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玄幻魔法 -> 大明:逆天属性,我杀敌捡取长生-> 第316章 朱元璋:削藩,从今日开始!臭小子,你放心了吧!

第316章 朱元璋:削藩,从今日开始!臭小子,你放心了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随着朱应四个字落下。

    朱元璋与朱标则是一脸愕然。

    似乎不明白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

    “此话为何意?”朱元璋问道。

    朱标也凝视着朱应,等待着回答。

    “简单来说。”

    “哪怕以后真的要对宗室有所供养,这一笔钱也不能从国库里支出。”

    “国是国,宗族之宗族。”

    “不可混为一谈。”

    “如若混淆其中,哪怕此间断了对宗室的供养,未来也必会有所另类支出。”

    “惟有彻底斩断。”朱应沉声道。

    “那你说说该如何改变?”

    “你说的话,咱是越来越听不懂了。”朱元璋十分疑惑。

    虽然在这时代。

    朱元璋之当之无愧的第一人,九五之尊,但朱应所提的说法,国策,他是真的完全不懂。

    “首先。”

    “将国之产业与皇家产业区分。”

    “国之产业,那便是赋税,田地,税收,这些归于国有。”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此乃延续国运之根本,不可作为私用,哪怕是皇上,哪怕是太子。”

    “只能将国库钱财用之于国。”朱应沉声道。

    “那我皇族开销从何处得?”朱标问道。

    “这就是我要说的皇家产业了。”

    “就比如自沈家收取的产业,可整合为皇家产业,收入不入国库,而是归于皇家财政。”

    “而利用这皇家产业,还可以继续在民间继续扩开,赚取钱财,同样在扩张的同时也可以提供给百姓更多的活事,让百姓赚取钱财。”朱应缓缓说道。

    话到了这。

    朱元璋与朱标似乎也明白了。

    “咱明白了。”

    “按你的意思,就是国库收入与我皇族无关,不要以国库来供养我皇族,而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而这皇家产业的收入才是我皇族受用根本。”朱元璋有些恍然的说道。

    “正是如此。”朱应点了点头。

    “等等。”

    朱元璋回过神来,想到了一个关键点:“说了这么多,你还没有说怎样供养宗室啊?”

    ‘如今国库供养宗室都年消耗两百万两白银了,就算有了这皇家产业,那也供养不起啊。’

    显然。

    朱元璋最为关注的还是这一点。

    “刚刚我说了财权分立。”

    “国家财政与皇家财政不能混淆。”

    “然后便是皇家产业。”

    ‘你老不是分封了各藩王吗?以后每一个藩王便负责一个封国的皇家产业,在其封国内的产业利润的五成可以作为他们的供养,剩下五成上缴即可。’

    “至于得到的五成利润他们如何分配,那就与我们无关了,他们要怎么分给自己的子孙就怎么分,与我们无关。”朱应缓缓开口说道。

    一听这。

    朱元璋父子两人都是眼前一亮。

    似乎。

    这宗族供养在朱应的面前根本就不是什么难题了。

    “沈家产业如今都已经归于户部直接执掌,虽然赚取不少,但想要以此供养宗室,凭沈家的产业似乎还不足,毕竟沈家原本的产业也并非真正的遍布天下。”朱元璋略带思虑。

    “酒。”

    “我的酒坊可以出。”

    “未来我也可以推动其他面向民间的商品,绝对可以让皇家产业成为赚取钱财的利器。”

    “但事关国本的盐,炭,诸多国之物绝对不能充入这产业之中。”朱应沉声道。

    “得了。”

    “你说这么多,咱也不懂。”

    “这一次你提及的藩王之策,还有宗室供养弊端都被你说的的,总之,你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这皇家产业既然是你提出来的,那咱就全权交给你。”朱元璋大手一挥,直接将朱应去掌控了。

    听到这。

    朱应一笑:“皇上,如若交给我执掌,那这产业的大头就是我来占了啊,我可以提供酒水酿造,可以提供其他的畅销之物,这些可都不是无本买卖。”

    “你这臭小子。”

    “未来整个大明都是你的,这皇家产业自然也是。”朱元璋没好气的说道。

    “这可是你说的。”朱应点头一笑。

    然后丝毫不客气的走到了桌子前,拿出了一封空白圣旨。

    然后又将毛笔沾上了墨,将之递给了朱元璋。

    “写。”

