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第0304章:优胜劣汰!沈念:日后的官场没有金饭碗

第0304章:优胜劣汰!沈念:日后的官场没有金饭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户部,掌全国人口、土地、赋税、百官俸禄、仓场、库藏等。

    任重事繁,官职甚多,是六部官员人数最多的衙门。

    全国丈田开始前,户部有一百五十余名官员。

    除尚书与左右侍郎外,还包括十三清吏司的郎中、员外郎、主事,内库外库的提举、大使,司务厅的司务,照磨所的照磨与检校等,最低为从九品。

    而今有官员足足二百三十余名。

    多出的八十余名官员,大多是在全国丈田时补充来的,其中十三清吏司的官员占比达一多半。

    依照原有编制,每司设郎中(正五品)一人,员外郎(从五品)一人,主事(正六品)两人,但如今已远超编制。

    如湖广清吏司,有员外郎三人,主事六人,已远超原定数额。

    若不及时调整,渐渐就变成了定制。

    这次裁革冗官冗职,主要目的并不是减少俸禄支出,而是为使得各个衙门增效。

    凡被裁革者,要么考绩差,要么政务闲。

    能力差者降职,能力尚可而官职被撤者送吏部改用,老疾者直接致仕。

    相应的,服务这些官员的胥吏也会被裁减。

    目前,每个衙门中都存在不会吹笙的南郭先生,存在当官只为发财过官瘾的害群之马。

    此次的目的,就是将这类人挑出来。

    满朝文武要推动着大明这艘巨船前进,就必须将这些拖后腿的放在其他位置。

    此举不是过河拆桥,而是让各个衙门变得更干净、更纯粹,更有拼劲。

    但凡有对朝廷、百姓曾有功劳者,即使他已七十岁,朝廷也会让其体面致仕,吃喝无忧地养老。

    但很多官员不一定这样想。

    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的金饭碗从此后将成为瓷饭碗,自己寒窗十年取得的官职,在眨眼之间便有可能被剥夺,于是结伙疯狂反对。

    沈念需让这类官员妥协,让他们理解朝廷的良苦用心,让他们明白官场的新规则。

    正所谓:优胜劣汰。

    跟不上朝廷新政发展脚步的官员必须要为更优秀更有拼劲的官员腾位置。

    ……

    这日黄昏,户部衙门,天气凉爽了许多。

    后院。

    二百多名户部官齐齐聚在太仓银库外的一片空地上。

    官员们有说有笑,并不知殷正茂与沈念两位阁老唤他们聚在此处是为了什么。

    就在这时。

    户部尚书殷正茂、户部左、右侍郎刘斯洁、沈念三人走了过来,后面跟着数名文吏,文吏手中都还拿着一迭迭纸张。

    户部官们齐齐拱手。

    “下官参见殷阁老、沈阁老、刘左堂!”

    两大阁老在户部任部堂官,使得户部官们甚是自豪。

    “发下去吧!”殷正茂大手一挥,朝着后面的文吏说道。

    很快。

    数名文吏将一张张写满蝇头小字的纸张发给院内的户部官们。

    纸上撰写的乃是沈念改良过的《请裁天下冗官冗职策》,主要表达一个意思。

    为天下,为黎民,为盛世,朝廷欲裁革天下的冗官冗职。各个衙门凡有考绩下等或贪污受贿或品德不佳或贪恋权位而无功或年迈应致仕或无尸位素餐的官员,皆在裁革之列,部分清闲的官职将被取缔或合并此,此类官员将由吏部重新改用。

    殷正茂、沈念、刘斯洁三人站在最前方,认真观察一众户部官的表情。

    有官员淡淡一笑,非常自信,显然笃定自己不在裁革之列。

    有官员面色惊慌,看完后左顾右盼,不时与身边人窃窃私语。

    还有官员则是紧皱眉头,看不出到底在思索什么。

    片刻后,户部官们几乎都看完了纸张上的内容,纸张也都重新回到了文吏们的手中。

    这时。

    一名站在最前方的户部郎中看向沈念三人,躬身拱手。

    “殷阁老、沈阁老、刘左堂,此文章的行文格式,非奏疏,非草拟之诏令,也未有内阁署名用印,这……这让我们看,是要与我们商量吗?”

