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科幻小说 -> 维校的三好学生-> 第222章 狂妄和保守

第222章 狂妄和保守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在大会议结束后,军事沙盘还在会议桌上摆着。

    宣冲将武炉,武锐,武俱往三个人留下来开一个小会。这三人是未来自己集团最核心人员。宣冲招呼武棱去隔壁食堂要四份烧烤餐食。

    “都坐下来,今天是内部会议。”宣冲示意三人不要拘谨,但是嘛,这是不可能的。

    此时宣冲处于壮年,思维敏锐度还没有从巅峰降下来,但是做事的经验却是整个体系最高的。现在内外上下所有人的能力水平性格特色,对于宣冲来说都一清二楚。

    就是因为宣冲拥有这种“上位者的清楚”。武家军上下,乃至浱,岭南,陇右等多个州内的大小官员、商界由于自身小动作无法欺瞒,所以都慑于宣冲的威,循规蹈矩。

    武俱往哪怕现在有宰相之才,在面对宣冲时,亦如当年被抓了现行的小贼一样。

    至于武炉,前些日子军训被踹过之后,他就是儿子遇到老子的大气不敢出。

    反倒是武锐,这几年跟着宣冲向南作战,摸透主公的秉性,知晓宣冲在军法条例之外,很少苛责。所以是率先坐下来。

    宣冲看着三人,关于“他们三个未来一定要精诚合作”的废话,自己是不会说的。

    因为在政治上表现的越“真诚”,实际上就越虚伪。而真正的“精诚合作”,是建立在相互之间了解各自性格上;只有相互确定隐瞒不了,才会尽可能把各自利益靠拢,归入大局。

    宣冲指了指地图上,对武炉说:“如果现在你接手我的位置的话,面对赵诚这样的敌人,你该怎么办?”

    武炉微微一顿,一旁武俱往则是神游状态。——武俱往作为爻都人,他深刻思考爻都的事情后知晓,接班人和现任之间的关系,有着复杂的矛盾。他现在很小心。

    武炉张了张嘴,不知道怎么说。

    宣冲望着他说道:“你用两种姿态来接手。一个是嚣张,拿出你平日内最嚣张最狂的妄态,来决策!”

    武炉思索了一下,拿着兵牌朝着水,竹州方面靠近,先破棘州,然后拿着兵牌在北路把雍州拿下,大军一南一北两路进取。

    宣冲看了看他的兵牌,还留了足足一半的部队在家里面做预备队,显然武炉还没有表现够嚣张的状态。

    宣冲鼓励道:“既然都已经确定了进攻方向,不妨就真的狂一点。”

    宣冲指了指他在推演中,明显想往前线拉,最终放在半路上待命的“军团”,让他不要藏了,就当所有兵团都是自己的,大胆的浪。

    旁白:也多亏是现在木牛流马列车线可以支撑后勤线,否则就凭武炉刚刚把部队堆在节点上空耗粮草的行为,就已经能让天下那些二流诸侯势力不战而崩了。

    武炉咬了咬牙,随后重新调节部署,兵团推进;其表现很快类似于宣冲前世p社玩家一样,内部生产效率拉到最高,紧张度提升到最强。占领区内极限压榨,完成不了就“充入奴隶”。战夔拉出来二十多个,兵马增加十五万。

    武炉咬了咬牙做完这一切,看着宣冲,目光忐忑,同时弱弱道:“是你让我嚣张的。”

    宣冲饶有兴趣的看着他的部署。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将自己带入赵诚,逐一来破解武炉的出招。

    武炉看着自己的部队逐一被勾引拉长战线,然后分割消失,一开始还忍得住,后来不服了,低声抗辩:“怎么会这样?”