    “以后皇家产业一切皆归于我执掌,钱财调动,无人可干预。”朱应直接道。

    反正就是一点,口说无凭。

    “你这小子。”

    见此。

    朱元璋也是无奈的一笑。

    但还是接过了笔,直接在圣旨上写了下来。

    朱应一看。

    上面一句话。

    “皇家产业一切皆归皇长孙朱雄英掌控,钱财调动使用,人力调动运用,一切以皇长孙为尊。”

    然后。

    朱元璋盖上了大印。

    见此。

    朱应也是满意的一笑:“这才对啊。”

    然后直接从桌子上将圣旨收了起来。

    “领取圣旨一封,奖励普通宝箱一个。”面板提示道。

    一听这。

    朱应眼前一亮:“这样也行?以后那就让老朱多写一些圣旨为好啊,一封圣旨一个宝箱。”

    “还有什么药说的都一并说了吧。”

    “趁着今天都被你气够了。”朱元璋没好气的说道。

    朱应一笑,对着殿外喊道:“拿进来。”

    “是。”

    自殿外。

    刘磊捧着两个盒子,快步走入了大殿内。

    当到了朱应的面前后,刘磊不知道将盒子放在何处。

    “直接放上来。”

    朱应指了指这御案说道。

    刘磊不敢怠慢,立刻将两个盒子放在了御案上。

    “下去吧。”

    朱应说道。

    刘磊躬身一拜,便立刻退了下去。

    “这是什么?”

    朱元璋看着两个盒子,不解问道。

    “未来皇家产业的支柱。”朱应笑了笑,直接伸手打开了盒子。

    入眼。

    一套玻璃制品。

    两个玻璃瓶里面装着的精盐还有蔗糖。

    映入了朱元璋父子的眼中。

    只是一眼。

    立刻就让父子两人的目光移不开了。

    “这是什么?”

    “琉璃碗吗?”

    朱元璋拿起了一个玻璃碗,十分诧异的问道。

    一旁的朱标也拿起来一个,惊讶道:“竟然如此剔透,没有任何杂质?”

    “再看看这两个。”朱应笑了笑,指着玻璃罐里装着的精盐和蔗糖。

    两人目光回转,一人拿起了一罐。

    “这是盐?”

    朱元璋拿起了精盐,惊讶道:“怎会有如此细的盐?比我朝廷供给的都要细了不知多少。”

    说着。

    朱元璋打开罐子,伸出手捏了一点精盐,然后放到了嘴巴里。

    顿时!

    惊呆了。

    “这…这比我朝廷特供的精盐都要入味许多啊,没有任何杂味。”

    “这是怎么做到的?”朱元璋更为惊讶了。

    饶是他这一个皇帝此刻都难以平静了。

    如果说朱应提出藩王制弊端,宗室供养弊端是后怕,那么现在朱元璋的心情就是惊喜了。

    “这个不是精盐。”

    “这是什么?甜的?”

    而朱标在尝试了蔗糖后,更为惊讶了。

    这是他从未吃过的甜味,十分纯粹。

    “咱看看。”

    朱元璋立刻从朱标手中的接过了这蔗糖罐子,然后伸出手捏了一点,又放到了嘴巴里尝试,更是眼前一亮。

    “这是什么?”朱元璋更为惊讶问道。

    看着两人的表现。

    朱应则是镇静的笑着。

    这三件东西。

    特别是玻璃。

    绝对是现代化的一种冲击了。

    至于蔗糖,同样也是如此。

    “一件件来。”

    “这些剔透的容器叫做玻璃,可以用来做各种容器,用途很大,完全封闭起来甚至都可以用来保存火药,让火药保存更久。”

    “而这个的确是精盐,我麾下的匠人经过我给的方法重新提炼而出的。”

    “这个叫做蔗糖,同样也是我给了方法让匠人提炼出来的。”

    “你们说,这三件东西如果面世,那会给大明带来怎样的改变?”朱应笑了笑,看着两人反问道。

    “不说别的,就是这精盐就超过了我朝廷特供的,不过盐归国赋税,不可轻卖。”朱标沉声道。

    “盐归国之财政,自是不可轻卖。”

    “但,我要让我大明天下的子民全部都吃上这精盐,真正的盐。”