    不得不说,喜欢关注细节的户部官们非常聪明,一眼就看出此策非官方诏令。

    沈念朝前走出一步,道:“此策乃是内阁草拟,陛下看过之后,并未立即同意,称要听群臣的意见,若户部官们支持此策,此策便有极大可能执行!”

    沈念很真诚,直接道出实情。

    听到此话,队列后面的一名户部官高声道:“沈阁老,您觉得我们会支持吗?这几年,我们这些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好不容易完成了全国丈田,如今该是歇一歇的时候了,然后朝廷一纸诏令,就要将我们降黜,天下有这样的道理吗?这不是过河拆桥吗?陛下没有同意是正确的!”

    “对!列位同僚,或许今日咱们能保住官位,但只要此策执行,今日被裁革者就是日后的咱们!”

    “不支持!”

    “不支持!”

    “不支持!”

    ……

    数名户部官扯着喉咙喊了起来,涉及个人仕途利益,每个人都很激动。

    此等反应,皆在沈念的意料之中。

    沈念望着每一名发声的户部官,并没有叫停,而是等待反对者们喊完之后,才开始解释。

    “诸位,此次裁革冗官冗职,不是朝廷养不起天下官员了,而是新政要增效,一些官员已跟不上诸多官员的脚步。”

    说罢,沈念朝前走了两步,然后绕着队列外围,边走边说。

    “从朝廷前不久贯彻的‘先民,再吏,后官’原则后,诸位应该都明白,日后百官之各项常例将会逐渐取消,贪赃枉法者将会被严惩,以后的官员们,可以享受高俸禄,年老致仕之后可以享受‘擢升一级待遇之半俸’的待遇。这笔钱,足以保障每一名官员家庭的温饱,但却不能保障荣华富贵,升官与发财,将不会是同一条路。”

    “这次,朝廷想要淘汰的是那些考中进士得官后,便贪图享受想着发大财享特权的官员;是那些读了一肚子书却不能学以致用在衙门中滥竽充数的官员;是那些眼里心中只有自己而没有家国情怀的人,是那些阻碍新政发展,执行不到位,考绩下等的官员,是那些爱慕虚荣、贪恋权位的官员……”

    “朝廷不会过河拆桥,不会让那些对朝廷百姓有过巨大贡献的官员晚景凄凉,朝廷只会淘汰那种不适合在当下位置上做事的官员!”

    ……

    “一些官员反对,可能是因他觉得致仕或被吏部改用后,常例会减少,曾经每年喝不完的茶叶与美酒会没了,曾经一句话就能搞定的事情如今不行了,曾经巴结奉承自己的人都不见了。我想说的是,以后,这些常例与特权,都是违背法令之行为。”

    “在不久的将来,没有一名官员在无功无过的情况下可以在一个官位上任职多年,无功便是大过;没有一名官员可以在衙门内浑水摸鱼,而不被朝廷知……官场将形成一套新规则!”

    “优胜劣汰,日后的官场没有金饭碗!”

    ……

    听到此话,一众户部官们都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沈念之言不是在吓唬他们,当下的趋势就是这样。

    沈念缓了缓,接着道:“裁革,不代表被抛弃。咱们户部的官员,即使再差,大多也是算学上的高手。被致仕而想再就业的,可以加入算学社,可以经商,保准儿能比当官更赚钱,更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有被吏部改用的,可以选择你们想去的地方,想去的衙门,可能没有户部好,但也绝对没有户部忙,有些位置,应该让给更优秀的年轻官员。”

    说完之后,沈念缓了约有十余息。

    他就是想告诉官员们:裁革冗官冗职,乃是创造盛世的必要条件。

    这时,沈念走到了队列的正前方。

    “诸位,这次户部欲裁革约八十名官员,具体标准由吏部根据考绩拟定,由我与殷阁老、刘左堂做主确定。此事很难做,天下官员反对者必然甚多,然裁革冗官冗职乃是必然之趋势!”

    “此刻,谁在裁革之列,想必大家大概都能推测出来,在这里,我想自认将要被裁革的官员们,主动向殷阁老呈递裁革文书!”

    “我为什么要大家这样做。”

    “其一,让京师各个衙门都看一看,我们户部做本职之事时,是六部第一,在为了大局而牺牲自己时,也是六部第一!”