    当然宣冲也不恼火,更没有训斥,而是平平淡淡拿出赵诚在战场上的案例来给他讲述。

    最终武炉丧气下来,宣冲拍了拍他肩膀道:“别灰心,是我让你嚣张;嚣张到极点就会有错误的,你的这些错误都是我刚刚逼你的。”

    武炉感受到宣冲主动帮他摘掉“错误”的责任后,迅速从萧条中走出来!——武炉作为儿子,最害怕的是父亲把一切错误都归咎于自己。话说三姑就是这样鸡娃的。

    武炉顿时感觉到父亲的可靠,同时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对父亲心服口服。

    宣冲抬起头对武炉,武俱往,武锐同时道:“人做事情,必然有其他人来催逼;而催逼后,尔等作为新手想要急迫的做一些事情,就会急。而急迫就会犯错。我在的时候,没人敢逼你们,只会捧你们,而捧你们是为了等我走后更好逼你们。”

    注:宣冲一直是在总结戍帝和周王之间的传承教训。宣冲的理解就是,在戍帝的高压压迫下,周王一直是没机会暴露自己的缺点,只能表现出一个符合戍帝感官,且感官舒适度最好的贤王。搞到最后,就等于一个装满了腐蚀液体的水晶玻璃瓶,从外面看是光滑充满宝石色泽的,但是戍帝走后稍微一磕碰就坏了。

    所以宣冲对武炉的培养要求就是要抗压,能有机会展现出个性,有更多机会明白自己的个性展现,对于做事的利弊。

    宣冲说完后对武炉道:“接下来,用一下保守思路,来叙述一下你的战略。”

    武炉愣了愣,刚刚还开朗狂妄嚣张状态,突然保守没转过来。

    他看着宣冲表示“自己不会啊”,只见宣冲面色一板做出“做不对就要打你”的模样,武炉立刻坐直了,带入状态,小心翼翼排兵布阵。

    武炉在保守状态下,宣冲这回带入的不是赵诚,而是带入浱地的百姓、军队、商人,一人分饰多个角色。表现出了“不想纳粮”,“战斗意志薄弱”,“以及商人投机倒把”各种要素。

    武炉这边在感觉到了掣肘后,气的想要镇压,但是瞅了瞅宣冲,最终还是不敢把镇压命令拍在老爹脸上。

    一旁的武俱往和武锐则是在这样的推演中很严肃,很显然宣冲是推演了他们未来主公在决策偏离正确后的极端情况。

    注:二十一世纪时,维护部门上岗培训,其重点不是那些日常维护,而是对那百分之一概率下可能的事故进行应对。抛开“对领导神化”,领导其实就是一台机器,需要各方时刻监督,纠正可能的错误。

    而旧时代由于上位者为了维持威严,很难暴露出自己在极端情况下的表现,强调自己一直是对的,而误认为“上级一直是对”的下属到了发现“航向出现重大错误”时已经是晚了。

    周王想用的人才,远不如其身边常侍了解周王,故交流就有了问题。

    现在宣冲用“我命令你”的方式,让武炉不失面子地“角色扮演”出他自己想象中“粗枝大叶”“在困境中失去锐气”的两个模样。

    当武炉“扮演”如何犯错误时,武俱往和武锐是旁观。在宣冲讲解“武炉在上位面临的犯错处境”时,宣冲这两位门生大致明白未来该怎么在武炉做主公,露出某些苗头时,如何第一时间提示;而非事到临头,试图强行扭转,导致君臣之间冲突。——宣冲给了他俩能防微杜渐的职能后,预告着他俩以后就是重臣。

    …一瓶气泡水打开,倒在了四个杯子中…

    在武炉表述完了自己诸多战略后,宣冲最终也给出了自己的战略部署。

    宣冲在前沿动员十四个兵团(每个团三千人到六千人不等)堆在上中下三条战线上,各个战线后方,预备劳役总数将达到六十万;且第一局将棋子压在了北方。

    随后沙盘上,赵诚方面就开始寻求主动决战了。

    宣冲:现如今天下那些世家们眼里,武恒羽的“渤国”势力和赵诚主导的“昊国”势力二分天下。但是现在他们俩面临的局势,一个是被逼着急了,一个则是处于自满保守中,不了解手下人心危机。