    “而购盐的价值,不会比他们如今买的粗盐贵。”朱应则是沉声说道,带着一种坚定。

    一听这。

    朱元璋父子两人都可以清楚感受到朱应话语之中透出了坚定,更有心系万民的真心。

    “想要天下百姓都食此精盐,而且价格还不比粗盐贵。”

    “这太难了。”朱元璋则是摇了摇头。

    “皇上。”

    “我所掌握的提炼技术可超过了朝廷盐司太多了。”

    “所以制造成本,你们都无需担心。”朱应自信一笑。

    “真的如此?”朱元璋睁大眼睛,也是有些不敢相信。

    “盐为国本,不可轻卖,更是百姓之本,未来无论如何,这盐仍是由朝廷直接执掌。”

    “而这玻璃与蔗糖,则是我皇家产业如今的支柱,当然,还有酒。”朱应沉声说道。

    “这个蔗糖提炼起来难吗?”

    “还有这个叫玻璃的东西,制作起来难吗?”朱元璋关切的问道。

    以他的眼界。

    自然也很清楚这两件东西出去后,必然会引起整个大明的震动。

    这玻璃亮出去,称之为稀世珍宝都不为过。

    而这蔗糖,未来同样也会畅销的。

    至于酒。

    那就更不用说了,在这时代就是冬天必备,毕竟时代驱使,喝酒御寒。

    “工艺已经全部掌握了。”

    “制造起来都不难。”

    “只要我招募人手,两三个月内就可以大规模制造。”朱应笑着道。

    “好,好。”朱元璋连声叫好:“雄英,你真的是老天爷赐给我朱家的福星。”

    “得。”

    “你老就别给我戴高帽了。”

    朱应则是瞥了一眼,幽幽的道:“你还是想着怎么解决你的那些儿子们吧。”

    “等回去后,我就会开启皇家产业的筹划,但你那些儿子们的兵权,政权什么的,最好都收回了。”

    “这些事情我就懒得插手了。”

    “还有宗室供养,你也到时候说清楚了。”

    一听这。

    朱元璋又苦了脸了。

    “当初咱设立这藩王制时,曾经刘伯温,李善长,乃至于汤和他们都来阻止咱。”

    “咱都驳斥了。”

    “甚至扬言不会后悔。”

    “可如今真的是要闹笑话了。”朱元璋叹了一口气。

    “毕竟你老的眼界还停留在旧思想那一套。”

    “实则。”

    “从古至今根本就没有永恒的王朝。”

    “你哪怕分封出去了,未来不说太子会削藩,不说我会削藩,你就确定文熙他不会削藩?”

    “时间长久下去,他们必然会做大的,很多事情你老去处置比我们这些后辈去解决要好得多,至少不会产生太多的阻碍。”

    “如若让太子来,让我来,不仅阻力很大,而且以我们的手段,皇上你觉得他们是我的对手吗?而且我向来就是有仇必报的,谁对我好,我知道,谁对我不好,我可不会放过他。”朱应平静的说着,但话语之中透出意思仍然很冷。

    总而言之。

    还是那句话。

    这些事情朱元璋处置最好,不要留给他们了,留给他们必然会流血的。

    “放心吧。”

    “咱既然答应了就不会食言。”

    “而且你说的也没有错,是咱太性情用事了,当初刘伯温他们是对的,这分封之策本就是错的。”朱元璋点了点头,对此事也不再辩驳什么。

    “标儿。”

    “你亲自筛选一些将领,绝对忠于你的,还有文臣。”

    “随召藩王入京的旨意一同前往各处封国。”

    “罢兵,便就从今日开始吧。”朱元璋看向了朱标,直接下达了一道旨意。

    显然。

    夺藩王兵权,制衡政权,已然是势在必行了。

    或许在老朱心底仍是有些不愿,但面前的两个至亲对于藩王之权也的确是有意见,权衡之下,朱元璋也别无选择。

    毕竟在他心底,朱标与朱雄英才是最重要的。

    “儿臣,领旨。”

    朱标也是当即躬身一拜,欣然领命。

    旨意下达后,朱元璋也是彻底放松了,然后看向了朱应:“臭小子,现在你放心了吧?”

    “不要单单问我,还要问太子。”

    “毕竟这是我们一家人的事情。”朱应笑了笑。

    而听到这话。

    朱标脸上也是露出了一抹难言的喜悦。

    这一家人三个字,实则是让朱标心底受到了触动。

    ……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