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我在印度当老爷-> 第420章 压迫感 第420章 压迫感
- 钢铁厂靠近一个交叉路口,周围被高高的围墙围了起来。
它的前面是一块泞泥的空地,每天都有盖着帆布的卡车在那里缓缓驶过。
尽管在其他方面与果阿度假村并无类似之处,雷迪钢铁厂的宣传册却做得和度假村的一样精美无比。
罗恩早在前两天提出要去钢铁厂参观时,就曾经收到过一份。
封面上画着一朵由钢筋组成的花,当你用手触摸时,能清楚地感受到它粗糙的纹理,与平滑的纸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宣传册上,一栋由混凝土和玻璃建成的摩天大楼高耸人云。
这是一家广告公司的创意,表明工厂生产的钢筋用于建造公寓和办公大楼。
在这张图片上,你看不到任何有关表示制造这些钢筋的工人的符号。
但是它仍然能够提醒人们这座普通的、毫不起眼的钢铁厂与国际化大都市之间的联系。
这座钢铁厂只是印度现代化进程中无数不起眼的节点中的一个,它吸引了大量来自偏远地区的人们前来工作,生产用于另一个遥远地方的城市建设材料。
也许将这些材料建造成现代化大都市的工人们,就是那些从库瑟尔村走出去的人呢。
罗恩来到这座充满着尖锐刺耳的金属撞击噪音的工厂,唯一目的就是参观的生产,顺便了解工人们的生活。
工厂的院子里充斥着浓烟与油脂的味道,屋顶上划破天空的输料滑槽,突然间开始吱吱嘎嘎地运作起来,又突然间停止。
乍看起来,这座工厂是一个非常令人困惑的地方。除了各处发出的噪音之外,整个工厂显得异常空荡。
工厂入口处倒是显得比较热闹,保安们不断地搜身检查出厂的工人,并记录下进入工厂的卡车的车牌号码。
但是当罗恩走进工厂时,却没有见到多少人。
工厂的行政管理大楼是一栋两层高、粉刷成白色的混凝土建筑物,但看起来好像废弃了一样。
透过它小小的窗户,完全看不到坐在里面的办公室工作人员。
工厂里也有一座寺庙,尽管寺庙非常干净而且维护得非常好,但同样显得空荡荡的。
工厂内散落着大大小小的车间,每个车间都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煤灰。
在这里,生铁矿石通过复杂的程序被加工成热处理成品。
当罗恩不经意间瞥到车间里的工人时,同他们所操作的设备相比,他们显得那么渺小。
他只能勉强透过火光和炉膛内喷涌的浓烟,看到他们那卑微的身影。
“工厂里有多少人?”罗恩问。
“一千多人,都是听话、不惹事的农民工。”那个工厂经理笑道。
“那么多人怎么看不到?车间好像也没多少。”罗恩四处张望。
“有的在宿舍,有的上工,苏尔先生要进车间看看吗?”经理拉奥不是很在意。
“好,进去看看吧。”
工厂内的轧钢机正在源源不断地将钢锭加工成形变热处理钢筋成品。
只有当罗恩走进这里时,他才开始略微了解工厂内正在发生的事情。
这里才是整个工厂的核心,一个巨大的、开放式的车间,发出震耳欲聋的噪音和从高达1200摄氏度的熔炉内袭来的热风。
透过烟雾和噪音,他所看到的那些工人仿佛是刚刚从地狱中爬出来一般。
他们的脸上裹着破烂的布条,防止被热气烫伤。
在这个巨大的、充斥着轰鸣声和热气的车间里,他们无一例外都成了侏儒。
在这里,工人仿佛变成了被机器加工的钢筋一样。在轧钢机的头部,罗恩看到一个工人正在用长长的金属钳向熔炉内填放钢锭。
在巨大厂房的另一侧,还有另外两个工人。和之前看到的一样,他们的脸上也都裹着破烂的布条,正在用同样的金属钳从快速运转的传送带上夹取钢筋。
刚刚出炉的钢筋还带着通红的火焰,他们两人像喝醉酒的舞者一样,小心翼翼地夹起钢筋的一端,齐心协力地将其移到工厂的一侧。
只有当实在累得喘不过气时,他们才会休息一下。在手持金属钳的工人们中间,则是整个工厂的主角--钢铁。
现代工程和一家德国公司授权的独家技术将它们烧熔成红色液体。
罗恩看到它们在传送带上不停地扭曲变形,在通过水管的时候发出嘶嘶的声音。
水管内的水用于冷却液体的表面,并使它们具有韧性和硬度,这对于作为建筑材料的钢铁来说很重要。
在那一刻,传送带仿佛变成了一条来自地狱的火蛇吐着长长的信子,而工人们都成了它的奴仆。
如果说轧钢机是整个工厂的心脏的话,那么这条通红的、跳动的火蛇就是它的灵魂。
头戴安全帽的罗恩,被庞大的钢铁车间所震撼。
他旗下不是没有比这规模更大的工厂,但那些机器通常很小很精密。
眼前的轧钢机简直就像怪物一样,厚重的压迫感让你有种喘不过气的感觉。
“这里生产的钢筋都用到哪里去了?”罗恩扫视红彤彤的车间。
“各个建设的大城市,也有的会出海。”
“产量怎么样?”