    “其二,我衷心希望大家都能成为此策的支持者而非反对者,因为支持对朝堂意味着什么对天下黎民意味着什么,大家都很清楚。”

    ……

    “拜托了!”沈念朝着户部诸官躬身拱手。

    这时,殷正茂朝前走出一步。

    “这道裁革之策,本应老夫来宣告,但这些年,为了全国丈田,一些冗官冗职正是老夫设立的,老夫亦有过错。老夫赞同沈阁老所言的,官场没有金饭碗,赞同以后的官员发不了大财,享受不了特权。”

    殷正茂扭脸看向前方。

    “看到前方的太仓银库了吗?咱们户部官的目的应该是让金银将太仓银库装满,而非将我们的口袋装满,官员的口袋越满,太仓银库将越空,无论这次会不会裁革,希望大家都能扪心自问,你们接下来,到底是想将金银装满自己的口袋,还是让太仓银库满一些!”

    “拜托了!”

    殷正茂也朝着一众户部官拱手。

    户部左侍郎,这位在户部比殷正茂和沈念都待的更久的部堂官,缓缓走出。

    “诸位,要么让自己变得优秀,要么为更优秀的人让出位置,让自己体面一些吧!”

    刘斯洁也朝着一众户部官拱手。

    然后,殷正茂看向众户部官,道:“我们不逼大家,目前不用表态,都好好想一想吧!”

    说罢,殷正茂、沈念、刘斯洁三人便朝着前院走去。

    三人选择用最真诚最柔软的方式,劝服官员们,如此做,其实更侧重于让未被裁革的官员安心。

    而此刻,一众户部官们都是一动不动。

    少顷,一名户部官说道:“我觉得三位部堂已经是给足我们面子了,此策完全可以强制执行,自认被裁革者主动呈递裁革文书,反而显得大度,显得体面!”

    “我……我若考绩不行,已无拼劲,一定会自请改用或提前致仕,目前的官场秩序已大不同,若只想着过官瘾,享受当官之特权带来的享受,迟早会晚节不保,甚至入狱流放啊!”

    “刘主事,你若被裁革,准备去做什么?”

    “我……我怎么会被裁革?但若真被裁革,我就去当个先生,教人算学,目前算学挺吃香,要比当下这每年折银只有三四十两的俸禄高多了,并且赚这个钱干净,晚上能睡得着啊!”

    “唉!我定然是不会被裁革的,但日后当官恐怕就难了啊!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不是当官变难了,而是曾经当官太舒服了,五大阁老拼劲十足,准备创盛世,准备为让全民吃饱肚子的目标而奋斗呢,陛下也想着尧舜之治呢,我们做臣子的,若没有拼劲,只能被淘汰!”

    “诸位,今年这一届的进士几乎全是通晓新政策略的有志之士,咱们不努力,定要被他们拉下来!”

    ……

    户部官们议论着。

    一些隐约感到自己被裁革的户部官们,从最初的惊慌,心情逐渐平复下来。

    事实既定,他们无法改变,还不如让自己体面一些。

    ……

    翌日,《请裁天下冗官冗职策》几乎传遍京师各个衙门。

    官员们得到的消息版本是,此策乃是五大阁臣联合请命,万历皇帝顾及百官权益,犹豫纠结,尚未答应。

    此消息版本,自然是小万历命冯保传出去的。

    小万历知晓此策,将得罪诸多官员,他爱惜羽毛,故而将五大阁臣推了出去。

    官员们得到消息后,意见不一。

    有官员觉得此策实乃朝廷自挖墙根,将会使得天下官员不悦,进而引发地方动乱。

    有官员怒斥五大阁臣为创盛世而魔怔,不想着苦一苦自己,只想着苦一苦别的官员,实乃昏聩之策。

    也有官员认为此乃一条鞭法执行后的必行之策,不然诸多新政事项都难以落地。

    ……

    支持者,大多都是不可能被裁革的官员;反对者,大多都是极有可能被裁革的官员。

    同时,辱骂张居正与沈念的官员最多。

    因为张居正自担任首辅始就已零敲碎打地做此事,而此计策又特别像沈念这种“但凡有策,皆苦一苦官员”的人所谋划。

    冯保并未公开宣告内廷支持此裁冗官冗职策,他听从小万历的命令,在等户部官们的反应。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