    也就是说,武炉刚刚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演了他自己未来的失误,还带入了赵诚,和武恒羽此时此刻的情况!赵诚是被身边各种人催逼,武恒羽则是保守刚愎。

    赵诚在法理上,都还没有完成“国祚过户”的手续。现在连续打下十四个州、小半个天下,高度膨胀,手下的人要逼着他激进一把。

    武恒羽已经取得足够名望,裹挟强大力量作壁上观。但是荣耀的是他,他现在还没有反应过来“荣耀是不能独享”。武恒羽没有安排好他的下属,他集团内各个派系会在接下来拖他的后腿。

    宣冲对于儿子和学生:“战略要扬长避短,发挥我方优势和敌人弱势。“

    宣冲手指帛书地图,”我方优势是,现在外界,无论是武恒羽还是赵诚,他们手下谋士集团都是传统精英。这些世家大族出来的士大夫们,带着固有思维,认为我们现在是“偏安一隅”但是现在——“

    宣冲望着武锐这个自己最看好的兵家学生道:“我都很清楚,尔等都是相当有进取心的。“天下不识君”就是你们的优势。而赵诚这儿,他麾下幕僚们现在是过于轻视你们,你们要利用好他们这一轮的轻视,将信息误差提到最大化。”

    武炉道:“爹,你刚刚推演赵诚的时候,可一点没有“轻视”的样子。”

    显然武炉刚刚被宣冲扮演的“赵诚”英明神武给膈应到了。

    宣冲:“赵诚是赵诚,而赵诚的臣子们则是另一波人;臣子们所想的,和君主是不一样。”随后敲了敲他的脑门:“臣子的愿望就如同洪水一样,君主可以引之,但是堵不了!”

    武炉思索了一下明白,缓缓道:”所以我们要让赵诚那儿愚者们“泛滥”?

    宣冲点了点头。——在这个房间沙盘旁的四个人商量了一个针对赵诚的阴谋。

    这一幕就如同宣冲前世书本上记录的近代史开端,俾斯麦正与总参谋长毛奇和陆军大臣罗恩共进晚餐,选择激怒法国。

    …馒头已经烤好了…

    于是乎,武飞瞧着桌子思索了一番,喊来武炉让他代笔书写一项命令!这个命令就是大幅度“官爵售卖”。

    武炉老老实实写完后,抬头惊讶地看着武飞。因为他一直以来听到的概念是,父亲是最公允的,血酬只有血劳才能换得。因为这份命令是完全的“卖官鬻爵”,允许举国上下的富户们购买爵位。

    武炉:“父亲,这不是坏了规矩吗?”

    宣冲:“并没有坏规矩,因为要打仗了,战时的大规模献金是可以换取爵位的。”

    武炉:“这,为什么?嗯.知道了。”武炉很好奇为什么不明说。

    宣冲这么安排,是为了战略突然性。

    如果是宣冲自己发布这个命令,赵诚上下就很清楚,宣冲要在西面动手了。

    但是武炉签发这个命令,赵诚麾下的人则是还存在不确定!赵诚的谋士们会侥幸认为宣冲内部是不是出现了“继承人和现任主公夺权”的问题。倾向于派遣间谍来制造传言,做这种无用功。

    而对于一个国家,统治集团中但凡只要出现一点侥幸,都会催生出三成投机派,进而拖住战略上七成资源无法及时投入。

    但对于宣冲集团来说,宣冲发这个命令,和武炉发这个命令,都没有任何区别,最终集团的战争债券都会到手。

    因为命令不是出自宣冲,进而产生疑虑的,都是那些完全效忠于宣冲的功勋派。——宣冲没兴趣要这帮干实事派系的钱,要的是那帮中立派、投机派把钱借给自己。

    先前武家宗室内以及其他岭南重臣都在积极主动的投机武炉嘛!宣冲是呵斥这种“投机”。但作为有着‘刮地雀“外号的宣冲也意识到。这个“投机”的机会,是内部各方愿意耗费代价拿到手的。

    本着不浪费一毛钱的机会,让武炉正确的运用好“自己能被投机”的条件,刮出一笔钱,用于国战!