“这个取决于市场行情,最巅峰时每年能生产百万吨钢筋。”
那个工厂经理拉奥,他没说现在的产量,但显然没有巅峰时乐观。
罗恩没有过多纠结,车间太热了,只进来几分钟他的衬衫就湿透了。
粗略看了一圈,他就从车间大门出来。有那么一瞬间,他感觉外面的太阳都多了几分凉意。
“听说现在的钢材生意不好做?”罗恩往行政管理大楼走。
“是,现在整个行情都不好。”
“这座钢铁厂最近一年很难吧?国际市场的钢材价格才200美元一吨,比去年跌了三分之一多。”
“这都是美国的问题,是他们搞出了金融危机。”拉奥信誓旦旦的说道。
“美国?”
“对,所有的金融危机都是美国搞的鬼!”
“哈,为什么这么说?”罗恩饶有兴趣的问道。
“金融是恶魔,它迟早有一天会吞噬实业,这是西方的阴谋。”
罗恩差点笑出声,这个拉奥经理且不说金融水平怎么样,但警惕性够强。
拉奥的办公室在二楼,很古板,一如他对金融的观点。
里面有几个金属箱子、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一台老式电脑以及一台喷墨打印机。
墙上有一本日历,还有一张财富女神拉克希米的图片。
此外,墙上还挂着一张照片,上面是一对老夫妇,据说这是工厂主蒂姆.雷迪去世的父母。
文件柜上有一个椰子,顶上有六片干枯的棕桐叶,是个棕榈和椰子的变种。
在这里罗恩也了解到了钢铁厂运营的一些细节,比如盈利情况。
脚下这座钢铁厂今年的产量大概只有五十万吨左右,一半产品出口,一半用于内销。
国内钢材的价格现在大概在180美元左右浮动,略低于出口产品。
计算总销售额的大致在九千多万美元,还没上亿。
根据这些信息,在随行助手的提示下,罗恩大致已经能猜到这座钢铁厂的利润。
工厂的主要支出成本在于矿石、电力、焦炭,以及人工和设备折旧。
铁矿石由雷迪家族自己采挖,成本相对较低。电力和焦炭却需要他们自己解决,这部分开支可不少。
印度电网供电不稳定,需自建100兆瓦燃煤电厂。煤炭和焦炭也要外购,果阿邦没有这样的资源。
把这些七七八八都加起来,总成本差不多1.2亿美元。
这么一算不仅没盈利,还亏损呢。
嗯,亏得很多。
罗恩心里有数,雷迪家族的麻烦确实不小。
“能去工人的宿舍参观吗?”他心血来潮。
“您确定要去那种地方?”拉奥十分吃惊。
“只是看看,不进去。”
罗恩知道工厂的工人多属于底层,那里有不少达利特出身的贱民阶层。
作为精英人士,他们不该对那些地方感兴趣才对。
“好吧,如果您坚持的话。”拉奥热情不高。
对于那些来到库瑟尔村并在雷迪钢铁厂找到工作的人来说,工厂就是他们的整个世界。
在这里,他们实行12小时轮班制,昼夜不停。
他们的衣食住行都与这座工厂息息相关,每天不是在车间里辛苦劳作,就是在煤炭仓库和厂区围墙之间简陋的住处休息。
工厂并不收取工人们住宿的费用,整个工厂的1000名工人大多数都集中在两排混凝土制的隔间之中,隔间的屋顶用石棉瓦搭建而成。
因为工人们的住所位于整个厂区最偏远的地方,所以逛遍整个工厂可能也走不到他们的住处。
最主要的是,除了工人,也不会有人去那个地方。
其实不去那里是有原因的,工人们的住所是罗恩有生以来见到的最肮脏、最凄惨的地方,比他见过的最差的贫民窟还要脏乱。
两排简陋的员工宿舍中间用一道矮矮的水泥墙隔开,水泥墙的两侧都有排水沟。
宿舍间的走廊上到处都是垃圾,即使是屋子前面的连廊上也都堆满了各种杂乱的物品。
破旧的椅子和风扇、丢弃的衣物、蔬菜皮、剩饭菜、空酒瓶以及廉价烧酒。
空气中永远漂浮着一股大便味,整个地方看起来都罩在灰蒙蒙的阴影里。
老实说光是站在外面,罗恩就打了退堂鼓。
孟买的贫民窟也不至于乱成这样,那里也穷,却不乏欢声笑语。
这里只有死气沉沉,以及行尸走肉般的身影。
就在他准备踏步的时候,有人来通报,加利.雷迪想和他谈谈。
罗恩心里松了口气,这鬼地方实在让人下不了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