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武侠修真 -> 我才是徒弟们的随身老爷爷?-> 第一百二十八章 长安城客运传送站 第一百二十八章 长安城客运传送站
- 实际上,整个白石仙宗,除了用于约束门中弟子的宗门门规外,自谋取秦晋之地以来,还由大理寺、刑部一起,在徐婴的带领之下,由自己授意,制定了新的《白石律》——
这是综合性的法律,有点像现代意义上的宪法,也是最早整理出来,并在各地公布的“法律”。
虽然张承道穿越以前,对各种法律常识知道得也少得可怜,但专业的事有专业的人去做,古代只是社会发展进程和现代不同,又不是没有擅长律法的人才!
他只需要提出要求,再在最后把关就是了,如果真的事事都要亲力亲为,那还不得累死!
所以,在张承道的授意下,《白石律》之外,计划还会制定有《刑律》、《商律》、《户籍律》、《民律》等等。
其中《刑律》是第二个整理出来的,其次是《户籍律》,现在据说应当还在整理《民律》,看来在《商律》之中,还要专门加一些有关“专利”的内容,用来保护并鼓励发明创造。
考虑到明天就是正常的朝会,张承道便一大早就带着常平安去了长安城。
原本张承道懒得通勤,是想让大臣们搭传送阵,来白石山开朝会的。
但是试过一次后,发现经常有商议到一半,需要从官署或皇城那边调用文书和各种资料,来回让传送站站长临时传送跑腿的官员,十分不方便,还不如像以前那样在长安城那边开朝会,张承道这才放弃了。
不过考虑到白石山这边的特殊性,张承道还是规定了以后大朝会要来白石山开,到时候该带的、觉得用得上的文书资料都要带过来。
所谓大朝会,放在真正的古代,其实和“朝会”就没有太大关系了,而是礼仪性的活动。
比如元旦(古代指农历新年)、冬至、万寿节(皇帝生日)等重大节日举办的朝会,许多外地官员也要入京参加。
唐朝时,这种礼仪性的大朝会就被严格规定了各种各样繁琐的仪式,还要进行什么“九宫舞”、“乐宴”之类的环节,麻烦极了。到了最不当人的明清时期,大朝会甚至还要鸣鞭、奏乐,让百官行三跪九叩的礼,十分恶心。
但是张承道规定的大朝会,就与这些大朝会完全不同了。
张承道规定的大朝会,是每季择一日举行的朝会,要求各地城主就近搭传送阵来白石山这边的凌霄殿中参加,没有任何繁文缛节,也不搞什么叩拜的礼仪,就是召集所有能走得开的官员过来,进行一个阶段性的汇报工作,至少要进行三天,根据处理的事务多寡,也有可能延长。
期间可以搭传送阵回去,第二天再来。也可以免费住在白石山上的客院中,住房标准和弟子院一致,吃的则是免费提供的“工作餐”,也是大名鼎鼎的“仙食”。
有这样的条件,除非有人疯了,才会想回去住!
所以上次大朝会,所有官员无一例外地都留在了白石山上住,加起来竟有上千人!
该说不说,幸亏张承道为了元月元日的仙缘大会,提前又专门搓了许多【石瓦房】,要不是只要建了金手指里建造系统中的矿洞,里面的矿产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再生,,恐怕这么大的材料需求量,都要把白石山给掏空了!
这些【石瓦房】加起来,共有八百多间,一人一间是肯定不够的,所以张承道专门规定了每位城主都提供免费的一间屋舍,不过屋舍中一共有三个房间,也就是三张床,如果硬挤一挤,是完全可以容纳六个人共居的。
因此,各城主自己带来的手下或幕僚,就是和他们城主一起住。
另外,一些品阶比较低的又比较重要的小官,像六部、国子监、大理寺之类的属官,也是两到三人分一间,这样一来,八百间房就绰绰有余了。
大朝会每季只开一次,上次刚是上个月九月初开的,下次就要等到十二月开,还早,所以这次,张承道只是带着常平安通过传送阵去长安城,打算等开完小朝会(常朝),再专门和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商议有关律法的事。
传送阵如今是由专人掌管,白石山的传送阵是唐小鱼掌管,不过由于她一直忙于修建各地的传送阵,所以常常会在宗门的公告板上看到白石山传送阵招临时站长的委托,虽然薪水不高,但还是有不少弟子趋之若鹜——因为这活儿清闲,可以随时随地摸鱼修炼,等到有人用,再出来做事。
长安城的传送阵则由裴昭兼任,因为太忙,搞得他连翰林学士的本职工作都没办法好好做了,还是张承道给翰林院下了令,让裴昭暂时“停薪留职”,好“调任”到传送站先顶上。
当然,唐小鱼还专门培训过裴昭如何安全使用传送阵。
没办法,人手实在太少了,白石仙道大学的学生才刚入学,连引气入体的都没几个,根本没法用!
