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我在印度当老爷-> 第422章 拿下

第422章 拿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得到手下各方面的确认后,罗恩很快就拿定主意。

    在雷迪家族的居中介绍下,他和那个工厂主见了面,双方谈的很顺利。

    罗恩将以1.5亿美元的价格,买下整座钢铁厂的所有权,管理人员暂时保持不动。

    那个工厂主已经决定全家移民海外,所以合同什么的签的很顺利。

    鉴于工厂炼钢技术有些落后,因此罗恩压了价,对方也没死咬着不松口。

    几乎在完成交接手续的当天,对方就急匆匆的飞往大洋彼岸,似乎一刻也不想多待。

    这正好,省的再给罗恩的团队整出幺蛾子。

    钢铁厂只是本次交易的一部分,雷迪家的铁矿也是目标。

    他们上次已经接触过,彼此的底价也摸得七七八八。

    最后罗恩以八千万美元买下了那座铁矿场,至此果阿之行的主要目的,都已达成。

    就近开采的铁矿石,会被直接送进钢铁厂。原材料上下游,一次性齐活。

    不过交易是完成了,却不代表工厂立即就会有大动作。

    “钢铁厂的技术有些落后了,再过两三年就会变得毫无竞争力。”

    “老板,现在市场行情不好,确定要技术改造?”工厂经理南比亚道。

    他在这座钢铁厂工作了快十五年,如今罗恩收购后,暂时也没换人的打算。

    “行情不好只是暂时的,你知道现在的经济形势是什么吗?”

    “全球化?”

    “答对了!贸易只会越来越多,各种大宗交易的需求,自然也会上涨。”

    “老板,我无意冒犯。您之前从未涉足过钢铁行业,为什么如此笃定?”

    南比亚是个合格的经理人,他不会因为老板的一面之词,就无条件的奉承。

    工厂的盈利情况事关他的饭碗,若是决策做的不好,到最后还得他站出来负责。

    “你知道我们的邻居吗?”罗恩笑着问。

    “东大?”

    “对,他们马上就要化身基建狂魔了。来自那里的需求,会让全世界都大吃一惊,那是一场狂欢!”

    “好吧,即使这样,风险是不是太大了?我的意思是工厂的技术升级,需要的资金不是小数目。”

    “排除掉东大的影响,印度国内发展也很迅速,到处都在建设,新德里、班加罗尔.”

    别的不说,罗恩自己旗下的苏尔置业,就有好几个商圈和港口正在投建,这些项目需要大量的水泥、钢材.

    本着肥水不留外人田的考虑,这些材料以后都由他自己旗下的工厂提供。

    这也是他的优势之一,大项目的建设成本,远低于同行。

    不知不觉中,罗恩的生意已经涵盖多个产业,并且形成了联动效应、规模效应。

    “钢铁厂的订单现在主要来自哪里?”

    “大多是邦内的建设公司,还有部分要送往卡纳塔克邦。”

    “产能呢,我记得工厂设计时最大年产量是120万吨。”

    “呃,因为金融危机,今年的产能只拉起来不到一半。”

    “手里的订单做完,那些亏本的、利润不高的,直接砍掉。”

    “老板?”南比亚急了。

    工厂一旦停产,再想开起来就难了。很多企业宁愿亏本,也要保证产线运转。

    “别急,”罗恩摆摆手,“从这个月开始,产能直接拉满。”

    “啊?”南比亚直接被整的不会了。

    “我手里有四座港口、两个大型商圈、一个经济特区马上投建,120万吨的钢材远远不够,甚至还要向外采买。”

    “这这.”南比亚激动了。

    有订单才有生意啊,他的业绩和这些都息息相关。

    “所以工厂还要招人,大量的人手,忙碌的状态至少持续两年。”

    “老板放心,我们这里有成熟的中介机制,工人不是问题。”

    罗恩又想到了上次参观工人宿舍的场景,那里的情况一言难尽。

    “说到工人,宿舍区太脏乱差了。如果再塞一大批人手,会不堪负重。”

    “您的意思是”南比亚直眨眼。

    “明年看看能不能改善一点,最好重新建一片宿舍区,我看工厂后面还有很多空地。”

    “噢,当然.只要您愿意。”

    他很惊讶,搞不懂自家的老板,为什么会突然在乎工人的死活。

    这太不合理了,没有哪个工厂主像他这样的。

    在原来的老板眼里,工人都是耗材,大抵与牲口是没什么区别的。

    钢铁厂运转了近二十年,工人宿舍却一次也未踏足过。

    不过这是好事,南比亚自己也是个打工人。

    他长得很帅气,有一头浓密的头发,同时十分坦诚。

    他并不是你以为的,会像工厂生产的铁锭一样冷酷,对工人非常不仁。

    相反他很有怜悯之心,南比亚拥有工业化学学位。

    在来到钢铁厂做总经理之前,他在卡纳塔克邦、喀拉拉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其他工厂工作过近20年。

