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其他类型 -> 快穿:炮灰的幸福生活-> 第476章 二婚家庭里的炮灰女儿(40)

第476章 二婚家庭里的炮灰女儿(40)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结婚以后,邹凛逢年过节也不回家了,给长辈们发个短信问候一下完事。问就是在外面行万里路呢,一时半会回不去。

    他得陪老婆过节嘛,哪有工夫回家?

    邹凛这么干的时候,元初就在旁边看着,然后刁难他,“你以后会不会这么对我?”

    邹凛牵起她的手不停啄吻,“老婆,你不光是心理专家,还是黑客高手吧?你查我还不跟玩似的?我哪敢班门弄斧?”

    元初拍拍他的狗头,“算你识趣。”

    几个月后,孩子出生,是一对龙凤胎,男孩叫颜锻,女孩叫颜铮。

    希望他们能经过千锤百炼,依旧铁骨铮铮。

    邹凛说,“那干脆叫颜锤颜炼得了。”

    元初表示,“也不是不行。”

    邹凛赶紧闭嘴了,还是颜锻颜铮吧。

    他们一家早已经搬离了原来的小区,住到了稍远一些的别墅里,房子足够大,可以请保姆。

    家里有人负责打扫卫生,有人负责做饭,有人负责园艺,有两个育儿嫂负责带孩子。她选的这些人都是经过系统严格调查的,比国家选公务员还严格,人品和能力都过关。

    元初和邹凛,还有颜炳强和杨凤兰也无所事事,一天天的围着孩子转。

    有人逗孩子,有人拍照,有人写文章,家里的育儿嫂都无语了,孩子是你们的创作素材吗?

    反正不管怎么着吧,孩子们一岁半的时候,颜炳强和杨凤兰的育儿实践书出版了。

    元初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婴儿心理和脑部发育的书也出版了。

    邹凛还出了一本婴儿辅食大全。当然了,他是匿名的,根本不想让邹家人知道他已经有孩子了,还是两个宝贝。

    一家人都在养孩子的过程中有所收获。

    被他们养出来的孩子,心胸比大海还宽广。

    当然,如果邹凛的笔名不叫颜家婿就更好了。

    邹凛把自己没怎么得到的父爱一股脑地全都给了自己的孩子,照顾起来事无巨细,极有耐心,连育儿嫂都佩服他。

    他也很有“赘婿”自觉,之前房子过户给了元初,后来把账户里的钱也全都转给了她,把之前的账户全都注销了,重新办了张卡,每个月只让元初给他转800块当零花钱。

    他要是需要买东西就直接刷元初的副卡,有时候心血来潮他就要跟元初扮演一下包养和被包养。之前的学霸气质已经荡然无存。

    他在外面的业务,收款人都是元初,那些钱根本不过他的手。

    元初自己有钱,有很多很多钱,他的收入虽然也算挺多的,在很多白领年收入不超过10万块的时候,他一年能挣百多万,虽然这些钱对于元初来讲依旧只是聊胜于无,但这是邹凛的心意,元初通通笑纳。

    她没去搞实业,也没去搞服务业、金融业,那些都太累心了,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会挤占她陪伴家人的时间。

    她就是简单的通过炒股、炒黄金挣钱,然后把钱投给她看好的项目和公司,拿点原始股,就能赚的盆满钵满,能凭借这些公开投资上富豪排行榜,成为投资界的风向标。

    邹凛也跟她一样没什么远大志向。之前忽悠邹家长辈,说过个两三年回学校继续念书,他也没有回去,这回是真的去行万里路了。

    孩子们快两岁的时候,元初花3000多万弄了两辆豪华房车,带着家人和保姆、厨师一起上路,周游全国去了。

    这回他们一家人都没出书,她家保姆和厨师出书了。没有技巧,全是真情实感,真实经历加上绝美图片,他们都大赚了一笔,成了保姆界和厨师界的顶流。

    元初跟邹凛开玩笑,“感觉我这里就是作家的摇篮啊。”

    邹凛笑着夸她,“是雇主大方。”

    不但不阻止他们,还会帮他们报各种课程,鼓励他们把本职工作做到最精,在此基础上发展业余爱好。

    他家初初真的是个特别特别善良的人。

    元初最开始搞投资,都是她主动出击,后来名气大了,就会有人主动找她。

    她的邮箱里每天都能收到很多项目书。

    系统会帮她做筛选。

    旅行途中,她收到了邹凛妹妹邹凝发来的项目企划案。

    邹家父母最开始创业,做的是餐饮和零售,那个时候也算是选对了行业,生意做得很顺利,现在大概是觉得这两个行业开始走下坡路了,所以想涉足新的领域,邹凝选的是电子产品制造业。

    邹凝选的这个分支是开始走下坡路的,没有前途。

    元初当然不会给她投资。

    她把这个项目书给邹凛看。

    邹凛看得直皱眉。

    他父母已经把公司完全交给了邹凝,现在,邹家企业已经不是他父母的了,是邹凝的。

    之前交接的时候还有几家财经类媒体进行了报道。家有一子一女,财产全都给了女儿,公司也交给女儿经营,媒体对这件事猎奇心很重。

    他父母对外表示,儿子志不在此,女儿有能力、有兴趣,能带着家族企业更上一层楼。邹凝自己也信心十足。

    但如果她的信心来自于这个企划案的话,那就很好笑了。

    都不用他老婆这个金牌投资人来否定,他就能看出来,这个项目百分百会赔钱,而且会赔大钱。

    “不用理会。她年轻气盛,急功近利,有点不知道天高地厚了。”邹凛毫不客气地点评,“融不到资对她来说倒是件好事。”

    元初笑道:“我提醒她一下吧。”

    邹凛眨了下眼,随即笑起来,抱着元初深吻,他老婆心疼他,想给他出气呢,倒也不是不行。

    元初给邹凝回了封邮件,把她这个项目贬的一文不值。

    邹凝气的在办公室破口大骂,“什么狗屁投资风向标?我看她是侥幸成功,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

    然后,别人越是否定的东西,她就越要干。

    哪怕她身边的很多人,包括邹父邹母都劝阻她,她也一意孤行,非干不可。

    元初的话虽然直白了点,难听了点,但属于良药苦口的范畴,她认真分析了那份企划案,给出的也是中肯建议。

    别的人看了都觉得她分析的很对,很有见地。至于元初说话难听?哪个大佬没脾气没性格啊!人家愿意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给你详细分析,还不收你的咨询费,你就偷着乐吧!说话难听点怎么了!按照人家这个分析,这份企划案确实很糟糕嘛!

    但是邹凝看不到这些,她只看到了元初对她的否定。

    她真的就像邹凛说的,年轻气盛、急功近利。

    邹凝动用了公司的绝大部分流动资金,又抵押了很多资产从银行贷款,把项目强行上马了。而且还请了媒体来报道。

    元初和邹凛自然都知道了。

    邹凛琢磨了一下,跟元初说:“咱俩领个离婚证吧。”

    元初表示同意,俩人趁着回到京城休养的工夫偷偷摸摸地领了离婚证,邹凛还签署了一份非常严苛的净身出户和子女抚养协议。

    按照这份协议,他不但离婚的时候分不到一毛钱,以后只要挣了钱,就要交给元初做孩子的抚养费,他账户里的余额不能超过3000块。

    领完离婚证,邹凛放心了,除了老婆孩子,别人休想从他这儿占便宜。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