殿外等候。”
云奇又恭敬启奏道。
而此刻。
文渊阁大殿内。
三殿大学士。
六部尚书。
已然全部聚集。
十几个大臣,皆是大明的重臣。
此刻全部汇聚如此,除了朝议外,几乎是未曾有过的。
“不知此番皇上传召有何要事啊,我连官袍都来不及换。”宋讷带着几分好奇的问道。
“宋大学士啊。”
“连你都不知道发生了何事,我等就更不知道了。”
“此番三殿六部全部都被皇上召见,事情只怕不会小。”
“难道是有关吕家之事不成?”
“不可能。”
“今日虞怀王亲自监斩,吕家九族都已经被斩了。”
“应该是为了其他事情。”
“那究竟是为何何事?”
“如今北元都已经亡了,原本北元诸部都在为了争夺地盘而大战,我大明北疆之祸暂时都解了,国泰民安,还能有什么事?”
……
此间汇聚的众臣都是十分不解。
实则是他们都想不到此番朱元璋传召能够有什么大事。
完全想不到。
“皇上有旨。”
“宣诸位大臣入殿觐见。”
云奇走到了殿外,大声道。
应声。
众人也不再议论,纷纷向着文渊阁大殿内走去。
当他们走进去。
一看。
全部都呆了。
入眼便是一根已经破碎倒塌的梁柱,地上还有着诸多碎石。
只不过。
朱元璋还稳坐在了龙椅上,朱标也站在了一旁。
对于这倒塌的梁柱似乎是十分平静,好像并不是什么大事。
不过。
众大臣也不敢怠慢,入殿后,纷纷一拜:“臣等参见皇上,参见太子殿下。”
“都免礼吧。”
朱元璋语气稍显严肃,一抬手。
“谢皇上。”
众臣齐声道谢,站直了身体,余光则是看向了倒塌的梁柱,同时也等待着朱元璋的开口。
“今日。”
“皇长孙上奏了一个问题,也是咱定下的国策。”
“他说,如若这个国策一直施行下去,我大明国运将不过百年,最终就会亡国。”朱元璋看着面前的群臣,缓缓开口道。
但语气里听不出息怒。
而群臣闻言,脸色全部都是大变。
“敢问皇上。”
“皇长孙提出了何国策?”宋讷带着一种忐忑的问道。
群臣皆是恭敬看着。
“宗室供养之策。”
“他说持续施行,大明百年内亡国。”
“咱今日传诸卿过来,就是想要问一问,让诸卿想一想,这一个国策,真的有问题吗?”朱元璋凝视着众臣,大声询问。
此刻。
朱标没有开口,就是这样静静看着。
就从朱元璋和朱标如今看来,这宗室供养之策并无影响,对大明国运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
但。
集思广益。
这也是朱元璋召集群臣的真正目的。
“皇长孙是什么人,咱很清楚。”
“他不会无缘无故说出此话,其中必有深究。”
“所以,咱必须弄清楚。”
朱元璋再次开口,带着深思。
同样也是给面前群臣一个发挥的机会。
让他们开口说话。
只不过。
在朱元璋话音落下后。
殿内的众多大臣面面相觑,却都不敢开口。
一直以来。
牵扯到了皇族宗室的事情都是大事,稍有不慎就会被斥责,甚至是重责。
这些事情是都已经得到了之前大臣的验证的。
昔日朱元璋分封藩王于天下。
多少大臣上奏被斥责,甚至是被罚俸,甚至是被罢官流放。
这些事情都是历历在目的。
所以说。
有关于皇族之事,还是朱元璋亲口定下的,那几乎是无从更改,在大殿内的众大臣自然是无人开口。
见此。
朱元璋眉头一皱,扫了一眼:“怎么都哑巴了?”
在他目光扫视下,众大臣纷纷低下了头。
“赵勉。”
“你执掌户部,直通国库。”
“给咱说说供养皇族宗室的消耗究竟有多少?对国库影响究竟大不大?”朱元璋直接看向了户部尚书赵勉。
“回禀皇上。”
“之前的详细数目都有记载,但去年有关于皇族宗室供养总计银两,臣还记得。”
“总计是两百万两白银。”赵勉恭敬启奏道。
听到这个数字。
朱元璋一惊:“你说什么?供养花费了两百万两白银?”
