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武侠修真 ->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第一百二十章 定亲 第一百二十章 定亲
- 姜义听得入神,手中茶盏竟轻轻一颤,盏中浮沫晃了两圈,才定下去。
这方天地,托梦从不是世人口中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那是念未散,魂未绝,是人在黄泉彼岸,还留有一口执念未断。
若真有一人,死后犹能隔代托梦,不说得了长生,至少也已半步踏出那六道轮回。
这么看来,那刘家世代守着的“机缘”,倒真不像是空中楼阁,反倒有些门道了。
刘庄主说到此处,唇角微扬,似是从一大堆陈年旧事里,慢慢翻出一桩趣谈来。
他侧头望向姜义,眼神里藏了点什么,话声像是在闲聊:
“先前听姜兄提过,府上祖上也通卜算之道。我这心里便忍不住犯了个想头……”
他语气一缓,眼神却微亮了些。
“会不会,那位为我刘家指过卦、赠下机缘的前辈,与贵府一脉同源?”
语至此处,忽然顿了顿,笑意里添了几分不动声色的期待:
“甚至……当年那一卦,便是姜兄先祖留下的也未可知。”
这话投得不重,试探之意、交心之意,都藏得妥帖极了。
姜义听着,心下细细一转,倒也觉着难怪他这番猜疑。
那卦师既能言中山中有机缘,顺着线头往外扯,将自家人安置于此,也是合情合理。
若非口中那位“卦师”,实在是他随口编出来唬人的,恐怕此刻自己都要信了这番推衍。
他心里念头翻得飞快,面上却波澜不起,只慢条斯理地扣了扣茶盖,声调平平:
“年深日久,祖上之事,后辈所知不多。”
既不承,也不驳,只任人自去揣。
刘庄主也不深究那卦师的来历,只顺水把话头接了过来,话锋落回实处:
“说到底,还是心悦曦儿那丫头。”
他说得不疾不徐,语气极缓,像是随口一说,却偏偏带着三分真意、七分打量。
“姜兄你也瞧得出来,他们两个自小一处长大,打个牙祭都得分彼此一块肉,感情这玩意儿,若没个由头,是装也装不出来的。”
说到这儿,他轻轻抿了口茶,才续了一句:
“若是真能结为一家人,自是再好不过。我家那小子虽不中用,倒也心诚意实。往后若真得什么好处,也断不会薄待了她。”
话里不提机缘,却又句句绕着“将来”打转。
姜义听着,只是笑笑,既不点头,也不摇头。
心里却道:你家那桩“机缘”,听是听得玄妙,真若成了,怕也得再熬个三四百年才见得着响动。
不过念头刚起,随即又慢慢收了回来。
刘家祖上能一代代托梦至今,想来也确是有些门道。
这镇山护民、行善积德的活计,讲的本就不是快人一步,说不得还真能代代累积,厚积薄发。
只不过,姜义对那机缘一事,倒也未真放在心上。
他瞧着刘子安那小子,性子端正,眼里有光,又不乏些许少年人的拎得清,心里岂是是满意的。
曦儿若真有意,他自然也不拦着。
但有些话,终归得说清楚。
他将茶盏轻轻一放,笑容未减,露出正意:
“非是小弟推托,只是……小女年岁尚浅,修行也才起个头,如今谈婚论嫁,只怕还早了些。”
刘庄主一听,便知他话中余韵,忙摆摆手,笑得极自然:
“不急,不急!这亲事啊,早定是个安心,迟成才见得稳当。我家那小子也还嫩着,也正该趁这会子,再下点苦功才是。”
他说着说着,语气一缓,带着几分圆融与老成:
“先将这桩事定下,算是个章程。等两个小的修行得有模有样,再挑个吉日良辰,办那正礼也不迟。”
这话说得水到渠成,进退自如。
姜义听着,面上未露半分异色,心底却是微微一叹。
话都说到这份上,终是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既是将这桩事应下,也算替今儿这一番话头,落了个安稳句点。
刘庄主眼角一扫,便觉心头一松,像是长久悬着的弦终于卸了半根,笑意也跟着轻快了几分,手一抚须,笑道:
“那便如此,先定个亲事,等两个小的修行到了神旺意定的境地,再择吉日成礼,也才配得上这番情分。”
说着,还往院中瞟了一眼,神色舒缓得很。
自家那小子心思通透,法子早早传出去了。
那丫头底子不俗,性情也沉得住,他倒是一点不担心。
姜义听着,只是淡淡一笑,不言不语,不附和,也未反驳。
刘庄主此刻心里喜意正浓,倒也没去计较这些细枝末节。
只唤人去了后头,让把两个小的,与夫人一并请了过来。
两个娃儿一前一后进了堂,刘庄主当着众人面,再问了二人心意。
十四五岁的年纪,心事藏不住,眼神一照,意思便写在脸上。
只是你瞧我一眼,我偷看你一眼,红着脸各自“嗯”了一声。
刘夫人在旁瞧着,乐得眼角都泛了光。
当场回屋翻了翻箱底,取出一套自个儿出阁时才戴过的首饰,轻巧巧地塞进姜曦手里,笑道:
“也没啥讲究,就当个定礼,姑娘家家,手里总得先有点响的。”
刘庄主在旁边点头称是,说改日定备齐礼聘,亲自登门下定,礼数一桩也不落。
话说得周全,事也谈妥,姜义便不再多留,起身告辞,带着闺女出了厅堂。
临行前,姜曦回头看了刘子安一眼,眼神一掠,唇角微挑,悄悄递了个眼色。
刘子安心下有数,撒开腿小跑回屋。
不多时再现身,手里已多了两个白瓷小瓶,瓶身光润,封得紧紧的。
“这是新炼的定意丹,和那《太上除三尸九虫法》一处使,最是见效。”
语气虽轻,语尾却隐着些藏不住的喜气,像是讨来一句夸奖。
姜曦听了,只“嗯”了一声,也不多话,伸手接过瓶子,衣袖一掩,便收了进去。
刘庄主在旁瞧着,乐得直点头,忙接口道:
“回头再炼一炉,叫曦丫头不够便来取,莫见外。”
如今他可是巴不得她修得勤些,练得快些,求都求不来。
姜曦抿唇一笑,转身时又道了声谢,步子不紧不慢,跟着姜义一道出了庄门。
归到家中,姜义将这趟事细细说了,茶也倒了两回,话才说完。
屋里人听着,倒也不甚惊讶。
说到底,这俩孩子从小一处长大,一个在前头蹿,一个在后头追,哭也一块哭,笑也一块笑。
如今这事定下了,也不过是水到渠成。
姜明听罢,还特意把姜曦唤去,凑在窗下说悄悄话,也不知是否在说那口呼吸法的事。
日子就在这嘻嘻哈哈里滑过去,像墙角的阳光,一寸一寸挪动。
转眼已是夏末秋初,夜里风过竹林,都带了点干爽气。
而李文雅那边,肚子一天天圆了起来,也终于到了瓜熟蒂落的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