甚至因为管理传送站的人手不足,张承道不得不再设计了一套“传送阵使用管理条例”,让能够熟练安全使用传送阵的修士经过考试,获得一个认证,也就是《传送阵使用证》。
有了这个证,使用传送阵就不用非得靠站长出面启动了,持证修士可以自己使用,也可以携带他人,只需要进行登记就可以——
登记的工作就不用非要修士去做了,普通人也能胜任。
除了几个一级主城的传送站是每日开放的,二级主城的传送站都是隔两日才开放一次,由白石仙宗的弟子轮流接委托去任临时站长,有时候甚至青黄不接到持证的修士都凑不到,就只能跳票一次,成了隔四天才开放,可谓是艰辛无比。
像上次大朝会,还是张承道紧急把门中所有的课都停了,然后将外门弟子都派了出去,半天半天地去轮值,才勉强将各地的城主都送了过来,就这,有些小地方的城主因为传送阵还没修好,只能车马劳顿一两天,跑到隔壁修好传送阵的大城里去搭传送阵,才能顺利到白石山的。
这种情况随着修士的增多,肯定会有所改善,但是现在,确实惨到听者伤心闻者落泪——
哪个国家的高铁火车是轮流开放,列车长还是学校里才会开火车的学生去临时担任的啊喂!
也太惨了点!
张承道带着常平安到了长安城以后,常平安顿时只觉得眼前的场景有些陌生。
他回来已经是一个月前的事了,而且回来的时候是飞回来的,没有用传送阵,毕竟太岳剑宗距白石山也不太远,而传送阵还要就近找到已经修建好的传送站,并专门等它开放的时间才行。
哪怕回到白石山以后,接手回来了教学任务,常平安就每天忙着不是修炼,就是备课,再不然就是私下里给师弟师妹们开小灶,忙得像个陀螺,连山门都没下过,宗门委托更是一个都没来的及做过!
所以他其实是从来没真正进到传送站里面的!
这还是第一次!
白石山那边的传送阵还好说,就是光秃秃的一个巨型传送阵集,共由九个传送阵组在一起的,就坐落在广场外,当初只来得及用广场铺剩下的金砂青玉砖铺了地,并没有修建什么顶棚、座位之类的东西,所以看着还算在常平安理解范围内。
但是长安城的传送站,就让他大吃一惊了。
整个传送站是用高大无比的漆红柱子撑起来的,顶棚用的虽然是朴素的青瓦,却是张承道提供的有灵的青瓦,天然隔绝水火。
漆红柱子的四面则没有任何墙壁,只搭了一些素色的麻布做帘蔓。
常平安依旧一眼就认出这些麻布是宗门里产的【苎麻布】,虽然在宗门里不值钱,但是放在外面,如今也称得上价值千金了!
最重要的是,这个传送站,真的好大!
比凌霄殿都要大了好几圈儿!
单一面的漆红柱子,就有八根!一共四面是一模一样的,就是三十二根漆红柱!
而这个没有墙体的“大殿”,还只是“长安城客运传送站”的其中一个建筑!
隔壁可以窥见还有匠班在指挥着建造的、看起来和这个“大殿”差不多的建筑,还有八个!
这……
这规模,恐怕堪比行宫了吧!?
这会不会有浪费民力之嫌啊?
一瞬间,常平安甚至在心底有些怀疑。
但是转头看着那些干着活但并没有什么痛苦之色的役者,他又有些好奇。
虽然那些人面容疲惫,但是并不像从前他见过的那些奴隶或服役的百姓那样面黄肌瘦、神情痛苦,而且这些人周围也并没有以前司空见惯的各种拿着鞭子或惩戒棍的管事。
看起来不像是强征来的民夫?
心底好奇,常平安干脆就问了出来:“师父,这些看着不像是征来的民夫?”
张承道笑着答道:“哦,自然不是了,这可都是花了钱请的匠人,用的还是从前周国时,皇帝私库里攒的钱!”