“咱记得去年国库总收税是两千万五百两白银吧?”
“单单是供养就耗费了两百万两?”
此刻。
朱元璋也是有些不平静了。
“怎会耗费如此之多?”朱标也是有些愣神,诧异问道。
“皇上,太子殿下。”
“如今宗室已经不少了。”
“不说皇族分封出去的二十多位亲王,还有他们之下的郡王,还有公主等。”
“再有他们生下的子嗣。”
“几乎每一脉都有至少五六个子孙。”
“去年供养了两百万两白银,待得明年,后年,这数字还会更多。”
“而且皇上还特意下旨了,有关于宗室供养不可断,也无需经过皇上与太子亲自审阅,由户部直接调拨即可。”
“未来皇上子子孙孙无穷尽,消耗的钱粮也会更多。”赵勉也是面带无奈之色的说道。
而这一话。
也是宛若雷霆,好似在朱元璋与朱标的头顶上炸响,让他们耳朵都变得嗡嗡的。
这一刻。
两人几乎不约而同想明白了,想清楚了朱应对这宗室供养之策会让大明国运不过百年的根本了。
这才多少年啊?
大明这才建国多少年啊?
皇族宗室如今的供养银两就已经到了两百万两。
明年呢?
后年呢?
十年之后呢?
这等毫无底线的供养下去,最终只怕半个国库,甚至是整个国库都要用来供养皇族宗室。
而最终的结果就是国库空虚,面对天灾人祸根本没有任何国库支持,最终便要加大对民间征讨赋税,最终朝廷逼迫民反,无所不用其极,又是一个元庭出现。
历代王朝或许需要百年,两百年,甚至是数百年才能够被拖垮,土地兼并的事,大明将会在短短几十年来完成了。
“子子孙孙,无穷尽。”
“雄英。”
“这,就是你要说的深意吗?”
“宗室供养,竟有如此大弊。”
“如若真的这样下去,无需十年,我国库就将完全变成了宗室取银之地。”
“于民间,于天灾人祸,再无半分余银。”
“最终,赋税加重,民不聊生。”
“又是一个元庭,又是一个王朝覆灭。”
朱元璋此刻脸色变得无比凝重。
只是赵勉一句子子孙孙无穷尽,瞬间就让朱元璋恍然大悟。
这就是自己要对他说却没有直接说明的根本。
这也是皇族宗室供养的真正弊端所在,更是断送大明国运的根本所在。
而殿内。
看着朱元璋的脸色忽然变得无比阴冷,整个大殿内的气氛都瞬间变得压抑了起来。
而朱标的神情也是如此,完全呆住了。
他们根本没有看重的问题,如今却是真正成了大患。
殿内众臣不敢开口。
但此刻。
他们似乎也想明白了什么。
“等等。”
“刚刚皇上说宗室供养是皇长孙所提国之大弊,然后是皇族宗室供养会让国运大损,百年亡国!”
“难道,皇长孙已经看出了这宗室供养之策的大弊了?”
“不对,子子孙孙无穷尽,如今供养就耗费了两百万两,倘若几年后,十年后,那岂不是整个国库都要供养皇族宗室了?”
“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我大明岂不是真的要亡国了?”
“如此说来。”
“这皇族宗室供养真的是大弊,断送国运之弊。”
“如此推断之下,大明真的百年必亡啊,按此,皇族宗室就宛若蛀虫,硬生生的将大明啃食光了。”
“……”
此刻。
在看到了朱元璋与朱标这无比凝重的表情后。
原本赵勉还是说着无心,根本没有想到那么多去,毕竟供养宗室的银两虽然不少,但也足可支撑下去,可现在,赵勉也是在瞬间想明白了。
子子孙孙无穷尽!
这会将整个国库都损耗光。
皇族宗室就将成为啃食整个国家的蛀虫。
而此刻。
不仅仅是赵勉,其他入殿的三殿六部大臣也全部都想明白了。
更体会到了朱元璋刚刚所言的真正根本。
文渊阁大殿内。
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
他们纵然想明白了,但谁也不敢开口说什么。
他们不可能当真朱元璋的面说皇族宗室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