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其他类型 -> 快穿:炮灰的幸福生活-> 第475章 二婚家庭里的炮灰女儿(39)

第475章 二婚家庭里的炮灰女儿(39)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

    把邹凛列为孩子爹第一顺位候选人的时候,元初就让系统检测过他的基因了,他的基因很好,没有问题。

    至于他家庭的问题,元初其实不太关注,现在他们只是谈恋爱,在这个阶段,家庭问题不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那是结婚才需要考虑的问题。

    即便他们以后要结婚,家庭的麻烦也需要邹凛自己去解决。如果他解决不了,那他就要从第一候选人的位置上掉下去了。

    哪怕元初对他的基因和服务都很满意,她也不愿意帮忙收拾烂摊子。

    后来元初从邹凛口中了解了更多邹家的事,说起来吧,邹家也不算有什么问题,至少邹凛不觉得有问题。

    他对自己的脑力和能力都很有信心,不觉得自己需要依靠父母才能立得住,他完全可以凭自己的能力在社会上立足。

    他也不觉得父母的财产理所应当的就应该留给他,他甚至不觉得父母的财产必须要留给子女,那是他们打下的江山,他们想怎么处理那是他们的自由。

    父母给了他生命,不管是亲自照顾还是拜托别人照顾,反正是把他养大了,没有在物质上苛待过他。他姥姥姥爷和爷爷奶奶之所以养他,那也是因为他是他父母的孩子。

    有时候,人必须得接受一些现实,有的人就是没什么父母缘。

    有了上述认知,邹凛基本上能心平气和地接受父母的决定。

    他后来跟元初坦诚,“我其实还是有些难过的。自己不要和父母不给,这是两回事。我并不觊觎他们的财产,我甚至也不期待他们的爱,但他们现在的做法已经不是不爱那么简单了,他们是把我当贼来防,这本质上是对我能力和品行的不信任,我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舒服。”

    他抱着元初撒娇求安慰,还在颜炳强和杨凤兰面前卖惨,一点不藏私地把自家情况都抖搂了出来。还跟杨凤兰说:“我以后嫁给初初,娘家那边我就不回去了。”

    杨凤兰本来是很同情他的,但听他这么一说吧,那点同情好像就烟消云散了。

    颜炳强问他:“那你姥姥姥爷和爷爷奶奶那边呢?他们把你养大,你一个人要承担四个人的养老吧?”

    邹凛笑道:“我姥姥姥爷和爷爷奶奶的一切事情都由国家解决。他们都是我们学校的教授,现在七十多了还在工作呢。就算以后不工作了,也会有保姆照顾他们,学校后勤的人会每天问候他们,解决他们的一切困难。”

    姥姥姥爷和爷爷奶奶有自己的儿女,不会需要他一个孙子来养老。

    他说是被老人养大的,但其实他只是在他们身边度过了小学时光。他幼儿园上的是住宿制的,初高中也都在住校。他不喜欢那时候的宿舍,初高中各跳了一级。

    小学实在是没找到合适的住宿制小学,只能走读。

    而且,他姥姥姥爷和爷爷奶奶对他和他妹是很公平的,并没有偏心他。

    有时候他去看望他们,他们还会劝导他一些“不要跟父母离心”之类的话,“你是男子汉大丈夫,就该以自身能力立于世上,你妹妹是个小姑娘,父母偏疼一些也是应该的”,“男子汉当胸怀宽广,别整那些小家子气的做派。依靠父母能有什么出息”?

    这么说倒也不能算错,但是他并不爱听。

    知道邹凛有家人约等于没有,差不多算是孑然一身,没有来自家庭的支持,但也没有负担,颜炳强和杨凤兰立刻就接受了他。

    他们还去参观了邹凛的家,三居室,只有他一个人住,收拾得很干净,也很整齐,这房子是邹凛自己挣钱买的,他跟着导师做项目、帮人写程序挣了一些钱。

    他的姥姥姥爷和爷爷奶奶,虽然是有名的教授,他们的一切都由国家来负责,但是,他们并没有什么钱,早些年攒下的钱都交给邹凛爸妈去创业用了。他们在物质上给不了邹凛什么帮助。

    邹凛确确实实只能靠他自己。

    元初问过他:“你之前是想找个什么样的人来入赘?”

    邹凛看着她笑,“认识你之前我没有真的打算入赘啊。我就算没有父母帮衬也能活的比大多数人要好,并不是必须要傍个富婆吃软饭的。只是因为遇到了你,所以我才下定决心入赘。因为富婆是你,所以我才下定决心吃软饭的。”

    两个人度过了两年自由自在没羞没臊的时光。

    元初大学毕业的时候,邹凛研究生也毕业了。

    他们领了结婚证。

    上大学的时候,户口会迁到学校去,毕业了从学校迁出来,都可以想办法独立立户。所以对于很多受原生家庭掣肘的人来说,考大学真的是个很好的出路,哪怕你不考虑别的,只考虑把户口从原生家庭分离出来,以后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那也值得一考。

    元初找了一家能解决户口问题的国企去工作,先把户口解决了再说。

    邹凛把户口从学校迁出来,落在了自己买的房子里,拿到了一个独立户口本。他本来就是京城户口,做这个事情比元初要容易一些。

    俩人都搞定了户口和新的身份证,就挑了个诸事皆宜的黄道吉日去领了证。

    领证之前,他们跟颜炳强和杨凤兰说了,俩人都没意见。

    邹凛那边的亲属,他根本提都没提,连告知都没有,完全没有必要。结婚就是他一个人的事。

    父母不在乎他结不结婚,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可能会说教他一番,甚至可能会搞出一些事情惹初初心烦。

    就算最后他家的老人需要赡养、需要孝敬,那也是他的问题,不必劳烦初初出面。

    所以,哪怕结婚证都已经领完了,元初也没有去见过邹凛的任何一个家人。

    结婚之后,邹凛把自己名下的房子过户给了元初,说这是他的嫁妆。他所有账户跟元初共享,让元初可以清楚了解他的财产状况。

    不得不说,这家伙还挺有钱的。

    他在互联网圈子里名气不小,帮很多大公司编写程序、架构网站,收入不菲。

    结婚之后,他帮人做项目的收款账号直接改成了元初的。

    作为一个有点道德底线的人,元初坚持上了一年多的班。因为单位帮忙解决了户口,所以她不能玩刚入职就辞职那一套,工作一年多以后,她才正式辞职,那时候她已经怀孕3个月了。

    双胎,显怀。

    单位倒是劝她继续工作,他们是正经公司,不会因为员工怀孕就对她有职业歧视。元初感谢了公司的好意,但是她不怎么乐意挺着大肚子上班。所以,她还是坚持辞职了。

    回到家有姥姥姥爷照顾,还是邹凛24小时陪护,这家伙研究生毕业后没有正经工作,就接点小活随便做做,钱倒是也没少赚。

    据说他家长辈曾经问过他在做什么以及以后的打算,他的统一说辞就是,“读书读久了,需要放松一下,到处走走看看,过个两三年还回学校接着读书”。

    邹家长辈也没再过问太多。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