    这样的话,武炉也算是把自身资源用在了正确道路上。

    …战时经济…

    统正历4年11月,随着“爵债”发行,岭南内随武飞起家的那些大商户们开始了会议。

    这些大家族们,现在随着南北做生意赚了不少钱;但是要论安全感是一点没有。他们买了不少田亩,但是买了的田亩缺乏人来耕作;为了防止撂荒,他们不得不从公共人力市场那儿雇人来劳作,而雇人花费的钱财,最后远大于卖粮食获得的收入,得不偿失。

    这是因为,南疆那儿运来的粮食特别多,粮价在市场上维持在低位。而乡里的乡民们都聚集在大城那儿开设的工厂,找活来做;一年赚的银钱,足够全家吃食。

    岭南的这些大商户们,现在收了大批土地,结果是接盘。至于撂荒?将军府内有举报机制。

    如果任由土地撂荒,会被当地人举报,然后强制低价赎买,重新交给当地的乡老会们重新分配的。

    南商们搞定不了这种地方举报制度,因为他们的钱能买来土地,却买不来奴仆。买不来奴仆就代表无法在乡里建立“乡霸”的体制。

    岭南的多个大家族,现在钱财一直是积压在“票行”中,不能动;像是其他南商有门路的,或许还是能跑到大爻其他诸侯那儿进行投机。但是他们岭南商人还能投机谁呢?

    这些大家族开完会后,确定债券挂钩爵位是真的,就匆匆返回家烧香。

    很快各家都在自己族内开会,会议上,他们数着自家这几年开通南疆贸易赚的那些小钱钱。

    岭南各个家族纷纷做出了暂时过一下苦日子的决定,开始准备大批的金钱,预备从南浱这一轮“爵债”发售中,完成阶级跃迁。

    大族族长对着族内一些读书有出息的人说道:“这么多年来,你们书也读了,事情也做了,但是这官啊,你们没有捞得着;现在族中给你们准备了门路,你们得把握好。”

    …藏富于民…

    三个月后,统正历5年2月,武炉将自己账户上的账单交付给了宣冲。

    当小小一个东华郡献金过了十万份银叶子后,他觉得卖官鬻爵虽然丢面子,但是值得,随后过了一百万后,他颇为震撼;但是现在达到近乎一千万时,他是感觉到恐惧。武炉在灵江四郡也待过,知道银叶子的购买力。知晓十户人家采买所消耗的财货。

    他看过记录:宣冲早年创业时打到灵江四郡,灭掉离火宗,总共也就只花费了一百二十七万银叶子。而现在呢,东华郡现在卖的钱,足够打个七八次南疆。

    武炉现在并没有“赚钱了”的欣喜,而是骇然下方富户们有如此恐怖财力,而他坐在上面竟然不知晓。

    然而宣冲瞅了瞅这个数据笑了笑。看着恐慌的武炉,于是乎给他另一份更加严峻的档案信息,这是安全局在南线襄州,也就是东华郡一线,安排“间”截获各种书信的情况。

    安全局第三组的人根据情况,整理了一份东华郡这边一些人士与外面暗通款曲的详实证据。

    武炉当即跳了起来,然后被宣冲按下来:“你看,又急。”

    宣冲:“三年不鸣,三年不展;这些自诩大才的年轻贤俊自然不忿,想要另投他家。”

    武炉:“父亲,我们?”

    宣冲:“记账,记账。”

    …宣冲:让他们过个好,嗯,清明…

    宣冲留着这些书信,自然是未来要再收一大笔钱;如果东华郡这些大世家们不能给钱,那他们给自家乡民们买的那些爵位就全部取消!

    俗话说得好“升米恩斗米仇”。

    这些大世家想要再收买一批自家人作为地方骨干,宣冲让这些世家们知晓,他们给下面人给了爵位,却不能保住爵位,会是什么下场。

    对于地方豪强的处理方法,宣冲一贯的手段就是:教唆其内斗。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