    他在这里从化学师做起,分析钢筋成品质量,一直奋斗到总经理的位置。

    他的薪酬很高,有一栋大房子和专车,但是自己也要付出很多,比如周末经常需要加班。

    或许是因为从车间慢慢爬到了今天的位置,他对工人很有同情心。

    罗恩愿意改善工人的住宿条件,他没道理反对。

    “不过那么多工人还要梳理一遍,那些老鼠屎全部清理出去,童工也不能用。”

    “我会让人去办。”南比亚点头。

    “最好在他们当中挑一个靠谱的头头,工人最了解工人。另外我会也会派人过来,协助工厂的调整。”

    “是,老板。”

    “钢铁厂的技术升级,你有什么想法?”罗恩又问。

    “最好的选择是德国,他们的技术既高效又环保。”

    “大致预算呢?”

    “可能要两千多万美元,另外工厂每生产一吨钢铁都要缴纳一定数量的专利费。”

    罗恩点点头大致了解,这是行业的传统做法。

    “我在德国有点关系,到时候会人帮忙介绍。争取年内把这件事定下来,明年完成技术改造。”

    “没问题,这是好事。”南比亚摆摆头。

    “发电厂后面所需要的煤炭,还有炼钢用的焦煤,以后也会由内部供货。”

    “什么?”南比亚不明所以。

    “噢,忘了说了,我名下还有煤炭生意,丹巴德的煤。航运公司会从加尔各答启运,然后绕过南印度在果阿港口停靠,很方便。”

    顺带一说,航运也是他自己的。

    啧,仔细算算,整条产业链好像又被他包的七七八八了。

    采矿、冶炼、钢铁、水泥、发电厂、航运、港口、房地产建设

    不知不觉间,罗恩的商业帝国已经庞大到这种地步了。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沉淀,短时内他不会再有什么大动作。

    2.3亿美元就是他在果阿砸下的投资额,后续工厂技术升级,还要再补一点,总计2.5亿美元。

    钱很多,不过也有优点,那就是买现成,不用从头做起。

    罗恩只负责拍板交易,接下来的对接会由团队进行。

    光是财务方面的调整可能就要几个月,工人也很麻烦,要花大力气整治。

    现在还是太草台班子了,一点点没有集团企业的迹象。

    在果阿待了两个多月,罗恩终于带着乌尔米拉返回孟买。

    此时雨季刚刚结束,进入了秋高气爽的十月。

    两个孩子都已经满一周岁,大一点的阿加隆已经能够在院子里蹒跚学步。小小的身影后,常常跟着几个提心吊胆的仆人。

    偶尔闲暇,罗恩也带孩子到“空中花园”玩耍。自马拉巴尔山到市中心一日游的还真不少:拖家带口的文员会给儿女换上了最洋气的衣裳、颤巍巍挎着野餐篮子的老妇人.

    罗恩放心的让自己的孩子走在这些人中间,而不是围在重重保护之下。

    就像阿南德曾经说的那样,小孩子是受神灵保护的。

    大家都有最朴素的愿望:自己的下一代能成家立业,且至少比他们年轻时过得更好。

    让孩子们感受一下人间烟火,并非是坏事,成年后这样的机会反而不多。

    生日这天罗恩带着小拉维去了吉祥天女寺,那是伊莎坚持要做的。

    她生活在德里,那里宗教习俗浓厚。尽管她上了大学,却依旧保留了印度教的部分传统。

    寺外有条小路,一个女人牵着奶牛坐在路边,面前的篮子里放着青草。

    罗恩给了她五卢比,她于是递给小拉维一束青草。拉维在伊莎的帮助下小心翼翼地把草喂给了奶牛,累积所谓的“功德”时也满足了好奇心。

    孩子们在西方故事书里读到的动物,大象、骆驼、孔雀在孟买的大街上却等闲可见。

    他们继续朝吉祥天女寺走,见大门旁边有一间书店,是权威的印度学文献出版社。

    罗恩去过这家书店在瓦拉纳西、德里和金奈的分店,每一次都满载而归。

    当初给穆纳带的书籍,大多就是从这家店里买的。

    今天自然也要逛一逛,书店经理见拉维头戴生日帽,忙让店员抓来一大把巧克力糖。

    他们愉快地在店里浏览各式书籍,慢条斯理选好了想要的书,决定等从寺庙出来时再行购买。

    在那之前,他们要先入吉祥天女寺,亲眼看一看书中的古老神话和哲学体系是如何在当代庙宇得到体现的。

    小拉维还不会走,但他总是开开心心的。笑起来时露出两枚小乳牙,像雪白的蛋壳似的。

    罗恩看着这一切,有种岁月静好的感慨。

    不过忙里偷闲总是短暂的,苏尔电器那里,阿希什又打电话过来。

    华子那边已经有消息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