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武侠修真 ->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太上除三尸九虫法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太上除三尸九虫法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姜义这话问得直,语气里带着三分疑,七分不安。

    他是真没印象,自己什么时候教过这小子什么“法决”。

    姜亮被问得一愣,眨巴了下眼,语气还挺自然:

    “啊……不就是我走那天,您让小妹追上来传的嘛,就那篇《太上除三尸九虫法》。”

    他说得自然,语气轻巧,半点没觉出什么不妥。

    可这话一落地,姜义眉头却是越皱越紧,眼神也沉了几分。

    “三尸九虫”,不少道经皆有提及,是清修内景法门。

    专门用来炼神去浊、净欲明心,那是入内景、修真骨的正经门道。

    而且听这名字,跟那《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十有八九脱不了干系。

    姜义心里登时泛起几道浪。

    细细一想,小儿临行那几日,闺女整日跟那刘家小子凑在一块儿,神神叨叨、鬼鬼祟祟的。

    当时只当是二哥要走,丫头闷出心事。

    眼下细想,却觉着不大对劲。

    他眼神一转,先在姜亮脸上停了几息,又斜睨了一眼大儿。

    最后,那双老眼悠悠一落,望向山脚老屋前。

    只见小姑娘蹲在石阶上,一手拿着根树枝,正往小侄儿鼻尖上点来点去,嘴里咿咿呀呀地哄着。

    姜亮一瞧那眼神,立刻明白了个大概。

    嘴角轻轻一抽,没吭声,脚下却麻利得很,一溜烟儿就下了山。

    不过一盏茶功夫,那小丫头就被他半哄半拎地带了回来。

    姜曦一踏进院子,还在边走边拍袖子,笑吟吟地嚷道:

    “怎么啦?是不是做了好吃的?”

    话才落地,眼角一扫,只见爹爹和大哥一个个脸色肃得能结冰,院里气氛也凉得出奇。

    她脚下一顿,笑声一收,眼珠滴溜一转,立刻站得笔直,小声问了句:

    “……怎么啦?”

    语气倒也不怯,只是声音压得低。

    姜义这时脸上已没什么表情,语气也沉了几分,开门见山道:

    “你传给你二哥的那套法决,是哪来的?”

    姜曦听罢,眨了眨眼,像是被问愣了,好半晌才反应过来。

    她抬眼扫了爹一眼,见那张脸沉着没笑,语气也不见半分玩笑的余地,便也没绕弯子,答得干脆:

    “刘子安教我的啊,咋了?”

    语气坦坦荡荡,既不躲闪,也不藏掖,连眼皮都没抖一下。

    姜义听得面上没什么变化,只是眉头悄悄皱了两分:

    “这等法门,他凭什么教你?你是许了他什么口头,还是给了什么好处?”

    这话说得不算重,语调也稳,可其中三分是明问,七分却是揣心思。

    到底是怕自家闺女年纪小,不经世事,万一被那刘家小子哄了去,吃了亏还不自知。

    可谁知姜曦听了,反倒露出一脸莫名其妙。

    “为啥教我?”

    说着说着,那小脸上还带了点讶异,像是爹问了个天底下最蠢的问题。

    “我说我想学,他就教我了呗。”

    语气里一点犹豫都没有,底气十足,神情坦荡。

    这话一出口,姜义脸上的褶子顿时堆了几道,嘴角抖了抖,却愣是没接上话来。

    倒也不是她这话有多有理。

    只是仔细一想,那刘家小子,自打哪年起就对自家闺女言听计从,连剥蒜都抢着来,劈柴打水更是争先恐后。

    依她这般说法,倒也有些可信。

    姜曦压根没把这茬当回事,见爹不说话了,脸上笑意“唰”地就又冒了出来。

    她“哎呀”一声,边摆手边蹦蹦跳跳地凑到姜亮跟前。

    仰起头来,眼珠亮晶晶地往他脸上打量,嘴角还挂着点讨好的笑:

    “二哥,那‘意定法’你练得咋样啦?”

    姜亮不急不躁,只微微点头,神色倒挺沉稳。

    她一看这表情,只当是哪处练得不顺,赶紧改了语气,拍了拍他胳膊:

    “哎呀,没练成也没事嘛,那本来就得配着丹药用的。”

    说到这儿,小手一挥,语气一转:

    “我明儿就去找刘子安那小子拿几味来,他好哄得很,我一张嘴,他保准连药瓶都给我包好。”

    姜义在一旁听得额角直跳,忍不住抬手揉了揉眉心,心里只觉得头大如斗。

    这桩事真要理起来,因果盘根错节,少不得得找个清净时候,一桩桩一件件,好生掰扯。

    可偏偏那刘家庄主,近年来常在山里转悠,追妖探迹,难得见上一回。

    眼下多说无益,姜义也只得将这事按进肚子里。

    斜睨了兄妹俩一眼,语气淡淡地丢下一句:

    “那法子非是寻常,记住了,不许外传。”

    姜曦一听这腔调,立马挺直腰板。

    还学着姜义那一套,把手背到身后,神情板得像三分薄冰,又正气又做派地来了一句:

    “谨遵家训。”

    语气抿得紧,语尾却藏不住调皮,一句话落地,正经劲儿有了,笑意也从嘴角边悄悄钻了出来。

    姜亮忍不住笑出声,抬手就在她脑门上轻轻弹了一记:“你这丫头。”

    次日一早,姜义一人出了门,踏着露气微重的晨风,往刘家庄子去了。

    庄主照旧不在,说是还在山里头打转。

    刘夫人向来不理这些闲事,自然也没惊动她。

    便只同庄子里两个随从碰了个面,捎句话,将幻阴草后续的半数钱银,换成静心丹与益气丹。

    文雅和锋儿都回了家,气息未稳,心神未静,总不能耽搁了。

    他站在院子里,望着那矮个随从进屋去拿药,心里却悄悄转起了念头。

    如今家里药地也种得像模像样,年年灵气愈盛,再开上几垄也不稀奇。

    偏生药是有了,熬药的法子却还是个空。

    若只是拿来炖汤泡脚,终究是暴了天物。

    也不知这熬药炼丹的本事,究竟该从哪门学起。

    正想着,那随从已抱着物什出来了。

    一手几只瓷瓶,一手还捧着个布包,走得小心。

    说是夫人前些日子裁衣裳,顺道给曦姑娘也做了一身,让姜家主一并带回去。

    姜义听着,面上不显,手上动作也没停,只在心头轻轻晃了一下。

    却也没多说一句,只接了东西,语气平静地道了声“劳烦转谢”。

    转身出门,沿着那条熟路,穿过朝雾轻笼的山腰,一路悠悠然然地回了家。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